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得高分的方法

时间:2022-05-09 11:47:42 高考物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物理得高分的方法

  高考物理得分技巧

高考物理得高分的方法

  ●过程的分析要注意细节,要善于找出两个相关过程的连接点(临界点)

  对于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首先要根据题目所描述的情景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然后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多过程的物理问题,考生一定要注意分析物理过程的细节,弄清各个过程的运动特点及相关联系,找出相关过程之间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难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答题要规范,得分有技巧

  从这几年的评卷来看,很多由于答题不规范,没有相应的应考技巧,导致丢失了很多应得之分,有些失分情况相当严重,一科达20分以上,其中不乏一些较好的。为避免这种情况,特别注意以下情形:

  1.简洁文字说明与方程式相结合

  有的考生解题是从头到尾只有方程,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中使用的符号表示什么不提出;有的考生则相反,文字表达太长,像写,关键方程没有列出。既耽误时间,又占据了答卷的空间,以上两种情形都会导致丢分。所以在答卷时提倡简洁文字表达,关键处的说明配合图示和物理方程式相结合。

  2.尽量用常规,使用通用符号

  有些考生解题时首先不从常规方法入手,而是为图简便而用一些特殊奇怪的方法,虽然是正确的,但阅卷短时间不易看清。同样,使用一些不是习惯的符号来表达一些特点的物理量,阅卷也可能会看错。这是因为阅卷现场的量很重,每天平均阅卷2500多份,平均看一道题的时间不过几秒钟。

  3.分步列式,不要用综合或连等式

  评分标准是分步给分,写出每一个过程对应的方程式,只要说明、表达正确都可以得相应的分数;有些学生喜欢写出一个综合式,或是连等式,而评分原则是"综合式找错",即只要发现综合式中有一处错,全部过程都不能得分。所以对于不会解的题,分步列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过程分,增加得分机会。

  4.对复杂的数值计算题,最后结果要先解出符号表达,再代入数值进行计算。

  最后结果的表达式占有一定的分值,结果表达式正确计算过程出错,只会丢掉很少的分。若没有结果表达式又出现计算错误,失分机会很大。

  还要提醒考生的是,由于网上阅卷需要进行扫描,要求考生字迹大小适中清晰。合理安排好答题的版面,不要因超出方框而不能得分,高考。

  高中物理常常用到的思想方法

  一、逆向法

  逆向思维是解答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对于某些问题,运用常规的思维会十分繁琐甚至解答不出,而采用逆向思维,即把运动过程的“末态”当成“初态”,反向研究问题,可使情景更简单,公式也得以简化,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称法

  对称性就是事物在变化时存在的某种不变性。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普遍存在着优美和谐的对称现象。利用对称性解题时有时可能一眼就看出答案,大大简化解题步骤。从科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讲,对称性最突出的功能是启迪和培养的直觉思维。用对称法解题的关键是敏锐地看出并抓住事物在某一方面的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往往就是通往答案的捷径。

  三、图象法

  图象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工具,图象问题也是每年必考的一个点。运用物理图象处理物理问题是识图能力和作图能力的综合体现。它通常以定性作图为基础(有时也需要定量作出图线),当某些物理问题分析难度太大时,用图象法处理常有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功效。

  四、假设法

  假设法是先假定某些条件,再进行推理,若结果与题设现象一致,则假设成立,反之,则假设不成立。求解物理常用的假设有假设物理情景,假设物理过程,假设物理量等,利用假设法处理某些物理问题,往往能突破思维障碍,找出新的解题途径。在分析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时,常利用该法。

  五、整体、隔离法

  物理习题中,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一个孤立的过程或一个单一的题给条件。这时,可以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多个未知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而把整体的某一部分(如其中的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过程)单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则称为隔离法。

  六、图解法

  图解法是依据题意作出图形来确定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既简单明了、又形象直观,用于定性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解决物体受三个力(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的平衡问题时,常应用此法。

  七、转换法

  有些物理问题,由于运动过程复杂或难以进行受力分析,造成解答困难。此种情况应根据运动的相对性或牛顿第三定律转换参考系或研究对象,即所谓的转换法。应用此法,可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解答过程一目了然。

  八、程序法

  所谓程序法,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进行分析,正确划分出不同的过程,对每一过程,具体分析出其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各过程的具体特点列方程解题。利用程序法解题,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注意速度关系,即第1个过程的末速度是第二个过程的初速度;二是位移关系,即各段位移之和等于总位移。

  九、极端法

  有些物理问题,由于物理现象涉及的因素较多,过程变化复杂,同学们往往难以洞察其变化规律并做出迅速判断。但如果把问题推到极端状态下或特殊状态下进行分析,问题会立刻变得明朗直观,这种解题方法我们称之为极限思维法,也称为极端法。

  运用极限思维思想解决物理问题,关键是考虑将问题推向什么极端,即应选择好变量,所选择的变量要在变化过程中存在极值或临界值,然后从极端状态出发分析问题的变化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有些问题直接计算时可能非常繁琐,若取一个符合物理规律的特殊值代入,会快速准确而灵活地做出判断,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选择题。如果选择题各选项具有可参考性或相互排斥性,运用极端法更容易选出正确答案,这更加突出了极端法的优势。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同学们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十、极值法

  常见的极值问题有两类:一类是直接指明某物理量有极值而要求其极值;另一类则是通过求出某物理量的极值,进而以此作为依据解出与之相关的问题。

  物理极值问题的两种典型解法。

  (1)解法一是根据问题所给的物理现象涉及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明确题中的物理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取极值,或在出现极值时有何物理特征,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或特征去寻找极值,这种方法更为突出了问题的物理本质,这种解法称之为解极值问题的物理方法。

  (2)解法二是由物理问题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建立方程,然后根据这些方程进行推演,在推演中利用中已有的有关极值求法的结论而得到所求的极值,这种方法较侧重于的推演,这种方法称之为解极值问题的物理—数学方法。

  此类极值问题可用多种方法求解:

  ①算术—几何平均数法,即

  a。如果两变数之和为一定值,则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乘积取极大值。

  b。如果两变数的积为一定值,则当这两个数相等时,它们的和取极小值。

  ②利用二次函数判别式求极值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具有以下性质:

  Δ=b2- 4ac>0——方程有两实数解;

  Δ=b2-4ac=0——方程有一实数解;

  Δ=b2-4ac<0——方程无实数解。

  利用上述性质,就可以求出能化为ax2+bx+c=0形式的函数的极值。

  十一、估算法

  物理估算,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推算。物理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有的物理问题,在符合精确度的前提下可以用近似的方法简捷处理;有的物理问题,由于本身条件的特殊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精确的计算。在这些情况下,估算就成为一种科学而又有实用价值的特殊方法。

  十二、守恒思想

  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都集中地反映了自然界所存在的一种本质性的规律——“恒”。物理知识是为了探索自然界的物理规律,那么什么是自然界的物理规律?在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中,那个保持不变的“东西”才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本质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由于物质世界存在着大量的守恒现象和守恒规律,才为我们处理物理问题提供了守恒的思想和方法。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守恒定律就是我们处理物理问题的主要工具,分析物理现象中能量、机械能的转移和转换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主要思路。在变化复杂的物理过程中,把握住不变的因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当然,我罗列的也许不是很全面,但是这些思想方法的确是我们解决物理问题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具体题目来分析理解,这对自己整个高中的物理学习甚至是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高考物理复习重点及突破点

  学科的考查多是依赖同学们对命题信息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尤其是图形图表题,让很多抓不到方向。在最后的45天内,想必绝大多数考生对公式的记背已经没有太大问题了,我们的重心放在培养答题技巧上和物理公式的理解应用上。

  本质上说,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自身所学尽可能完全发挥出来。要想在物理中发挥好,就要做到:

  一、知道高考中所要考查的主要物理知识;

  主要物理知识并不是记住了就好,而是要做到理解。如何理解物理知识?我们要从公式出发。对待每一个常见的物理公式,要做到了解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用来干什么的。即这个公式为何产生,研究物理学哪一方面的问题,这个公式是用来解释什么物理现象的。做到这一步,才算掌握物理知识。

  二、解题过程中合理选择一定的。下面就两方面来谈一谈:

  物理解答的思想非常简单,就是按照题目给的条件顺序罗列公式(表达式),然后联立求解,必然会出现最后的结果。做解答题本着这种,可以省去思考,直接做题,即使算错了,由于相关式子都一一列出,也能获取大量的步骤分。难点在于如何分析题目条件和图形。我们参看物理常考考点,并给出一定的分析方向,并给出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高考所要考查的主要物理知识有:力和运动、电路。物体的运动形式主要有三种: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围绕物体运动的轨迹、位移、速度、动量、动能、加速度及受力特征进行考查。物体受的力主要有六种: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安培力及洛伦兹力,围绕力的有无、大小、方向、静效应(使物体形变的效应)、瞬时效应(F=ma)、对空间的累积效应(做功与否、对谁做功、做多少功、做正功还是负功)进行考查。电路主要涉及欧姆定律、焦耳热、电容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导体的电源属性(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相当于电源,电动势大小,引起的感应电流方向由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其两端电压为路端电压)等。

  下面介绍一些解题过程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1.正交分解法: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研究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及其对运动的影响,既好操作,又便于计算。

  2.画图辅助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物体的运动时,养成画v-t图和空间几何关系图的习惯,有助于对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

  3.平均速度法:处理物体运动的问题时,借助平均速度公式,可以降二次方程为一次方程,以简化运算,极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4.巧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阶段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是高考中永恒不变的热点,至少应做到在以下三种情况中的熟练应用:重力场中竖直平面内光滑轨道内侧最高点临界条件,地球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5.回避电荷正负的方法:在电场中,电荷的正负很容易导致考生判断失误,在下列情景中可设法回避:比较两点电势高低时,无论场源电荷的正负 高二,只需记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比较两点电势能多少时,无论检验电荷的正负,只需记住“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6.“大内小外”:在电学实验中,选择电流表的内外接,待测电阻比电流表内阻大很多时,电流表内接;待测电阻比电压表内阻小很多时,电流表外接。

  7.针对选择题常用的方法:

  ①特殊值验证法:对有一定取值范围的问题,选取几个特殊值进行讨论,由此推断可能的情况以做出选择。

  ②选项代入或选项比较的方法:充分利用给定的选项,做出选择。

  ③半定量的方法:做选择题尽量不进行大量的推导和运算,但是写出有关公式再进行分析,是避免因主观臆断而出现错误的不二法门,因此做选择题写出物理公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重点说明:物理实验部分一定要区分、牢记

  电磁感应

  一. 本周教学内容:电磁感应

  (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

  阻碍: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磁场要削弱磁通量增加),B感与B原反向。

  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磁场要补充磁通量),B感与B原同向。

  简单:增反减同。

  (2)判断步骤:

  (4)符合能量守恒:

  3. 感应电动势:

  4.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

  作用在杆上的安培力

  例2. 如图2所示,MN、PQ是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导轨的M、P端连接一个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垂直于导轨放置的金属棒ab,质量为m,从静止释放沿导轨下滑。金属棒ab 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多少?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不计。

  图2

  解析:ab下滑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及受力如图3所示。

  图3

  例3. (2001年春季)两根足够长的固定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的距离为l。导轨上面横放着两根导体棒 ab和cd,构成矩形回路,如图4所示。两根导体棒的质量皆为m,电阻皆为R,回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可不计。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设两导体棒均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行。开始时,棒cd静止,棒ab有指向棒cd的初速度v0(见图)。若两导体棒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求:

  图4

  (1)运动中产生的焦耳热最多是多少?

  此时cd棒所受的安培力F=IBl

  图5

  (1)微粒带何种电荷?电量是多少?

  (2)外力的机械功率和电路中的电功率各是多少?

  解析:MN右滑时,

  (2)MN和IP两导线所受安培力均为

  图6 图7

  解析:穿过螺线管磁通量均匀增加,螺线管中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向左,感应电流从b流向a,a端电势高于b端电势。把螺线管视为电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出通过螺线管回路电流,从而求出R2消耗电功率及a、b两点电势。

  由图,螺线管中磁感强度B均匀增加,

  通过螺线管回路的电流强度

  电阻R2上消耗功率:

  例6. 如图8所示,边长为L、质量为m、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闭合导线框abcd,用细绳系住ba边的中点,绳的另一端跨过滑轮与一质量为M(M>m)的重物相连,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在竖直方向有明显的上、下边界,让重物带动线框上升,使abcd平面垂直于B,线框在穿过磁场的过程中,恰好做匀速运动,若摩擦阻力不计,求:

  (1)磁场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

  (2)线框在磁场中运动的速度。

  (3)线框中产生的电能。

  图8

  解析:线框在匀速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受重力、安培力和绳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以求出线框的运动速度。取重物、线框为物体系统,在线框穿过磁场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克服安培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解线框所产生的电能。

  (1)磁场在竖直方向的宽度应和正方形线框的边长相等。

  (3)线框穿过磁场上升2L,重物M下降2L,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

  例7. 如图9所示,电路(a)、(b)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的电阻都很小而且电阻的大小也相近。接通开关K,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S发光。则( )

  图9

  A. 在电路(a)中,断开K,灯泡S将逐渐变暗

  B. 在电路(a)中,断开K,灯泡S将先闪亮一下,再渐渐变暗

  C. 在电路(b)中,断开K,灯泡S将渐渐变暗

  D. 在电路(b)中,断开K,灯泡S将先闪亮,然后渐渐变暗

  解析:接通K后,由于电阻R与线圈电阻都很小且接近,根据并联的分流作用可知,电路(a)中通过线圈L的电流I1小于通过R的电流I2,而电路(b)中通过线圈L的电流I’1远大于通过灯S的电流I’2。

  断开K时,电路(a)中线圈L产生自感电动势,与电阻R和灯S组成回路,使回路中电流I1逐渐减小至零。所以灯S是渐渐变暗的。电路(b)中,K断开时,线圈L中产生的自感电动势要阻碍原来的电流I’1减小,它与灯S和电阻组成闭合回路,回路中电流方向是顺时针的,电流从I’1渐渐减小为零。可见,断开K后,电路(b)中原来通过灯S的电流I’2立刻消失,而由自感电动势提供的电流I’1从右至左流过灯S,然后再逐渐减小为零,所以灯S是先变亮(闪亮),后变暗。

  答案:A、D。

  【模拟

  1. (全国II?云甘贵渝川理综,16)如图,闭合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磁铁的N极朝下。当磁铁向下运动时(但未插入线圈内部)

  A.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B.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同,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C.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吸引

  D. 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磁铁与线圈相互排斥

  2. (海淀)如图甲所示,长直导线与闭合金属线框位于同一平面内,长直导线中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在0-T/2时间内,直导线中电流向上,则在T/2-T时间内,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所受安培力情况是( )

  4. (辽宁综合,34)如图所示,两根相距为l的平行直导轨ab、cd、b、d间连有一固定电阻R,导轨电阻可忽略不计。MN 为放在ab和cd上的一导体杆,与ab垂直,其电阻也为R。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指向图中纸面内)。现对MN施力使它沿导轨方向以速度v(如图)做匀速运动。令U表示MN两端电压的大小,则( )

  A. ,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到b

  C. ,流过固定电阻R的感应电流由d到b

  5. 如图所示,金属圆环的半径为L、总电阻为r,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圆环所在的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今使长为2L的金属棒ab沿圆环的表面以速度v匀速向左滑动。设棒单位长度的电阻为 ,当棒滑至圆环正中央时,棒两端的电势差为( )

  A. C.

  6. (’02粤豫大综合30)如图所示,在一均匀磁场中有一U形导线框abcd,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为一电阻,ef为垂直于ab的一根导体杆,它可在ab、cd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及线框中导线的电阻都可不计。开始时,给ef一个向右的初速度,则( )

  A. ef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

  B. ef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后停止

  C. ef将匀速向右运动

  D. ef将往返运动

  7. (江苏)如图所示,ABCD是固定的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U形导轨,整个导轨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在导轨上架着一根金属棒ab,在极短时间内给棒ab 一个水平向右的速度,ab棒开始运动,最后又静止在导轨上,则ab在运动过程中,就导轨是光滑和粗糙两种情况相比较( )

  A. 整个回路产生的总热量相等

  B. 安培力对ab棒做的功相等

  C. 安培力对ab棒的冲量相等

  D. 电流通过整个回路所做的功相等

  8. (’01上海,5)如图所示,有两根和水平方向成α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近于一个最大速度vm,则( )

  A. 如果B增大,vm将变大

  B. 如果α变大,vm将变大

  C. 如果R变大,vm将变大

  D. 如果m变小,vm将变大

  9. (浙江)一质量为m的金属杆ab,以一定的初速度从一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底端向上滑行,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30°角,两导轨上端用一电阻R相连,如图所示,磁场垂直斜面向上,导轨与杆的电阻不计,金属杆向上滑行到某一高度之后又返回到底端,则在此全过程中( )

  A. 向上滑行的时间大于向下滑行的时间

  B. 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向上滑行时大于向下滑行时

  C. 通过电阻R的电量向上滑行时大于向下滑行时

  D. 杆a、b受到的磁场力的冲量向上滑行时大于向下滑行时

  10. 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B,其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个边长也为a的等边三角形导体框EFG正好与上述磁场区域重合,尔后以周期T绕其几何中心O点在纸面内匀速转动,于是框架EFG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经 线框转到图中虚线位置。则在 时间内( )

  A. 平均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

  C. 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感应电流方向为EFGE

  D. 逆时针方向转动时,感应电流方向为EGFE

  11. (上海)平面上的光滑平行导轨MN、PQ上放着光滑导体棒ab、cd,两棒用细线系住,匀强磁场的正方向如图所示,而磁感应强度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不计ab、cd间电流的相互作用,则细线的张力( )

  A. 由0到 时间内逐渐增大

  B. 由0到 时间内逐渐减小

  C. 由0到 时间内不变

  D. 由 到t时间内逐渐增大

  12. (石家庄)如图甲所示,abcd为导体做成的框架,其平面与水平面成θ角。质量为m的导体棒PQ与ad、bc接触良好,回路的总电阻为R,整个装置放在垂直于框架平面的变化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设图甲中B的方向为正方向)。若PQ始终静止,关于PQ与框架间的摩擦力在 0~t1时间内的变化情况,有如下判断

  ①一直增大 ②一直减小

  ③先减小后增大 ④先增大后减小

  以上对摩擦力变化情况的判断可能的是( )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汕头)在北半球的地磁场可分解为水平分量BX和竖直分量BY,已知竖直分量BY的方向向下,一根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的金属棒,从地面附近某高处被水平向东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金属棒被抛出之后棒上各点的运动都可看作相同的平抛运动,所在区域的地磁场为匀强磁场,则棒抛出后( )

  A. 棒南端的电势比北端低

  B. 棒南端的电势比北端高

  C. 棒两端的电势差越来越大

  D. 棒两端的电势差保持不变

  14. (’04两湖理综19)一直升飞机停在南半球的地磁极上空。该处地磁场的方向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直升飞机螺旋桨叶片的长为 ,螺旋桨转动的频率为f,顺着地磁场的方向看螺旋桨,螺旋桨顺时针方向转动。螺旋桨叶片的近轴端为a,远轴端为b,如图所示。如果忽略a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用ε表示每个叶片中的感应电动势,则( )

  A. ,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B. ,且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

  C. ,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D. ,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15. (天津理综,16)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不封闭的正方形,每边长为 ,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如图的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转速为n,导线在a、b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接有额定功率为P的小灯泡并正常发光,电路中除灯泡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灯泡的电阻应为( )

  A. B.

  C.

  16. (全国III?豫冀皖闽浙等十省理综,19)图中两条平行虚线之间存在匀强磁场,虚线间的距离为l,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是位于纸面内的梯形线圈,ad与bc间的距离也为 。t=0时刻,bc边与磁场区域边界重合(如图)。现令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区域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取沿a→b→c→d→a的感应电流为正,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17. (黄冈)如下图所示是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N、S是永久磁铁的两个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面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它与磁极的柱面共轴,铁芯上有一矩形线框,可绕与铁芯M共轴的固定转轴旋转。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方向沿半径、大小近似均匀的磁场。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当线框绕固定转轴匀速转动时,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18. (海淀)如下图所示,两根相互平行、间距为L的金属轨道MN和PQ固定在水平面内,轨道所在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强度为B,在该轨道上垂直轨道方向放置两根金属杆ab和cd,它们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质量分别为m1和m2。开始时两金属杆静止在轨道上。某一时刻ab杆受到瞬间水平向右冲量作用,以初速度v0沿轨道滑动,这个瞬间cd杆的速度仍可视为零。已知金属杆ab和cd在轨道上滑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金属轨道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金属杆与轨道接触良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ab杆以水平初速度v0开始在轨道上滑动瞬间,cd杆两端电势差为BL v0

  B. 当ab杆以水平初速度v0开始在轨道上滑动瞬间,cd杆所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与初速度v0方向相同,大小为

  C. 在两杆都滑动的过程中,金属杆ab和cd总动量不变,大小总是m1v0

  D. 在两杆都滑动的过程中,金属杆ab动量减小,cd动量增大,ab和cd的总动量减小

  19. (’02天津理综20)图中MN、GH为平行导轨,AB、CD为跨在导轨上的两根横杆,导轨和横杆均为导体。有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方向如图。用I表示回路中的电流( )

  A. 当AB不动而CD向右滑动时,I≠0且沿顺时针方向

  B. 当AB向左、CD向右滑动且速度大小相等时,I=0

  C. 当AB、CD都向右滑动且速度大小相等时,I=0

  D. 当AB、CD都向右滑动,且AB速度大于CD时,I≠0且沿逆时针方向

  20. (广东,6)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光滑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导轨上横放着两根相同的导体棒ab、cd与导轨构成矩形回路。导体棒的两端连接着处于压缩状态的两根轻质弹簧,两棒的中间用细线绑住,它们的电阻均为R,回路上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在导轨平面内两导轨间有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开始时,导体棒处于静止状态。剪断细线后,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 )

  A. 回路中有感应电动势

  B. 两根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相同

  C. 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D. 两根导体棒和弹簧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B.<5" style='width:69pt; >

  C.

  23. (2004年春季高考)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导线框abc固定在匀强磁场中,ab是一段长为 、电阻为R的均匀导线,ac和bc的电阻可不计,ac长度为 。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现有一段长度为 、电阻为

  24. (湖北)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方向垂直于水平金属平面,轨道间距 ,拉力F=0.2N,电阻R=4Ω,其余电阻和一切摩擦不计,求:

  (1)导体棒ab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当ab棒做匀速运动时,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

  25. (天津理综,23)图中MN和PQ为竖直方向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 为0.40m,电阻不计,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B为0.50T的匀强磁场垂直。质量m为 、电阻为1.0Ω的金属杆ab始终垂直于导轨,并与其保持光滑接触。导轨两端分别接有滑动变阻器和阻值为3.0Ω的电阻R1。当杆ab达到稳定状态时以速度v匀速下滑,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为0.27W,重力加速度取10m/s2,试求速率v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阻值R2。

  26. (上海物理,22)如图所示,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相距1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7°角,下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0.2kg、电阻不计的金属棒放在两导轨上,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1)求金属棒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

  (2)当金属棒下滑速度达到稳定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为8W,求该速度的大小;

  (3)在上问中,若R=2Ω,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到b,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方向。( )

  27. 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从距磁场边界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ab进入磁场 的距离后恰可匀速运动。已知导线框的质量为m、边长为L,总电阻为R,强磁场区的磁感应强度为B,在导线框进入磁场区的过程中,导线框内产生的热量为Q。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不计空气阻力,求高度h。

  【试题答案】

  1. B 2. C 3. D 4. A 5.D

  6. A 7. A 8. BC 9. B 10. AC

  11. B 12. B 13. AD 14. A 15. B

  16. B 17. D 18. C 19. C 20. AD

  21. B 22. A

  23. 解析:MN滑过的距离为 时,它与bc的接触点为P,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MP长度为 ,MP中感应电动势

  MP段的电阻

  由欧姆定律,PM中的电流

  ac中的电流

  解得

  根据右手定则,MP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P流向M,所以电流Iac的方向由a流向c。

  24. (1)

  25.

  (2)

  (3)

  联立以上各式,得

  从导线框由静止释放,至导线框刚好完全进入磁场区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高考物理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单元复习测试题

  云南省新人教版2012届单元测试1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时间:90分钟 :100分)

  一 、选择题

  1.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男子10米跳台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曹缘勇夺冠军,在观看运动员的比赛时,若只研究运动员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

  B.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C 高中政治.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D.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

  【答案】选B、D.

  【详解】运动员的下落过程阻力很小,可看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小于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A错;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大于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B对;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其大小不能忽略,C错;运动员相对水面加速下降,则水面相对运动员加速上升,D对.

  2.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乘客以自己的车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他看到的下列现象中肯定错误的是( )

  A.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行驶

  B.公路两旁的树因为有根扎在地里,所以是不动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不动

  D.路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答案】B

  【详解】当汽车在自行车前方以大于自行车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正常,自行车向后退,故选项A是可能的.以行驶的车为参考系,公路两旁的树,房屋都是向后退的,故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当另一辆汽车与乘客乘坐的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前面的车静止不动,故选项C是可能的.

  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这1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

  D.第4s末和第5s初,指的是时刻

  【答案】ACD

  【详解】5s时指的是5s末这一时刻;5s内指的是前5s这一段时间;第5s内指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前1s末和后1s初是同一时刻,故第4s末和第5s初是同一时刻.

  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

  【答案】AD

  【详解】本题的关键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规定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仔细分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这句话,可知1s后物体速度可能为10m/s,也可能是-10m/s,因而同向时 反向时 式中负号表示方向跟规定正方向相反.因此正确答案为A、D.

  6.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右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答案】C

  【详解】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C正确.

  7.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物体的相对运动和参考系等相关点.由于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当物体自由释放的瞬间物体具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则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选项B错;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选项A错误;在地面上看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物体做平抛运动,则C对D错.

  8.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

  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

  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

  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9.如右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52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详解】v=xt,AB段位移为1 m,v=1 m/s,A说法对;同理ABC段位移为5 m,平均速度为52 m/s,B说法对;Δt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所以C说法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说法错.正确选项为D.

  10.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 )

  A.向上 10 cm/s B.向上 20 cm/s

  C.向下 10 cm/s D.向下 20 cm/s

  【答案】选D.

  【详解】由圆筒沿逆时针方向知条纹低端由左向右移动,由于视觉暂留现象,我们感觉到右端条纹在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圆筒转动一圈,用时0.5 s,感觉到条纹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L,因此向下运动速度为20 cm/s,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1. 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1=5 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了t2=10 s,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t3=2 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答案】见解析

  【详解】设客车的速度为v1,声音的速度为v2,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1,第二次鸣笛时客车离隧道口的距离为L2,则有

  v2t1=2L1-v1t1 (4分)

  v2t3=2L2-v1t3 (4分)

  又L2=L1-v1(t2+t1) (3分)

  以上三式联立可得:

  ≈136 km/h>120 km/h (3分)

  故客车超速行驶 (2分)

  12. 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 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

  【答案】(1)有生命危险 (2)1∶1 (3)62.5 m

  【详解】(1)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Δv=72 km/h-(-54 km/h)=126 km/h=35 m/s

  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a=ΔvΔt=352.1×10-3 m/s2=16 667 m/s2=1 6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Δv1Δt1,a2=Δv2Δt2

  所以a1∶a2=Δv1Δt1∶Δv2Δt2

  =204∶153=1∶1.

  (3)x=x1+x2=v12t1+v22t2=62.5 m.

  高考物理计算能力须过硬 不要练习偏题和怪题

  计算必须过硬

  虽然从《大纲》和说明来看,2010年科目无论在结构、覆盖面、要求还是难度上,都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但宋子军认为,根据他对近年来高题趋势的研究,今年在的呈现方式上,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更加注重这门实验科学与现代社会生活、高科技的联系。他认为,在最后阶段的中,考生一定要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注重自身科学素养的形成,提高自身捕捉、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强化计算能力

  宋子军提醒考生,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一定要重视自身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这不仅是因为“应用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而且物理与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本来就十分密切,考生要想学好物理,必须拥有扎实的基础、过硬的计算能力。

  宋子军介绍,很多物理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具体解题方面能很好的分析问题,甚至列出方程,却往往因为欠缺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答案的计算能力而导致丢分。所以考生在进行物理备考复习时,一定要重视自身数学基础的巩固,尤其是计算能力的强化。

  必须加强实验题训练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实验题一直都是历届高考物理高考的重点考查项目,往往也是高考的难点内容。从之前的高考题来看,实验方面的命题重点主要是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定,物理规律的验证和物理现象的研究。针对近年高考实验题得分率普遍偏低的现实,宋子军提醒考生,在备考中必须加强实验题的训练,尤其是要注意提高自己利用表格法、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题立足于教材却不拘泥于教材,是区分度较好的一道考题。因此,对高考物理实验的复习,考生必须以《考试说明》“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为主,以课本上介绍的著名典型实验为主,演示实验和课外设计性实验为辅,切实加强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迁移能力。

  不要练习偏题和怪题

  在最后阶段的复习中,不少考生存在不愿动手做题的毛病。宋子军认为,考生在最后阶段一定要扎扎实实多做题,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一定题量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但考生要避免陷入题海,而要重视做题的效果,重视总结,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宋子军认为,考生在复习中一定要紧扣考纲的要求,慎重对待各种备考信息。具体来说,就是不练习偏题、怪题,一方面,偏题、怪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这样的训练往往因为学生无法有效地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而达不到应有的备考效果。

  选做题难度一般不大

  因为物理高考选考模块为3选2,部分考生在备考时为了节省时间、精力,往往会选择放弃一个,而只针对其中2个进行复习。宋子军认为,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一旦在考试中碰到自己放弃的模块的题比复习了的要容易,考生就比较容易吃亏。因此 高中物理,他建议学有余力的考生三个模块尽量都要修。

  从往年的情况来看,考生在选做题部分的得分率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分考生对选修模块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据宋子军介绍,物理教材中选修模块的内容因为与必考知识联系不大,即使考生基础相对薄弱,复习起来也不是太困难。而纵观今年的高考试题,选做题的难度、涉及的知识面一般都不大,考生只要复习到位,提高选做题的得分率,完全可以有效提高自己的物理成绩。

  用规范语言符号答题

  在具体答题上,宋子军也有自己的建议。无论是选择题还是解答题,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的第一点就是看清题目,必须在弄清楚题目要求的基础上答题,避免因定势和经验主义而丢失冤枉分。需要提醒的是,在解答题的作答方面,考生一定要使用规范的语言、符号,同时,表述一定要简洁,运算题则要求必须步骤完整、清楚。

  宋子军:海南年级物理备课组组长(高级)

  ◎要点

  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在考试时应该立足于基础知识的得分,基础题争取不丢分,难题要想办法拿分,选做题多拿分。基础较好的同学,最好能做到基础分不丢、选做题少丢分、大题多拿分。

  机械波 波的衍射 干涉 多普勒效应

  教学内容:机械波 波的衍射 干涉 多普勒效应

  一、机械波的形成及特性

  1、机械波形成的条件是:要有波源及介质。

  2、机械波的特点是:(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及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2)介质中各质点的起振有先后,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3)波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在空间上具有重复性。

  二、描述波的量

  1、波长的定义:两个相邻的且在振动过程中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总是相等的质点间的距离叫波长。在一个周期内振动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2、频率f和周期T:波的频率和周期就是质点振动的频率和周期。波的频率和周期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有关或无关),波从一种介质传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和周期不变。

  3、波速v:波的振动形式(以波峰或波谷作为标志)在介质中的推进速度。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4、 ,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v变化,

  三、波的图象

  当波做简谐运动时,它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波,简谐波的图象为正弦或余弦曲线。

  (一)波的形成和描述

  1、波的特点

  (1)每一质点都以它的平衡位置为中心做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总是滞后于前一质点的振动。

  (2)波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质点并不随波而迁移。

  (3)波是传递能量、信息的一种方式。

  2、描述波的物理量

  (1)波长λ

  波的传播实质就是波形的平移,波形在一个周期内向前平移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2)频率f

  波源的振动频率,亦即波的频率。

  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频率不变。

  (3)波速v

  波速由介质决定,同类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是一个定值,则

  解析:波传播了质点的振动形式,质点1的起振方向向上,所以当振动传播到质点13时,质点13也在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也向上。而这过程中质点1恰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故波形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画出此时绳上的波形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此时质点9的加速度方向向下,速度方向向下且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小,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D

  例2、下图为一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已知F质点此时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 )

  A、波向右传播

  B、质点H的运动方向与质点F的运动方向相同

  C、质点C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C在此时的加速度为零

  解析:由于F质点向下运动,跟着右边质点运动,此波从右向左传播,选项A错误。在此时刻质点H的运动方向应向上,选项B错误。

  由于质点C此时在最大位移, 后回到平衡位置,而质点B此刻运动方向向上,到最大位移后,再用 的时间才回到平衡位置,选项C正确。

  质点C此时在最大位移,它的加速度最大,选项D错误。

  答案:C

  例3、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

  C、t=0时x=1.4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正方向

  D、各质点在0.03s内随波迁移0.9m

  解析:由题可知波向右传播,则 ,当n=3时,T=0.08s, ,A选项正确。波速 ,代入数据得B选项错误。当t=0时刻,x=1.4m时,质点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C选项错误。各质点只是上下振动,不随波逐流,D选项错误。

  答案:A

  (二)波的图象和振动图象

  1、波动图象与振动图象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一个质点和所有质点;图象及图象的物理意义不同;一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某时刻各质点的位移;图象变化不同;一是延续,二是推移。

  2、画波的图象的题型有两种:一是由题意画出特定时刻的波形;二是已知某时刻的波形,要求画出其他时刻的波形(如要画出再经△t时间的波形图)。

  画第一种的波形图时要注意以下点的掌握:①明确波的特征量,如振幅A、波长λ等;②知道振源的起振方向及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③知道在n个周期内波向外传播n个波长。

  画第二种波形图的有以下两种:一(平移法):①确定△t时间内各质点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 ;②算出△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s=nλ;③把整个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s(注意要把起始部分补齐)。方法二(特殊点法):①找两点(一般可以是原点和 处的质点)确定它们的振动方向;②确定经△t各质点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并描出这两点的位置;③按正弦规律画出新的波形。

  例4、如图所示,在均匀介质中有一个振源S,它以50Hz的频率上下振动,该振动以40m/s的速度沿弹性绳向左、右两边传播。开始时刻S的速度方向向下,试画出在t=0.03s时刻的波形。

  ,从开始计时到t=0.03s经历了 个周期,波分别向左、右传播1.5个波长,该时刻波源S的速度方向向上,所以波形如图

  答案:见解析图。

  (三)波的多解性

  造成多解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1)波动图象的周期性,如由 造成的多解。

  (2)波传播的双向性。

  解题的一般思路:

  1. 首先分析出造成多解的原因

  波的问题的多解性有如下情况:

  (1)波的空间周期性。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为波长整数倍的多个不同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距离为波长的整数倍,所以a、b间水平距离 。

  (2)波的时间周期性。由波的特性可知,波在t=nT时间内,向外传播△x=nλ的距离,所以经过整数倍周期时,其波形图线完全相同 高中学习方法。

  (3)波的双向性。若题中没有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并也无法由题意确定波的传播方向,则在解题时要注意考虑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一般只考虑波的传播双向性。

  2、然后由 进行计算,若有限定条件,再进行讨论。

  例5、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着如图所示,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图为△t=0.2s后的波形图。

  (1)波速多大?

  (2)若2T<△t<3T,波速多大?

  (3)若△t>T,且波速为85m/s,波向何方传播?

  解析:(1)由于题中未交代波的传播方向,故需考虑波的双向性:分别对波沿x轴正向与沿x轴负向进行分析。

  ①若沿x轴正向传播,波形向右至少要平移λ/4的距离,由于题中没有给出时间间隔与周期之间的大小关系,因而波传播距离

  ,波速 且由图知 ,故

  ②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形向左至少要平移3λ/4的距离,同上考虑:

  波传播距离

  (2)当2T<△t<3T时,由波的传播特点,振源每完成一次全振动,波就向前推进一个波长,故可将时间限制条件转换成空间限制条件:波沿x轴正向传播,速度

  波沿x轴反向传播,速度(3)由简谐波的传播距离公式

  得

  说明波是向右传播的。

  答案:见解析

  四、波的衍射 干涉 多普勒效应

  (一)波的叠加原理及应用

  波的叠加原理: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里,每个质点都将参与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其位移是两列波分别引起位移的矢量和。相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波在相遇区域里,互不干扰,有独立性。

  两列波在空间相遇,分离时都保持其原来的特性沿原来的方向传播而不相干扰,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运动,其振动位移等于这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当两列波的振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这种位移的矢量和简化为代数和。

  (二)波的干涉

  1、条件:频率相同的两列同性质的波相遇。

  2、现象:某些地方的振动加强,某些地方的振动减弱,并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间隔出现,加强的地方始终加强,减弱的地方始终减弱,形成的图样是稳定的干涉图样。

  加强处和减弱处都是两列波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质点的位移都随时间变化,各质点仍围绕平衡位置振动,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加强处振幅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即

  质点的振动能量大,并且始终最大。

  减弱处振幅小,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即

  ,则减弱处不振动。

  加强点的位移变化范围:

  例6、两个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波源

  解析:b点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的点,振动加强;a点和c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的点,振动减弱。再经过1/4周期,a、c、b三点处两列波引起的位移均为零,三个点的位移都为零,但这三点的振动情况有区别,其中a、c两点的速度也为零,b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答案:b a、c a、c、b

  (三)利用叠加区域中某点到两波源的路程差△s,判断振动加强点和振动减弱点

  1、加强和减弱点的判断

  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处一定是加强的,并且用一条直线将以上加强点连接起来,这条直线上的点都是加强的;而波峰与波谷相遇处一定是减弱的,把以上减弱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直线上的点都是减弱的。加强点与减弱点之间各质点的振幅介于加强点与减弱点振幅之间。

  2、当两相干波源振动步调相同时,到两波源的路程差△s是波长整数倍处是加强区;而路程差是半波长奇数倍处是减弱区。

  3、任何波相遇都能叠加,但两列频率不同的同性质波相遇不能产生干涉。

  例7、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 之间相距两个波长,D点为

  解析: ,所以A、D、C三个加强点。由于干涉的特点是加强区的分布是稳定的,与这三个点相应的加强区在不同的三条曲线上,这三条线与圆周相交有六个点.如图所示,即为Al、A2、Dl、D2、Cl、C2 六个加强点.

  【模拟

  1、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B、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相隔一个周期的两时刻,简谐波的图象相同

  2、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此波朝x轴负方向传播

  B、质点D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B将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E的振幅为零

  3、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 )

  A、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B、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C、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D、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

  4、如图所示,在t=0时刻,弹性绳上振源a正向上振动。在t1=0.33s时刻b点刚开始振动,这时a、b之间有三个波峰,且a点处在波谷,则在t2=0.39s时刻( )

  A、a点处在波峰,b点处在平衡位置

  B、a点处在平衡位置,b点处在波峰

  C、a点处在平衡位置,b点处在波谷

  D、a点处在波谷,b点处在平衡位置

  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0.50s。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点依次为P1、P2、P3……已知P1和P2之间的距离为2,P2和P3之间的距离为80 cm,则P1的振动传到P2所需的时间为( )

  A、0.50 s B、0.13 s C、0.10 s D、0.20 s

  6、如图所示,1,2,3,……10各点之间的距离均是1m,当t=0时,点1开始向上振动,经0.1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而振动向右传播至点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波的传播速度是 10 m/s,周期是0.4s

  B、波的频率是2.5 Hz,波长是 8 m

  C、再经0.1s波传播到点 5,点 4达到最大位移

  D、从点1开始上升计时,波传播到点10时,经过0.45s,经过0.45s,点8达到最大位移

  7、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v=25cm/s,向左传播

  B、v=5/s,向左传播

  C、v=25cm/s,向右传播

  D、v=5/s,向右传播

  9、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大小为 600 m/s,当离原点3m的A质点恰在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时,离原点6m的B质点正处于x轴上方最大位移5cm处。问:

  (1)这列波的最小频率为多大?

  (2)若不受最小频率限制,写出此波波长的表达式。

  (3)在图中画出该时刻最小频率时的波形图。

  10、A、B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TA时间(TA为波A的周期),两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vA:vB可能是( )

  A、1:3 B、1:2 C、2:1 D、3:1

  11、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

  B、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

  C、地震波和海啸都有纵波

  D、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机械波能将能量从振源向外传播

  12、有一障碍物高度为10 m,下列哪列波衍射最明显( )

  A、波长为 40 m的波

  B、波长为9.9m的波

  C、频率为40 Hz的声波

  D、频率为5000MHz的电磁波

  【试题答案

  1、BD 2、AB 3、A 4、A 5、C 6、BD 7、B

  8、(1)11.7s (2)1.95 m

  9、(1)150Hz

  (2) (n=0,1,2…)

  (3)见解析

  10、ABC 11、ACD 12、A

【高考物理得高分的方法】相关文章:

高考数学的高分方法09-26

高考物理得高分要目标明确培养好习惯11-13

高考数学的高分方法2篇12-01

高考物理得分技巧11-13

高考复习物理高分需总结解题方法05-12

高考数学的高分攻略11-19

高考数学高分秘籍11-16

高考数学高分的妙招05-11

中考高分的复习方法11-14

高考语文的成语高分的总结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