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佛学禅语

时间:2019-09-12 08:11:16 我要投稿

经典佛学禅语

经典佛学禅语1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布施偈

  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

  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

  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黄昏偈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亚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经典佛学禅语2

  古人云:“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怎样才能够高贵呢?答案就是拥有一颗无私的心灵。

  心灵无私是保持高贵的唯一秘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高贵也是这样,没有一种高贵可以遗世独立。要想保持自己的高贵,就必须拥有高贵的“邻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和华贵。

  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个农夫的妻子去世了,农夫请无相禅师到家里来为他的亡妻诵经超度。佛事完毕以后,农夫问道:“禅师,您认为我的妻子能从这次佛事中受益多少呢?”

  无相禅师如实回答道:“佛法好像慈航,普度众生;好像日光,遍照大地。不只是你的妻子可以从中受益,一切有情众生无不得益。”

  农夫听了有些不满意:“我就知道是这样的,可是我的妻子很娇弱,其他众生也许会占她便宜,把她的功德夺去。请您这次只单单为她诵经超度,不要回向给其他的众生,可以吗?”

  无相禅师慨叹农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开导道:“回向是好事情啊!你看,天上太阳只有一个,但万物皆得其照耀,一粒种子可以生长万千果实。你应该用你的善心点燃这一根蜡烛,去引燃千千万万支蜡烛,这样世间的光亮就会增加几千万倍,而且那支蜡烛并不会因此而减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这样的观念,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因千千万万人的回向,而得到无量的功德,何乐而不为呢?”

  农夫想了想,知道无法说服禅师,只好让步:“好吧,这个教义很好,但是……但是……”农夫吞吞吐吐地说道,“还是要请法师破个例,我有一位邻居,平常总是欺侮我,如果能把他除去,使其在一切众生之外就好了。”

  无相禅师严厉地说道:“既然是一切众生,哪里来的除外?”

  农夫茫然,若有所失。

  人,无论是谁,都会有私心,这是人性中的缺陷,但这种缺陷,并不是无药可救的。我们还有理智与爱,理智与爱可以摒却私心。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无限宝藏,那就是佛性,若我们能除去心中的自私自利,发挥无私的精神,那么我们就能拥有美满的人生。

  每个人的内心都蕴藏着无限宝藏,那就是佛性,若我们能除去心中的自私自利,发挥无私的精神,那么我们就能拥有美满高贵的人生。

经典佛学禅语3

  佛曰:祛除心中的杂念,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就可享受超然的人生。

  很多事,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杂念存在。想要去祛除杂念,就要在心中保持一种平静状态,让杂念没有安身之地。当达到真正的心静状态之时,就不会有任何迷茫,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世间有数不清的诱惑和烦琐在迷惑着我们。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完全抛开世间之事,但是一定要做到,心中少一些杂念,不要被外界环境所干扰。

  有一刚出家的佛门弟子,十分刻苦,终日打坐。他的师父空灵禅师发现后,大为不解,便问道:"你为何要终日打坐?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弟子回答道:"我在参禅啊!因此才不得不整日打坐。"

  空灵被师听罢,微微一笑,说:"参禅与打坐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弟子回答道:"但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一定要守住最容易迷失的心,平时要以清净之心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坐禅时不可身卧吗?我正是遵循您的教诲才这样的。"

  空灵禅师说:"你错了,如果终日如你这样打坐,这并不是禅,而是在折腾自己的身体,根本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弟子越听越糊涂,迷惑地望着师父。空灵禅师紧接着说道:"禅定,并不是让人整日像木头、石头一样死坐着,而是一种身心极度宁静、清明的状态。离开外界的一切物相,是禅;内心安宁不散乱,是定。如果执著人间的物相,内心即散乱;如果离开一切物相的诱惑及困扰,心灵就不会散乱了。我们的心灵本来是很清净安宁的,只是由于受到了外界物相的迷惑和困扰,便会如同明镜上面蒙上了灰尘一样,在不觉中愚昧地迷失了自我。"

  弟子躬下身子,问道:"师父,我如何才能完全祛除妄念,不被世间之事所迷惑,以安心坐禅呢?"

  弟子听罢师父的引导,终于有所醒悟。

  禅心,是指能够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因此,凡事我们都应带有几分禅心,即使再小的事也应如此。如果能够带上几分的禅心去用心做事,那么,自会有所觉悟,有所收获。

  有一天,空灵禅师刚从禅定状态起来之时,刚好听到一阵阵悠扬的钟声响起,空灵禅师特别专注地竖起双耳仔细聆听,等钟声停止后,他忍不住把侍者召来询问道:"刚才敲钟之人为何人?"

  侍者回答道:"他是一个刚来参学的小沙弥。"

  于是,空灵禅师便吩咐侍者将早晨敲钟的小沙弥叫到跟前,问道:"你刚才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敲钟呢?"

  小沙弥不明白禅师为何会这样问他,便答道:"我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只是为了敲钟才敲的,仅此而已。"

  空灵禅师道:"我认为不是,你在敲中之时,心里一定在念着什么。因为我今天所听到的钟声,是一种非常高贵的响亮的声音,只有内心真诚,心怀善念的人,才会敲出如此悦耳的钟声。"

  小沙弥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去念什么,只是由于我在没有出家参学之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敲钟的时候,一定要想着钟即是佛。因此,一定要虔诚,只有充满敬钟如敬佛之情,才有资格去敲钟。"

  空灵禅师听过此话,感到非常满意,便再次提醒小沙弥:"要记得,以后不管在处事何种事务,都不能够忘记保持今天早上敲钟时的禅心。如此下去,将来你必会有所作为。"

  小沙弥谨听禅师的教诲,从此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不管做任何事,动任何念头,一直都保持着敲钟之时的禅心。终于大彻大悟,成为一代有名的禅师。

  佛曰:只要我们能够日日更新、时时自省,就会摆脱世俗的困扰,清除心灵的尘埃。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很多时候,我们所看到的春光灿烂、鸟语花香,或者寒风凛冽、花凋叶落,在禅者的眼里这些都是我们心理作用的结果,是我们的内心感受向外界事物的一种投射而已。如果能够摒弃杂念,保持一颗平常、平静之心,才能够真正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至高境界。

经典佛学禅语4

  我们有一句法语:“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智慧给自己创造美好。”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圆满。你有智慧了,有佛法了,人生就圆满了。若是你没有佛法,没有智慧,人生是不会有圆满的。我觉得我在《掌握完美》里说的那几句话特别好:“世上没有完美,想开了,想通了,就是完美。”自己想开了,想通了,就行了;我们将一切都当好事。一切都观清净,一切都观圆满,一切都当快乐,就行了!“实际也不是这样的呀!为什么非要这样想呢?”你这样想就快乐了,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别让自己烦恼。

  想让自己快乐,就不要看对方的缺点。因为你看对方的缺点,心里就烦恼,这样就痛苦了,相续也被染污了。应该看对方的优点,因为看对方的优点你就欢喜了,就快乐了,内心就清净了。这是保护自己的相续!

  你为什么非要较真呢?因为好多事情都是超越的,你真正到达了彼岸之后,再看此岸的时候,才看得清。你没有到达彼岸,根本就看不清此岸。所以好多事情,你是没法弄明白的;好多事情,你是很难搞清楚的。有些是通过修行,最后才能达到的,所以不要太较真,不要自寻烦恼了。

  你自己开心了,快乐了,轻松了,自在了,身体自然就好了,家庭自然就和睦了,工作自然就顺利了,一切自然也就圆满了。你心情好了,身体能不好吗?

  我们的身体是不是缺营养啊?是不是缺乏运动啊?不是,主要是心,妄念太多,烦恼太多而产生了很多的疾病。所以,妄念是对生命最大的伤害。科学也能证明,你心情好了,开心了,快乐了,轻松了,自在了,身体就会健康。

  佛讲了,你放下了,你真正能为别人的时候,一切都会圆满的。我也经常跟大家讲:“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你没有私心,没有杂念,一心一意为家人,为身边的众生,你能真心对待他们,真正能为他们付出的时候,家庭能不好吗?

  你的家庭为什么不和睦呢?就是因为互相总是不谦让,自我观点特别强,都是自以为是,很多矛盾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不是这样,你真正把自己放下,真正利益他人,你能真心对待身边的众生的时候,这些众生都会被你感化的。万物都能感化,连水和山都能感化,人心是肉,怎么能不感化呢?你感化了他们,家庭自然就和睦了,生活自然就美满了。

  当你没有妄念,只有正知正见的时候,事事能不顺利吗?若是你有智慧,有正知正见,该想的都能想到,该做的'都能做到,你的工作能不圆满吗?能不顺利吗?一定是当下一切圆满。

  我们讲解脱,讲的是当下解脱;讲圆满,讲的是当下圆满。不是等有一天解脱,不是等有一天圆满。可能有人认为要达到那样的境界,要达到那样的水平,一定要经过一些历程,其实不是,就是当下,就在当下。所以,当下一切都是快乐的,都是幸福的,都是好事,都是吉祥的,都是圆满的。

经典佛学禅语5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3、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6、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7、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8、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9、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0、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1、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13、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14、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5、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6、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17、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8、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9、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0、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21、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22、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23、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24、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25、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6、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27、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8、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9、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0、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1、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2、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3、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4、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35、你硬要把单纯的事情看得很严重,那样子你会很痛苦。

  36、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9、广结众缘,就是不要去伤害任何一个人。

  40、沉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41、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42、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4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4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46、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48、有时候我们要冷静问问自已,我们在追求什么?我们活着为了什么?

  49、感谢上苍我所拥有的,感谢上苍我所没有的。

  50、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51、诚实的面对你内心的矛盾和污点,不要欺骗你自己。

  52、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53、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4、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55、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6、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57、如果你能够平平安安的渡过一天,那就是一种福气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

  58、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59、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周遭的世界,我们就只好改变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来面对这一切。

  60、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61、恶口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愈骂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识。

  62、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3、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64、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经典佛学禅语6

  在中国,很多人都信佛,即使不是佛教的教徒,也会耳濡目染,然后潜移默化地接受很多佛学里的人生哲学,我本人也是如此。

  以下的10句话,是佛家十大经典禅语:

  1、一切皆为虚幻。

  2、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怎么理解这10句经典禅语呢?以下部分是转载的内容,我觉得理解得还挺深刻的:

  一、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

  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二、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

  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

  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于是有一这句话的由来,属于佛教的大乘

【经典佛学禅语】相关文章:

1.经典的佛学禅语

2.佛学的经典禅语

3.64句佛学经典禅语

4.佛学禅语录

5.中国佛学震撼禅语

6.参悟心水的佛学禅语

7.命运由你来决定佛学禅语

8.身在红尘随心就好佛学禅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