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随笔散文(2)

时间:2020-11-29 16:01:27 我要投稿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7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爱.我说不对!母亲的爱是永恒的,她是一颗不落的星。

  亲情在这世间,总是让生活充溢着一份份平平常常但却恒久的温暖,亲情是贯穿生命始终的。为此,我要祝福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

  捋开额前的细发,便可以惊见星星点点银丝,妈妈,是你的青春转嫁到了我的身上么?辛劳一辈子的您虽已银发如雪,可您在我心目中仍是那么的青春靓丽!妈,祝您永远年轻快乐!!!

  轻一声问安,将我心中的祝福化作阳光般的温暖,永恒地留在您眼中、您心中。岁月已将您们的青春燃烧,但您们的关怀和勉励将伴我信步风雨人生。妈妈,您的爱是崇高的爱,只是给予,不求索取,不溯既往,不讨恩情。给您我的全部的爱,您是我今生唯一的祝福。历经风雨洗礼,盼您始终坚强如昔。我要我的祝福,伴随您三百六十五天。走过了那么多年,我才深深知道,最爱我的人是您,妈妈。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是您指引我走出第一步,帮助我找到以后的路,谢谢您,妈妈! 妈妈,女儿已长大,不再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您更爱我;这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取代您在我心里的位置。妈妈,无论在哪里,我永远爱您。从没有为您写过什么,也没有给您说过什么感谢的话,但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意,点点滴滴都在心头。您善意的叮嘱,我不懂珍惜,一旦您不在我身边,我才晓得您对我的可贵。妈妈,希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平安快乐每一天。

  也许,在我们这一生中,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时光荏苒,我们在妈妈温馨的抚爱中长大成人,妈妈总是把一缕缕温暖及时输送给我们,让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纯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对妈妈您说声:妈妈节日快乐!愿妈妈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健康快乐!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8

     打电话回去,向母亲道声节日快乐,母亲竟没有反应过来,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有一个母亲节。也难怪,作为一个农村妇女,除了几个传统节日外,母亲对其它节日一无所知。但儿子打电话回来她总是很高兴的。不管有没有问侯,只要听到儿女的声音,知道儿女在外面平平安安就可以了。

  自父亲去世后,母亲这些年一个人独自守在老屋,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四个儿女都成家了,大女儿当然出嫁了,大儿子和三儿子远在深圳,我这个二儿子也在不远不近的湘潭。对母亲来说,离黄土越来越近,但离儿女似乎越来越远,到头来没有一个人留在身边。我常常想,母亲一个人守着一栋偌大的房子,出入悄无声息,生活冷冷清清,不知道是怎样的煎熬。母亲患有高血压,倘若哪天不小心摔倒了,只怕是死了都没人知晓。母亲在女儿家,在深圳,在湘潭都住过,但都很短暂,原因是不习惯,总觉得不如老家好。我们做儿女的也拿她没有办法。

  母亲每天吃得很简单,花钱很少(除了降压药是常备的外),我们几兄弟每人每年几百块钱就可以供养母亲了,其它方面更没有操过什么心。相反,母亲却为我们操足了心。哪个儿女生了小孩,最难带的那段日子都是交给母亲,一把屎一把尿任母亲拉扯。女儿阑尾炎穿孔都是她全程照顾。小儿子在外面打架被人砍断了左手,她伤心得三天没有吃喝。大孙子在外面上网夜不归家,她比谁都急。她一天到晚不但为儿女担忧,也为孙儿女担忧。她希望每天都接到我们的电话,目的不是为了求得我们的一声问侯,而是知道我们平安就心满意足了。

  也许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吧,她们的心胸像天空一样宽广,爱像大地一样深厚。如今有许多家庭,儿女都在异乡工作和生活,家里留守的都是老人和小孩,我们需要母辈们给我们驻守坚强安全的后盾,也许只有这样,我们在外面的拼搏才会有动力。

  祝天下所有的母亲快乐!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9

  忘记是哪天了,在我下楼离家,骑行在小区那条水泥铺就的涌路上远去,偶然回头,远眺我家那高高的五楼阳台,我看到,白发皓首的老母亲正俯伏在阳台的窗台上,将她一双昏花的老眼紧贴着玻璃目送我的背影消失在楼的拐角处。从那天起,每天早晨离家,我都会回过身来向身在高处的母亲挥挥手……那一刻,我的心里便有一种不由自主的异样在涌动,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愫便萦绕在我狭隘的胸间了。不知有多少次,我都是鼻子酸酸的骑驶出小区的大门。

  母亲快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人老了,最耐不得的事情是寂寞和孤独。而我一走出家门就是一整天,那漫漫白昼,老母亲只能自己在那个与世隔绝的空旷的房子里孤寂地打发她难耐的时光了。

  母亲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在老家住着时,她可以东家坐会儿西家串串,绸缪的乡情,侃不完的闲篇儿总让她觉得时光短促不能尽兴。再长的白天,也如白驹过隙般飞快地流走了。

  老母亲患有老年性支气管儿炎。如今岁数大了,动不动就喘,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咳喘的就越发地利害。

  前些年,每到秋季,我都把老母亲接到自己的楼房来住上一个冬天。后来,年岁大了,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母亲就在我这里长久的居住了下来。

  母亲在我身边的这些年,把每天的几节课上完了,处理完了其他事物,我会推掉手里的闲杂冗事,匆匆地蹬上自行车忙着往家里赶,心里的那份儿急切,也只有自己清楚是为什么。

  每天早上临出家门,跟在身后的母亲都会重复着问我同一句话:今儿有几节课,几点能回来?只要我告诉她回家的大致钟点儿,待到进得小区看到了自家的阳台时,窗子上便早有老母亲那双四下里张望的眼睛贴在那里了……老母亲患有老年白内障,虽然一只眼睛作了人工晶体的植入手术,但花眼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伏在高高的阳台上,她也许根本看不清楚儿子的模样,甚至连我向她扬起的手臂也只是看个大概,但灵动的感觉会告诉她是自己的儿子回来了。于是,她便早早地把屋门打开迎接我了……

  人老了,感情就越发的脆弱,盼望见到儿女的心情就格外的迫切。平时,每隔十天半月,三哥都要来我这里看望母亲。临走的时候,老母亲都会重复地叮嘱一句:到家来个电话。待目送三哥的车没影了,母亲就会坚守在电话机旁执着地等待。什么时候电话那头传来了三哥向她报安的声音,母亲才把一颗不安的心放进肚子。

  母亲辛劳了一生,过惯了乡下的苦日子。许是贫穷简朴的生活过久了,养成了她惯于节俭和肯于吃苦的朴实品质。平时,你要是稍有一点儿浪费,她都会不厌其烦地数叨你老半天。母亲心里清楚,哪个儿子兜里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所以也就总是这样叮嘱我们:别乱花钱,也甭惦记着给我买什么,我吃什么都不香,什么也不想吃。母亲就是这样,她每顿儿必喝的那点小酒儿,也总是宁少勿多,倒多了一点儿还要想法倒回去,总怕哪天把瓶里的酒倒没了要我破费。

  母亲从来也不考虑她自己的需求,也从不张口向自己的儿女索要什么。她总和我说:妈是有今儿没明儿的人了,甭总想着我,我什么也不需要。

  每次母亲从我这里转向他处,她都会自言自语地重复着一句话:这回走了,下回就不知道还来得了来不了!

  每天晚上,陪老母亲看会儿电视,我便坐到电脑前写点东西。有时,母亲撑扶在我身旁的桌角儿,一边看着我敲击键盘的那双手,还不时地把目光扫向电脑的屏幕。看着一个个汉字蹦跳出来整齐地排列在屏幕上面,她不止一次地问我说:那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吗?我笑了,但心里却酸酸的。对于目不识丁的母亲来说,那大片的黑字,它们是怎么从电脑里跳出来的,该怎么读,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每次讲解过后,从母亲的目光里我都能捕捉到母亲艳羡的神情,更有那在她转身之后的些许惆怅。更多的时候,母亲为拥有一个识很多字的儿子而感到自豪和宽慰,那神情,似乎在我认识的很多字里也有她的一份儿——这就是我的母亲!

  凝视着自己风烛残年的母亲,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永恒的话题:到底是因为什么让我们的母亲如此的慷慨大度?人世间还能有谁比我们的母亲的给予奉献更多呢?说到宽广和伟大,世界上还能能有谁比母亲的胸襟更宽广情怀更伟大呢?没有,惟有我们的母亲!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10

  少年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的时候,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盲目的爱。 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向正午,人生有了春也开始了夏的时候,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深刻的爱。

  我们也许突然感悟,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从明月流向一座冰山的岁月。

  随着生命的脚步,当我们也以一角尾纹,一缕白发在感受母亲额头的皱纹,母亲满头白发的时候,我们有时竟难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们的母亲,还是我们的岁月?

  岁月的流逝是无言的,当我们对岁月有所感觉时,一定是在深深的回忆中。而对母亲的牺牲真正有所体会时,我们也一定进入了付出和牺牲的季节。

  倘若没有母亲的付出,母亲的牺牲,母亲巨大无私的爱,这个世界还会有温暖,有阳光吗?当我们以为肩头挑起责任也挑起使命的时候,当我们似乎可以傲视人生的时候,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白发苍苍的母亲正以一种---充满无限怜爱、无限关怀、无限牵挂的目光,在背后深情的注视着我们。

  我们会在刹那间感到,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其实永远没有摆脱婴儿的感觉,我们永远是母亲怀里那个不懂事的孩子。

  往往是在回首的片刻,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蓦然发现我们从未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牵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又能回报母亲什么呢?

  母亲是一种岁月,她担负着最多的痛苦,背负着最多的压力,咽下最多的泪水,仍以爱,以温情,以慈悲,以善良,以微笑, 对着人生,对着我们!

  没有母亲,生命将是一团漆黑;没有母亲,世界将失去温暖。那么多哲人志士,将伤痕累累的民族视为母亲,将涛声不断的江河视为母亲,将广阔无垠的大地视为母亲。

  因为能承受的,母亲都承受了;该付出的,母亲都付出了。而作为一种岁月,母亲既是民族的象征,也是爱的象征。

  母亲是一只船,载着我们的期待和梦幻;

  母亲是一棵树,为我们遮挡风雪和严寒;

  母亲是一盏灯,给我们光明和温暖。

  人生中,母亲就是一切。

  在悲伤时,她是慰籍;

  在沮丧时,她是希望;

  在软弱时,她是力量。

  自然界的一切,都象征并表露着母性。

  高尔基说:妇女对世界说来是母亲。

  不仅因为母亲生儿养女,

  而且重要的是因为她教育人,

  把生活的快乐给人。

  您是一棵大树,

  春天倚着您幻想,

  夏天倚着您繁茂,

  秋天倚着您成熟,

  冬天倚着您沉思。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11

  曾经以为忙碌的日子让多愁善感的我已不再怀旧,也曾经以为生活的快节奏已不容我有喘息的机会。可随着季节的变迁,尤其每到秋天,我格外追思已故的亲人。

  茫茫尘世,岁月悠悠,流年在指尖轻轻地刻下痕迹,秋天的每片落叶,每朵流动的云,每束绚烂的花都是埋葬在岁月风骨里的温润与素净,都代表着我对亲人无限的思念……

  “秋风摇拽叶飞扬,列空南雁翱天翔。”过了霜降便到晚秋。

  2015年晚秋,一天中午下班回家,进门见父母来了,我高兴地叫声爸妈。一问才知他们来是给母亲看病的,只是顺便过来看看我们。我急忙问母亲病情如何。爸说:“不要紧,去医院看了,医生给开些药,让注意多休息。”

  我说:“秋收完了,地里也没啥活干了,就多住几天,再仔细给母亲检查一下身体。”

  母亲说:“你俩上班忙,吃完饭我们就回去。”我两口子再三挽留,父母总算留了下来。我知道在家里母亲是闲不下来的,也只有在我这儿才能歇歇。

  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

  小时候父亲在外工作,母亲既要参加生产队劳动,还要照顾两位老人及我们姐弟三个。为了能多挣工分,每天起早贪黑,干的都是工分相对大的活,年终所挣的工分在妇女中最多。土地承包后,母亲除忙地里活,又在家里搞起养鸡业,用她单薄的双肩扛起这个家。

  一次我因发高烧导致小儿麻痹症,母亲急抱着我去父亲那儿。父亲带我到医院,医生看后说要想彻底治愈需要针灸。为不影响父亲上班,母亲每天抱着我走十几里路去医院针灸,晚上回来用热水为我熏洗,按摩,搓揉。一个多月风雨无阻,我的腿终于康复,没落下任何残疾。看着我和其他小孩一样正常走路、跑步、玩耍,母亲露出欣慰的微笑。

  上中学时要住校,每星期回家两次背馍和菜。我背的馍是母亲亲手烙的锅盔。母亲每次烙馍时都要往面里打两个鸡蛋,再倒点油,然后和面、搋面、擀饼,放进大黑老锅里,用麦秸火烧,先大火,后文火慢慢烤。她不顾烟熏火燎,手法娴熟地烙出一个个锅盔,我老远就能闻到淡淡的香味。待到稍微凉些,再用刀切成一块一块的。菜是咸菜,是母亲亲手用白罗卜,红罗卜淹制而成的。她用刀切成细而均匀的丝后,放上辣椒面,用油一泼,香脆可口,看着都香。班里好多同学都喜欢吃我母亲烙的锅盔馍,还有咸菜丝。同学们经常要求拿他们的干粮换我的吃。六年下来,母亲烙的锅盔垒起来就是一架登天的云梯,铺开来似一条黄金大道。

  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

  因经济条件所限,农村人大都做衣服鞋帽,父亲托人买了台缝纫机。母亲白天劳动一天,晚上给家人做衣服鞋帽外,还做舅家,姑家的。逢年过节,有时一连熬几个通宵。母亲会刺绣,特别是小孩鞋帽上绣的各式各样的图案,如猫耳鞋,虎头鞋,个个都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大都不做衣服鞋帽了,又用毛线编织桌椅的垫子,勾织保暖托鞋,绣十字绣。绣的鞋垫有鸳鸯戏水,龙凤呈祥,一朵莲花顺地开,各种花样的鞋垫一个个小巧玲珑,逼真精致。

  母亲是一个乐善好施的热心人。

  在左邻右舍为人处事深得大家爱戴,一年到头家里热闹得像集市,有好吃好喝的东西大家随便吃喝,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无论谁家有困难,有需要她帮助的,她都竭尽全力。脸上整天挂着笑容,像菊花般灿烂。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母亲满头乌黑靓丽的头发已经变得花白了,脸上的道道褶皱是岁月年华留下的美丽符号。纵是岁月改变了容貌,纵是沧海变作了桑田,人类最不能动摇的情感,还是那深深的母爱。

  平时不在父母身边,媳妇就尽我们所能,每天为他们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尽心尽力照顾二老。一个星期后,父亲硬要回去,母亲一听也要回去,我俩好说歹说母亲总算答应留下来。又一个星期后,母亲又要回去,我生气地说:“要回你自己回去。”母亲说:“你俩上班忙,我也帮不上啥忙,还要你们照看我。”说着拿上她的东西就往门外走,一看实在没办法,我只好把母亲送回老家。

  2016年正月十四日早上,我正收拾东西准备回老家,突然母亲打来电话说想吃搅团。带上单位发的圆宵、水果,路过北什字时,我买了一份搅团鱼鱼,一份搅团片片。我回到家,一进门就叫“妈”,见母亲坐在炕上正绣鞋垫。母亲说:“哎,这几天啥都不想吃,想起你上次带回的搅团好吃,就让你给我买些。”我从厨房拿付碗筷,把搅团放进去,然后把汁水和菜放进去,端给母亲,她吃的那么津津有味,那么的香。母亲吃完说:“你想吃啥,妈一会去给你做。”我随口就说:“棍棍扯面。”

  我最爱吃母亲做的扯面,她的做法和别人不一样,她的扯面是用手搓出来的。里面下点菠菜,出来盛在碗里,放上辣椒面,用油一泼就好了。吃起来美味可口。吃完饭,母亲,父亲和我拉家常。父亲很少说话,母亲主要说我小时候一些糗事,还有些老人的事。从两点一直到七点多,那天她话特别多,平时没那么多话,我心里感觉有些奇怪。那天我回到家都八点多了。

  正月二十日早上,我不到八点进厂,正在换工作服,弟弟突然打来电话来说母亲病了,已打了120。我 急忙换下工作服,跑步出厂,边跑边打电话通知媳妇。出厂门又给弟弟打电话问是那家医院,弟说不用去医院了,直接回家吧!我心里一沉,急忙和媳妇往家赶。到家大门前,见人们神情凝重地进进出出。我急忙奔向母亲的房间,慈祥可爱的母亲已闭上了她那明亮有神的大眼睛。我疯了一般地扑向母亲,抱住母亲。你太狠心了,连最后一面都不让你儿我见你啊……

  是你用温暖的身体把我带到这个世界。

  而今我却用双手抱着你逐渐冰凉的身体。

  母亲去逝这一年多来,我一直没缓过劲来,总觉得她还活着。

  2017年10月28日,我和媳妇,儿子一块回老家。一进门从前到后叫“妈”,没有人回应,进入房间眏入眼帘的只有写字台上母亲的遗像。她微笑着,仿佛在对我说:“你一家子回来了。妈啥都好着,你不用挂心。天凉了,你身体不好多加点衣服。把你爸照看好,好好过日子。还你那臭脾气要改改,遇事别再那么冲动。”

  尽管明白生老病死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但母亲突然离世是我姐弟永远的痛,是我们为人子女想报答都来不及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

  为今只有尽心尽力照顾好老父亲,让他颐养天年。为今只有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相互帮扶,过好日子。为今只有教育好下一代,让他们学有所成。以慰母亲泉下之灵。

  放心吧,母亲!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12

  七十八岁高龄的母亲于五月初七日下午十四点二十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们这一群绕膝的儿女子孙。

  处理完母亲的后事,姑嫂几人清理母亲的遗物。嫂子将那只鼓鼓账账,还是三十年前母亲为我和妹妹用麻线织成蚊帐做嫁妆时剩下的一块生布料缝成袋子,母亲当做枕头伴随她度过了晚年的“枕头”准备拆开进行清理。

  多少年来,最熟悉不过她的儿女孙子们对这只袋子都怀有一种猜不透的神秘感。每次回家见母亲睡觉时以这袋子为枕,未免不舒服,并劝她老人家换个软一点的枕头,可她总是微笑着说是习惯了。还幽默地说道喜欢高枕,高枕无忧啊!我以为母亲老了,性格也变得怪了。 嫂子们以为其中一定藏着什么奥秘;侄儿们也猜想袋子里藏有钱和贵重物品,并多次求她解囊而未成。并想趁她不在家时解开看个究竟而未达目的。因母亲有言在先,袋子的位置和打结都有他的特殊手法,谁要是稍微动了手脚她便知道。加之母亲在晚辈的眼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活祖宗,谁也不愿意解开袋中之谜。而今,永远离开了她的亲人,也舍得丢下了这只朝夕相处的枕头袋子。

  满堂的儿女孙子及亲友们都怀着各种企盼已久揭开袋中秘密的心情围观着……

  嫂子用她那麻利的双手好不容易才解开了母亲良苦用心所系的特殊结。

  首先,拿出的一包是用一条还未散褶的新裤包着青白蓝各色新衣;另一包是各色新旧零星布块;还有一袋是几个小朔料袋装着一叠叠、一扎扎或过了时已作废的布票、油票、粮票等。目不识丁的母亲还好几次从她的袋中找到了家里人丢失的条据;最后一包是几件成了烂布条的衣服。那一件补丁叠补丁由春秋单衣变成了加厚夹袄的青毛尼上衣跃入了我的眼帘。我便将那衣紧紧贴在胸前,我的双手在颤抖,又嚎啕大哭起来。在场人只知我见物思人,却不解其中之意。

  双手紧握母亲这件上衣,回想起她将布料裁剪缝成衣穿上身的那一幕幕,我更是泣不成声。泪水仿佛将我带回到了三十年前,父亲从早到晚从焦潭湾至毛角口近二十华里沿资江逆水而上几毛钱一趟靠拉纤赚来的辛苦钱除了购买油盐酱醋等物外,其余的钱给母亲购回了这块青毛尼料子。当时,母亲从父亲手里接过一看便高兴地说了一句“多好的布料啊”。当她打开布料一看时,只见几块像浆糊干壳了一样的印子,再看看父亲那多次拉纤摔在河坡石头上的伤口,一切尽在不言中……母亲的眼睛湿润了,心里也在流着血。

  母亲干完白天繁重的家务活,晚上便在那盏没有灯罩被夜风吹得像萤火虫,忽明忽暗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着。不到几个晚上,母亲便穿上那件她亲手缝的很合身的青毛尼上衣去舅舅家喝喜酒。母亲匀称的身材配上合身的新衣以及她那精巧的手工制作使多少在场宾客羡慕。

  多少次做客回家后便脱下那件上衣抖一抖灰、用毛巾蘸温水抹一抹,晾干叠好又收藏起来待下次做客时再穿。二十多年来就只那件时装,再没添置新罩衣。褪了色后就用染料煮一煮,也记不清煮了多少次,直到我和妹妹走上工作岗位后才给母亲买了几件新衣,她总是舍不得穿。为劝她穿上好一点的衣,我不知与母亲赌过多少次气。可母亲却冲着我说什么“穿衣吃饭不受别人的旁白”,她反而多次叫我们姐妹俩以后少给她买新衣。

  母亲那件衣上的补丁不会比他的岁数少;那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层层加固的针线比她一生走过的路还要长。

  有一次我回家为半身不遂的母亲换衣时,见她仍然贴身穿着那已不识其本来面目的破烂旧衣,既心痛,又生气。厚薄不匀,对于不能动弹的老人来说更是一种可想而知的难受。生气的是留着好衣不穿,却穿着破烂不堪的,认为她老人家故意丢我们下辈人的脸。像这样连抹布还不如的烂衣叫人怎能晾得出去。我一气之下,把它扔到二哥屋后的竹林里去了。到了半晚时分,母亲问及那衣已是否晾干了,我吱唔了几句便搪塞过去了。谁知隔了几天,母亲说要换内衣,而且指定要穿那件衣。我知道母亲的用意,只得照实说已扔了。又谁知,话音刚落,母亲非常生气,提高嗓门大声嚷着,并挣扎着身子。我意识到了她要亲自去将那衣捡回来。我也深知母亲那倔强的脾气,为顺她老人家心意,无奈何我又只得把那衣捡了回来。

  原来,我以为母亲执拗看重此衣是一种返老还童的表现,如今捧着此衣却心如刀绞。而今天我却终于才明白……

  正是那件衣,是母亲对父亲所付出的爱表示一种深切的怀念。时常听父母提及他们婚后不久,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夹着一条小乌篷船在湘资沅澧四水中穿行。当时顾不得他们自己的装扮和享受。遗憾的是父母亲均未听到那首脍炙人口的《纤夫的爱》之歌。

  正是那件衣,有多少次我在晚上做功课时,母亲将她披在我的身上御寒。当我被录取大学的那一时刻,母亲的心情比我自己还要激动。她逢人便说:“我家祖祖辈辈今天终于也出了个‘女秀才’”。当我要踏上入校的征途时,她送了我一程又一程,挥动着那件衣一次又一次地为我送行告别,直到我乘船而去……母亲抓着那件衣一股气地跑到屋后的竹林里放声大哭起来。过于的激动和思念,扑嗽嗽的泪水落在那衣上,妹妹从母亲手里接过那件湿湿的衣……

  正是那件衣,它使我从母亲身上看到了一个勤劳、朴实、聪慧、贤淑、慈祥而又伟大的母亲。她那优秀的品格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从小勤奋好学。母亲给了我求知的愿望和知识的源泉,才使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她常用那句“好女不要着嫁妆”的古训来鞭策激烈我发奋学习。

  正是这件衣,它使我仿效了慈母朴素之本色。至今一些亲朋戚友一见面时开口便说“你这个不合拍的老古董,在穿戴方面一点也未赶上时代的步伐,这样不入时的低档料衣服早该扔了”。如以母亲的补丁衣相比,我的应算是顶好的。

  从这件衣上可以看到凝结着母亲多少年来的心血和聪明才智。母亲勤俭质朴的优良传统、心怀坦荡的高尚品格、默默奉献的无私精神,正展现出了她那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情操。

  母亲这件衣对我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

  我要将这宝贵的遗产好好保留在身边,直到永远……

【关于母亲的随笔散文】相关文章:

1.关于母亲的散文随笔-描写母亲的散文随笔-有关母亲的散文随笔

2.母亲的菜园随笔散文

3.散文随笔《母亲》

4.伟大的母亲散文随笔

5.母亲的布鞋散文随笔

6.描写母亲的散文随笔

7.母亲节日的随笔散文

8.母亲节的随笔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