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12-09 19:30:44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合集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方案合集九篇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二)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写出课题。提示“数”(sh()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二)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

  (二)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

  (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二)完成课后练习(2)。

  (三)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新词,能看拼音填词语,完成课后练习2。

  三、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________

  祖()________

  棵()________

  炬()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

  一()星星

  小()

  发()

  一()树苗

  ()国

  一()米

  一()小草

  ()合

  北()星

  一()珠子

  ()传

  烟()

  一()红豆

  ()先

  ()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撒在()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3)北斗星总是绕着()转。

  (四)听写字词。

  (五)作业。

  1.订正错字,各改三遍。

  2.把课上没做完的练习题做完。

设计方案 篇2

  方法一:

  体验生活。把体验生活放在第一位,意味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以及平日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思考应是每一位设计师 成功的第一基本要素。一个好的室内设计 能充分体现出设计师 对生活的每一份用心与其所具有的人生阅历。无法想象一位从不下厨,不懂油盐酱醋、锅碗瓢盆放在何处,不知道煮妇们如何操作的设计师 能设计出一个合理实用的厨房 来。设计书拿到手,第一步应是尽力搜集有关的信息,充分了解使用者对设计的所有要求,充分了解每一个空间 的用途以及它们的关联,方可进行下一步。可训练自己闭上眼睛,从进大门开始,象放电影一样,缓缓掠过每一间房子。经过长期的生活观察与体验,那些家具和饰品会自然出现在你脑中空间 应有的位置。任何艺术 都讲究取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为什么室内设计 就可以例外呢。

  方法二:

  角色互换,指的'是站在顾客的角度,处处为顾客着想。这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漂亮话,也不是印在纸上的一句广告词,而是实实在在从顾客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如果我是使用者,我会如何来设计我自己的房子。合理安排好每一分钱,将钱用在刀刃上。认真分析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经济能力、生活方=、个人喜好、家庭成员等等,按其重要性综合考虑。一个没有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的设计师自然无法赢得顾客的信任与尊重,也不可能做出真正好的室内设计来,这应作为每一位设计师成功的第二基本要素。

  方法三:

  追求平衡。中国自古以来有着传统的平衡艺术,例如中国国画及书法中常用到的在非平衡构图中追求平衡的美,这一美的原则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只是落实到了室内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容易忘却这一原则。平衡设计中包含了形体平衡和色彩平衡。在设计时,从不同角度观察是否有失平衡,初学者可用手比划个方框,透过它来审视每一个角度。平衡点往往是那精彩的点睛之笔,有人称之为视觉焦点,不可没有,但决不可过多。平衡的原则直接左右着整体布局,决定着每一件家具和饰品的安排。

  方法四:

  寻求对比。对比法主要有以下四类:虚实对比- 虚的空间与实的墙体或者家具之对比;色彩对比– 互补色之对比;质感对比 –玻璃与砖块、金属与木材、麻布与皮革之对比;形体对比–方形与圆形、直线与曲线之对比。在应用时,注意不同材质 的接触、过渡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尽量不要在同一平面上硬碰硬;不要让不同金属材质 直接接触;要避免同等尺度的对比。在统一的前提下,善于制造和利用对比,是评判一位优秀设计师水平的标准之一。

  方法五:

  留白,中国国画及书法中最常见到的艺术手法之一,但现在中国室内设计中已较难见到了。熟练掌握留白技艺是评判一位优秀室内设计师的标准之一,具体应用时说来简单做来难。()在设计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做得太满,要留有余地和空白,该省略的地方就要大胆地省略,该简化的地方就要勇敢地简化,将一个清静的空间还给使用者。有时候,未经修饰的、裸露的建筑构件本身就是一种美。不施胭脂自然白,留白是一种高级的意境美,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必须时刻牢记在心。

设计方案 篇3

  设计意图:

  《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给课文分段;

  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2、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5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2、解释生字词。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重点指导朗读第3、4句。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八、质疑。

  九、做练习3

  板书设计:

  25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出示学标)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五、第三段总结: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六、质疑

  七、评议学生的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外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设计方案 篇4

  海口是一颗中国的明珠,它也是中国最年轻省的省会城市,海口。它座落在海南岛的北部。海口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很凉爽。它拥有蓝天、沙滩和阳光,它还拥有热带果林椰子树,故海口也被人们称为:“椰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海口西海岸建筑方案设计,欢迎阅读。

  海南岛北临北部湾,四面由中国南海环绕,水上交通方便,毗邻东南亚诸国。海南岛宜人的气候,美丽而漫长的海岸线,富有魅力的五指山自然保护区和丰富的地区文化,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巨大潜力。随着中国滨海旅游业需求的迅速增长,海南省已成为一个发展热点。它将成为中国和世界上最美丽的绿色海滨天堂。 海南岛的省会海口市经过新一轮行政区域调整后,行政辖区面积由236.44平方公里扩大为2304.8平方公里,这给新海口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将海口建设成一个重要经济城市和热带花园城市,海口市政府决心将广阔的沿海沿江的滨水地区建设成美丽的热带滨海旅游风景区。因此,海口市规划局已开始规划一些沿海地区,如外滩、西海岸,东海岸和南渡江沿岸地区等等。

  “海口西海岸”是突出沿海,提升中心的重要区域,为了高水平、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塑造具有热带滨海风貌特色的城市形象,本深化设计在对海口市城市规划局总体规划20xx和海口地区机遇策略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海口碧望角,热带九花园”的规划理念和方案。

  一、目标和原则

  在海口市总体规划中,市政府对西海岸提出了“一带三中心”和再造第二个亚龙湾的思路。“一带三中心”,即西海岸黄金旅游带、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海上休闲运动中心、高尚娱乐中心。

  1、规划的主要目标为:

  通过对该片区的功能定位、城市空间形态重新进行评估和认识,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提出整体空间布局构思。 研究确定热带滨海地区建筑的布局形式。 划分城市景观空间,打通视线走廊。

  完善配套公共设施,构筑丰富和优美的滨海城市轮廓线。

  为市民和游客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居住等开辟连续的充满活力、亲切、轻松愉快的公共空间和生态绿色长廊,创造拉动经济发展的契机,创造更吸引人的滨海城市风貌和一流的休闲度假中心。

  2、规划应注意贯彻以下原则:

  1、“三多”即多元化、多中心、多组团的原则;

  2、“三低一高”即低密度、低容积率、低层建筑、高绿地率的原则;

  3、花城、水城、林城“三城拱托”的原则;

  4、海滩公共化、向公众完全开放的原则;

  5、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可操作性的原则,在确保规划方案合理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土地权属、道路系统、村落、已建项目等现状的影响。

  二、条件和前提

  根据上述海口市政府和规划局的规划目标和原则,本规划旨在通过可实施的、多样而灵活的规划结构,保护和改善现有的景观环境、社会结构和经济文化生活,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开发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由于西海岸的开发已在近年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道路系统正在建设和规划中,并有多个开发项目正在审批过程中,现状和规划的情况较复杂。应该指出的是,在本规划的方案投标阶段,因缺少现状和规划地块情况的详细资料,规划设计方案没有完全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在深化设计阶段,在收集和整理大量现状和规划材料的基础上,规划设计方案必须做大幅度的调整和改动,以充分保障可实施性。

  通过严谨细致的现场考察和研究,以西海岸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海岸动态为基础,充分结合并改造现有的村落,考虑已建成的、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的多个海滨旅游休闲设施(从主题公园、海滩设施、高尔夫球场到住宅区)等,对方案阶段的规划布局进行了调整、深化和完善。

  三、主题和策略

  1、主题――“海口碧望角,热带九花园”

  在海口市政府提出的.“一带三中心”的前提下,以“海口碧望角,热带九花园”为主题,勾勒出西海岸未来绿色海滨旅游圣地的形象:

  海浴的人群、五颜六色的帆板和风筝点缀长长的海岸线。以西海岸现有的良好生态绿化环境为基础,多个低密度、多样化、亲切宜人的小型旅游度假村落掩映在绿树和水体间幽静的海滨乡野环境中,与居住、办公、商业和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各种游艇和水上车在近海、河道和湖泊中游弋。一系列“花园”创造滨海小规模、富有人性尺度的邻里组团,从而为人们营造氛围舒适,朝向良好,可达性强的“家园”。

  2、可持续发展策略

  生态建设应成为地区开发和城市建设的首要战略方针。我们必须重视珍贵的自然资源,如热带雨林、海岸、红树林沼泽、热带农业、温泉、火山区等等。西海岸的新开发项目应建立在现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并应在建造建筑物之前首先建立宜人的绿化环境。

  从经济、生态、文化和社会的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只是生态问题。本规划将如下十个可持续发展要素作为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重点考虑对象,并提出相应策略:

  水资源,空气和噪声,土地,自然和生态,交通和可达性,能源,垃圾处理,传统和再生,风险和安全以及社会质量。

  1.建立海口市市场开发机构

  2.便利、高效和舒适的旅游交通系统

  3.综合现有的旅游设施

  4.多样和吸引人的旅游活动和线路

  5.针对不同时间长短和不同方式的旅游逗留布置多种旅馆类型

  .可举行各种活动的宜人绿化海滩和公共空间

  7.促进水上休闲活动和水上运动

  四、视觉轴线、空间结构和海滨门户景观

  从长流新区向北和向西伸向海岸的两条主轴线和多个绿化通廊打通海滨和内陆之间的视线走廊。

  南北向的绿化轴线串起一系列陈列艺术品和雕塑的花园,一直延伸到海边形成游艇港湾。轴线东侧的节日广场将是西海岸文化艺术和节庆活动新的中心,可与海南欢乐节、沙雕艺术节和国际电影节等结合。从半圆形的围合式广场向海滩形成开放的扇形,一幢拥有剧场、多维影院、艺术文化展览以及餐饮功能的开放式特殊建筑物形成广场空间的焦点。沿广场建筑用于商业、旅游服务和办公。 西向的城市轴线与海口火车站相系,结合商业、办公、居住和旅游功能,使得城市空间得以向海滨伸展。在轴线指向的海滩处,门户大厦结合游艇码头和水上运动学院形成海口门户水上广场。门户大厦是海口的海上门户标志性建筑物,它由低层的商场,中段的办公和上部五星级宾馆组成,具有超凡的海上景观。沿着栈桥连接门户大厦的地段座落着各式住宅与商店及餐馆。

  近海滩布置低层旅游度假设施,周边布置旅游居住和商业办公等多层建筑,并有联排住宅的中等密度相间。旅游住宿由各种建筑类型和功能的公寓旅馆、半独立和独立住宅度假村所组成。它们分短期、中长期、商务会议、第二处住宅等功能类型。要注意在海滨布置足够的短期旅游住宿。

  “海口碧望角,热带九花园”总体规划设计了吸引人的海岸线,绿化中的多样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区域。城市节点沿海岸线序列布置,使其长度合理和易于辨认。

  五、水系和绿化景观结构

  西海岸既有沿海滨的水域和近海的湿地,也有内海湾、河流、河塘、湖泊及河滨湿地等,水体和绿化景观极其丰富多样。

  根据其特点,本规划充分尊重现有的海岸线,丰富水体绿化景观和海滨公共空间,构筑丰富和优美的滨海郊野城市轮廓线。以现有和新设置的多种绿化景观和水体为主,多条生态走廊从内陆的长流城市新区延伸到海滩,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蓝绿生态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以旅游度假功能为主的小尺度邻里组团散置其间,避免发展成为连续的线性城市区域。改造部分水系,改善整体的水系统和地表水质,以适用于旅游,娱乐和运动等。

  六、道路交通系统

  由于西海岸的多条道路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在充分研究现状和规划的道路情况的基础上,规划对少量道路有所调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地形和生态景观的需要。

  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从火车站至城市节点、海口市中心和美兰飞机场。除短途水上巴士外,可考虑水上快速交通系统。我们建议使用特快轮渡以连接西海岸的重要节点、海口市中心和东海岸地区。

  近海滩沿线设立靠站较频繁的海滩旅游公共交通线,可采用电动汽车或者有轨车系统。

  沿海兴建林荫人行道和专用自行车道,增加安全性,鼓励人们使用这类交通 工具。

  在城市里很少有停车设施。车辆经常停在人行道上。这无论对车辆和行人都不利。我们建议制定相应措施以改善停车状况。每块开发地块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停车车位,可根据不同建筑的功能建在地下、地上或建筑物内部。

  七、花园介绍

  (1)海口园

  海口园位于秀英港与长秀居住区之间,以秀英港西侧现状和规划中的栈桥为起点,是海口市中心区到西海岸休闲黄金旅游带的过渡地段,从海口历史城区、中心城区到海口园形成了连续的城市凝集结构。这一园区十分适宜发展高档住宅区,并且开发建设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与这里面向海滩的阶梯性地形相结合,打通多条通往海滨的视线走廊,相应布置道路坡形绿化,营造怡人的海滨景观。道路两边均列植林带并在局部地带布置绿化广场。

  在海口园的中心地带,布置一个购物中心并同医院一起在空间焦点处形成城市标志。购物中心位于海岸滨海大道主入口的前端,医院位于城市结构二个方向的交汇点和城市港口西部的栈桥前端。 栈桥是海口湾重要的海上标识之一。

  (2)小溪园

  小溪园东起长秀高尔夫球场西至五源河,这个地区的休闲区和居住区面海而建,漫长海滩区的西部在小溪处结束。小溪园由于小溪自身的弯曲形状而颇具特色。小溪园中心是一条弯曲的道路,连接不同的用于长期和短期居住的低层住宅区。为了强调绿化风貌,这些住宅都处于密集的树丛之中。 园区内的溪流两旁布置了热带植物园、高尔夫球场等项目。

  (3)海角园

  海角园东起五源河西至新海村,海角园内的建筑物须后退于平均海平线的150米后。主要建筑的高度低于周边树木的高度。只有在特殊地段兴建标志性高层建筑,用来提升海岸线的特征和方向感。该园区的主要布局:

  以绿色通道如公园和绿化道连接内岛的居住地和海岸,开辟公众海滩。 通海道路的尽端均为景观公园,并设置了停车设施。景观公园包括小型建筑,例如商店,酒吧等。

  五星级酒店位于中心位置,面向港口和大海。 人造山丘成为眺望海湾和海口城市天际线的观景点。

  通过新开一些溪流,增加流水量,防止现有河流的沙砾继续向西流失。

  (4) 门户园

  门户园位于火车站、码头和现有村庄之间,在中部连接了码头、商业街、火车站和城市新区,海滩在码头处结束,这是乘火车到达海南岛的第一印象。 这片区域布置了海滩中唯一的高层标志性建筑,象征着灯塔。

  这片城市新区位于大海和内陆湿地之间,建立在砂基半岛上。提供了多种密度的居住环境,形成了人性化的小尺度居住空间。

  沿海设有一条可一览海景、休闲、锻炼的林荫道,林荫道在码头处结束。码头后是一系列商业旅游办公服务设施。在码头墩柱的结束处,一座娱乐功能的建筑成为环视热带绿色海滩的场所。

  在南侧的中心湖地带,沿海滩设置一个特殊星级的国宾馆,通过两侧现状和规划的河道形成岛屿,保障安全。

  (5)百花园

  百花园由二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一条中心道路的小区,这条中心道路通向部分保留的现有城镇,沿中心道路布置住宅和旅游住宿建筑。底层为商店和餐厅。小区面貌表现出老城区的魅力,同时满足现代生活标准。

  海滨的新建筑为旅游住宿建筑,风格典雅。不同的立面朝向大海和人行道。 另一部分形成了通向北部湖泊的边界。由于这个原因,曲线形街道成为其特点。

  在现有村庄附近也是旅游住宿区,由二条主要道路同车站相连。

  海岸线休闲区建设的原则是:大部分建筑不超过周围树木的高度;主入口与滨海大道相连;海滩对旅游者和居民开放,道路沿线一半的长度应保持开敞。

  (6)群岛园

  设计基于现有的湿地特征,水面较多,建造了许多作为豪华别墅的小岛,其水面与中心湖和海面相连。并且把原有农田划分为城市的街区。通过开挖现有的河道,并用挖方土垫高地块这种最经济的方法建造岛屿。

  保持这个区域内的天然湖,以建造新岛作为高级或标准住宿区,保护野生动物原有的生态环境:鳄鱼岛。湖面能用于进行水上训练活动,例如小型帆船,(风筝)冲浪运动等等。

  与海岸平行的各种旅游胜地应保持当地自然和绿化特点,它们会成为大海和碧望角中心绿化地带的连接带。

  (7)三角园

  三角园位于百花园和半岛园之间,是周围滨海旅游度假和生活区的中心服务设施,包括商业教育设施、五星级宾馆、办公楼和公共停车场。

  在内海湾附近的小村落主要适合居住使用。环绕的运河给那些想拥有游艇的居民提供了极佳的条件。

  八、盈滨半岛水系改造,东水港改进建议

  结合海口火车站沿海区和盈滨半岛的开发,将逐步改造盈滨半岛的水系,使这里形成独一无二的水上旅游和水滨居住胜地。

  改造后的盈滨水系将水体类型的多样性:平静的海湾、中心的湖泊和其他内陆湖泊。中心湖适于小船通行。三条现有和规划中的河道沟通了外海与内海湾的水系。

  为了保护西海岸西部海岸海滨旅游空间的完整,保护盈滨半岛的生态环境,将改进现规划中的东水港布局,将东水港码头置于盈滨湾南岸,根据海岸的现状轮廓,盈滨半岛沿海岸处理成海滨生态绿地,结合休闲运动和旅游居住功能。 为了解决港口水域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设立水闸,与内陆的水滨旅游居住区域之间建立屏障。

  九、实施步骤

  由于在绿化环境中设立小型邻里组团,“海口碧望角,热带九花园”的投资策划和分期实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在总体上,实施阶段由东向西分为五步:

  第一步,近城市中心的海口园和小溪园已有部分地块实施,应首先完成实施。

  为吸引投资、及早形成西海岸的空间特色,节日广场的周边建筑先得到启动,以其极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和恰当的功能布置吸引大量的投资商。

  第二步,在小溪园西侧的海角园应完成实施,与此同时启动盈滨水系的改造。

  第三步,完成盈滨水系的改造,实施海口火车站西侧的门户园。启动项目为海角门广场和门户大厦。启动五源河的治理和景观塑造。

  第四步,在盈滨半岛水系改造的基础上,开挖中心湖,实施沿海的百花园,并实施三角园作为盈滨半岛南部的启动项目。

  第五步,继续实施和完成群岛园,奥林匹克园和半岛园。

  进一步的投资和实施步骤将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得到研究和优化。

设计方案 篇5

  设计意图

  跳皮筋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把皮筋游戏和民间童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正好符合了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我园每星期五讲杭州话这个特色,活动中幼儿要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连开花》,提高幼儿对讲家乡话的兴趣。结合我园的民间特色,所设计了这节健康教育活动。

  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自由探索并能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以达到锻炼的目的,从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自由探索,本次活动采用了:尝试法、游戏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身体素质得到发展。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2.激发幼儿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兴趣, 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锻炼幼儿的腿部力量,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学会用杭州话念民间童谣《马兰开花》。

  2.材料准备:7根皮筋,一段跳皮筋的视频,小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小朋友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做运动吧

  (二)通过游戏, 初步掌握跳皮筋的`方法。

  1. 引导幼儿尝试探索跳皮筋的基本方法。

  今天余老师带来了一些皮筋,请你找个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 练习单脚内外跳皮筋。( 幼儿围成圆圈, 单脚撑皮筋, 另一只脚练习跳)

  3.结合民间童谣《马莲开花》,尝试双脚交替绕圈跳。

  (1)幼儿看视频,分组练习。

  (2)请一组幼儿示范。

  (3)跳皮筋比赛。

  现在我们要进行跳皮筋比赛了,看哪组小朋友跟着老师的节奏,跳的又快又整齐。

设计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为主体,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音乐教学评价的活动性、开放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完成科学的、开放的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完善音乐教学管理体系,积极推动音乐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二、评价原则:

  音乐课程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评价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方向,既注重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又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同时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和目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

  2、注重差异原则——注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尊重学生富有个性或独特的表达方式,注意学生在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状况、语言、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给予平对待,在知识技能的评价上,不强求一律,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

  三、评价对象:小学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评价方法:

  通过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平日表现与期末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的评定占30%,终结性评价占70%。将最后的综合成绩作为学生本学期音乐学科的有效成绩(采用等级制)。

  评定等级:优、良、及格、不及格(A、B、C、D)

  1、形成性评价(30%)

  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查等方式进行。将对学生的经常性的形成性评价加以记录,每学期争取能够提问、检查到每个学生,对所有学生实施日常的形成性评价。音乐课代表辅助老师进行记录。

  评价内容:

  ①上课认真,带齐音乐学习用品;检查书籍爱护程度。(态度)

  ②能认真演唱歌曲。(唱)

  ③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情感)

  ④能认真聆听欣赏音乐。(听)

  ⑤能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说)

  ⑥能随音乐律动并会编简单舞蹈。(创编)

  ⑦参加课外音乐艺术活动。(兴趣爱好)

  分数(单位:分) 90-100 80-90 60-80 60以下

  内容完成条数 6—7 4-6 1-3 0

  评定标准:

  2、终结性评价(70%)

  评价内容: 基础知识10%、唱歌50%、欣赏10%

  考试时间: 6月1日——6月5日

  考试形式: 随堂考试。

  考试范围:

  (1)基础知识

  (2)歌曲演唱

  (3)音乐欣赏

  具体如下:

  (1)基础知识(包括音乐欣赏)——以试卷的形式进行卷面考试

  五年级上下册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乐理知识、音乐常识以及音乐欣赏等。试卷总分为100分。(试卷见附页)

  (2)歌曲演唱——以抽签的方式进行考试

  五年级(总共16首):教师选择八首歌曲,学生以抽签的方式在八首中抽一首进行清唱。

  评定标准:

  90-100 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有表情演唱指定歌曲,音色优美、并能做到以情带声。

  80-90 能够完整地演唱歌曲,但在歌曲情感处理上欠佳。

  60-80 歌曲演唱没有激情,毫无表现力,只是在机械地唱。

  60 以下无法完整演唱歌曲的、跑调现象严重。

  (3)音乐欣赏:(15%)。

  评价内容

  ①能正确说出乐曲或者歌曲的名称,并能说出作者的名字

  ②能简单说出音乐的情绪、速度等

  ③能够听辨不同节奏的音乐,并能够打击简单的节奏

  ④能够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模唱简单旋律,

  评价方法

  分数(单位:分) 90-100 80-90 60-80 小于60

  内容完成数目 4 2-3 1 0

  等级 A B C D

  最终成绩(分数) 90-100 90以下80以上 80以下60以上 60以下

  最终成绩=过程性评价X30%+终结性评价X70%

设计方案 篇7

  活动目标:

  运用贴塑和堆塑的方法制作壁挂——海底世界。

  活动准备:

  泥料、木锤、画支、垫布、纸、笔、各种壁挂。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欣赏各种壁挂,讨论制作壁挂的方法。

  二、 制作方法

  1、用笔在纸上设计出壁挂——海底世界的造型。

  2、把泥用木锤敲成泥板,把设计好的纸放在泥板上,沿着纸的大小,切割出一块长方形的泥板,作壁挂的柸面。

  3、搓4条泥条,粘贴在柸面的四周,作壁挂的边框。

  4、取泥用木锤敲成泥片,用画支刻划出鱼的造型,粘贴在柸面相应的部位。

  5、在壁挂上端的中间用画支转一个小洞,以便挂起来。

  三、 展示评比

  提示:

  壁挂的.造型有很多种,可以根据不同的贴塑造型,制作出不同的边框外形的壁挂。

设计方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搞好素质教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及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学校组建了舞蹈兴趣小组,并力求整个活动能顺利、高效地开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舞蹈兴趣小组的成员由1—3年级的舞蹈特长学生组成。由于学生较小,无基础也无舞台经验,协调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都是刚刚开始发展,虽然有较强的积极性,但是手脚并不听使唤,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这便需要我们老师策划出新颖适合的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耐心的教学态度,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提高对舞蹈学习的能力。

  三、活动设想

  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技巧,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

  四、活动措施:

  1、教育学生严格遵守训练纪律,保证每次训练时间。

  2、热身运动:在训练的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主要目的是创造一个融洽的学校氛围,使孩子们的身体和情绪适应课堂训练的准备,避免用力过度。

  3、教学手段:影象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4、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5、排练1——2个精品舞蹈,通过这些组合来锻炼学生,同时为演出比赛做准备。

  五、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优美体态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

  2、训练扎实的基本功如:腰、腿、胯的'软度及开度

  3、培养孩子听音乐时能找到节拍,动作节拍准确,跳舞有自娱感。

  4、培养孩子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5、培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基本的舞台感觉。

  六、参加人员:

  一(1)班:史佳宁、赵一冉、邹可可、陈文静等

  一(2)班:齐思雅、陈晓娜、杨欣颖、何海娟等

  二(1)班:彭凯欣、赵佩洁、姜玥含、师怡菲等

  二(2)班:王梦扬、王欢欢、郭宇轩、王梦瑶等

  三(1)班:唐博蕊、何一聪、潘玉敏、王若彤等

  三(2)班:赵玄冰、席梦颖、建怡爽、建怡炫等

  七、活动安排:

  1、辅导教师:XXX

  2、辅导时间:每周辅导一次,每次30分钟。

  3、辅导内容

  第1周

  扶把组合练习

  第2-3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4.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第4-5周

  1.手位组合练习。

  2.大众健身操一级练习。

  3.上学期两个成品舞蹈练习。

  第7-8周

  1.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2.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3.锅庄舞教学。

  第9-10周

  1.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2.舞蹈练习

  3.学习小碎步组合。

  4.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第11-15周

  复习并排练汇报演出的舞蹈。

  第16周

  1.复习以前学的基本功及舞蹈。

  2.考核总结

设计方案 篇9

  九年义务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7课《苦柚》中的第一课时,本人认为应从以下7个方面去说:

  1、剖析教材;

  2、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3、教学程序;

  4、教法及学法指导;

  5、作业训练;

  6、板书设计;

  7、说课小结,《苦柚》教学概说。

  一、教材简析

  《苦柚》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讲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价钱把柚子卖给一位老华侨,并如实地介绍了自己的柚子,还拒收老华侨的赠款,受到人们赞扬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苦柚》教学概说》。该课与《古井》、《峨眉道上》、《渡船》构成一个教学单元。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一边读一边想,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要了解一边读一边想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要知道读一篇课文应该怎样一边读,一边想,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并逐步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由于本课内容多以对话形式表现,并注重人物外貌描写,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中重点词、句、段,联系全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做人的道理。为下篇课文《渡船》的学习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语文教学,实际是小学语文基本功的同义词。这个基本功包括知识也包括能力,而且是两者的`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学生字新词,会用“赞叹、崭新”造句。

  2、体会人物外貌的描写,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经过,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学会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

  3、依照课文,学写对话,突出表现人物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上述四项教学目标,既注重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

  教学重点:理解小姑娘卖苦柚的全过程,学习小姑娘诚实、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精选)09-26

设计方案07-21

经典设计方案12-05

(精选)设计方案11-04

精选薪酬设计方案04-25

薪酬设计方案04-25

教学设计方案03-04

网络设计方案07-24

设计方案模板08-06

消防设计方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