小暑和入伏的关系是什么

时间:2018-07-17 15:34:40 我要投稿

小暑和入伏的关系是什么

  小暑是头伏吗?小暑节气是不是入伏的意思?小暑和入伏是同个概念吗?7月12日,我国将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那么小暑是入伏吗?下面为你解答什么是小暑,什么是入伏?小暑和入伏什么关系?

小暑和入伏的关系是什么

  小暑是入伏吗

  小暑并不是最热的时候,进入伏天后,市民将迎来酷暑的考验。人们常说“热在三伏”,通常三伏天就在小暑节气中开始的。每年夏至日开始的第三个庚字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出现的那天,就是入伏的日子,每年入伏的日期各不相同。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在夏至后气温骤升,形成灼热的暑天。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小暑期间是雷暴、雨水最多的季节,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后还有一周时间就将“入伏”,进入一年中最酷热的日子。今年的伏天有40天,比去年多出了10天。众所周知,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将进入夏季最炎热的阶段。气象专家表示:实际上小暑节气炎热程度取决于出梅早迟和有无台风影响,出梅迟和梅雨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出梅早并且没有台风影响,天气就炎热,易出现高温伏旱。

  小编提醒,小暑与入伏不同,小暑不是入伏,但小暑和入伏期间均是高温天气要注意防暑。

  小暑是不是入伏的意思

  什么是小暑?

  小暑,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小暑的时间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什么是入伏?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今年初伏第一天是7月13日。“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小暑与入伏的关系

  小暑,是中国24个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小暑的时间是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因此今年的小暑是7月7日。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在夏至后气温骤升,形成灼热的暑天。把最热的暑天称为“伏天”,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小暑期间是雷暴、雨水最多的季节,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后还有一周时间就将”入伏“,进入一年中最酷热的日子。众所周知,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将进入夏季最炎热的阶段。气象专家表示:实际上小暑节气炎热程度取决于出梅早迟和有无台风影响,出梅迟和梅雨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出梅早并且没有台风影响,天气就炎热,易出现高温伏旱。


【小暑和入伏的关系是什么】相关文章:

1.小暑和入伏是什么关系

2.小暑和入伏的关系介绍以及小暑之后多少天入伏

3.小暑节气是入伏吗

4.小暑节气就是入伏吗

5.小暑过多久才入伏以及小暑节气几天为一伏

6.大暑小暑处暑区别是什么

7.小暑和大暑区别有哪些

8.小暑和大暑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