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贵忠的创业故事

时间:2022-05-11 09:47:09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潘贵忠的创业故事

  一提到沈鼓当年上计算机的历程,潘工(潘贵忠,教授级高工)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二十几年过去了,当时发生的很多事情,潘工都可以准确地说出一些细节,或许这跟记忆力已没有太大的关系,25年前沈阳鼓风机厂上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不仅书写了沈鼓在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颇有份量的历史,也改写了这些参与者的一生轨迹。 因此那一页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变成了生命很重要的内容。

潘贵忠的创业故事

  于是,属于潘工的那一个段落就在他讲述的一个个情节中展开了。

  1976年的时候,潘贵忠还是沈阳海军军工厂163厂的技术人员,计算机对于他来讲,几乎还是个未知数。 潘贵忠每天忙于和大伙一块解决生产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日子过的平淡倒也充实。

  但距离163厂不远的沈阳鼓风机厂,那年却是颇不平淡。 就在这一年,沈阳鼓风机厂引进压缩机制造技术(其中包括计算机)被列入了国家"五五"计划,辽宁省1号工程。 当时摆在沈鼓面前的有很多棘手的问题,计算机人才的缺乏首当其冲。 几经研究,沈鼓最后决定,从计算机所及一些大型企业中抽调人才,组成计算机小组,先派出去充电,形成专业团队之后,再开始下一步的工作。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潘贵忠变成了沈鼓计算机组的一员。 该小组在沈阳计算所实习,潘贵忠就在计算所的一台TJ11国产计算机上开始了他的计算机生涯。

  在从对计算机一无所知变成一个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提升,对于当时的计算机组成员来讲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 时间有限,项目就在那里等着,不可能给他们太长的时间,让他们像在大学里读书一样慢慢地去学习去消化;另外一个最让他们的头痛的问题,就是IBM当时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没有讲中文的计算机专家,培训必须用英文。 如果要用英语培训,再配一个翻译,要比派出去直接用英语培训多出几倍的支出。 因此,为了节约成本,计算机组的人必须在短时间内拿下英语听力关。 那时候的教材全部都是英语教材,摞起来也是颇有规模。 用潘工的话说,那时候的年轻人都比较单纯,一来响应组织的号召,另外都有很强的求知欲。 就这样,潘贵忠和大家一道没黑没白的战斗了几个月之后,被派往香港,参加了第一次计算机的培训。

  这次培训以及后来到现场的培训与安装服务,IBM派出的很多都是当时有相当技术造诣的专家,其中还有APT、APL语言的开发参与者,用潘贵忠的话说,以后类似的培训很少会有这么高的质量。 而潘贵忠的感受就像是念着"芝麻开门"的咒语一路走了下去,一扇又一扇门的开启给他打开的是一个又一个神奇的世界。 那时候,大家对上计算机技术,大多都还是持怀疑的态度,最有代表性的想法,就是这种技术是不是可以带来预想的效益,是不是安全,国家投这么大的资是不是物有所值?而这些问题,潘贵忠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一一有了答案。 而这些答案又让他看到了中国企业上计算机技术的迫切,就是在这种迫切的压力下,潘贵忠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了这场培训中,收获就是日后在沈鼓计算机建设和计算机应用当中不可替代的精湛技艺。

  还有额外的一课是潘工印象较深的,那就是在引进IBM计算机谈判的过程中,他从IBM专家那里第一次听说了计算机取得效益不是在设计计算而是在管理,沈鼓也就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不仅引进了完成设计计算任务的一块,也引进了一个用于生产管理的环型报告系统,为以后沈鼓由利用计算机进行单纯的设计计算到运用到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8年1月1日,沈鼓计算机中心的前身计算机组成立,后来沈鼓计算机中心正式成立后,潘贵忠任系统组组长,从此开始了沈鼓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拓荒阶段。 1979年3月5日,一切准备就绪的沈鼓有了第一台IBM计算机IBM370/138机。 最初预想的设计计算的功能实现起来并没有太大的波折,但如何让计算机服务于生产制造成了当时首要的问题。 回忆起这段往事,潘工对那时候大家的作风有一个相当简洁的评价"速度非常快"。

  第一个让沈鼓的职工体会到计算机魅力的是"数控机床"的使用。 当时在中国最先进的机床控制方式是数显,也就是职工可以依据数字显示,人工控制机床。 而数控机床的实现,完全排除了操作过程中人为的因素,不仅解决了当时让大家颇为头痛的问题,而且速度之快、误差之小都是之前人工控制没有办法比拟的。 首先,将复杂零件的加工过程在引进的计算机上进行编码,输出数控机床需要的控制纸带,然后,控制数控机床的操作。 这种方法在国内是没有先例可借鉴的,但系统组仍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这一应用一炮打响,之后,沈鼓生产的压缩机所有的关键件全部都用数控机床来加工。 这不仅是在沈鼓,在整个东北乃至全国都开了一个先河。 沈鼓的计算机这三个字也是从这件事之后开始在沈鼓职工心目中不再只是个概念。

  沈鼓的计算机引进,最初完全是为了引进压缩机设计计算的需要。 计算机安装成功后,除了完成沈鼓的设计计算的任务外,还完成了大量的其他单位的设计计算任务。 但在系统投入使用后,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时沈鼓的生产模式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几乎是一个合同一个产品,每台产品的设计方案中有60%以上需要重新设计。 在这种情况下,沈鼓就迫切需要一个参数化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这个需求再加上管理应用的需求,引起了沈鼓的计算机第三次引进。 当时选中IBM的CADAM软件及4381计算机系统。 同时计算中心程序组与沈鼓设计处联合在这个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压缩机参数一体化设计系统,这在当时被列入了国家的"七五攻关课题"。 这个系统开发成功之后,在产品设计中只需输入用户参数,就可产生出一整套的设计方案及图纸。 以前一台压缩机设计大概需要6个月的时间,但运用压缩机参数一体化系统,只需一个多月的时间,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

  1979年,370/138机安装后,准备正式引进IBM环形报告系统的时候,IBMAS400系列公布,当时沈阳第一机床厂也有引进企业管理系统的意向,于是,沈鼓与沈阳第一机床厂一起投资购进了两台IBM4331机用于企业管理,这是沈鼓的第二次计算机引进。 其时运行的系统就是MRPII的鼻祖COPICS,面向通讯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1980年初,队伍开始培训,年底软件安装完毕。

  信息化应用上的软肋,沈鼓当年也同样未能幸免。 在最初引进的IBM4个模块中,问题最大的就是当时的MRPII系统。 当时IBM管理系统中,产品零部件的安装配备都是通用的,而当时沈鼓引用苏联的生产制造系统,各个零部件的配备都是固定的,即一个零件只适用于一台机器。 为了使系统正常运行,计算中心又投入了当时的系统修改中,经修改之后,该系统成功运用于生产。

  这所有的故事,对于作为其中主角之一的潘贵忠来说,无一不是财富。

  1980年装机完成之后,83年沈鼓计算中心建成沈阳地区的网络,两年之后,北方电脑应用技术开发公司成立实现技工贸一体化。 一路随着变革走来的潘贵忠,在系统组组长到技术经理的角色互换中,在由负责系统向负责应用的转变中,已远远超出了长于技术的框架,并在之后二十几年的信息化生涯中,对企业心态、信息化应用等诸多环节,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于"国情影响应用"的说法,潘贵忠觉得还是有些偏颇,"事实上信息化应用失败的症结是信誉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科学、客观、透明,企业没有良好的信誉,存在诸多的账目问题,灰色收入等等,使得整个管理渗入了更多的主观因素,这是导致信息化失败的主要原因。 "

  而提到前两年去地方某个企业的经历,潘工有点哭笑不得。 在推行MRPII/ERP过程中,一位当地颇有点名气的企业中层领导竟然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阻止推行工作,说:"你们那一套是洋面包,我们只能吃馒头和面条"。 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一个很大的障碍,也必然会最终影响企业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力。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潘工用一个例子对这句话再次做了肯定。 在他亲历过的一个项目中,由于领导的更替,两届领导对信息化持的不同态度,导致了这个项目由最初的顺利进行到最后某些部分的无疾而终。 "一把手在整个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对信息化的看法、态度支持力度都是直接影响信息化成败的主要因素"。

  "沈鼓上信息化的故事两天两夜都讲不完",在采访结束时,潘工还是有点意犹未尽。 也就是潘工念念不忘的那些故事以及和他一样在诸多故事中充当主角的人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企业信息化二十五年完整的篇章。

【潘贵忠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孟华忠的创业故事11-19

潘诚刀光剑影下的创业故事11-24

忠犬八公的故事10-29

理想不分高低贵的贱励志故事11-15

合伙创业的创业故事11-23

创业的故事11-03

山西周贵喜养猪脱贫励志故事11-17

创业出的困惑创业故事11-21

霍英东的创业故事11-20

谢霆锋的创业故事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