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时间:2018-04-25 09:58:47 大学学习 我要投稿

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某种学习目标而采取的学习方法、策略和途径的总称,是学习者逐渐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学习模式。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学习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目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方式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国外关于学习方式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探讨了学习方式的概念、学习方式的类型、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方式的相关性研究等问题。

  (一)对于学习方式基本理论的研究

  1.关于学习方式概念的研究

  学习方式(learning approach 或learning style)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由美国学者赫伯特西伦于1954年提出。澳大利亚学者比格斯(J.Biggs)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美国学者纽曼(Newman, F.M.)从学生的活动方式角度提出学习方式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方式。也有学者把学习方式等同于学习风格。

  2.关于学习方式的分类研究

  从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意义还是自己发现知识的角度,把学习方式分为两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奥苏泊尔提倡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布鲁纳则主张学生通过发现学习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这两种学习方式外,还有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超越式学习。超越式学习不仅是对课本知识的扩展和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还要在探讨中对学习对象进行质疑、批判,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不足,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深化和升华,是质的变化。

  (二)对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1.关于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关系研究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格斯提出了3P (presage、process& product)模型,该模型描述了课堂学习的前提、过程和产物。在3P模型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了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形成不同的学习结果。影响学习方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教学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因素。

  2.关于大学生深层学习方式和表层学习方式的研究

  根据大学生的'学习是积极地进行深层次自主建构,还是浅层次接受的情况,国外一些学者把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深层学习和表层学习。瑞典的马顿(Marton)和萨利(Salia)最早进行了学习的表层方式和深层方式的研究。如果大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内在的兴趣,关注学习任务的根本意义,并通过探索学习任务内部及其与其他任务间的联系来达至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则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称之为深层学习方式;如果大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外在的,其意图是通过死记硬背等方法再现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称之为表层学习方式。

  二、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是最近十年左右才开始的。纵观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研究

  有学者对师范类理科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研究,从性别差异和年级的角度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师范类理科大学生中男生比女生更趋向于深层和成就式学习,而且大学一年级和四年级,不管男生和女生,都比二年级和三年级时期更趋向于深层和成就式学习。有学者针对在内地就读的港澳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研究,研究发现影响港澳学生学习方式的四个主要因素为学习策略、课堂外部环境、学习动机和课堂学习情境。另外,研究还发现不同年级、专业、兴趣在四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男性受课堂学习情境的影响显著大于女性。还有学者对大学生课外学习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课外学习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但课外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表现不突出。

  以上研究针对于大学生中的小部分群体或非课堂教学内的学习,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但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现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关系研究

  有学者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差异及其对成绩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学习方式与学习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联系。王志玲等在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中,通过对课堂教育情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学习的动机和策略)与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两者内在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表明学习的深层动机与创新人格(好奇心和意志力)显著正相关;深层策略与创新人格(好奇心和意志力)和创新思维(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也显著正相关。

  以上研究证实了大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质量正相关,大学生学习方式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

  (三)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有学者就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加以研究,发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深层学习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教学模式中的自主性对深层动机和策略的影响均显著高于互动性,且自主性可以更为有效地促使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陆根书对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加以研究,以全国 15 所高校 3013 名大一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了大学生感知的大学数学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有学者对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知识建构进行研究,提出了“知识建构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理论假设,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个案,对大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建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从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的角度探讨知识建构的策略,以促进大学生有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以上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的影响加以研究。

  (四)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信息化多元化时代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学习方式需要得到积极的丰富和变革。研究者从学习方式变革的背景、必要性、方向、策略和途径等方面加以研究。

  有部分学者就大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此类研究主要涉及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等方面因素。陈建翔从知识观(新的知识论)、学生观(学生主体论)、学习观、生活世界(学习方式转变的场域)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研究从深层次来剖析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提和基础,拓宽了我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视野。有学者从时代背景探讨当代人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性,包括信息技术对于学习方式的影响;科学研究走向量子时代,迫使信息社会的人们必须在学习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从而论证了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

  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和途径也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有学者认为,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念上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学习自由,调适教与学的关系,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孔企平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当前在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可以推广研究性学习、动手做(hands on)的活动、在计算机环境中学习、小课题与长作业等学习活动。总的来说,所提出的策略均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对于转变大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可操作方法则较少涉及。

  三、国内外研究成果评析

  纵观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研究涉及了许多层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研究缺失或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思辨研究,忽视实证研究

  已有的研究中思辨性研究较多,实证类的研究较少。思辨研究注重价值判断,实证研究更注重事实判断,两种研究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中有大量研究涉及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要性、价值和意义,包括对大学生应有的学习方式的研究,此类研究均属于思辨研究。而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证类研究,涉及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研究、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等,此类研究比较有限。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证研究。

  (二)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不足

  探究学习方式的规律,不仅要揭示学习方式的本质、内涵,了解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还需要探寻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内外因素。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主要涉及课堂教学环境和某些课堂教学模式,如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影响,但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内部因素包括大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因素;外部因素涉及学校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因素(如教师的作业布置、教师的教学风格、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都可能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这里需要研究者们加以深入研究。

  (三)缺乏可操作性的对策研究

  研究大学生学习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寻求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优化。已经有学者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和途径进行了研究,但是此类研究成果比较有限。有学者提出要调适教与学的关系,促进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这种研究仅仅是提出一种假设,缺乏对假设的验证以及具体的操作策略。同时,对于当前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缺乏调查和研究,无法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缺乏哪些问题,对于是否能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的促进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应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于大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应重视对大学生学习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从而为优化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差异研究;研究的落脚点最终应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提供有益的可行的策略。

  [ 参 考 文 献 ]

  [1] 陆根书.大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对其学习方式的影响[J].复旦教育论坛,2010,(8).

  [2] 孔企平.论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 钟启泉,崔允郭,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顾慕娴,周秀玲,刘倩.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

  [5] 彭囿朗,李淑庆.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

  [责任编辑:雷 艳]

【大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相关文章:

1.回顾与展望作文

2.学习总结与反思计划

3.回顾与展望人生感悟

4.关于英语研究性学习总结和反思

5.关于中考状元的学习方式

6.新年作文1000字:新年的回顾与展望

7.一周学习计划报告与反思

8.中学生学习回顾与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