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科举

时间:2022-12-09 09:43:49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说说科举

说 说 科 举

说说科举

蔡 怀 森

远古时期,游牧部落,有首领。自然是体格强壮,能获猎,有呵护族人部落生存能力者为之。

进入农耕,能教人识稼禾,事耕种,作器具,尝白草,造字记事,疏竣水患者当敬为圣贤。有神农氏,仓颉,尧,舜,禹。那时这些先贤们的产生,应该是群体拥戴、推举,以及遇贤能者让位。即“禅让”。因为这一段时期首领的更替未见有杀戮争夺的记载。

随着农耕社会的发展,有了生活物资的剩余积累,即财富的出现和资源占有现象的产生,这就有了部落之争。结果是“强者为王”,首领就有了“王”的意思。实际上,“王”者以及后来的统治者和“权”的出现,皆源于财富、利益,以及对财富资源的分配之争。“王谋权,权为利,利养权”。 ( )

至商汤,有了“国”的雏形。

武王伐纣,周王灭武。初步形成了强权统治阶层,有了国和国家的概念,自然也就出现了统治管理阶层。此阶段统治者除了沿用征战讨伐的有功人员以掌管国家的权力和爵位外,主要依靠血缘关系分封天下。出现了诸侯、卿、士大夫各辖地域自治管理模式。

先秦时期,在分封制的基础上,有了世袭制,权势由近亲属及后代接替,官员的选拔和任用以世卿为主,突出体现了王权和族权的高度统一。王朝最高统治者往往视血缘的近疏,决定官员爵位的大小和等级。这种以世卿世禄为核心的世袭制的出现,一直影响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管理制度。即使是在明令取消的朝代,“祖上福荫,当之传承”。很有点体制内,“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味道。完全例外的当然有,那就是王朝颠覆更替,由新的统治阶层取代旧的统治阶层,然后还是世袭制,“世卿世禄”,“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些一直根植于国人思想中,难以消除。

魏晋时期,群雄四起,各诸侯国角力竞争,出于对人才的需求,统治阶层推出了“举荐制”,即由公卿、权臣根据需要,推荐所需人才。这就是晋平公期间,祁黄羊“举贤不避亲”的故事。大意是当时有地方缺一类似公安局长的官,祁黄羊举荐了一人,晋平公说:此人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说:我只知道他能胜任这个职位。某地缺一县令,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晋平公又说:这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我考虑的是他有做这个县令的能力,并未考虑他是我的儿子。这就是史上颇有名气的“举贤不避亲”。

至今在山西祁县街头还有祁黄羊的雕象,突出记载着这位乡贤的著多政绩和举贤不避亲的故事。

“举贤不避亲”,理论上也能说得通,实践中也并非不可行。在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选拔任用人才制度的情况下,也只能如此了。例如在战争中,举荐自己的儿子带兵冲锋向前就未必是循私情、谋私利。但不能成为一种制度,个中道理应该是都懂的。

隋朝立国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始把选用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朝廷,统一了人事管理。在这样的背景下,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开设“进士科”,即对进爵受禄之士的产生实施了科举考试制度。方法内容取当时社会文化学问最高端的“五经”为题,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采用“诗赋”,“试策”进行文化程度、理政能力方面的书面考试,按考试成绩的名次选配任用官员。这是科举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

科举制度的出现并公开进行,用规定的知识结构和才能作为录取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平等的公开竞争,轻门第,重才学。屏弃了权门贵族对进爵受禄的垄断。破除了“寒门无士子”的格局。显示了选拔人才公平、公正的优越性。

隋代产生的科举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证明:公平、公正是一切社会发展的主线和诉求,公平、公正就象阳光、雨露般重要。人们始终不渝的追求公平、公正、自由、民主。希望统治阶级做到公正、勤政、廉洁。隋代的科举制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这在当时世界各国文化、文明史上应该是走在前面的。

唐朝沿袭了科举制并不断完备。唐科举除实行制度化外,又增加了一级科考,形成二级选拔制:一,“常科”即每年一次例考,时间程式制度化。二,“制科”即在第一次例考中举的生员中,由朝廷吏部主持,皇帝参与“钦定”的二次科考,以选拔高层管理人员。

唐时沿用了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皆可报名应试的政策,同时对吏部高层考试,时称“进大级”,增加了面试和“政审”项目。面试条件据说一,“形貌端正丰伟”病态羸弱的不行。二,回答提问语言要清晰有条理。三,要有一笔好字。四,要能写出判案文书,看用词是否得当。政审当然是乡里无劣迹,居家持孝道。还要有地方大户具结的担保文书。这就使得天下才俊,读书人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上升均有通道。以至人们勤奋读书,端庄做人,讲道德,重孝道。社会风气大变。这是唐代一度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想了解唐代经科举选拔的人才水平能力究竞如何,我们今天很难具体领教了,不过看看同时期的李商隐有过的一段评价:“天地之灾变尽解矣,人事之兴废尽究矣,帝王之道尽识矣,圣贤之书尽知矣”,可以感觉到水平还是不错的。

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唐王朝还设置了武科考试,由兵部主考,考体力,刀、枪、骑、射等科目,当然也有“武策”之类的题试论文。“文才武举”,天下人才皆有入仕报国之途。

宋朝科举在继承唐之旧规的基础上,对科考内容进行了一些重大调整和充实。以前的科考教材和应试内容一律出自“五经”。南宋王安石变法,涉及科举内容,开始增加了由朱熹汇编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就是后代被读书人奉为典籍的“四书五经”。

宋代科举值得一提的是在宋太宗、宋仁宗时,当时的权贵阶层为使自己的子弟增加入仕机会,一度暗箱操作,人情干预判卷录取,还对社会中下层子弟人为限制报名录

【说说科举】相关文章:

和科举考试有关的成语04-30

解读古典诗词背后的故事:诗词里的科举05-07

个性说说伤感说说04-04

美丽说说说心情04-04

经典说说大全伤感说说04-05

伤感经典说说长篇说说04-05

空间说说大全经典说说04-05

朋友之间的说说_说说08-29

心情说说很现实的说说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