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学习指导

时间:2022-05-11 13:40:18 高考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学习指导

  语文高考是一个特殊的语文实践活动。高考成绩的高低和同学们在语文复习实践过程中,你们实践的质量的好坏是直接相关的。

高考语文学习指导

  建议:就是借助40篇提升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水平和能力。

  所谓40篇每一个同学都很清楚,这就是北京《考试说明》里,所要求背诵默写10篇古文和30首古诗。对于这40篇,可以有三个层面的要求。

  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能够滚瓜烂熟背诵默写,一字不错,给上句写下句,不出差错这是最基础的要求,这个要求是对着默写7分去的。在这个层面之上,我觉得同学们可以把这40篇作者、时代背景、作者写作的意图,文章诗歌基本内容,以及所使用的主要的表达方法技巧认真梳理一下。中华考试网

  第二个层面,可以除了巩固这七分的默写外,对十分的诗歌鉴赏有很大的帮助,对作文写作60分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当然还要对那些学习水平比较高,对古诗文兴趣比较浓厚的同学还有第三个层面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以40篇为核心,适度向外扩展。

  另外对文言文阅读的15分的考题有直接的帮助,因为10篇古文可以增加你的文言文的语感。因为平常很少说文言,通过加强背诵,这10篇必须要背得滚瓜烂熟,可以使你的文言语感进一步增强,这是给大家在古诗文复习方面提出一个具体的建议。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西域读李白

  本文主要结合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为考生准备了“高考语文现代文练习”,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高考频道提醒考生,考前可以多阅读一些现代文章,扩大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现代文阅读。

  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

  ①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惟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里,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详,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恰恰就是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

  ②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百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庭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

  ③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位伟大的天才相遇。

  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样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⑤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⑥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它的豪情义气,它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才好。他不习惯仰视。

  ⑦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⑧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作者说李白“连死都是一首诗”,是说李白醉酒落水抱月长眠的生命方式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李白摒弃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他的诗都是剽悍、纯粹、猛烈的。

  C.作者认为,没有大唐,就没有饱含异质的李白;没有李白,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D.第⑦段“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中的“另一个方向”指文化精神方向。

  E.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白的一生表达了高扬平等、自由、青春、激情的生命愿望。

  (2)作者在第①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的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6分)

  (3)第③段“历史在此与一位伟大的天才相遇”和第④段“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两句中的“此”分别指什么?(6分)

  (4)第⑧段中“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该怎样理解?(6分)

  【答案】

  (1)BC(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5分)

  B项,李白只是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空灵,并不是摒弃;而且李白的诗并不会是剽悍、纯粹、猛烈的。C项,文中的意思是“没有李白的加入,大唐会减却许多光辉”,这并不能说“大唐王朝也很难变得开朗雍容”。

  (2)不同之处: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3分)缘由: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含有游牧世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性。(3分)

  (3)前者:伟大的漂泊者被孕育出来之时;(3分)后者:包含异质的李白与开朗雍容的大唐的相遇。(3分)

  (4)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撒播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意思对即可)

  辨四声是学平仄的基础

  我国的诗歌发展到了唐代,它的声调、格式走向严格的规范化,形成一种格律诗。早在南北朝,诗歌就讲究声律,同时受骈体文的影响,诗歌中的对偶逐渐工仗。因此,从南北朝到唐初,就出现了不少暗合格律诗形式的作品。到了武后时代,杜审言(杜甫的祖父)的作品已完全合乎格律诗的形式了。那时的沈?期和宋之问,从前人和当代人应用格律创作的实践中,把已经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完成了格律诗规范化的任务,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则可循。这种格律诗,唐代人叫作"近体诗"或"今体诗",而称以前的诗歌为"古体诗",或"古诗"、"古风"。自此以后,近体诗与古体诗有了明确的界限,诗人在创作上,有专工近体的,有专工古体的,也有兼而工之的。但自唐到明清,官方科举考试,一律以近体诗为标准格式。近体、古体都是相对而言的;今天,近体诗又成为旧体诗了。

  古体诗形式上比较自由,字数不等;句数不限;押韵一般虽是上句非韵,下句押韵,但允许句句押韵或中间换韵的。至于声调的平仄、字面的对偶一概不讲究。近体诗则有严格的要求,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的规则。它要求作者精心、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汉字的声、韵、义等要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使诗句具有抑扬顿挫的声调和乐曲般的节奏,在词语与句式上呈现出和谐的对称美,以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格律今天在诗词界仍有重大的影响,人们看你做的旧体诗"及格"不"及格",往往首先看这诗的格律合不合辙。

  近体诗的字数、句数,比较简单,只要读了一些近体诗,可以无师自通。一句五个字的,叫五言诗;一句七个字的,叫七言诗。句数有三种:四句的,叫绝句;八句的,叫律诗;八句以上的(最少十句,有多至二百多句的),叫排律,也叫长律。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五言排律简称五排或五长;七言排律简称七排或七长。近体诗按字、句来分,只有两类六种。

  学格律主要是平仄、押韵、对偶这三项。对初学者来说,平仄难度较大些。有的老同志因为读了相当多的格律诗,做起诗来照猫画虎,押韵和对偶基本合辙,但往往平仄不谐,学平仄成了学格律中的"拦路虎"。其实掌握平仄并不很难,只要具备了下面三个条件,作诗平仄就能"达标":

  一是学会辨四声,这是学平仄的基础;

  二是学会每句、每首诗平仄配置的规则,这并不复杂;

  三是掌握较多的同义而不同声的字和词,掌握多种词句组合形式,掌握诗词特有的句法变化等,这需要一定的文字修养。

  前人学作诗均以辨四声为第一步,因为只有通过辨四声,懂得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才能学会平仄配置的规则。

  四声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它每个字都是单音,声有高低,音有长短、调有升降等区别。诗的平仄,就是巧妙地运用这种区别,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和音乐节奏。念诗,古时不叫读,也不叫诵,而是叫吟,也叫哼。诗是供人们歌唱的,是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

  现代普通话的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诗词用的四声,是古代四声,确切地说,是唐宋时代的中古四声,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普通话四声中阴平、阳平在古四声中统为平声,上声、去声古今略有变化,但大致相同,惟有入声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没有了,合到平声、上声、去声里面了,所谓"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其中变为去声的最多,变为平声的其次,变为上声的较少。但是现在南方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诸省区和北方的山西、内蒙等地方语中,仍保留有入声。所谓平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去声、入声。怎么样区别四声呢?

  《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平声发音不高不低,尾音略有延长,犹如木槌轻敲鼓心,其声为"东";上声发音响亮,没有尾音,读升调,犹如木槌击鼓面的四周,其声为"董";去声发音哀远,尾音较短,读降调,犹如木槌重击鼓心,其声为"冻";入声发音短促,没有尾音,读急调,犹如一手扪鼓面,一手重击之,其声为"笃"。

  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过学者周舍:"何谓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梁武帝立刻就明白了。我们老同志学辨四声可能不象梁武帝那么快,不妨仿效现在小学生学汉语拼音辨四声那样,背四声组词:妈、麻、马、骂,波、脖、跛、簸……。小学生先跟老师读,以后自己背,用不了多久,就学会了辨别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也依次叫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他们学会了,查《新华字典》,就能按拼音拉丁字上标的四声符号,准确地读出每个字。我们学古四声,可以从读、背古四声组词开始。

  古四声组词

  平上去入平上去入平上去入平上去入平上去入

  东董冻笃钟肿种烛江讲绛觉知指志质微尾未物

  鱼语御月枯苦库阔梨礼利栗佳解界黠该改盖葛

  真轸震质文吻问物昆捆困没滩坦叹脱间简涧吉

  笺浅箭节肖小笑削交狡校脚高稿诰阁歌果个骨

  麻马骂陌阳养漾药庚梗更隔丁顶定滴蒸拯证职

  尤有又亦侵寝沁缉憨喊憾合盐琰艳叶缄减鉴甲

  这30个组词是参照《平水韵》(也叫《佩文诗韵》)的106个韵部编组成的。韵目如下:

  上平声

  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

  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

  下平声

  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

  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

  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上声

  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

  六语七?八荠九蟹十贿

  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

  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

  廿一马廿二养廿三梗廿四迥廿五有

  廿六寝廿七感廿八俭廿九?

  去声

  一送二宋三绛四置五未

  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

  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

  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

  廿一个廿二?廿三漾廿四敬廿五径

  廿六宥廿七沁廿八勘廿九艳三十陷

  入声

  一屋二沃三觉四质五物

  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药

  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十五合

  十六叶十七洽

  这里说明一下,平声分上平声和下平声,是因为平声字最多,在韵书里一卷装不下,分为上下两部来编辑,放在上部的为上平声,放在下部的为下平声,并非按阴平阳平来分的。上平声和下平声里都有阴平和阳平。

  上列四声组词和韵目,我们没有必要全把它背得滚瓜烂熟,而是通过读、背,掌握平、上、去、入各声发音和声调的特点,逐渐触类旁通,碰到其他任何一个字,按平、上、去、入的调门,能准确地把它"对号入座"。譬如"改革开放"四个字,改----该改盖葛,属上声;革----庚梗更革,属入声;开----开慨忾克,属平声;放----方仿放弗,属去声。这四字依次为上、入、平、去。又如"北京晚报"四个字,北----悲、背、贝、北,属入声,京----京、井、进、急,属平声,晚----玩、晚、万、物,属上声,报----包、保、报、不,属去声。这四个字依次为入、平、上、去。四声组词读、背到能基本掌握它的调门以后,就自己给自己出类似上面那样的测验题,然后将答案同韵书核对,只要平声基本无误差,上、去、入,有点出入,关系不大。达到这个程度,就算"及格"了。

  上述30个组词和106个韵目,按南方音读,比较顺当;按普通话音和一些地方音读,则组词中的入声,分别读成平声、上声、去声。上声、去声都属仄声,对作诗填词平仄调配问题不大。读平声的,若辨认不清楚,作诗填词便会出韵或平仄不谐。初学格律的,往往由于不辨入声,作诗填词出现平仄、押韵不合辙的现象。于是有人主张,诗词的声韵应该根据语言的发展而发展,写旧体诗可以按现代汉语四声来调声、押韵。这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未被诗词界所普遍接受。

  理由是:旧体诗之所以为旧体诗,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它句子中的平仄,句尾的韵脚,悉按传统的规范,沿用唐宋声韵。若按新四声调声押韵,也就不成其为旧体诗了。我国大概自元代建都北京起,官方口头用语,以北方话为基准,就逐渐没有入声了。(发源于元代北京的散曲,很讲究平仄,但无入声,可见那时已经"入派三声了"。)可是七百多年来诗词、戏曲等传统文艺形式仍沿用古四声,保留入声。京剧引自徽剧、汉剧等地方剧种,完成于北京,可是它的唱腔、韵白,仍沿用古四声,保留入声。如果诗词按今天普通话的四声来调声押韵,就好像京剧戏台上的诸葛亮改用京白唱、念一样,让人听起来总觉得别扭。但是也有人对上述观点,提出尖锐的批评:不要胶固于七百年前的历史中,来拼命地保存已经变味的所谓原汁原味,而应该立足于新世纪的高度,允许用鲜汤活水来谐音调韵,以满足当前大多数人的需要,适合当前的口味。这道理虽说不错,但是旧体诗谐音调韵的改革,并不那么简单。而今,老的诗词作者,---其中不乏造诣很深的名家----用"原汁原味",驾轻就熟;而新加入这个队伍的----亦不乏后来居上者----往往在辨古四声上颇费周章,有的主张"鲜汤活水",问题是谁来调制这"鲜汤活水",怎样调制这"鲜汤活水"?这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旧体诗的声韵改革,便可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

  "五四"运动以来,国内不少音韵学家,在谋求语音统一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归纳现代汉语为十八个韵部,编辑出版了《中华诗韵》,主要是适应作新诗"押大致相近的韵"(鲁迅)的需要。解放以后,上海古籍出版社依照《中华诗韵》所定的十八个韵部,编辑出版了《诗韵新编》,照顾到做旧体诗的需要,每个韵部分平声仄声两大类,平声中分阴平、阳平,仄声类中分上声、去声、入声。它把《佩文诗韵》106个韵部加以归纳,大大简化了。这本书作为辨平仄的工具书,无疑给予初学者以很大的方便。至于用于押韵,填词没问题;作近体诗则要视押韵要求的宽严而定:从宽,容许邻韵通押,此书可供备查,而且给初学者以很大的方便;从严,要求按《平水韵》一韵到底,此书则不够用了。对此,我们将在押韵那一章里详细讨论,这里从略。

  历代科举考试,格律诗是必考的,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悉按朝庭颁布的韵书来调声押韵。隋朝是用《切韵》,唐朝是用《唐韵》,宋朝是用《广韵》,金、元、明、清都用《平水韵》,清朝改叫《佩文诗韵》,一直沿用到现在。科举考试早废除了,普通话早推广了,可是旧体诗还存在,但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从未根据现代四声来规范诗词声韵。我非常盼望那些主张"鲜汤活水"调声押韵的朋友们,编出"现代《佩文韵府》"来。这工程可能相当浩繁,需要诗词学界、音韵学界、文字学界、文史学界共同研究,协作编纂。要酌古参今,慎重对待历史遗产,积极吸收今人之创新;推行不可操之过急,在一定时期内,要兼顾新老作者,容许"原汁原味"、"鲜汤活水"并存。现在写诗填词是自愿、自由的,不像封建时代科考,钦定的韵部,必须一体遵照。在完备的、而不是零碎的新的韵部规范出现之前,《佩文诗韵》还是要用的。即使有朝一日"现代《佩文韵府》"果真出笼了,也应该容许爱好高古格调的作者,"率由旧章"。唐代诗歌之所以繁荣,原因很多,而文坛上的宽宏大度的氛围乃是重要因素。今体诗、古体诗共同发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相竞互学,极少门户之见,更无垄断之虞。提倡诗词走向大众,立志于诗词改革的同志们,看看这段历史,也许可以"温故而知新"吧!。

  今人辨四声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掌握普通话读平声、而古读入声的那些字。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一是勤读韵书。初学者没有必要去啃卷帙浩繁的《广韵》、《佩文韵府》等韵书,可以先读简要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诗韵》、1992年新2版《诗韵新编》等。读入声部时,把那些今天读平声的常用字挑出来,另抄一本,加深记忆,用时备查。(附表于后)

  二是背诵作品。普通话中读平声,而在近体诗或词里面放在仄声字眼上的字,一定是入声。从背诵诗词中可以掌握不少入声字。如"国"、"昔",今读平声,在毛主席的《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中,都是出句的尾字,处在仄声字眼上,因之必是入声。又"菊"、"出"今读平声,读了唐人岑参的《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琢磨一下,就明白这两个字必是入声无疑了。读词也可以辨认不少入声字,一般《念奴娇》、《满江红》、《忆秦娥》等词牌是用入声押韵的。背诵作品是辨认入声最经常、最有效的方法。

  三是按偏旁、数字记。入声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们予以编排,可以触类旁通。例如记住"责"字是入声,那么"箦、碛、啧、帻、积、绩"等字就不难记忆了。又如"夹"字是入声,"狭、峡、硖、蛱、侠、浃、惬、箧"等字也是入声。在数字中,除"三"、"千"是平声外,其他都是仄声,那么现在普通话里读平声的"一"、"七"、"八"、"十"、"百"、"亿"必是入声。

  四是按韵母记。入声字中韵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记一知十。例如今韵母为"a"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塔、答、纳、榻、杂、腊、匝、沓、踏、搭、咂"等;今韵母为"i"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一、昔、急、立、壁、泣、滴、劈、极、密、铁"等。今韵母为"e、o、u"也有不少是入声字。凡韵尾是"n"或"ng"的字,不会是入声字。

  上述第一、第二两法比较可靠,后两法也有例外,只能在查韵书的基础上帮助记忆,不可视为规律。

  在学辨四声的同时,还须学会辨认平仄两读字。

  在汉字中有不少字,有时读平声,有时读仄声,如果辨认不清,容易犯出韵或平仄不谐的毛病。平仄两读不外两种情况:

  一种是可平可仄而字义不变。

  如"看"、"听"(只有作"任"字用时读去声)、"忘"、"应"、"醒"、"堪"、"叹"、"撞"、"过"(只有作"过失"解时读去声)、"患"、"慷"等。多掌握些这类字,无疑给我们作诗填词时提供调声的方便。

  另一种是平仄异义。

  同一个字由于它用在不同的场合,字义变了,读声也就不同。例如"骑"字,作为动词用,如"骑马"、"骑"的"骑",读平声;作为名词用,如"千骑"、"精骑"的"骑",则读去声。例如苏轼的《黄州》:"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骑字读去声。陆游的《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斥仙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骑字读平声。这类字不少,下面列举二十字以供参考(多词义者仅举其一)。

  平仄异义字例

  读平声时字义读仄声时字义

  缝缝补(缝衣)空隙(门缝)

  中中间(院中)射中(中箭)

  衣衣服(布衣)穿着(衣锦)

  分分开(分辩)名分(身分)

  闻耳听(闻讯)名扬(闻人)

  燕地名(幽燕)鸟名(燕子)

  号号叫(哀号)名号(商号)

  占卜占(占卦)据有(占领)

  屏围屏(屏幕)去除(屏弃)

  翰羽毛(凤翰)文藻(翰林)

  调调和(风调雨顺)曲调(悲调)

  和和合(和穆)唱和(和者)

  荷花名(荷花)担载(负荷)

  传交接(传达)传记(《左传》)

  更换、时(更岁、五更)进一层(更宜)

  任堪(不任看)听便(任尔行)

  当应该(应当)当做(茶当酒)

  傍旁、侧(傍观)依附(依傍)

  兴发生(兴旺)兴致(酒兴)

  冠帽子(衣冠)为首(冠军)

  初学者由于不辨平仄异义字,往往在调声押韵上出错。解决这问题主要办法是:一,多读作品,碰到时平时仄的字不要轻易放过,研究一下它在什么场合读平声,什么场合读仄声;二,勤查韵书、字典等工具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诗韵》,凡带方框的,或是平仄两读,或是一字多韵。民国初年出版的词典、辞源、辞海等,每个字都注明它属《佩文诗韵》中哪个韵部,或分属不同韵部,不妨到旧书摊上找找,以备查用;三,写诗填词时,要细心研究字义,判明平仄。

  若是平、上、去、入四声一时学不会,而掌握了长音为平声,短音为仄声,基本上能辨平仄,也可以作近体诗。不过,你如果还想进一步学填词,学写古体诗,学填曲,必须学会辨四声。词牌有的平声押韵,有的仄声押韵,有的平仄转押。仄声押韵的,一般上声押上声,去声押去声,入声押入声。上声可以与去声通押,但上声、去声决不能与入声通押。古体诗一般不讲究平仄,押韵可平,可仄,也可平仄转押。但是唐宋以后,受近体诗的影响,仄声押韵,上声去声可以通押,而入声不能与上声、去声通押。北曲虽"入派三声",但是仄声中分上声、去声,该用上声的不能用去声,该用去声的不能用上声。词律严于诗律,曲律又严于词律。

  近体诗还个讲究,就是律诗要避免"上尾"。它的出句句脚最好四声递用,首句入韵的,四个出句的句脚平上去入俱全,首句不入韵的,上去入俱全。要避开相邻两联的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据王力教授考据,"老节渐于律诗细"的杜老,多数律诗的出句句脚上去入俱全。毛泽东的近体诗很讲究声律,他的多数律诗的出句韵脚,四声交递,请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平),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去),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岩暖(上),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入),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的出句句脚依次为平、去、上、入。出句句脚平上去入俱全,这是理想的句式。最低限度也应该避免邻近两联出句句脚声调相同,否则就是"上尾"。邻近的两个出句句脚声调相同,是小病;三个相同,是大病;如果四个相同,或首句入韵,其余三个出句句脚声调都相同,就是最严重的“上尾”。唐人有这个讲究,但后来一般人也不大注意这个问题,乃至科考场中也并不认为"上尾"不合适,但某些诗论家却将"上尾"视为诗病。初学者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不必刻意去追求,甘受这极苛的束缚,不妨待熟练地掌握了格律诸要素之后,再精雕细琢、锦上添花。

  附录:

  普通话中读平声的部分古入声字

  (僻字除外)

  韵目普通话中平声古入声字

  一屋屋竹福熟族菊轴伏读渎牍粥哭叔独啄秃扑幅竺蝠舳孰倏

  二沃俗足烛局鹄督赎

  三觉觉捉卓驳

  四质出实疾一壹吉漆七卒佶尼蒺失悉

  五物佛拂屈掘吃绂弗厥

  六月阙伐罚竭歇发忽勃蹶掘阀碣羯咄滑核饽

  七曷曷达活钵夺拔拨割豁掇喝泼撮跋

  八黠黠杀察猾瞎刷滑

  九屑节绝结说舌别缺折切拙辙诀噎哲碣捏颉竭

  十药薄爵约郭博酌诧削铎泊搏嚼膜礴摸芍

  十一陌白石泽宅席籍格额积夕革翮核责舶摘择谪蝈昔惜

  十二锡锡击笛敌滴镝激檄狄荻涤

  十三职职国德食蚀极直值黑赋刻则殖植棘织逼息熄媳

  十五合合答杂匝阖蛤鸽搭

  十六叶帖贴蝶叠捷颊楫协侠荚睫摺辄

  十七洽狭峡匣压鸭乏劫胁插押狎掐夹呷

  高中语文须背诵及熟记的句子

  13课:《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4课:《勾践灭吴》(《国语》)

  4、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历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5、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6、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7、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8、果行,国人相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15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0、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6课:《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13、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14、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17课:《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1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18、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19、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0、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8课:《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2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4、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19课:《劝学》(《荀子》)

  2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8、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0课:《秋水》(《庄子》)

  3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岸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32、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3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21课:《过秦论》(贾谊)

  34、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35、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3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37、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38、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9、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40、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1、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基业也。

  4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2课:《鸿门宴》(司马迁)

  44、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5、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47、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4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9、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23课:《兰亭集序》(王羲之)

  50、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51、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4课:《归去来兮辞》(陶潜)

  5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5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曦微。

  5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5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56、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第二册)

  13课:《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5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58、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59、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60、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61、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4课:《滕王阁序》(王勃)

  62、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63、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64、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6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6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67、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6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9、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70、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71、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15课:《师说》(韩愈)

  7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6、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6课:《阿房宫赋》(杜牧)

  7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

  7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79、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80、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8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8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7课:《六国论》(苏洵)

  8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84、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85、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86、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87、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课:《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8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9、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

  19课:《伶官传序》(欧阳修)

  90、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者,可以知之矣。

  9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2、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9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课:《石钟山记》(苏轼)

  94、《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95、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9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21课:《项脊轩志》(归有光)

  97、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98、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99、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100、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秭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10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2课:《五人墓碑记》(张溥)

  102、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103、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10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3课:《登泰山记》(姚鼐)

  105、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106、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24课:《病梅馆记》(龚自珍)

  107、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108、予购之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第三册)

  21课:《陈情表》(李密)

  10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10、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1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2课:《祭十二郎文》(韩愈)

  112、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113、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114、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23课:《愚溪诗序》(柳宗元)

  115、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116、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

  24课:《赤壁赋》(苏轼)

  11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18、少倾,月出于东方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

  1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12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12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24、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生,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

  (第四册)

  21课:《逍遥游》(《庄子》)

  125、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2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21课:《虎丘记》(袁宏道)

  127、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128、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第五册)

  18课:《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129、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1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13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

  13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常见四字词易混字形比较

  常见四字词语中易混字形比较风声鹤唳——谈笑风生 辞不达意——望文生义 精兵简政--减员增效涣然冰释--焕然一新 枉费心机——半途而废 委曲求全——理屈词穷通宵达旦--气冲霄汉 和颜悦色--貌合神离 稽查大队--挨户缉查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厉兵秣马--励精图治 集思广益--积少成多觥筹交错--手足

  常见四字词语中易混字形比较

  风声鹤唳——谈笑风生 辞不达意——望文生义 精兵简政--减员增效

  涣然冰释--焕然一新 枉费心机——半途而废 委曲求全——理屈词穷

  通宵达旦--气冲霄汉 和颜悦色--貌合神离 稽查大队--挨户缉查

  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厉兵秣马--励精图治 集思广益--积少成多

  觥筹交错--手足无措 既往不咎--寻根究底 饮鸩止渴--鸠占鹊巢

  声名鹊起--门可罗雀 明查暗访--察言观色 人才辈出--艰辛备尝

  食不果腹--裹足不前 以逸待劳--越俎代庖 闻名遐迩--欲盖弥彰

  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剑拔弩张--驽马十驾 长吁短叹--嘘寒问暖

  贻害无穷--遗臭万年 黯然失色--暗无天日 亟待解决--迫不及待

  文过饰非--闻过则喜 仗义执言--直言不讳 穷兵黩武--买椟还珠

  眼花缭乱--字迹潦草 唉声叹气--哀鸿遍野 插科打诨--浑金璞玉

  高考文言文强化练习:吕蒙正不记人过

  本文主要结合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为考生准备了“高考语文文言文强化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高考频道提醒考生,考前可以多看一些文言文范文,扩大对课本以外的浅显的文言文阅读。下面请看正文:

  35、吕蒙正不记人过

  吕蒙正不喜记人过。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回。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注释】①吕蒙正:北宋政治家,曾任宰相。②朝士:朝中官僚。③参政:此指做参知政事。④罢朝:结束朝会。

  【文化常识】“参知政事”及其他。北宋的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历代中央行政负责人的名称多有变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行政长官叫“相”或“国相”;秦朝,汉朝叫“丞相”;唐朝称“中书令”;宋朝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相叫“参知政事”;明、清时代叫“内阁大学士”,以上仅是简要的说法,并不全面。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过 ②是 ③佯 ④遽 ⑤犹 ⑥复

  2、翻译:悔不穷问

  3、上文有五个“之”,依次说明它们指代的内容: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①过失②这③假装④立刻⑤还是⑥再2.懊悔没有彻底追问。3.①吕蒙正②朝士③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高考语文学习指导】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复习指导11-19

高考备考指导12-16

高考语文科技类文章阅读指导11-21

高考政治学习方法指导2篇03-02

高考英语写作指导01-27

高考作文指导11-03

高考物理复习指导11-14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策略指导11-19

高考数学复习指导思路09-26

高考备考指导15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