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11-20 22:36:06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实用的设计方案汇编9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设计方案汇编9篇

设计方案 篇1

  根据省环保厅《关于加强全省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市环保局《关于督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尽快提高全市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满足国控企业自行监测需要,特制定20xx年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技术人员培训计划。

  一、培训对象

  20xx年市辖区内42家国家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污水处理厂、规模化畜禽养殖厂等具备自行监测条件的企业自测技术人员2名以上。

  请各国控企业于20xx年9月30日之前,将企业参训人员名单(见附件)上报至电子邮箱。

  二、培训范围

  企业自行监测技术培训的范围为污染源监测。污染源监测项目包括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企业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中要求开展的其它特征污染物。

  三、培训内容

  1.监测方案的编制(包括监测点位、监测范围、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等);

  2.水质及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水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及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干扰及消除、仪器和试剂的'选择与使用、操作步骤及计算方法;

  4.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5.其它需要培训的内容。

  四、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采取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授课采取集中授课方式,实际操作采取化验室现场操作培训与大气现场采样操作及现场指导培训方式进行。

  五、培训时间

  具体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设计方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位于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八中,话题是未来的桥。

  在此之前的本组教材《兰兰过桥》一文的课后练习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已提出分头设计未来的桥的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以得到很多启示,还可以从现实中,从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对未来的桥的设想。

  同时,在语文园地八中安排有我会读《我发明的机器》一文,学生通过对短文的朗读,能够帮助其拓展思维,展开想象,大胆而又富于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设想。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阅读课及相应的准备活动成为了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学习目标:

  1.在口语交流的过程中积累词语,丰富想象。

  2.在双向互动中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发挥想象,激发创造热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口语交际,说说自己的设想。

  教学难点:能从桥的造型、材料、特点等多方面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并能通过交流评一评谁设计的好。

  课前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桥,或了解课外资料中的桥,或向别人请教,比一比、问一问它们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2.在《兰兰过桥》一文学习之后,安排学生准备课后练习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再把它画下来。

  (课前教师准备各种桥的相关资料、图片、介绍,及本次口语交际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准备情况

  展示学生准备的资料、图片、画作等,全班自由交流。

  (在课堂伊始,学生尤其想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情况,主动介绍和说明的表达欲望很强,借此机会,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说说自己做了哪些准备?是如何去完成的?这样的话题,他们有话可说,并且有亲身实践经验,语言表达更为流畅、自然。)

  可选一两位同学向全班介绍,其余的可同桌、同组、全班自由交流,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这样不但交流了准备经验,展示了作品,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激励和提倡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本环节拟安排时间:5分钟

  二、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1.兰兰和爷爷一同出去还会看见什么样的桥呢?

  2.你也是一位桥梁设计专家了,快向兰兰介绍一下你的设计吧!

  (通过对课文《兰兰过桥》的延伸,创设情景,使学生顺利进入交流语境。熟悉的课文介绍方式有利于学生组织语言,便于自己的介绍。本环节拟安排时间:3分钟。)

  三、初步指导、小组交流

  1.由一两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加以介绍。(教师予以简要提示、指导。)

  2.四人小组展示 图画,互相讲讲自己的设计。

  (先由准备较充分,表达能力较强的一两位同学向全班介绍,教师对其加以简要的指导和点评,为全体同学的个人交流做好示范及指引。指导中鼓励各具特色,富于创造性,不强求模式化。小组交流时,教师及时观察、注重引导、提示。本环节拟安排时间:8分钟)

  四、全班展示成果汇报

  1.小组商议,推选汇报作品,人选及介绍方式。

  (小组合作交流,确定本组介绍方案。如果学生实施有困难,教师可加入某一小组首先向全班作以示范。)

  2.每小组选代表向兰兰(学生扮演)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并邀请她去参观。

  3.其余可扮参观者对设计者提出询问。

  教师也可加入参观者,发出询问,对学生提问加以指引。

  (本环节中,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表达更自然、更流利;通过其余学生的提问使介绍更全面、更丰富。同时注重了对学生在会听、会问、会说三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询问可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承重等多方面加以引导。教师切合时机的参与,不但能有效控制课堂发展,而且有助于构建合谐、轻松的师生情感及学习氛围。本环节拟安排时间:10分钟。)

  五、评选展示最佳桥梁设计

  1.由学生将本小组推选出的设计方案贴在黑板上,由全体学生评选出最佳设计若干名;最富创意奖若干名;最实用奖若干名;新星设计师若干名

  2.说说你的评选理由。

  教师简要小结,肯定,鼓励。

  (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是全课的高潮,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不失为口语交流的良好训练时机,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教师尤其要注意在小结时肯定、鼓励未获奖的同学,激发全体同学的参与性。本环节拟安排时间:5分钟。)

  六、扩展情况,延伸交流

  20年后,我已成为了著名的桥梁设计大师。

  小记者采访:请问你是怎么通过学习来取得这些成就的呢?

  设计师答:

  (课尾的情境交流由同学们小组自由表演完成,不过多干预,意在激发口语交际兴趣、激励学习热情。本环节拟安排时间:4分钟)

  (其余5分钟为机动时间。)

  教学突破

  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设计,旨在突破生硬,僵化、流于形式的口语交际模式,努力创设轻松、自然、富于创造性、激励性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孩子们在他们的天地里说话,使用他们最熟悉的语言,教师不强求使用统一的表达模式,充分展示孩子的想象力,鼓励他们的创造热情,体验创新、感受成功。

  同时,不同层次的交际练习;充足的时间保证;富于趣味性的情境设计是本次教学设计成功实施的基本保证。

设计方案 篇3

  目标:

  1.利用敲、拍、打、划等动作使纸盒发出不同的音响,模仿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音响节奏,并运用于故事配音中。

  2.幼儿能较准确地利用纸盒为动画片配上音响效果。

  3.幼儿在创作中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满足。

  准备:1.故事磁带《十个好朋友》《冬冬和亮亮》

  2.日常生活声音磁带

  3.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段

  4.纸盒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过程:

  一、感知纸盒能发出不同音响的特点

  1.出示纸盒:提问:这是什么?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提问:你是怎样让它发出声音的?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个别幼儿回答并演示

  (动词:拍、敲、打、划像声词:咚、哗、嗒、彭等)

  二、模仿故事中及日常生活中的音响

  1.这个纸盒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用它来干什么呢?

  2.听故事磁带,教师现场配音

  3.提问:①老师,用纸盒在故事里模仿了哪些声音?②蹦蹦跳跳的声音节奏怎样?老师怎么模仿的?我们学一学。扫地呢?走路呢?抹桌子呢?

  4.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

  ①小朋友真能干,一下都学会了,你们会模仿别的声音吗?听,这是什么声音?

  ②模仿各种声音

  提问:a.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b.我们怎么模仿呢?试试看

  (依次模仿:敲门、闹钟、马蹄、关门、跑步、走路、炒菜、拍球、拍灰)

  5.学习给故事配音

  1.小朋友真了不起,会模仿这么多声音了?你们想给故事配音吗?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听听可以给哪些声音?

  2.听故事。

  3.讨论可以配些什么声音。

  提问:①冬冬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给他配上声音呢?

  ②亮亮做了些什么?我们怎么配上声音呢?

  4.放故事磁带,师生共同配音。

  四、为动画片《猫和老鼠》配音

  1.它们是谁?你们想给这些动画明星配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干了些什么?

  2.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教师提示人物的动作。

  3.讨论配音内容及方法:

  ①杰瑞做了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撞墙、被摔)

  ②汤姆做了些什么?怎样配音呢(跑、洒水、被砸)

  4.练习幼儿快速反应,做游戏、听口令、快速给鼠与猫跑步的音响及其它音响。

  5.配音

  ①一半为杰瑞配音,一半为汤姆配音。

  ②交换配音。

  五、结束

  今天小朋友都为动画明星配音了,成了“小小配音师”,你们想不想为其他的动画明星配音呢?我们下次再为其他明星配音好吗?

设计方案 篇4

  一、办公区域:

  1、办公室照明。

  (1)使用节能电源。

  (2)有选取性的开关,外出随手关灯。

  (3)不使用的用电设备、电器,应切断电源。

  2、办公室空调。

  (1)使用空调设定在26度,多用睡眠状态。

  (2)把空调排水管加长引到一个桶内,2小时就能够接一升水。省下的水可用来浇花,洗手,拖地。

  (3)在温度适宜的状况下,关掉空调约1小时。

  3、办公室电脑。

  (1)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掉。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4、办公室用具。

  (1)规定大家每人买一卷纸用(放在更衣室),避免私用餐巾纸现象。

  (2)多使用钢笔,少使用一次性水笔。水笔外壳保留,续用笔芯。

  (3)要爱护设备及办公用品,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对废旧报纸、电器、废料进行有效利用和监督。

  (5)饭店内部办公指令传递采用电脑网络;内部文件用小号字体,纸张两面用。

  (6)不必“人手一件”的用具降低采购量,多人合用。

  (7)减少用一次性杯子的机会,个人准备水杯及给访客准备已消毒杯具。

  二、公共区域:

  1、在洗水槽前挂上节约用水的意识牌和每个宿舍挂上节约用电的意识牌。

  2、走廊灯不全开,采取间隔亮灯。

  3、员工电梯内灯降低瓦数,提升速率作调整。鼓励员工多走楼梯。

  三、其他:

  1、新员工培训邀请工程部给员工讲授有关节能减排的知识,从一开始就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

  2、宿舍走廊灯采用感应灯,感应亮灯时间缩短。

  3、员工制服外套减少清洗次数,鼓励员工自己手洗衣物。

设计方案 篇5

  一、陶艺课程的设计:

  小学陶艺课是以陶土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塑造的工艺课,是一种体现美术教学新理念,给学生提供休闲创造的艺术教学活动。以艺术性、科学性、文化性、休闲性等融为一体并赋予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教学基础。通过陶艺的学习欣赏,尝试陶艺的工具、材料与制作过程,塑造体验陶艺学习的乐趣、方法,促进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作能力,了解人类文明的由来和发展,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在陶艺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揉团、搓、捏、接等方法自由地改变形体,从而激发其探索陶土塑造新方法的浓厚兴趣。这样,眼、脑、手等三者方面的协调使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实践能得到和谐的发展。激发学生创作的思维与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的设置,引导儿童在自由轻松的创作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空间的想象力、形象的创造力等得到综合性的锻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采集与整理,问题的探讨与分析等合作与独创相结合的学习体验,及对泥料粘合、色彩处理、焙烧温度、陶坯的保护等初步的认识与尝试活动,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萌发科学技术的精神。通过对不同时期与不同地区及同学之间作品的评价,对创作过程中的情节交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关爱,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

  二、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鼓励鞭策下,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校于20xx年起,着手进行《陶艺》教学的尝试。从20xx学年度起,我校逐步开设一~~六年级陶艺课程,并开始把《陶艺》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逐步编写了教材。在教材的内容方面,遵循新课程标准,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相融合,与人文精神相融合,逐渐向综合方面发展,使陶艺校本课程富有时代感。教材的编写还体现了对学生的个性潜能充分挖掘,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在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以下策略。

  1、构建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组织。

  建立一支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渠道顺畅的重要因素。从20xx年起,我校专门成立了课程开发组。由三位美术教师和校分管领导对校本进行了理论方面的认证和指导,一线教师进行陶艺教学方面的探究和实践,搜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例形式,定期汇总教研。做到边实施,边开发,边挖掘,边总结的同步进行的有效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我们先后改编写了教材,并逐步生成了适合我校师生的教材。同时为保证组织机构民主、顺畅运行,学校强调三个意识,即校长要有协调意识,分管领导要有服务意识,实验教师要有精品意识,为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创设良好的外部开发环境。

  为推进陶艺教学,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配齐、开设了高标准的陶艺教室、作品陈列柜,设置了专门烧制陶器的窑炉,一些配套设施将得到更全面的配置。

  3、科学合理课时课程安排

  陶艺校本重在普及,使学生在陶艺教学的大文化背景下受到教育。学校全校一至六年级全部开展陶艺课。在现有的条件下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陶艺教学体验,做到“人人动手,个个玩陶”。每学期每人有8次陶艺教学,每次2课时,课时安排还和美术课教学相结合。陶艺教学和美术教学中的手工、泥塑、面塑、雕塑、儿童画等教学的整合,开发陶艺校本课程,构建大综合的陶艺教学特色之路。

  三、我校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

  一所学校的生命力在于特色,要想打造品牌学校,必须凸现特色,“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我校作为一所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地进行,恰恰为学校提供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并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凸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课程的编制者、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的评价者的三位一体角色,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要求教师不但要系统学习现代课程论和教学论,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我校美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同时学生也有很大的收获:

  1、陶艺课程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陶器的产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它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陶艺有着深邃的文化精神和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说中华民族将它最内在的本质、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精神的心领神会完美地表现在了它的精深博大的陶瓷艺术中了。同学们通过参观博物馆、欣赏中国古代陶器和制陶活动,了解了我们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到了深厚宏博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由此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陶艺作品,并辅以讲解每件陶艺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特征和历史故事,学生普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随后,以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为创作题材让学生进入实践操作,并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屈原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平事迹。且不论学生的创作的作品如何,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教育。

  2、陶艺课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陶艺作品虽然会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但每件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每个学生都会有成功的收获,只要适当给予鼓励,学生就会因此而高兴,因此而自豪,从而产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这份自信,会有力促进其他各门功课的进步。

  3、陶艺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艺教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十指要不间断地作多种方式地运用和配合,从而使双手变得灵巧,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大脑的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得到充分地开发和改善,使人变得有创造力。而创造力本身是人人都有,时时可见,处处存在的,只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生活中就会有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在陶艺课的教学中,泥料的选择,作品的构思设计,陶艺制作技法的运用等,都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说创新是陶艺的本质内涵,喜爱质朴无华的泥土是学生的天性,每周一节的陶艺课都在彰显同学们的潜能,表现自己心中所想,脑中所思的陶艺作品。陶艺教学为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提供了空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

  4、陶艺课程锤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陶艺教学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形象直观教育,在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外部环境的协调,促进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生理特征的协调,促进学生心理活动内部之间的协调,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是因为,学习陶艺,学生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分析生活,发现陶艺造型的源泉,进而表现生活,此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要求十分活跃,注意力要求比较集中,整体心理素质因此将得到逐步提高。

  5、陶艺教学引导学生的相互协作

  随着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合作学习”方式正日益成为教育教学研究与探讨的热点。《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

  陶艺中的合作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创作完成作品。马克思说过:“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资源。”学生在发展中存在差异并不可怕,合作学习能把这种差异转变为一种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把这种差异因素构成的矛盾转化为动力,就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让他们学会各展所长,达到“1+1>2”的效果。

  陶艺教学提倡合作,不仅因为陶艺活动由于受时间和陶泥的特殊性(易干)的限制 ,在课堂内难以单独及时地完成作品,必须利用小组的形式来合作完成,还因为合作能集思广益,加强互动。学生们需要根据内容一起构思,一起制作,一起探讨创作的形式和制作的方法等,还要进行合理分工和相互协调,齐心合力共同完成作品。这种合作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间的友好相处。这些都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朱艺丹、陆志花同学共同完成的两幅作品《我的所爱》、《美丽家园》不再是较单一的画面,两位同学从构思到制作到完成,一直把各自的想法讲出来,共同探讨,于是才有了这两幅画面较丰富,而且能给予我们更多思考的作品。

  “用双手和智慧实践知识,用团队精神制造作品”,这是我们陶艺实践内容的一个基本点。在这个基点上,我们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朦胧的学习目的和混乱的学习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学校的硬件限制,几个人一组协作,互相交流,既完成了学习的目的,也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体验。

  6、陶艺课程发现了学生的个性特质

  在艺术教育中评价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和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应体现多维度性和多级性,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发现各自的个性物质,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陶艺教学中,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思路、不同的审美观,教师不能简单地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水平。如上《陶罐》一课,学生所用的陶艺制作方法较多,有的学生徒手捏;有的用泥板成形法;有的用泥条盘筑法。学生们的陶罐各具特色,很难判定谁好谁坏。实际上,准确与否、像不像,在艺术课程是相对的,关键看其是否大胆、是否观察、是否表现、是否思考。只要学生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和感觉,就应当受到鼓励,受到肯定,让学生在这自由创作空间里,体味到了更多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7、陶艺课程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陶艺作品自身具有美的特征,优秀的陶艺作品可以打动人的情感、人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人的心灵,使人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我国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人们每天瞻仰着这样完美无缺的艺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们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

  在开展陶艺教育教学中,通过创造陶艺形态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陶艺课中“壶”、“罐”、“人物”、“动物”等的创作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之美,亲近生活之美,发现自然之美,发现生活之美,培养学生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能力,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把日常生活和学生真实的环境,作为陶艺学习的最初起点,把陶艺教学与情操的陶冶、文化的修养、科学技术的探究结合在一起,陶中有艺,艺中有思想、有情感、有文化、有科学。“创造美于自我,施洁净于人心。”

  四、陶艺课程的实施效果

  1、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通过边实践边开发的策略过程,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陶艺课程的成功开发,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及课程资源的优置化,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逐步成为了学校的品牌课程,凸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2、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陶艺,是古老而崭新的艺术。我们学校参与校本的美术老师,以前都没有搞过陶艺,可以说对陶艺只是看了几本书,玩过几次陶吧,在陶艺上还是门外汉。我们及时邀请专家来我校对美术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在陶艺专家三天的亲自辅导下,我们才初识陶艺,才对陶艺教学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

  3、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激发儿童对陶艺的学习兴趣、发展感知能力和三维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总之陶艺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玩泥巴中培养了审美情趣,享受到了成功和快乐,真正落实了“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总之,在陶艺课堂中,学生可以研究文学,探讨几何体,可以进入动物世界,可以与古人对话,可以奇思妙想,可以用陶泥捏成自己任意想捏的东西。一句话,学生可以用陶泥捏出自己整个的世界。教学证明,陶艺教学是素质教育非常有效的载体之一,它让学生捏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世界,让他们尽情地体会着创造的乐趣,学习的快乐。

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 多重朗读,理解诗意,领悟诗理,品尝诗味。

  2. 能仿写诸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之类的句式。

  3. 能切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想,并如何去去实现理想。

  教学设想:

  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以朗读为主,从中悟得诗理,对其中的深奥含义不必作死抠式理解,允许学生见仁见智。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在山的那边》中里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海就是孩子心中的.美好理想。谁能说出关于理想的名言。

  二.自由朗读一遍,给生词注音,如缀连、洗濯、寂寥、玷污、诅咒(全班齐读,要求响亮、有力量。

  三.让学生边读边理解诗意,不能理解的提出来,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可能的疑问可参看教参上有关分析。

  四.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诗,说说你的感受。

  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六.再读全诗,要求有情感。

  七.作业 :仿写

  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友谊是 , ;友谊是 , ;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设计: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究竟是怎样的?它到底应有哪些其本的特征?它怎样体现时代的明显标记?“洋思”经验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怎样有效地实施主体教育、创新教育?这些都是我们所迫切探究的事,《她是我的朋友》教案。笔者在这方面也不断进行了苦苦探索。现通过一篇完整课时的教案设计和它的赋诸实施,来试图提出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遵循先学后教原则,给足学习时间,调动主体自主发展 学习课文前,重视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以如“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等探究、询问式的提问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给足思考的时间,绝不走过场,搭“花架”。充分鼓励学生该画的在书上画下来,该写的在纸上写下来,该说的自己要主动地说出来。

  二、展现学习“心理历程”,追求自主发展,着眼学生终身学习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学习主体的自我感悟、选择、重建、组合、交融、评价、小结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学习者知识得到不断地积累,能力有了不断地增强,久而久之,才能够形成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中,我突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如让学生使用自已喜欢的符号在书上作出标记,便体现了这一思想。通过集体的智慧,帮助小结、点出有关受益终身的学习方式。如在归纳主要内容时,相机点出运用了连段意的方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好工具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也是一项必备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抓住“迫”一字字义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选择字义的能力。

  三、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激活参与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个体都主动参与,这是促使主体主动地最大可能地发展的有力保证,更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主要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形式来展开,让每一个体广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地交流不同观点和看法,允许有争论,允许有疑意,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她是我的朋友》教案》。

  四、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活跃表象储备,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教学中通过听录音、圈画写、动手查、看画面、感情读,相机说等多种有效途径,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完全解放了学生的眼、耳、手、脑,同时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源。还学生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天地,让学生的思想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这里得到了实现。灵感的再现,思维火花的频频燃起,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和创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3、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指点“恒”的读音。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2、通过预习课文我们还知道课题“她就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就是阮恒要救小姑娘的原因。3、示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A、请一个同学来读读。B、从这篇课文的预习要求看,共讲了三方面。[介绍了事情发生的背景;概括了主要内容;提出了预习的要求。理解“挽救”、“垂危”。]

  2、这篇课文非常的感人,下面首先请同学们听录音,想想看:A、播音员阿姨是怎样的读的?你能像她那样读吗?你能达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目的吗?B、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C、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3、交流:A、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B、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D、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休克 输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垫 擦拭 抽泣 捂住 呜咽 竭力 E、分小组读课文。

  4、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请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5、请运用连接段意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6、朗读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A、“迫”的部首是{},再查{}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B、用“如果.......就.........说话。C、小姑娘的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D、指导朗读。

  4、小结:A、结标。B、提示下节课的内容。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这正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四、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讲读课文第二部分,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他当时的心情。2、讲读课文第三部分,了解阮恒献血的原因,体会他的高尚的品质。3、对照课文插图,想象说话。4、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A、出示生字词。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借机点出教学目标〕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A、出示:一

设计方案 篇8

  活动意图

  在日常活动中,我发现小班幼儿对玩纸特别感兴趣,一个废纸团、几张碎纸片也能让他们你争我抢地玩上半天。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同时结合我园园本课程“六个一”中的“一张纸”活动,我设计了本活动。其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东西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报纸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利用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报纸,在看看、说说、玩玩、剪剪、画画、贴贴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报纸,了解报纸的特性。

  2.尝试用各种方式玩纸,提高幼儿小肌肉动作的协调能力。

  3.体验游戏的乐趣,发展想象及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1.家园共同收集废旧报纸。

  2.胶水、糨糊、即时贴、彩纸,画好鸡蛋的大报纸,白纸上画有花的大轮廓,废旧轮胎、大纸箱、照相机等。

  3.音乐《铃儿响丁当》《找朋友》。

  4.事先布置好亲子活动场地,幼儿平时积攒的碎纸及自做的纸浆、抹布。

  活动过程

  一、科学活动:报纸从哪里来

  1.以“报纸的故事”导入课题。

  2.将带来的报纸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自由玩报纸。随机提问:它叫什么?在哪里见过它?谁经常拿着它看?报纸上有什么?

  3.认识报纸的特性。

  (1)教师示范讲解报纸的特性:报纸可以折、剪、粘贴,可以回收利用;报纸能吸水、可燃烧。

  (2)幼儿自由玩,分享报纸的特性。

  二、美工活动:撕贴拼画“花”

  1.听音乐做《手指操》,导入课题。

  跟随音乐《铃儿响丁当》,揉一揉、搓一搓、甩一甩、摇一摇小手。

  2.出示撕纸作品范例,引起幼儿撕纸兴趣。

  3.幼儿自由撕报纸。教师引导:

  你会撕纸吗?请你试一试。

  你撕出来的是什么形状?还能撕成什么形状?(面条、饼、苹果、衣服、桃子、树叶等)

  鼓励幼儿大胆展示自己的撕纸作品,并及时用照相机拍下幼儿的作品,作为资料保存。

  4.出示画有花的大轮廓的白纸,引起幼儿兴趣。

  这么大的纸,怎么变成一朵好看的大花呢?

  5.教师示范撕纸粘贴。

  6.幼儿与同伴合作撕贴。

  7.师幼共同欣赏作品。你觉得哪朵花好看?为什么?你在撕的时候还撕下过什么形状?

  8.延伸活动:鼓励幼儿继续玩撕纸游戏,发现并保存撕下的各种形状。

  三、亲子活动:纸浆变变变

  1.以游戏“找朋友”,调动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家长和幼儿一起跟随音乐玩“找朋友”的游戏,并自主配对,当玩到再见时,配好对的家长和幼儿手拉手来到活动场地。

  2.出示早已准备好的纸浆(纸浆由幼儿平时练习撕纸的.碎纸制成),对其制作过程进行简单介绍,重点明确它的废物利用价值和环保价值。

  3.玩游戏“纸浆变变变”。

  今天,我们用纸浆到底做什么呢?(家长和幼儿自由发言)

  看,纸浆变成什么了?出示纸浆范例(苹果、桃子、海豚、大树、馒头、糖包等),激发幼儿兴趣。

  下面就由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玩“纸浆变变变”,看哪一组的魔法强,变出的作品又多又好看。

  4.幼儿和家长合作自由玩“纸浆变变变”。教师及时鼓励他们展示作品,并提出合理建议。

  5.布置纸浆作品展,并拍照留存,结束活动。

  6.延伸活动:在区域活动中为纸浆涂色。

  四、民间体育游戏“孵小鸡”

  1.老师扮演鸡妈妈,从身后取出礼品袋,告诉孩子们很高兴和他们一起玩,所以要送他们一份很好玩的礼物。鸡妈妈带领幼儿做准备活动,然后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到达“目的地”,与孩子们一起打开礼品袋,取出里面的“礼物”——报纸。

  2.小朋友都知道报纸可以撕、团、贴,还可以制成纸浆并做出好看的东西,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用报纸玩游戏,请你们试一试报纸有哪些玩法。(提醒幼儿玩法要与别人不一样)

  3.幼儿自由探索。

  (1)探索一个人玩报纸游戏的方法,教师加以引导。

  把报纸平放在地上进行双脚跳、单脚跳;把报纸顶在头上做帽子,慢慢向前走;把报纸平放在胸前,快速向前迎风跑;把报纸揉成小纸球,向前投掷、抛接;把报纸卷起来,玩金箍棒。

  (2)探索合作玩报纸游戏,教师加以引导。

  把报纸固定在身后当尾巴,玩抓尾巴;两幼儿面对面把报纸拉平,离地一定高度,其他幼儿从下面钻、爬“山洞”;把报纸揉成纸球互相抛接。

  4.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可是鸡妈妈有事要请小朋友帮忙,(出示画有大鸡蛋的大报纸若干)看,有这么多鸡蛋要孵,鸡妈妈忙不过来了,我们帮帮她吧!

  5.玩民间游戏“孵小鸡”。玩法:画有大鸡蛋的大报纸分散在场地上,幼儿随意拿起一张,沿着大鸡蛋的边缘撕纸,撕成镂空的大鸡蛋,然后从鸡蛋中间钻过,蛋破失误,重新开始。幼儿可以合作。钻过的幼儿即变成小鸡。

  6.放松整理,鸡妈妈带领小鸡回活动室。

设计方案 篇9

  一 、活动背景

  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

  因此在今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来临之即,10市场行销班级特组织开展心理主题班会

  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

  二 、活动目的

  1、让同学正确了解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2、让同学懂得交友应注意的误区,通过活动,消除困惑,走出误区;

  3、感受人生的欢乐和幸福,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来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

  的每一天。

  三、活动宗旨

  “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班级。”

  四、活动主题

  感受爱,体会爱,传递爱

  五、活动形式

  主题班会

  六、活动时间

  20xx年5月XX号

  七、活动地点

  Xxx

  八、活动流程

  1、活动内容:

  准备几张由基础形状构成的图像,再选几名志愿者

  (单向沟通活动)一名志愿者看这图像两分钟,然后背着大家用语言描述,大家在下面

  画出来,再与正确图像比较,请同学们谈感受

  (双向沟通活动)同样的活动,不过志愿者面对大家,而且大家向他提问再画图,最后

  与正确图像比较,请同学们谈感受,发现问题并请同学们谈感受。

  2、向同学们介绍一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由来。

  20xx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社、心理健康者协会倡议,十多所高校响应,并经

  北京市团委、学联批准,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与我爱我

  谐音,表明了心理健康节珍爱自我的主题,也充分体现了该活动的宗旨和目的。

  把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定在5月25日,是用心挑选的。首先,5月4日是五四青年节,长久以来,5月本身就被人们赋予了和年轻人一样的火力和激情。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首选的活动当然是5月。其次,鉴于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由此导致缺乏的自己心理问题的认识,所以“心理健康日”活动就是要提倡大学生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好的成才之路,并由珍爱自己发展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

  3、讨论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及怎样当好说话人

  4、辅导员总结发言

  九、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班会,提高我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懂得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在校院里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人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心理的健康很重要,一个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很重要的,就是怕你在不断的生活中失去了方向,这样才是导致事情悲剧发生的最根本,我们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能够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