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课》教你如何三分钟讲好一个故事

时间:2023-01-13 19:28:41 文章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说课》教你如何三分钟讲好一个故事



我从大学开始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经济的,心理的,实用的……,但我从没有看过一本工具书可以像一个未解之谜一样让我念念不忘。每个篇章只要你看完前面几句,你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了解剧情接下来的发展,迫不及待的想要读下去。

《小说课》教你如何三分钟讲好一个故事

比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情节是如何吸引读者的:

每天,克里丝汀都会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醒来。醒来时,身边躺着一个陌生的男子。镜子里的自己比记忆中的自己老了20岁。男人说,我是你的丈夫—本,20年前的一场严重车祸夺取了你记忆。随后本告诉克莉丝汀,关于她失忆前的一点一滴。克莉丝汀只能从本的口中慢慢的重建“自己”。然后,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每天睡前,克莉丝汀都会发现一本自己写的日记,日记的开头永远是:“别相信本……”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这样的工具书,看再多也看不够啊。下面正式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小说课》,这本书分为壹贰两册,第一册的副标题是折磨读者的秘密,第二册的副标题是偷故事的人,是一本教你如何3分钟写出一个好故事的工具书,豆瓣评分8.0分。

我们先来说第一册,一个好的故事是怎么折磨读者的呢?

1.人物

人物的塑造分为内外两种,外在则主要指相貌,比如说三国演义对关羽的描写,是一个手持青龙偃月刀,跨骑赤兔马,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外在的人物塑造则指性格,比如曹操那句世人皆知的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有典故的,话说曹操因为自己的疑心,杀错了人,最后还补上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人物内心性格跃然纸上。

很多的故事里面的每角色都是没有任何特点的,就像几个相貌模糊的人在对话,这就是人物刻画没有做好。

2.对话

我们知道有一个冰山理论,说的是冰上露出水面被人们看到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藏在水下面的。

对话也是这样,一个好的对话不仅可以推动情节,还可以代替小说里面的描写,叙述,甚至议论……。

比如海明威写的这一段对话

女主角望着远方连绵的白色群山,若有似无的说:“那些山看起来像是一群白象”
男:“我从来没有看过什么白象“
女:“你是不会看过的”
男:“我也许看过,你有什么证据说我不曾见过?”

上面几句话,看着只是平凡的对话,但是藏在水下面的内容,却早已将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性格,矛盾说清楚了。

3.开场

有本书叫《百年孤独》,他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许多年后,当奥雷连诺上校面对行刑枪队是,他便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说写的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在的,许多年后,将时间拉到了未来,而当他被执刑的时候,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时间又回到了现在。内在的原因是,对于奥雷连诺上校而言,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一件事行刑,另外一件事则是小时候的一件小事,正是这一件小事描绘了奥雷连诺上校的性格,也暗示了他的结局。

以上三个只是故事里面我比较感兴趣的三个角度,其实作者对故事的各个部分都有说明,比如场景,时间,叙事的角度,如何穿越时空,如何制定规则,如何制造冲突……

下面我们继续说小说课的第二册,偷故事的人,教你如何在三分钟内说好一个故事。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一个三分钟讲一个好故事的公式,这个公式有七个问题:

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2.他的“阻碍”是什么?
3.他如何“努力”?
4.“结果如何了”?
5.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6.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上面的七个问题简化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个故事的公式:1.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不管是小说,电影还是故事,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戏剧结构,比如小说《80天环游世界》就是一个符合故事公式的典型案例。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公式自己试着编一个故事,看看效果如何。

相比于第一册的故事元素拆解分析,第二册更多是教你如何去写一个故事,如何去借鉴其他小说的优秀手法为自己服务,比如我开头写的那小段故事,就是摘自小说课第二册中的一个片段。

一个具有故事性的信息是最有传播力和粘性的,而本书就是教你如何讲故事的一本武功秘籍,从招式到内功心法。

【《小说课》教你如何三分钟讲好一个故事】相关文章:

教你如何体验成功的哲理故事04-20

讲好故事作文12-21

好记者讲好故事04-01

讲好中国故事作文11-17

教你如何生存如何竞争励志语录05-11

教你如何牢记高频短语04-01

教你如何阅读说明文05-09

教你如何制定暑期学习计划05-02

教你如何白手起家创业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