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05 03:29:05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要进行正确疏导,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因此,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本课题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实施调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xxxx年4月,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第二步,xxxx年5月,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与潍坊学院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8名大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一(7个班)300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xxxx年4月,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年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二195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

  60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份)。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2、两次问卷调查结果:

  (1)抽样本分析,我们从两次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100份样卷作了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第1次

  第2次

  1、自认为没有受挫型逆反心理

  2%

  7%

  2、认为教育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87%

  64%

  3、认为家长教育不当引起逆反心理

  38%

  33%

  (2)全样本分析,我们对接受了两次调查的195名学生的问卷作了全样本分析,结果见下表:

  统计主项(学生数)

  人数

  百分数

  1、诊断受挫情形明显减轻

  106人

  54%

  2、诊断受挫情形未见减轻

  45人

  23%

  3、诊断受挫情形有所加重

  12人

  6%

  4、认为经疏导能把挫折转化为动力

  57人

  29%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2

  随着社会节奏愈来愈快,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会发生,为了更好的摸清孩子的心理状态,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效地配合家长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我针对初中生逆反心理做了问卷调查。为确保调查的成功,我特做了以下准备工作,首先随机抽取调查对象为七年级一班和十二班的同学:一百名同学,其中男生五十名,女生五十名;调查形式为固定时间统一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

  第一步:对青少年逆反心理进行初步认识确定调查问题,整理调查问卷;第二步:派发调查文件,收集调查结果;第三步:对所收集的调查文件进行整理研究,并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归纳。再运用统计分类汇总表等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得出结论。

  根据统计结果我们发现,初一阶段的学生百分之四十二有过逆反心理,关于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因素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占了百分之六十八,其中因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占百分之五十五,大众传播及社会文化对学生心理发展影响达到百分之九十三,关于逆反心理对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很大影响的占百分之五十九,学生对于逆反心理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来缓解的占百分之八十六。基于此我感觉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工作:第一,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内因。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与家庭、学校与学习是造成孩子逆反心理关键因素,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见证人,老师的重要角色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孩子是因为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所以,老师应在这个环节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孩子和家庭的沟通工作,做好关于学习兴趣的提高工作,让孩子学会感恩,感谢父母,感谢家庭,感谢学校,感谢同学,在感恩的过程中顺便把消极的因素转化为积极的因素;第二,重视孩子的角色意识,尊重孩子。调查结果显示接触对象不尊重自己引来的逆反心理的占百分之五十五,孩子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希望在各项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被尊重的感觉。在生活中教给孩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理念,让孩子在尊重中找到快乐成长的源泉,降低逆反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第三,正确引导孩子关注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对孩子的成长过程的影响达到百分之九十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孩子对大众媒体所关注的事件的价值观的正确取向,用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教导孩子,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定人生信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中教会孩子学会辨别、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理解、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让孩子明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保持清醒的同时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发展,从而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第四,开展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交流、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对家长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要顺应孩子的生理和心理成长逐步改变教育方法,不要老是采用包办为监护的方式。第二,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力,与孩子商谈,平等商讨,不要用命令的口气,粗暴,强制更是错的。第三,加强与孩子在情感上的`交流。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应采用热情关怀的态度,亲切的语气。

  在学校教育中对老师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倾注“师爱”,融洽师生关系。第二,教师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处理问题应注意调查,尊重事实、并善于激励。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处理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一碗水端平”,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应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不分厚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在深入实际,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作出公正合理的结论,并注重班级群体舆论的正确引导,从而使教师处理的问题得到学生广泛的赞同和支持。第三,教师的教育要严而有度,讲究艺术,并善于运用“暗示效应”。做为暗示的实施者和学生心目中的崇拜者――教师,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人际吸引力的同时,还应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并灵活运用教育技巧,尤其应注意巧妙运用“暗示效应”,尽量少用命令方式提出要求。第四,对于已经产生“逆反”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因为造成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调查结果显示,当孩子有了逆反心理后多采用和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减缓这一情形的占百分之八十六,作为教师我们应在工作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创意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在活动中孩子既可以培养合作意识,增加交流的欲望,还可以化烦恼于无形,自然而然的消除了逆反心理对孩子的不利影响。如原来举行的读书超市,书香晨会等,孩子们在读书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更收获了友谊,活动是孩子健康成长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快乐因素。

  对学生的建议。第一,学会理解。学着从积极意义上去理解大人、父母的罗嗦,老师的批评。其实这均为善意的。老师、父母也是人,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也会犯错,也会误解人。只要我们抱着宽容态度去理解,也就不会逆反了。第二,把握自我。常提醒自己,要虚心接受父母、老师的教育,遇是要尽力克服自己,要认识“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另外,要与他们常接触,向他们请教,多多沟通。第三,学会适应。要提高心理上适应能力,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展现自我价值。这样,逆反心理也就克服了。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明白了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我们常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啊,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想,我会更加努力!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3

  一、问题的提出

  1、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研究初中生心理发展规律的需要

  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儿童在初中阶段心理上的特殊变化。前苏联心理专家达维多夫的研究结论指出,11-15岁是儿童产生急剧心理变化的年龄,这是个“危机年龄”,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许多困难与不平衡。

  处在初中年龄儿童的心理活动显得激烈、动荡、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给学校教育提供了重要机会。教育得好,初中生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得不好,则可能会使初中生感到成人的干扰太多,管教太严,反感情绪就油然而生。从而漠视甚至抗拒成人的教育。一旦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才的孩子,就是因为在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与疏导,不能顺利度过“危机年龄”段而丧失成才机会的。这不能不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因此,对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采取正确的疏导措施,帮助其度过“危机年龄”,正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2、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我校社区环境差,生源差。本学区小学升初中时,经过重点学校两次筛选后进入我校。小学六年苦读,未进入重点校,这本身便是一个不小的心理挫折。在这一挫折下产生逆反心理是现状之一。此外,我校教师竞争意识强,总希望经过三年努力使自己教的学生在中考成绩上能赶上重点校学生的中考成绩。而这一目标又常常难以实现,于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支配下,则有可能产生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受到新的挫折,这是初中生因受挫而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之二。因此,及时地调查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疏导,这正是调查我校初中生心理现状的需要。

  3、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是我校心育课题研究的需要

  我校心理教育课题是《初中生受挫型逆反心理现状的调查及其疏导》,课题研究的核心是通过正确疏导,促进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要进行正确疏导,必须通过调查了解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才能据此选择正确而有效的疏导措施,因此,对逆反心理现状作调查,正是我校心育研究的需要。

  二、课题的界定

  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类型来看,一般有自负型逆反心理,困惑型逆反心理,失落型逆反心理和受挫型逆反心理四种类型。本课题研究的是受挫型逆反心理。其内涵是通过对本校初一学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探索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特征及其成因,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疏导,促进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良性逆转,预防受挫型逆反心理的再度发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提高学校的全面素质教育质量从心理学角度提供有效的教育措施。

  三、调查的.目的、对象与方法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实施调查,目的是了解受挫型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分析导致此种心理的内外因素,为寻求受挫型逆反心理疏导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验证初步疏导的效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进行了两次调查。

  第一次调查为以下两步:第一步,公开信调查和谈话式调查。20xx年4月,我们向全校教职工宣讲课题研究方案,在教师们充分了解课题研究内涵、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发出公开信,由教师以书面形式提供可能属于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同时,我们选择了初三的一个班进行谈话式调查(话题是:三年来,你对教师或家长是否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你渲泄此种情绪的方式有哪些?),并由学生写出自己渲泄反感情绪的表现形式。第二步,20xx年5月,课题研究中心组认真分析了第一步调查的资料,与潍坊学院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8名大学生一起研究设计了调查卷,然后选定9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的培训,对初一(7个班)300余名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实施了问卷调查。

  第二次调查:20xx年4月,在对学生和教师近一年的心理疏导之后,我们又设计了第二份调查卷,对原初二195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和新初二新初一各100名(随机抽取4个班)学生实施了对比验证调查。

  四、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公开信与谈话式调查结果:

  60封公开信调查反馈:认为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的教师为100%,列举出可能属于受挫型逆反心理表现的教师为71%(43份)。谈话式调查反馈:三年来对教师和家长曾有过较强烈的反感情绪的学生分别为48%和22%,其反感情绪的渲泄方式有10余种(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初中生逆反心理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初中生调查报告11-24

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12-09

初中生的寒假社会调查报告范文03-31

2019年最新初中生教育实习调查报告04-26

调查报告08-07

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范文04-01

调查报告之自行车调查报告12-09

企业调查报告范文-公司调查报告范文12-09

水质分析调查报告-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