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的随笔

时间:2017-04-22 14:23:47 随笔(旧) 我要投稿

关于随缘的随笔

  岁月,就会这样一点一点的流逝,人生之苦,不在最初,而是他年后涌起的感受。有缘而来,无缘而去,世上之事就是这样,该来的自然会来。下面阳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了关于随缘的随笔,欢迎参阅。

关于随缘的随笔

  关于随缘的随笔篇一

  人和人的聚散,像天上的云,像水中的浮萍,时而聚合,时而分离。聚聚合合,是天地间的神秘。绝大多数人都知道个人是很渺小的,命运无法由自己操纵,遂而听天由命,于是一切“随缘”。

  “随缘”,凡事不强求;把人的聚散一场,全说成是一种缘分。到底什么是缘分呢?字典上的说法是自然的机遇。什么又是“自然的机遇”呢?问到后来仍然是一团茫然。

  年轻时候追求,年老时候逃避。人的一生里,最初,我们凡事好奇,渴望认识新的朋友,接触新的环境。这世界其实是由无数小圈圈、小团体组成的,就像中央车站发出的各班列车,你买了票,追上了车,希望它带我们到一个城市,或一个乡镇;在起点和终点之间,你认识了一些人,由聚而散,最后总要分离。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比较悲哀的是,原先想打进去的小圈子,接纳了你,你也成为小圈子里的一个成员,到了后来,你却又觉得无趣而自动逃离,如此周而复始——参加团体又脱离团体。和朋友亲近,又和朋友疏离。从希望开始,到失望结束。在聚聚散散之间,最后我们剩下的是一颗苍老、寂寞而孤独的心。

  人为什么对别人失望?或问,别人为什何会对我失望?你可以说是误解,但有时更因为是了解。“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人和人之间的聚散,总是一方故意一方无意,在无意和故意之间,就像天空里飘走的两片云,他们或许还会相遇,但心境早已不同,有时再相逢形同陌路,真的是相见不如不见。

  聚散的故事说不完,有时聚散两依依,有时互相躲避,惟恐窄路相见,真是“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聚是欢乐,散是苍凉。但友情和爱情走到后来,有人硬是宁选苍凉而舍快乐,必有其锥心之痛。

  人生故事,无非都是聚散一场,好像一部电影一出戏,一旦开演,总会结束。一堆朋友,无论七位八位九位……甚至自称十三太妹或十三太保,今天聚明天聚,聚到后来,仿佛彼此的欢笑声还在回荡,但仔细回想,甲到了天国,乙在异域,丙正和病魔挣扎,丁失踪了,戊财务有了困难逃之夭夭……原来人人都有困境,少年时候的朋友,星散各地,全失去了音讯,也有的明知对方在哪里,却彼此装作不知道,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所谓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朋友之间另一种散,这一种散,岂是当初彼此相见恨晚之时所能想象。

  只能说是缘起缘灭。聚是缘起,散是缘灭。人间神秘,会让茫茫人海你我相遇,善缘、恶缘、孽缘……最后都像云海里的雾气飞散而去,而宇宙大地,山还是山,水仍是水。

  关于随缘的随笔篇二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

  会时互放的光亮!

  等待春天的心情辛夕汀(韩)雨水未到惊蛰尚早天地间依然料峭偏是这般寒冷的时节春天已涌入我冰冷的血液舨般热流沸腾了我的气息手与手相握面与面相贴相互支持相互温暖为了等待鲜花烂漫的春天千山依然巍然耸立万水依然奔涌不息树连着树鸟唤着鸟我牵着你在期待春天中而前行现代诗,还要优美的,好难啊!且听河吟恩雅我们的话语飘过冷月,我们的话语沉入暗影。

  河水歌唱着永恒。我们记述自己的夜中旅程。我们在孤单中记述,想象永恒的模样。谁知道永恒的样子?谁能解答时光都不能解答的迷题?群山孤寂与冷月难道会与旅程相始终?河流沿迷失的天路伸展;这就是永恒的模样?谁知道永恒的样子?谁能解答时光都不能解答的迷题?何处开始?何处终结?我们为何陷身于时间之河?又为何向着永恒大声呼喊?谁知道永恒的样子?谁能解答时光都不能解答的迷题?

  关于随缘的随笔篇三

  最早知道丰子恺,是在2005年秋天的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他的《杨柳》。在讲课之前,老师介绍了一些有关丰子恺的资料,说他讲究随缘。从这里我也便知道了“禅”字为佛家的专利。从老师讲课中渗透的他的风格时,我便觉得很超脱,很喜欢,一准要拜读一下他。因为市面上关于他的书很少,关“禅”的倒多多少少有几本。于是,在2006年新春之前,买了一本《茶根谭》,想从中了解丰子恺的世界。偶尔有空翻上几眼,读着那些不染世俗的妙语,确实可以达到“净心”的效果。那时便觉得丰子恺应该是一个很安静的隐者,巧具田园派的风格。

  然而,于今年在图书商城里见到了丰子恺的书,立即买下,翻看后,我大吃一惊。他和我想象的完全两样。我以为他会像我在书中看到的禅师们一样个个不问世事;我以为他的文章都会像杨柳那样化为个个脱俗的意象。然而,在他的文章中《佛无灵》中我却看到了这样的一段驳斥:“信佛为求人生幸福,我绝不反对。但是,只求自己一人一家的幸福而不顾及他人,我瞧他不起。得了些小便宜就津津乐道,引为佛佑;(抗战期中,靠念佛而得平安逃难者,时有所闻。)受了些小损失就怨天尤人,叹“佛无灵”,真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他们平日都吃素、放生、念佛、诵经。但他们的吃一天素,希望比吃十天鱼肉更大的报酬;他们放一条蛇,希望活一百岁;他们念佛诵经,希望个个字变成金钱。”

  想象他生活的年代,写出这样的实话批判文章也是不须惊奇的。但这并不是我感兴趣的。通过他与我想像中的差异带来的不解,我开始对“禅”这东西感到迷惑了。禅里讲得全是些脱俗的人间大道理。想到禅士,不难想想象到古时的田园派作家们。起初我是这样理“禅”的归宿的.。然而,这次又是我错了,是我把它理想化了。因为我在书中见过的好多写禅者的文章,结局几乎都要以禅者的口说出生活的真谛。时间一长,我也习惯赋予它桃花源的特点。所以这种迷惑也便产生的顺理成章了。

  是啊!他们不是随缘吗?本应该把万物

  万事都放开来看,为什么他们仍会流露出反叛的容颜?其实,这个问题已经困惑我好长时间了。从初识“禅”以后,我就用自己的方式体会着“随缘”。然而这种“随缘”高到极至了。

  乃至我后来都认为它是空想。倘若,把万物成事全全放开,那世界便成了不分正误、不分善恶的变态社会了。我想这应该传说中“神仙”的生活。这样一来,“禅”这东西恐怕要失真了。从另一个角度讲,禅者不过问世事,那么他们口中何以产生本源自人间的真理?

  生在人世间,就要食人间烟火。你不能否定的是,人的思想永远是辩证看问题的,因此人有七情六欲和对事物认识的思维。看到许多人抄袭文章时,他们也会感到厌恶和鄙视;看到娱乐圈里闹得鸡飞狗跳时,他们也会感到寒心,会心疼老祖宗打下的江山;与钱打交道时,他们也渴望得到,只不过是不强求罢了。所以,禅者本是同我们一样的平常人,并不是他们遁,反而是我用了一种极端的思想将他们隔离开来了。

  我一直把“随缘”想得太过极至了,所以在生活中遇到很多事情,往往会在处理时自相矛盾。经过无数场自驳之后,终究还不能达到自己所理解的“随缘”的境界,因为从丰子恺身上,我看出了我是个俗人,生在人世间了,不可能离开社会生活。近日读了丰子恺的一些文章后,突然明白“随缘”的真正含义了。

  真正的随缘,不是一味忍让,而是要学会去搏斗,去选择,让事情通过合理的处理,变得接近公平。换句话说就是,该放开的一定要放开;一但事情必须有结果时,一件也不放过,即能正确理解真善美的含义,用最合适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此所谓随缘。

  禅并不是想像中的桃花源,反而它是不平静的,而且应该具有杀伤力,因为禅即生活。“禅,如果懂了,那么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如果不懂,即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

【关于随缘的随笔】相关文章:

1.随缘爱情随笔散文

2.关于随缘的文章

3.关于人生随缘的文章

4.关于一切随缘的诗句

5.得失随缘,随遇而安

6.得失随缘文章

7.初中作文之随缘

8.生活随缘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