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2-11-25 20:56:25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有关设计方案锦集五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设计方案锦集五篇

设计方案 篇1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解释文题。

  二、学生阅读课文,疏通字句,理清结构。

  1.根据注释默读课文。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隶 扳 谒 称 泯 耶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父异焉 书诗 立就 邑人奇之 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 利其然 环谒 泯然 受于天 固众人 伤仲永

  说明:强调词性活用的情况。

  完成练习题三。

  2.齐读课文。

  ①完成练习题一。

  说明:教师先读文中需要注意停顿的句子。

  ②理清课文的写作层次和表达方式。

  第1、2段写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为什么伤",采用记叙的形式。第3段写作者阐明的观点看法,即"伤什么",采用议论的方式。

  三、分析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

  1.思考: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

  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

  原因是"其父利共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3.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说明:应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允许有不同的见解。

  四、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写作特色。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练习。

  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来。(不与作者的观点雷同。)

  七、布置作业。

  扩写课文第一段。要求:不改变情节和基本内容,进行丰富的联想,400字左右。

设计方案 篇2

  20xx年3月3日是第XX次全国“爱耳日”。为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提高学生的爱耳、护耳意识,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

  康复从现在开始,

  二、时间安排:

  20xx年3月1日至3月5日

  三、宣传内容:

  1、宣传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提高全体师生对爱耳护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2、如何养成健康用耳习惯,自觉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健康。

  3、关注学习生活周边的噪声危害,积极参与噪声治理与听力保护。

  四、宣传口号:

  减少噪声,保护听力;减少环境噪声,呵护听力健康;保护听力,健康用耳;健康环境,聆听和谐;保护环境,减少噪声;保护听力,从我做起;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生活环境;消除噪声,学会倾听,享受安静。

  五、活动要求:

  1、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

  成 员:xx、xx、xx、xx

  2、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爱耳日”专题宣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噪声及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并了解爱耳日的由来,背景意义和今年“爱耳日”的主题等课外知识,从小养成爱耳护耳的良好习惯。

  3、学校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爱耳护耳的宣传和教育。

  4、发起“小手拉大手”倡议活动。发放倡议书,要求每位学生除了做到爱护自己的耳朵,保护自己的听力外,要积极向身边的大人宣传本次“爱耳日”的主题及噪声对听力健康的损害,号召大家养成健康的用耳习惯,自觉减少噪声,保护健康的听力。

  5、走进生活,感受噪声。倡议家长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马路及周围企业,感受噪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从而提高学生保护听力的意识。

  6、做好活动总结。要把活动的相关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材料。

设计方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经历,进行“昨天”与“今天”的比较,客观认识自我,体悟成长的过程,感受到个人成长的快乐,展望“明天”,从而,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向上的强烈愿望。

  2、 从关注个人的成长发展到关注集体的发展,在班级建设中体验和收获交往、合作、管理的快乐,感知“我发现”与“集体发展”相互促进作用,尝试建立共同愿景,进一步强化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指定依据:

  1、 年段分析:进入二年级,班级中,70%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进入较好的高一级学校,认为这才是能够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更高了,期待孩子能够进入“理想”的学校。

  2、 班级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热情,思维活跃,自主性强,关注自我发展,对自己有一定要求,已经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表现出浮躁,常常是流于形式上的学习或抱有应付的态度,意志品质方面缺乏自我培养的意识。学生内心冲突主要体现在:有目标,要学习,可还想有学习之外的、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学习效果没有明显提高,不能让教师和家长满意;因此,感到不知所措,更感到无奈——时而想逃避,想放弃,但又不甘心;时而想发奋,想超越,但又坚持不了,反而越来越苦恼……

  我和学生交流,他们都表示自己有烦恼,而且不只是一个烦恼,近70%学生反映自己的学习压力太大了,50%的学生觉得自己玩的时间太少了,希望组织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课余生活。于是,我和学生共同策划了此次班会活动,目的在于让他们通过活动排解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学会用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

  3、成长系列活动设计与进展:

  ⑴第一阶段(九月——十一月):“在学习中成长”系列活动。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度搞,可望获得理想成绩,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自主开展了有关学习方法的'探讨,交流怎样做到上课专心致志,学会“四步审题法”,开展“我就是老师”的作业自查等等,从而让学生在共同攻克学习是有趣的,有用的,有路可循的,因而可以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⑵第二阶段(十一月——一月):“我们一同成长”系列活动。针对学生渴望争取自主活动空间的心理需求,召开“成长在每一刻”的主题班会,我和学生一起回顾学生阶段个人发展、集团发展的经历,让他们发现“我”和“他”的变化,关注班级成长的过程,寻找发展背后的意志品质等内部和外部的支持。

  ⑶第三阶段(下学期):“五年,我们一起走过”系列活动。回顾我们主动成长的经历,感恩母校,以及感恩促成长的人们,并憧憬“明天”美好的未来。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会分析相向而行的同时与不同时出发的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使学生加强了解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教学分析

  重点: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寻找相遇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突破:同时出发到相遇时,所用时间相等。注重审题,从而找到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是什么?

  3、慢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x小时行驶 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72千米,如果快车先开0.5小时,那么慢车开出x小时后,快车行驶了 千米。

  二、新授

  1、引入

  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寻找相等关系,今天我们通过一例来学习如何寻找相等关系,和把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的方法。

  例(课本P216例3)题目见教材。

  分析:(1)可以画出图形,明显有这样的相等关系:

  慢车行程+快车行程=两站路程

  设两车行了x小时相遇,则两车的行程的代数式分别为85x,65x,放入相等关系中,即可得出方程:85x+65x=450

  (2)再分析快车先开了30分两车相向而行的情形。

  同样画出图形,并按课本讲解,(见教材P217~218)

  由学生完成求解过程,并作出答案。

  解:略

  说明:(1)本题是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共同点是有一个相同的相等关系,即慢车行程+快车行程=两站路程。不同点是一个同时出发,一个不是同时出发,所以所用时间不一定相等。

  (2)不是同时出发的,要注意时间的关系。

  三、练习

  P220练习:1,2。

  四、小结

  1、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相等关系都是慢车行程+快车行程=两站路程。

  2、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中,要注意时间的关系。

  五、作业

  1、P222 4.4A:13,14,15。

  2、基础训练:同步练习3。

设计方案 篇5

  根据汽轮机排汽凝结方式的不同,用于发电厂的空冷系统可分为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两种方式。直接空冷系统,又称空气冷凝系统,汽轮机排汽经粗大排气管道送至室外布置的空冷凝汽器的翅片管束中,冷却空气(通常由机械通风方式供应)在翅片管外流动将管内的排气凝结,得到的凝结水由凝结水泵送至回热系统。根据凝汽器形式的不同及所采用的冷却介质的不同,间接空冷系统可分为具有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具有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和采用冷却剂的间接空冷系统三种方式。本文主要讨论直接空冷系统和具有表凝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以下简称间接空冷系统)的电气设计。

  1 直接空冷系统低压配电设计

  直接空冷系统,空冷平台高(以2×300MW空冷机组为例,平台高度一般在35米以上),占地面积大(约1万平方米),为充分利用平台下空间及减少母线长度,平台下面的柱网间布置有主变压器(简称主变)、高压厂用变压器(简称高厂变)、启动/备用变压器(简称启/备变)、封闭母线、高压架空出线和空冷配电室。空冷干式变压器(简称空冷变)、空冷PC、变频配电柜、空冷MCC等布置在空冷配电室内。空冷配电室内的配电设备通过电缆沟、电缆桥架/竖井与空冷平台上的用电设备连接。电缆竖井通常设2个,1个动力电缆用,1个控制电缆用,两个电缆竖井沿空冷支撑柱引至空冷平台,空冷平台上部的电缆通道采用动力电缆在上,控制电缆在下的原则,避免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交叉敷设。

  电动机的容量与电压的选择为:2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由6kV厂用电系统供电;200kW以下,75kW及以上电动机由380VPC供电;小于75kW电动机由380VMCC供电;保安负荷由380V事故PC或MCC供电。

  空冷系统应合理地设置PC段和MCC段的数量,每台机组设立独立的380V空冷动力中心(PC)和电动机控制中心(MCC),为空冷系统低压负荷供电。380V空冷PC为单母线接线。380V空冷PC、MCC中性点直接接地。空冷系统MCC电源由空冷动力中心(PC)提供或由电厂PC段单独提供。

  以陕西省某2×300MW燃煤机组的#1空冷机组为例,机组配置30套90kW风机电机,电机连续运行,夏季工况要求风机基本满负荷运行。空冷系统用电负荷按一级负荷考虑,采用换算系数法(换算系数K取1.25)计算空冷变容量。空冷系统的负荷统计(保安段负荷除外)如下:

  变压器高压侧电压6kV,直接空冷的主要用电设备是风机电机,考虑夏季时风机经常满负荷运行,可以以110%转速运行,同时变压器留有10%的裕量,经过负荷计算,选用20xxkVA的干式变压器4台,两两互为暗备用,其中2台变压器绕组接线为D,yn11,2台变压器绕组接线为Y,yn0,这种2组相位角互差30°的变压器接线方案,可以减小变压器二次侧谐波。

  因此,#1空冷机组可以设置4段PC段和2面MCC,PC段主要为风机电机供电,MCC柜为空冷系统内的阀门、照明检修等负荷提供电源。

  风机配套电动机为变频调速电机,采用变频控制方式,变频器的铭牌功率应满足风机的`功率,应比风机大一档,以满足过载运行起动性能要求。变频器的输出电流不小于电机的最大连续出力时的电流。变频器采用变频配电一体柜,可实现电机过热、电机堵转、电机缺相、接地故障、过流、变频器过热、短路、输入缺相、过频、变频器内部故障等保护功能。

  在变频器的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谐波干扰的问题,因为在变频器中要进行大功率二极管整流、大功率IGBT逆变,在输入输出回路产生电流高次谐波,干扰供电系统、负载及其它邻近电气设备。抑制谐波的具体的措施有:(1)变频系统的供电电源与其他设备的供电电源相互独立。

  (2)在变频器输入侧与输出侧串接合适的电抗器,达到抑制谐波的目的。

  (3)电动机和变频器之间电源电缆采用变频电缆,并与弱电控制电缆分开敷设,避免辐射干扰。

  (4)变频器采用专用接地线,且用粗短线接地,邻近其他电气设备的地线必须与变频器接地线分开,这样能有效抑制电流谐波对邻近设备的传导和辐射干扰。

  (5)空冷变压器选择抑制谐波较好的D,yn11接线组别。

  2 间接空冷系统低压配电设计

  间接空冷系统主要用电设备有:百叶窗、阀门、水泵、照明检修、管道伴热等。其电源引自循环水泵房内的空冷MCC。空冷MCC为抽屉式MNS柜型,下进出线,采用主母线上置方式布置,主母线加防护。MCC柜主电源开关入口需要配置铜排,方便多根电源电缆接入。塔内设备的供电电缆通过塔外电缆沟及塔周电缆桥架到各个设备处。以新疆某2×350MW间冷项目(2机1塔)为例,MCC负荷统计如下(百叶窗及液控阀等执行机构的电源由阀门配电柜提供):

  3 空冷系统防雷接地的设计

  空冷系统按照第一类防雷建筑物考虑。直接空冷系统结构特殊,将最高点的蒸汽分配管与挡风墙立柱作为接闪器经引下线与集中接地装置连接,再与空冷地下主网相连;间接空冷系统结构和湿冷塔类似,防雷接地采用塔顶避雷针加引下线加集中接地装置。

  3.1直接空冷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

  直接空冷系统为一组大型钢结构件,各部分均为金属连接(螺接或焊接)。处于空冷岛最高点的蒸汽分配管和挡风墙立柱的上端对地高度一般在45m以上,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左右(以陕西省某2×300MW燃煤空冷机组为例),利用空冷岛最高点的蒸汽分配管和挡风墙立柱做接闪器。蒸汽分配管壁厚一般为10-14mm,挡风墙立柱是H型钢,壁厚一般为7.5mm,它们的厚度均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金属管道、金属屋面壁厚不小于4mm”的规定,所以,即使遭到雷击也不至于造成损坏。在空冷混凝土支柱上明敷80×8mm的镀锌扁钢做接地引下线,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将挡风墙立柱与钢平台外圈接地干线连接,接地干线与接地引下线之间再有效连接,每一根引下线下端设一组集中接地装置,然后与空冷地下接地网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气通路。

  由于蒸汽分配管和挡风墙立柱均高于空冷系统内其它设施,这些设施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保护范围内的其它设施可不另设防直击雷装置。步步高论文发表网是学生经济论文快速写作,管理职称论文发表,管理论文范文参考首选网站。

  空冷系统零米以下应装设人工接地网,人工接地网采用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的复合式闭合接地网。为提高均压水平,防止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伤人,水平接地体结成网格状,在有人员进出的通道和边沿处应装设“帽檐式”均压带或铺设砾石、沥青地面。

  组成空冷系统的各部件之间以螺栓连接居多,为了安全可靠,减少导线跨接点,实现更有效的电气连接,各部件之间需要用金属导体进行跨接。空冷平台上风机电机用40×4mm热镀锌扁钢对称180°两点接地,上端接机壳、下端接风机桥架。将进、出空冷岛的管道、电缆金属铠装、电缆竖井、电缆桥架、配电箱外壳、电线电缆保护管、金属接线盒、灯具外壳、电动阀门、钢爬梯、电子控制设备的地、所有用电设备外壳及所有金属构件等均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3.2间接空冷系统的防雷接地设计

  间接空冷系统在塔顶金属栏杆上设置避雷针,利用滚球法计算防雷保护半径,避雷针沿塔顶栏杆经塔壁内的防雷接地引下线与集中接地装置连接后再与地下主接地网相连。以新疆某2×350MW机组2机1塔为例(塔高171米,塔零米直径154米,塔出口直径99米),经计算在塔顶设置31根避雷针,沿塔壁等间距设置8根Φ22的镀锌圆钢做防雷接地引下线,将栏杆与接地引下线做好电气连接,每根引下线设置一组集中接地装置,再与主接地网相连,连接点不少于4处。

  在塔周电缆通道内沿电缆桥架立柱敷设镀锌扁钢做主接地线,塔内设备做好可靠接地。

  4 电缆选型与电缆防火设计

  空冷风机电机的电源电缆选用阻燃交联钢带铠装变频电缆,具有很好的电磁相容性及防电磁干扰性,有较低的有效电容和较低的传输阻抗。其它设备动力电缆选用阻燃、交联型钢带铠装电缆,具有耐热性能较好、介损低、耐局部应力好、局部放电量小且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等优点。管道和阀门的电伴热电缆采用自限温电伴热线,随被加热体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温度,起到防冻作用。

  电缆截面应满足持续允许电流、短路热稳定、允许电压降等要求,根据不同敷设条件下载流量校正系数,取电缆允许载流量的综合校正系数为0.7。

  对电缆可能着火蔓延导致严重事故的回路、易受外部影响波及火灾的电缆密集场所,应设置阻火分隔。电缆引至电气柜、盘或控制屏、台的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的孔洞处应实施防火封堵,电缆竖井宜每隔7m设置阻火隔层。

  5 结论

  以上通过工程实例,对空冷系统低压配电、防雷接地、电缆选型等电气设计进行了分析介绍。由于空冷机组具有节约水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二大优势,在我国北方的富煤缺水地区得到推广应用,因此工程设计中应根据空冷机组的特点,合理选择电气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温高,发电厂空冷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07

  [2]牟忠显,可宗武,肖山.300MW空冷机组空冷岛电气设计要点分析.吉林电力,20xx,10

  [3]DL/T 5153-20xx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中国电力出版社

  [4]GB 50057-20xx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

  [5]GB 50217-20xx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设计方案12-05

设计方案(精选)09-26

(精选)设计方案11-04

设计方案07-21

薪酬设计方案12-03

精选薪酬设计方案12-03

设计方案格式11-03

设计方案模板02-03

网络设计方案01-26

消防设计方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