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考研经验及心得体会

时间:2022-12-09 16:35:42 考研经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前辈考研经验及心得体会

  一提到考研,都说很难,简直就是第二次高考,其实经历了才知道。下面跟着阳光网小编一起来听听前辈们给大家分享的考研经验及心得体会吧!

前辈考研经验及心得体会

  前辈给18年考研的一封信

  大家好,我是2017级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我报考的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一年多的考研历程让我感悟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考研,看似很难实现,甚至难过高考,但努力过、拼搏过之后,考研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考研,在我看来,考的是心态、勇气、努力,即你需要具备平和的心态、敢于拼搏的勇气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具备了这些,考研对你来说就不再是神话。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来给大家具体说一下考研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享:

  一、考研流程

  二、院校选择

  三、考研初试与考研复试

  四、考研各科目复习方法

  五、日常生活安排

  六、心态调整

  一、考研流程

  考研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明确考研的想法→②挑选学校,选专业→③准备考研→④考研报名→⑤考研初试→⑥等待成绩→⑦考研复试→⑧准备录取事宜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考研报名分为预报名与正式报名,预报名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试着进行考研报名,正式报名时要综合各种情况考虑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在正式报名截止之前可以更换所报的学校和专业,正式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换学校和专业;

  2.考研初试成绩出来后到国家线出来之前,要综合考虑看是否能过一志愿学校的线(看学校近5年的分数线),如果不能通过,看是否能过国家线(看5年的国家线),如果能,准备调剂,如果不能就准备二战或其他(公务员),要提前做好准备;

  3.考研复试成绩出来之后,如果分数线不能达到所报考的学校的要求,就要准备调剂,调剂的考生也是如此,在这方面要多用心、多关注一些院校的调剂空缺名额,并及时抓住机会报考。

  二、院校选择

  关于考研学校的选择方面,我觉得可以借鉴以下几点:①学费 ②综合排名 ③奖学金的覆盖范围 ④自己的能力(分数线,复习参考书,真题难易度) ⑤所喜欢去地城市,综合以上5点考虑选择学校。

  有些同学选择考研学校时喜欢选择985、211的高校,尤其是34所自主划线的高线,认为这些高校名气大、师资力量强以及前途光明等等,这些高校在我看来可以报考,但是要考虑自身的实力以及这些高校考研的难易度和生源情况,那些近几年分数特别高的985高校建议不要去冒险,而要关注一些分数线较低、较容易考的985高校。在选择高校时,部分走国家线的211高校及一本、甚至二本的高校也是可以列入考虑范围之内的,这些学校里有一些学校名气不小而且也比较好考,大家在选择考研学校时可以重点考虑。

  在这里顺带说一下选择考研专业的事,选择考研的专业也要和选学校一样,综合考虑自身的实力情况以及成功率,一般来说,理科考研可以选择考文科,文科切忌不要选择考理科的研,一些专业复习的数目较多,但是相对要好考一些,例如法硕,一些专业比较好考,但是竞争压力大,例如会计专硕。因此,无论是选择考研专业还是考研的学校,一定要综合考虑,谨慎选择!

  三、考研的初试与复试

  考研初试科目:

  公共课:政治(100) 英语(100) 数学(150)

  专业课:不考数学,两门专业课(300);考数学,一门专业课(150)

  另有某些专业硕士考政治和管理类综合(300)

  关于复试:

  差额复试,按比例录取。例如复试比例为1:2,招15人,这就意味着进入复试的要有30人,而最终要刷15人。因此,不要以为初试过了考研就万事大吉了,初试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初试过了还要好好准备复试,即使初试分数很高,但是复试没有好好准备就会有被刷的可能;好好准备复试,即使初试分数不高也有逆袭的可能,因此,要足够重视复试的分量。

  考研总成绩:

  ①一志愿学生:初试权重(百分比)+复试权重(百分比)=总成绩

  ②调剂学生:复试成绩=总成绩

  四、考研各科目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的.复习:

  (1)时间安排:

  ①9月份之前:熟悉考研政治真题的类型,往年考试的重点,需要准备的资料(书籍和真题),从1月份到现在的时政新闻(特别是一些大的、正面的事件或新闻);

  ②9月—10月初:对政治考点有个宏观的把握(看肖秀荣1000题,考点一个一个过,看政治考试大纲和大纲解析);

  ③10月初—10月中旬:重点复习考试考点中的重点并记忆;

  ④10月中旬—11月中旬,做真题(当成考试来做)和肖秀荣八套题,查漏补缺,做错的题应及时回归知识点并强化记忆;

  ⑤11月中旬—12月初左右,强化记忆考点中的重要知识点与做错题目的知识点;

  ⑥12月初—考试前:做肖秀荣四套题,背诵大题,熟悉并记忆时政热点,再次强化记忆重要的考试点并复习做过的题目。

  (2)复习方法:

  ①知识点的复习:

  看目录,标题,列框架,往框架中填(不落一个知识点,都看),整体把握并记忆,记不清楚或想不起来的重点看,反复记忆

  ②做题:

  首先做真题(答题时不能够批判国家和政府),熟悉出题侧重点,记忆题目的知识点,重点看做错的题目以及知识点,熟悉问法,把错题记录在一个单独的本子上并时常拿出来复习

  其次是做模拟题,题海战术以熟悉和强化知识点,对于做错的题目要重点记忆并总结,肖八套和肖四套的大题要重点看并记忆。

  考研英语的复习:

  时间安排:

  ①9月份之前:熟悉考研英语真题的类型,往年考试的重点,需要准备的资料(书籍和真题),多记忆单词及单词的特殊词义(考研重点考察);

  ②9月—10月初:做1993—2002年的真题,每天限时做,务必认真、仔细,将不认识的单词写在一个本子上,时常拿出来复习,背诵;

  ③10月初—11月初:做2003—2012年真题,每天限时做,务必认真、仔细,将不认识的单词写在一个本子上,时常拿出来复习,背诵;

  ④11月初—11月中旬,强化记忆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做模拟题中的阅读题部分(阅读所占比重大);

  ⑤11月中旬—考试前:做2013—2016年的真题,限时完成,整理不认识的词汇并记忆,背诵大小作文的模板,并形成自己的模板。

  英语要注意平时对于单词词汇量的积累,多看看外文期刊,多做题(限定时间),尤其是阅读题,尽量不要错。

  我所考取的是文科专业,因此对于考研数学的经验没有涉及,但我相信大家借鉴我对于考研政治和英语的经验的总结,想必会有所启发,下面我再介绍专业课的复习。

  专业课的复习:

  因为大家所选择的专业和学校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总结一些复习的方法,以此来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

  初试:看所选学校的指定教材(看是否有重要的书要看,如果有,重点看,其他书结合专业课真题及考研大纲,有侧重的看)。复习方法:第一,看每章的标题,列框架,对整个书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第二,对所考学校的专业课真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对专业课的出题方向和重点有所了解,然后从书的第一页开始一点点往后看,出过真题的地方要重点看、记忆;第三,模拟考试,做真题,并限定时间,检验自己哪些地方还有不足;第四,继续看书,尤其是记得不准或记不住的地方,多背多写。

  复试:考研复试的复习和初试的复习在笔试方面差不多,都是要结合着真题来看书,多看书多背,但复试不同于初试的一点在于复试需要面试,因此,在复试面试的准备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穿着方面:穿着应干净利索,必要时可以穿休闲西装;2.言语方面:说话应有礼貌,在回答问题时要言简意赅,直切主题,答题点要多,思维要广;3.不要过度紧张,应放松自然,沉着冷静,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有的专业在面试时可能会涉及到英语的面试,因此,应加强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英语口语的练习,例如可以尝试着与朋友或老师进行对话,多听或多看一些英语口语的音频或视频等。

  五、日常生活安排

  在考研阶段,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特别是暑假回来以后,这段时间每天需要完成的事情一定要规划好,做到心中有数。考研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不是几天或者几周就能完成的,因此一定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每天复习的时间要不少于7个小时,随着考试日子的临近,每天复习的时间也要有所增加。在复习的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切记不可疲劳作战,那样既浪费时间也影响学习的效率。10月份到考试前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要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复习。记得我从这个时候开始就一天都呆在图书馆,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会出来,午睡也是在图书馆度过的,除这些之外的其他时间就是在图书馆看书、背书、做题了,累的时候就休息会,休息完后继续复习,晚上回到宿舍也会在楼道里看一会书才休息一天一天周而复始,以至于坚持了一个月感冒发烧了,但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我那个时候一直坚定一个信念:既然选择了考研,就要坚持下去,为了圆梦要拼搏,此时不搏何时搏!正是此信念支撑着我一直走到了最后。考研期间要学会取舍,一切以考研为重,每天要保证学习的效率,切忌高时低效,做一个自觉、自信的考研人,切勿让考研牵着鼻子走。

  六、心态调整

  考研期间压力大是很正常的,为了不影响学习的效率,就要学会适当的减压,在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去到操场或者校园里走走,和同学聊聊天,呼吸呼吸空气,舒畅舒畅心情,或者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大喊或唱歌来减压。男生可以通过运动减压,女生可以通过听歌或看娱乐节目减压,但是切记不要迷恋,考完研有的是时间去看,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考研。如果产生了不想考研的想法,尤其是在快要考试的时候,这是极其危险的,因此要尽快回归考研的状态,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有两个:第一,利用研友之间互相鼓励的方法。记得我在考试前一周的时候忽然厌倦了考研,产生了不想考研的想法,我把这种想法说给了我的同学听,他了解了以后,对我说:既然已经坚持到了现在,就不应该放弃,毕竟这是你的梦想,如果你到这里就放弃了不就太可惜了么?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但毕竟还有一周的时间,这么久都坚持下来了,还在乎这一周吗?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接着,他带我做了一些减压的活动,顿时让我的心情放松了不少,也渐渐忘记了放弃考研的想法。第二,自我激励。搜集一些考研的警句写在最显眼的位置,并时常拿出来看看,以警醒和激励自己,下面就给大家展示几个曾经鼓舞过我的句子吧:

  1.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2.我可以放弃一切,但决不放弃考研;我可以坚持一切,但绝不给懒惰找借口。不求做给谁看,但求问心无愧。

  3.只有梦想,而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4.考研是自己选择的最愿意去走的道路,不管前面会遇到什么,考研的决心一旦作出就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考研历程,苦,此生拥有过,足!

  愿大家前程似锦,圆自己的考研梦!

  前辈分享考研心得

  关于动力:

  决定要考研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动力问题,没有一个好的动力而仅仅只是随波逐流去考研的人很难坚持下来,更加没有胜算,动力无所谓好坏,无所谓对错,但你要知道你自己为什么考研。你可以是为了学术,为是更好的工作,甚至你也可以是为了亲情,爱情。但是请确定你的动力是牢靠的,是要足以让你坚持下来的,是要当你懈怠下来时可以帮你振作精神的!

  我的动力:如果我不考研,在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二本学校毕业出来,本科又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的情况下,找到的工作将是很底层的,就会这样憋屈地生活着,亲戚朋友看不起,让父母失望,而如果考上好学校,则情形完全不同,研究生一毕业将马上成为上等人才。平台会很高,还有就是就我的性格而言,或许学术,大学老师这样的路子是适合我的,而要达到这些考研是唯一的路。

  关于心态:

  乐观,自信是必须的,如果自己都对目标望而却步而整天怀疑自己,那么遇到困难你就会很容易退缩甚至放弃。考研期间可能会有一些诸如考研无用论之类的言论干扰,不要理会,坚持自己最初的信念,走好自己的路!

  我的心态:我大学期间学习成绩排名全班靠后,如果没有一个乐观,自信的心态,我不可能有勇气选择很多尖子生都未必敢选的学校而一路自信地坚持下来最终成功!!!当然自信也是有条件的,自信在于你对自己的了解,你是否确定自己有一个好的考研动力,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有些努力是一般人难以坚持下来难以做到的。比如一轮又一轮的单词记忆,N本厚厚的数学习题集仔仔细细地一题一题地做下来。

  关于院校专业选择:

  先说专业,最好还是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如果跨度太大需要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还是谨慎为好。下面着重说一说院校选择,我并不是说大家都要和我一样选择34所这样的好学校,我只是想说你的考研成绩的好坏与你本科成绩没有任何关系,选择好学校与否只在于你认为自己可以为考研付出多少,能够在这一年的时间中付出多少努力,然后加上好的计划和方法你就可以报考好学校。

  请以此来衡量你要报考学校的级别。至少我的'“成功”可以表明平时的差生也可以在考研上演奏出一曲优美的交响曲。当然,事先查足目标院校的资料也是必要的,只要复试不是臭名昭著的黑,有些学校应该最多算是比较严格,那都是可以考虑选择的。

  关于计划:

  这是重中重之重,有了好的动力和心态,能够付出努力的前提下,计划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每天想到什么做什么,拿到什么做什么,到最后一定是手忙脚乱,时间不足。

  我的计划:我是12年3月1日正式开始复习的,所以我在2月底用了整整几天的时间从网上(主要考研论坛)搜罗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关于计划关于各科经验的东西抄在白纸上。然后从中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感觉行之有效的方法,计划,时间表等。根据这加上自己的理解制定出了总体计划和各科计划。这让我能够很清楚的知道我哪段时间该干些什么,并且我还在每个任务完成期限后留有一定的机动时间。

  虽然最后实际实施起来与最初定的计划有很大出入(主要是经常会有未能按期完成任务等,因为一开始总把自己想象成超人,以为可以完成很多任务),但对自己一开始的信心有很大的提升,计划制定好后并不是相安无事了,实施起来之后一定会有不适应的地方,所以这就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其进行调整修正。计划就是在不停地调整,修正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

  此外除了总体计划,我还会有每月总结,每周任务与总结,再到每天的小计划。这样会使我的复习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这对我的成功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关于辅导班:

  信别人不如信自己,辅导班的课程也许会大大压缩掉自己的学习时间。但值得一提的是,极个别的老师的课还是要听的,他们不论从讲课水平还是师德上都是让人尊敬的,可以自己到网上去搜他们的视频下下来看是最好的选择。这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计划作出合理的安排,还省去了报班的钱。这些老师主要有:陈wd的高数,李yl的线代,张jf以及肖xr的政治等,这些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很少讲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东西,而且讲课水平也很高。

  我的经历告诉大家:大家可以不报班,不报班是完全可以成功的,我从来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但不靠辅导班照样可以学得不错。

  关于其它一些小的tips:

  考研期间还是有些枯燥的,需要一些保持新鲜感的东西,比如我会收集一些励志短句,每天写上一句写在每日计划本上,也写在每本参考书的扉页上,看到那些文字,我会备感力量。偶尔听一些励志歌曲,对阶段性学习情况多做总结,看到自己的成长,甚至可以是换个教室学一天等都是保持斗志,保持新鲜感的好方法,还有比如一些难记住的单词,我会找出来做成小卡片,找点小乐趣。

  前辈分享考研心得体会

  1、从来就没有太晚的时候

  很多人老是说自己基础如何如何差,担心搞不定。有这种心态是很自然的,但是不要因此而否定自己的能力。人都是逼出来的。我当年本科也是烂的一塌糊涂,但是上了研究生后我说要用三年的时间做一点事情证明给自己和看不起我的人看看。事在人为,才坐了三年的冷板凳,到了毕业的时候论文专利什么都有了(SCI 6篇,1作四篇,IF总和超过16,专利一项现在公示)。

  2、定位决定地位

  我当初上研究生的时候,老听博士师兄们讨论SCI,一问才知道就是发表的文章被一个叫web of science的搜索引擎收录的文章。虽然中文杂志有一些被收录,但是英文杂志几乎全部收录。于是我就想既然如此直接发英文文章岂不省事。中文文章审稿慢,周期长。另外再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自己以后想走的路。还是直接走国际路线比较好。我毕业的时候所有的文章都是英文的,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觉得英文文章不是太难。

  3、导师的层次决定你的层次

  如果你是一个勤于努力的人,想要飞的更高的话,导师的层次决定了你的层次。以我导师为例,他在我们这个这个方向研究搞了几十年, 是国际公认的牛人之一。所以他接触的都是我们这个方向一流的人物。他也经常邀请一些大牛来所以做报告。这些都是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而一般导师的学生是不能有这个机会的。他看问题和做事的方法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选择导师很重要,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4、交流很重要

  通俗的说法就是多和牛人聊天。什么是牛人,我的看法是比你自己强的都是牛人。我这三年聊的最多的就是和我的副导师也是我导师的在读博士,刚开始聊很具体的问题,后来讨论的面就比较广了。三年下来,感觉就不一样。当然为了准备讨论的题目而翻看资料论文,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5、文献要多看

  刚开始看文献的时候,什么杂志都看。到后来就发现了本专业的主流杂志,所以这几个杂志几乎是每期浏览,重点阅读。一个杂志一旦成为了本专业的主流,那一个定有很多年的积累,对于一个初入此到的新人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web of scienc提供文章的引用报告,对于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详细相信,通过引用可以到了解导这篇文章的分量。当文章看到一定数量之后,你也会发现其实一个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几个到十几个小组。这样的话就可以对这些小组的文章进行系统阅读和跟踪研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界也是另外一个江湖,不了解江湖的形势怎么能混的下去呢?

  6、水平是慢慢提高的

  大家都想发IF高的`杂志,但是水平的提高是一步一步来的。 像我刚开始的论文投在IF一点几的杂志上,到了研二就投到了IF四点几的杂志上。所以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从良到优还是一个过程。欲速则不达。

  7、活要干的漂亮

  很过国际一流的杂志,文章的组织,图表的设计都很漂亮,还有老外的ppt一般也做的比我们要好。有人说有了好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不会完美的表达自己的结果也算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一个好的研究人员,不光需要做出好的工作,还需要将此工作介绍给同行的能力。一篇好的论文不光是一篇好的报告,应该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回国头来看,现在自己对当年发表的论文在构图方面还觉得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太好。当然了现在的眼光也很当年不一样了。像Latex这样的软件学会了还是很有用的。

  8、要有一点历史知识

  对于本学科的发展历程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最好做一番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横向的就是和其它的学科发展相比较,认识到本学科现在所处的地位。纵向就是比较它的发展过程,如果该学科现在热,为什么热,如果冷,为什么冷。一两年看不出来,放到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这样一个范围,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很多国外专业的经典书籍一般第一章都是介绍学科发展历史的。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开端,是人生中的关键一步。回顾自己的基础研究学习生活,主要体会有以下几点:

  1、持之以恒的精神。基础研究工作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一旦我们确定一个研究方向以后,尤其是对于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言,没有近似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这个的研究过程是一件非常艰难和困苦的事情,这个过程有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这期间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坚持。记得2004年8月在交大的一个高级力学培训班上,一个交大的教授讲他研究的一个项目已经有1年多了,但是毫无进展。哈佛大学的锁志刚教授说再坚持一下,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坚持是我们最终解决问题的心态,具有这个心态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2、开放合作交流的意识。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由于自己知识积累有限。因此要经常与自己的导师以及领域内的教授进行讨论交流,他们的一句话往往会一针见血的指出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往往是判断你的观点正确与否的一个途径。这个过程也是培养自己具有团队意识的过程。另外对于一流的大师我们也不要惧怕,要敢于表达自己点观点,有时候哪怕即使是错误的。

  3、保持一个好奇心。学科之间的交叉越来越多,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对于启发自己的思维以及解决自己领域的问题有时会起到柳暗花明的作用。对于新的科技报道以及进展,要了解要思考。对于新鲜的事物要具有想了解的想法。一个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是培养自己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前提,也是使自己进行创新的原动力。

  总之,做研究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进行,不能为求一时的结果或成绩而违反科学道德,要有耐心、恒心和自信心。用钟万勰院士的一句话就是:“科学研究,要独立自主,要走自己的路;人生不会一帆风顺,难免有不如意事。把握住自己的方向,毋为一时得失所惑,切要,切要。”


【前辈考研经验及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前辈考研经验分享05-08

前辈的考研经验与方法介绍05-09

前辈考研的经验之谈05-08

关于考研心得体会文章-考研前辈的考研经验04-10

「考研经验」考研心理05-10

考研的经验05-08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05-02

考研经验心得体会11-02

考研的经验与教训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