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分析

时间:2018-05-02 16:59:39 大学学习 我要投稿

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分析

  在高校教育中,如何来培养和引导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意识,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学生自主的理念,可以说是与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相符合的。然而,我们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培养存在着偏差,将自主变成自流的倾向,这种自己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规划,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主。因此,构建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对于整个大学教育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建构的两种方式

  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建构,主要体现在其作为新一代的整体的精神气质、文化追求、思想风格、价值追求等具体维度上,他们力图从上述的维度建构能够自我甄别,以达到自我认可、自我实现的目的。这种需求和愿望可能以主动的、符合主流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学习意识的建构机制。这种积极的建构机制,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和建设符合自身年龄和心智成熟阶段,表现出积极、健康、乐观、向上、有特色的自我文化。另一方面,青年学生的文化在表达自身的需求和愿望时,也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表达方式,从而导致行为上出现偏差。比如现在大学生比较常见的没有理想、物质至上、生活混乱不堪等消极情况,这种现象所体现的是一种大学生在缺乏宽容和认同的消极对抗的心理特征。

  (一)正向建构:大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主体担当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时代变迁,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之以往的大学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学生的自主意识首先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价值期待的一定程度的疏离,并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新的自主意识,以及日益鲜明的自我构建的力量。

  (二)对传统社会价值期待的疏离

  我们的社会处在转型时期,相应的,我们的文化以及民族性格都处在更新和变革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当前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和校园文化氛围必然带着现今社会的时代烙印,他们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社会参与等方面都形成了与此前数代人都极具区别性的特征。

  首先,政治意识的逐渐薄弱。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政治激情逐渐的衰退的变化映射到当代的大学生上,就是表现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兴趣不再那么强力,在现实社会中他们甚至有意无意地以戏谑的方式去抵制所谓主旋律对他们的要求。

  其次,更多元化的兴趣爱好。现今多元化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造就了这种多元化的兴趣爱好。而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于流行元素的追求,他们追求各种新鲜的元素,重视文化形式的愉悦性、感受性和消费性。

  再次、价值追求的功利化倾向。当代学生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上,表现出了比前几代人更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他的积极意义在与唤起大学生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激发大学生实现自我潜能与价值的成就动机;但另一方面这种功利化倾向带给大学生的是他们往往将的自己的大学学习目标定位一本学位证,将入党视为公务员的敲门砖,60 分万岁的思想现在随处可见。

  (三)对自我学习意识的建构

  开放的社会背景,以及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不仅给个人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自己个性提供了舞台。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一种全新的时代下,一方面他们表现出对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与文化氛围的疏离;另一方面则表现出许多崭新的.取向,表现在大学学习中,他们将大学学习不再简单的定义为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他们呈现出更为开放的心态,力图从更多方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锻炼和学习。

  二、反向建构:消极的反学校文化现象

  从我们国家大学的反学校文化行为来看,其主要表现在对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正统的学校教育文化及其精神的背板、挑战以及抵抗。具体表现表为违反校规、不尊重师长等违纪行为,以及旷课、考试作弊、酗酒、打架、等具体表象。除此之外,更多的大学生通过现今的网络文化,通过不同的网络载体也在对学校教育及其教育内容、师生关系、教育方式、学校制度等不同层面的各个方面进行抨击和调侃。当前我们国家大学生反学校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从内容上来说,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于校园主流文化价值及其权威的怀疑、批判甚至否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这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于当今大学教育,大学管理的制度设计一种无声的抗议,呼唤他们更容易接受,更适合他们发展的制度的一种声音。

  三、正向的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建构实践形式

  学生个体的自主是学生在其身心日益成熟和发展的基础上,在其现实的学业生活中逐渐获得和不断实现的。应该说,学生主体自由自主的实践建基于外在环境的互动之中。因此,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的环境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分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教育的各种外在环境,才能找到一条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实践之道。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现的现实背景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其日常的大学教育生活背景下实现的。其中,学校整体的教育气氛,校园文化氛围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背景和基础,对学生自主的实现起着间接的影响和作用。学生自主学习最为直接地实现于教学活动及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作为被教育者,学生是否有能力或者有愿望对于大学教育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吸收和接纳,而在现实的教育中,在不同的高校,由于教育环境,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因素会造成的学生自主性的千差万别。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践的个人基础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和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个人基础并要求学生主体付出积极的努力。学生在心智上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具备一定的理性能力,对自我及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和合理的预期,能够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潜能。同时,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局限,完善自己。

  (三)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实践的表现方式

  学生自主建基于与他人交往的学习活动关系。个人自主学习意识的实践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体现在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的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课外活动以及与周围的师长和同学的交往和沟通受其影响,并在此之上建立起的自主关系,而这是我们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最主要的方式。

  四、培养和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限度分析

  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多的还是通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来提升的,会受到学习和生活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比如课业的负担程度,课业与其他素质锻炼冲突的选择问题等等。这些限制和制约因素,既可能是教学活动、班级生活的所决定,无法更改和变动,也可能是外在的、人为的因素造成的;而它们对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是具有两面性的,有可能会限制到大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发挥。

  (一)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与结构限制

  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集中表现为教与学的关系,为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这种教与学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强制的关系,学生往往按照老师的安排和教育来开展学习。教与学的基本关系是实现学生自主意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保障学生自主形成和实现的基本条件。学生自主意识必然是在肯定和接受这种关系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否则容易流于形式。

  (二)教育活动外在社会条件的限制

  构成这种限制的主要因素有:教育观念的分歧、权利赋予的难为、校园历史文化的惯性等方面。此外,长期形成的一个学校的教育习俗,教育模式及其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消极作用在于可能难以接纳变革的思想,甚至对之有阻碍。

  (三)班级宿舍生活社会关系的限制

  班级宿舍是一个微观社会,这对大学生个人自主意识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个社会系统中,每个大学生个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需要仰赖集体性之他我来证实和表现。集体是否具有积极的共同目标、和谐的人际氛围以及良好的教育关系,还有学生个人在班级或者宿舍中所处的具体社会地位如何,这一切对学生个人自主意识的实现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班风、舍风的建设来说应该朝着有利于学生个体自主意识加强来发展。

【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分析】相关文章:

1.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2.大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

3.大学生自主学习心得体会

4.大学生自主学习计划倡议书范文

5.关于自主学习总结

6.初中自主学习计划

7.自主学习心得

8.自主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