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生活的感悟

时间:2022-05-04 11:04:10 生活感悟 我要投稿

来自生活的感悟

来自生活的感悟1

  细细想来,人生有许多困难和失败,只能算是岁月之歌中的一串不协调的颤音。通过勤奋和拼搏,仍然能万事大吉出生命乐章的动听之音,同样会赢得热烈的喝彩!贫困、疾病,以至生命中更多劫难的的降临,都是命运逼近你去创造和珍惜重新开始的机会,让你有朝一日苦尽甘来。虽然曾经因为劫难,遭受到打击与嘲讽,但在一个美丽的春天你最终还是会奏响生命的乐章,唱出自己最美妙的歌!青春仅有一次,生命仅此一回,让我们用心、用真情歌唱这美丽而又珍贵的生命之音吧!

来自生活的感悟

  感悟失落:人生有谁不向往富有,有谁不憧憬未来,有谁肯让理想之舟中途搁浅,又有谁情愿让爱情之花在荒丘凋谢……是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时而会有一些枯叶凋零,乘风远航的生活也会有桅杆折断的一瞬。生活的脚步不管是沉重,还是轻盈,我们从中不仅能品尝失败的痛苦与迷惘,同时,也享受着收获与快乐。只要我们总结跌倒的原因,把孕育的勇气树起,告别迷惘的昨天,拥抱美好的'今天,微笑面对明天,不管是从辉煌成功中走出,还是在失败中奋起,漫漫远方路,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感悟自信:如果你是一棵小草,虽然没花儿的艳丽,树的高大,但是你却编织了绚丽多彩的大地。你以顽强的毅力,冲破顽石的束缚,进而勃发生机。如果你是一条无名的小溪,虽然没海的浩瀚,大江的奔腾。但是你却汇成了浩浩荡荡的江河。虽然你走过的是崎岖坎坷的山道强在勇往直前的片途中,你冲向一个又一个绊脚石滋润万物,显示着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佻推动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你拥有自信,只要你在不如意时想到自信,自信心就是一种立竿见影特效药,定会治内心的伤痛。释放前论你面前是铺满鲜花的幽径,还是荆棘丛生的山谷,你都应勇敢地走下去。要知道痛苦的进取同样会带来自信,只有信心百倍地去追求、去奋斗、去拼搏,才会抓住幸运的机遇,不会留下终身遗憾。朋友,相信自己吧!没有你,世界也许不会改变什么,而有你,世界将会更加多姿多彩。就让昨天成为沉思的碑石,满怀信心地走完漫长的人生之旅吧!

来自生活的感悟2

  曾经多少次想把自己内心的世界写出来,今天终于下了决心。

  高考的落榜,使我所有的理想化为泡影。接着面临的是工作、恋爱、结婚,像所有的人一样千篇一律的生活着。

  静静的坐在书桌前,在想岁月轮回,如今的自己已过35载。是啊,自己在一天天的日复明日的过着。回想起35年的点点滴滴,自己变得是那么的从容与淡定。

  人生充满着变数,当有些事你无法改变时,你要学会改变自己。这样才能使你不走歪路,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生活中我们不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比问题多。当你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冷静,学会思考。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想到最坏的,同时也要想到好的一方面,这样无论结果如何,自己都能去接受。

  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在十字路口徘徊过,当你迷茫时,当你无法抉择时,但恳请自己要学会转弯。路在脚下,怎样走,自己定夺。倘若你发现错了,要学会转弯。不然的话,你就是转牛角尖了。

  现实中的`我们都向往自己过的幸福。可是幸福是什么,它是一种感受,用心去享受的。它同样离不开爱。在爱的世界里,我们比的不是誓言更坚决,而是真诚。爱需要真诚,真爱需要付出,那种付出是彼此地较量,比谁更会疼,更会爱!我向往那种爱情,我想人人都会向往美好的爱情。

  人们常说流年运,如果你10来年的运气很好很顺的话,你就会走下坡路。而如今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故,难道真的如人所说宰运来了。虽然目前我的日子很苦,但我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的。当你失去一扇窗的时候,同时也打开了另一扇窗。人不能给人过不去,总要走出去的,不然你永远逃离不出痛苦的源头。

  感悟生活,离不开阅历,而我真正感触自己的是我屡屡经历。我一次次的劝自己,经历会伴我成长。

来自生活的感悟3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命运这种虚无缥缈、连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东西所粘附。或许很多人都不相信,又或者不愿相信,但是仔细一想,似乎它真的存在,尽管看不见。 今天是除夕,本应是很快乐的一天。可命运就是这般弄人,妹妹因为母亲的一句无关痛痒的玩笑话竟然甩脸就走。我刚帮奶奶贴完对联回到电脑前,就听见母亲敲妹妹房间的门,也没当回事。谁曾想,母亲立马火大了。没想到刚上初二的妹妹不仅把自己的门反锁了,还对母亲的话置之不理。母亲让我去拿棍,我正莫名其妙拿棍干什么。就听见母亲大声说:“小蕊(妹妹小名),今儿你不给我开门你试试。”

  听见这话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妹妹又惹母亲生气了。我慢悠悠地走到妹妹门前,母亲又对我说:“鹏辉(作者小名),去给我把梯(嘚)搬过来,我把门上类玻璃砸喽,我看她有多能,还敢把门反锁,反喽她啦。”我这次真的被吓住了,赶紧去敲妹妹房间的门叫她出来。可妹妹的脾气还真的和母亲的一样,就是不开门。母亲也真的被妹妹气出火来了,抬着梯子就往大门外走,过了一会便听见妹妹的后窗被打开并带着母亲咆哮的声音,随后是妹妹哭着走了出来。令我没想到的是,事情愈演愈烈,妹妹和母亲在院子里扭打了起来。被叫出去搬梯子的我回来就看见这一幕,心想大过年的想干什么。我也火了,大喊了一声:“好啦!大过年的想能啥?”之后是母亲的一大堆怨言和妹妹无声的哭泣。父亲不会劝人,只在一旁不停地对母亲说:“一个小孩,你给她生啥气?”我看着一大家子人,好好的一个年也染上了一层霜气。

  母亲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一家人算是让她操碎了心,我能想到的恐怕是她这位女强人虽然很啰嗦,但却是做足了一个母亲能做的。当母亲拉也拉不动劝也劝不动,非要跟妹妹断绝母女关系时。我哭着把妹妹踹倒,让她跪着向母亲道歉。可让我怒火中烧的是这个让我气不打一处来、从始至终都未说过一句话,只知道哭的妹妹依旧无动于衷,依旧在那无声的掉眼泪。当时我都快要忍不住抽他两巴掌。一位母亲,被伤到要和自己亲生女儿断绝关系,这以往只在电视剧里看见的剧情居然嘲讽般降临到自己家,我是有多少感慨多少无奈也不得不相信这居然是事实。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没有经历过这种事的我,确实手足无措,最后也只能沉默。我很想笑话一下每次大道理一堆一堆的讲给别人听时的自己:“平时不是挺会说,现在自己经历了怎么束手无策啦?”现在才明白:没有亲身经历时,总是以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事情,当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可真到亲身经历时才发现当时的自己真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兴许真的是连老天也看不下去了,刚刚还一副死不罢休非要跟妹妹断绝母女关系的母亲,突然对妹妹说:“起来去包饺(嘚一),起来洗洗脸,快点儿。”妹妹大哭了起来,母亲也哭着说:“你咋恁要强,连个错也不肯认?”并扶起跪在地上的妹妹向洗手间走去。我背对着她们又一次不争气的`哭了,剧情转变得太突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似乎又合情合理。或许,因为是一家人才会有这样的不合乎情理,也许,只有为人父母才会有这样的宽容。但总的来说,这是我希望看到的,尽管出乎我的意料。 我想,母亲之所以生气,不是因为妹妹无厘头的甩脸,而是妹妹不知分寸,不知道认个错是给母亲熄火的最佳灭火器。可能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没错,却不知在父母面前对错毫无意义。孩子不理解父母的心思,父母不懂孩子的想法,这正是导致父母与孩子间各种矛盾的原因。青春叛逆期,我们虽无法逃避,但可以想办法避免一些事情发生。

  世间有很多事我们并不能左右,顺其自然或许是最好的办法,但又不是最好的办法。就像这亲情,有时除了无奈还是无奈,尽管知道有对有错,却不敢太细分,哪怕一方真的错了。 这或许就是生活,残酷是事实,快乐是事实,真实也是事实。

来自生活的感悟4

  01

  孩子一岁那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本来我放在客卧的一个小相框,某次因整理房间被挪到了客厅来,孩子看见后,竟指着高处的小相框咿咿呀呀闹个不停,直到等我把它归于原位,他才渐渐安静;

  某次我们一起外出归来,孩子外婆无意中穿了我的拖鞋,我则穿了另一双,孩子发现后,就一直追着外婆,嘟囔着“鞋-鞋”,直到外婆和我换回各自的脱鞋,孩子才满意;

  还有一次,孩子爸爸下班,那天没有像往常一样敲门后等着孩子来给他开门,而是自己拿着钥匙进来了,孩子赶到门口一看,失望的呜呜啼哭,直到爸爸重新出门、重新敲门、重新进门,总算略感安慰。

  曾经一度,我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竟固执的可怕;可后来和很多妈妈交流,发现都有类似感受。

  再后来,我在育儿书上找到了答案:

  孩子0-6岁,正是建立“秩序感”的敏感期。

  所谓秩序感,是生命体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6岁以前的孩子正处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内心世界里,具体表现为:对环境布局的刻板要求、对事物所有权极度敏感、对程序的完美要求和预先设计。

  秩序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它能帮助孩子探索和感知世界、建立最初的规则意识,并在序井然的环境中获得生活的安全感。

  曾经央视少儿栏目组曾做过一档实验,当外界的环境由安静、单纯变换为噪杂、混乱,已养成良好秩序感的孩子,依然可以按照自己原有的步调,自觉、按时的学习和生活,有条不紊、不慌不乱……

  好的秩序感,犹如形成了一种内心定力与行为习惯。

  02

  好的'秩序感不仅之于孩子,之于成人世界也有着莫名力量。

  成人世界的秩序感,是内心对于某一确定目标按照要求和标准达成的自我要求程度。即按自己确定的要求去执行和完成,内心的秩序感就很强,反之则弱。

  这两个月,我恰好有切实感受:

  7-8月,因为孩子的暑假,我也给自己放了个小假(其实主要是因为自己懒)。我先是带着孩子去旅行,之后带他参加兴趣班、在家识数写字、陪他游泳跑步,以及赴各种少儿场馆。

  孩子的假期倒是充实,可我的内心却日益慌乱。

  自己的事情被耽搁和中断,几次想要提笔写字,却无法静气凝神,于是越想写越写不出、越在意越写不满意……索性在更长时间里被搁置和中断,甚至一度产生就此搁笔、不想再写的念头。

  期间和闺蜜提及,她建议我:既然写不出,不如安心看书,也算为自己积累长期的素材,何必急于一时。

  我觉得有理,于是开始每天早于孩子一小时起床:摊开书本、拿出纸笔,看到精妙的句子便标记和摘录;读到有意思的段落,停下来思考;发现合适的例子,备注在一旁,记录下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很快,我不再心烦意乱,而渐渐心安。

  这或许因为:当每天在规律的时间里,做有序的阅读、记录和思考,能避免继续深陷负面情绪困扰和外部环境压力,而聚焦于具体的事情、专注于内心的感受,以抽丝拨茧、循序渐进的跳出困境、解决问题。

  知乎上,不少人也曾有过类似感受:

  有人借以独自慢跑,在一呼一吸、一步一圈中重拾内心的平静;

  有人依赖整理衣物,在一衣一物、一叠一放里找回生活的节奏;

  有人偏好洗菜做饭,在一刀一工、一食一蔬间获得情绪的抚慰。

  越在忙乱、慌张、情绪低谷和局面失控的时候,越需要保持内心的秩序感,以抚平焦虑、清除杂念、沉淀能量,赢回对生活的复盘。

  03

  有序使人安定,无序使人慌乱。

  仔细想来,很多时候我们生活局面的失控、内心的瓦解,的确是从生活小事的失序开始。

  本来应该每日顺手打扫、物品随手归位的房间,因自己一天天的疏懒,以致房间日渐脏乱令人崩溃;本来可以通过持续健身和规律饮食以保持的身材,因自己一天天的放纵,而使身形日益失控;本来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完成的工作,因自己一天天的拖延,而到濒临期限才觉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而无从完成……

  这种时候,与其说是通过有节奏、有规律的重复某个动作,以重拾内心的平静,不如说是通过容易上手的小事,而重新回到生活的轨道,理清思路、找到方向、保持前行。

  再细一想,我们生活中充满力量的人,也多是内心秩序感很强的人。

  他们在工作中大多有计划、有步骤、有纪律、有方向,因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标是什么,所以能全神贯注调动自己内心的能量,向着某个方向定向积累;

  他们通常在生活上也不散漫、不疏懒、不急躁、不骄傲,因为懂得自重自持,所以才不容易被外物外力所裹挟和操控……

  一个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可掌控自己的人生,按照自己内心的节奏从容生活。

  04

  更大的生命秩序感,是在生老病死、风霜雪雨前的一份平静与恬淡。

  想说说我心中最从容的智者:杨绛。

  出生于辛亥革命的杨绛,经历过战争、政治斗争、疾病、生离死别,可谓一生风雨、一路坎坷,但令人动容的是:她始终以自己的步态稳定走完生命旅程。

  文革遭遇迫害,杨绛被揪出来、剃了阴阳头,但第二天,她戴上假发,照例出门买菜、照例把分配给她清洗厕所的任务完成的一丝不苟、照例擦完就掏出一本书来看;

  被视为“平生唯一杰作”的爱女钱瑗生病离世,杨绛忍着巨大的悲痛、守着三人的回忆,按照女儿生前拟好的提纲,继续完成了充满温情的《我们仨》;

  钱钟书和钱瑗都去了,走在人生边上的杨绛,每天依然有规律的散步饮食、深居简出、笔耕不掇,她整理钱先生留下的书稿、书写一家人留下的记忆,说是打扫现场、尽我应尽之责。

  欢乐与悲伤来来往往,都成了生命里的过客;

  我只管顺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想做之事。

  因为懂得世事无常,所以境遇面前不慌不忙,

  因为知道人生有序,所以内心始终有节有律。

  有序的生活,才是生命的大自在。

来自生活的感悟5

  一般而言,年轻的时候,自己没挣钱,只是花父母的钱的时候,不懂得节约,只知道大把大把地花钱。少年不知愁滋味,其实,是少年不知钱滋味。

  此外,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生活的富裕与否,钱的多少与否,只是一个量的关系,要想懂得节省,需要有个质的飞跃。因此,不要以为穷就一定天然地会懂得节省,这是一种误解。32年前,父亲脑溢血去世,我从插队的北大荒回到北京。家中只剩下孤零零的老母亲一人。我好不容易谋得一个当老师的差事。从学校里拿回的第一个月的工资是42元半,我交给了妈妈。妈妈把钱放进了装我们家金银细软的一个小箱子里,所谓金银细软不过是我们家的粮票布票之类。我看见妈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那是我活到27岁时才在北京挣的第一份钱,是我长这样大才交给妈妈的第一份钱。 其实,即使到了那时我也依然并不懂得节省,只知道有了工资心里稍可舒展一些。真是这样的,有了一个月的工资,我心里有了些底气。这时候,我的一个同学在旧书店里看见有一套十卷本的《鲁迅全集》,20元钱。他知道我喜欢,怕别人买走,便替我买下来。

  20元买一套《鲁迅全集》确实不贵,但以当时我家的生活水平来看,20元将近占了我一个月工资的一半,刚刚交给妈妈的工资,怎么好意思再要回将近一半的钱来买书呢?

  我有些犹豫,心里却惦记着这套《鲁迅全集》。大概像所有孩子的心事都瞒不过母亲一样,妈妈看出了我的'心事。她从装钱的小箱子里拿出了20元钱递给我,让我去买书。她说你放心,我这儿有过日子的钱,你不用操心! 那时妈妈把42元半经营得井井有条,沙场秋点兵一样让这42元半每分钱都恰到好处地派上用场,让这个已经破败得千疮百孔的家重新张起了有些生气的风帆。

  那时,几毛钱一斤的水果,妈妈从来不买,她只买几分钱一斤的处理水果,在我还没有到家的时候,把水果上那些烂掉的、坏掉的部分用刀子剜掉,用水洗得干干净净,摆在盘子里等我回来一起吃。

  有一次,妈妈洗好了、剜好了这样一盘新买来的小沙果,恰巧,我的几个学生找到我家来看我,我赶紧把这些小沙果拿进了里屋,我有些不好意思让学生看见我生活的寒酸。偏偏妈妈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她从里屋里把沙果又端了出来,招待学生们吃。我觉得很伤我的自尊,心里很别扭。学生走后,我向妈妈发脾气,赌气不吃那盘烂沙果。 事后,我后悔冲妈妈发脾气。我虽然亲身经历着生活的艰难,但我并不真正懂得我们每日生活的起码要求是节省。节省和节约不一样,节约,是自己还有一些东西,只不过不要大手大脚一下子用完花光;节省不是这样,节省是东西本来就这么些,要在短缺局促的方寸之间做道场。因此,我说节约是自我约束的一种品质,节省却是一门从艰辛生活中学来的学问,在平常的日子里尤其是在富裕的日子里是不会学到的。 那确实是妈妈的一门学问。

【来自生活的感悟】相关文章:

来自生活的点滴感悟05-10

漂亮生活来自好心态的生活感悟05-12

来自心底的酸楚11-15

感悟生活感悟01-21

感悟生活-生活杂谈05-09

生活累的生活感悟05-08

感谢生活的生活感悟05-08

生活与花朵生活感悟11-17

快乐生活的生活感悟11-23

生活与挫折的生活感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