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怀念

时间:2022-12-09 13:46:38 母亲节 我要投稿

母亲节的怀念

母亲节的怀念1

  送书不是赠书, 是我们家乡的一种说法。下个定义的话, 送书就是资助人上学读书。在旧时,送书意味着送书人的牺牲精神和对被送书人的特别的关照。

母亲节的怀念

  母亲从小渴望上学,但家里穷,没钱上学。不过即使有钱,在那男尊女卑的时代,她也没资格上学。母亲没进过学堂,却把上学的渴望化作热情为人送书:为我们兄妹,为舅舅,为姨母,为表姐……

  母亲有五姐弟,她是老大,下面还有三妹一弟。有资格上学的当然只有我唯一的舅舅。母亲16岁那年,外祖父就去世了。这时,舅舅立即意识到辍学的危险。他找外祖母商量, 外祖母用眼泪给了他回答。绝望中,他求助于母亲。母亲坚定地说:“我支持你。我讨米要饭也保证你有书读。”舅舅得到意外的支持,竟感动得呜呜地哭了。在往后更艰难的日子里,母亲帮助外祖母苦苦地支撑着失去主心骨的家,象极力撑着一叶风雨飘遥中随时可能倾覆的小舟。母亲的支持,使舅舅圆了读书梦。解放初,舅舅考上了军校。在朝鲜上甘岭战役后,当了团长。

  母亲生育了我们兄妹五个,她和父亲把我们一个个送上学。父亲在县商业局工作,把大哥、姐姐带在县城上高中、 初中,我们三个小的就在母亲身边上完小、初小。这在农村是很少有的。祖父看到我家没主劳力,母亲累死累活地奔波,建议我上高中的大哥辍学务农。母亲搪塞着拒绝了。伯父母、姑父母也一个一个来劝说,可没一个能改变母亲的主意的。 他们劝厌了就不再劝了,于是议论母亲太死心眼了:“富人靠读书,穷人靠养猪,农村孩子送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憔悴的.父亲看到送书的前景渺茫,也劝母亲放弃送书的念头。为送书而受过很多冷嘲热讽的母亲,在父亲面前委屈地哭了。她倔强地说:“我要送书。只要伢儿们能读,我就要送。我做牛做马也愿意送。”

  文化大中,有人给 “走资派”父亲写大字报,说他培养了一窝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母亲反唇相讥:“我娘家是雇农,伢他舅是上过朝鲜战场的团长。我的伢子根红苗正,个个都是无产阶级接班人。”这里母亲打了舅舅的牌子。受过母亲支持读书的舅舅,给母亲争了光,母亲也尝到了送书的甜头。

  母亲就是这样拼命为我们送书。扳指数来,父母为我们兄妹5个累计送书达68年。父母的心血没有白费,后来我们都参加了工作,也小有成就。

母亲节的怀念2

  必须肯定一点:母亲在我心中是威严的,一直是这样。但,她树立威严的其中一种方式——每一个农村妇女都会用得——“暴力”,现在想想真的模糊,模糊她给的“暴力”,不能说一点都不记得,可的确关于这一点的记忆被披上了层纱。想到这,那件事便又清晰了。那年我上了五年级,同学间一种插卡的学习机流行起来,此时母亲远在宁波打工。期中考试考了班级第一,便在爸爸鼓励下给母亲写了一封信,告诉母亲我取得的成绩并提出想妈妈给我买个学习机。很快,我的要求便得到满足。若干年后,我上了初三,一次在整理房间时不经意间把那台尘封已久的学习机给翻出来了,旁边的母亲看见,说了句让我至今想起心仍然隐隐颤抖——这是我那年省了一个月生活费给你买的。我知道母亲是个很节俭的人,她绝对不会去动每月固定存入银行的钱,而是会在本来就很有限的生活费里去挤。很难想象母亲那个月是怎么过的,毕竟是个弱女子,毕竟是每天要工作八个小时,毕竟每天还要把亲戚们洗成堆的脏衣服,毕竟每天还要做不该做的诸多家务事……木然良久,母亲的那份威严在我心中更加隽永。

  蓦然,想起《背影》中朱自清多次提及的那句话,“我现在想想,那时真的太聪明了”不由得感同深受。曾经做过许多错事,自以为是的事,以自己狭隘价值观去评价的事,不知多么的.伤害母亲。

  母亲是一个非常好客热心的人,饭桌上总会喜欢把别人家夹菜,不管有没有客人。由于初中时期是住宿生,两三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吃饭时母亲都不停地劝我吃菜,帮我夹菜,而且还是不是的责备爸爸,“没吃过菜呀,就像夹××一样”,其实爸爸也没吃什么。可是,我却讨厌这种方式。现在想想,我的确很“聪明”。现在不能用语言去保证啥,抑或一切就在不言中吧。

  然后,天,晴转多云,冷冷的,南方的天又开始湿润润的,不由想起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以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潮润润的。似乎这也算个伤情的季节,正月十四那天晚上,地点,我家厨房,我们一家三口吃着母亲精心准备的饭,因为我明天要到校。一种气氛,与春节的那种人们的笑靥如虹格格不入,母亲,“明天你要走了,现在心里还真舍不得,真要走了还一样”,泪水出来了。“我是去读书,又不是一去不回……”,似乎我的安慰是催泪弹,母亲又簌簌起来。现在真的和史铁生有种共鸣——“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总是要加倍的”。

  母亲,给我的可以写一篇史诗,比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都要长,抑或每个人都可以这么说,可是现在的我,我该对母亲说:“妈,放心,儿子一切都好”。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衷心祝福你节日快乐!

母亲节的怀念3

  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不惑之年,儿女一天天长大,母亲却一天天衰老。想起白发苍苍忙碌的母亲,我们为母亲的身体健康担忧。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我们做子女的不能不可不知啊,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为人子女需常常记在心里啊,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很难想象,如果母亲不在了,我们的情感何以寄托?我们的思念如何表达?

  十多年前,母亲离开了乡下,和小弟生活在一起,而母亲在哪,家就在哪!母亲,这两年的身体明显的不如前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啊!他们还能有多少年为儿孙操心?还能有多少年在耳边唠叨?还能有多少时间可以操劳?真不得而知啊!为人子女的我们,有多少的温暖话语可以陪父母说说,平时多给点耐心沟通,多给点好脸色好心情,多给点时间听听父母唠叨,不要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了父母的牵挂!

  是啊,在这充满浓情而温暖的五月里——母亲节,我享受和体验着母爱的点点滴滴。

  随着母亲年纪的一年年增长,平时和母亲聊天,她老喜欢回忆当年的事情,回想当年生产队干活的种种人和事;回想当年的历史潮流和他们战天斗地干活的激昂场面;回想当年改革开放的分田到户;回想当年生活物质贫乏的艰辛和无助……说到伤心处,母亲眼泪就会夺眶而出,看到母亲老泪纵横,安慰母亲好好保重身体,过好现在的每一天。母亲是一本浑厚的'历史!

  母亲对我们全家20个人的生日都记得清清楚楚,她牵挂着每一个亲人。每到家人的生日,母亲都会打开日历查看,母亲她想预知未来,提醒家人趋吉避凶,好好工作生活;她也想更好的安排着每个亲人的事情,她担心着儿孙的工作;她牵挂着亲人的健康,她期待着子子孙孙都过得好,都有满意的工作,都有健康的身体,都有幸福的家庭。母亲的爱是一条河!

  端午节,我们家都要包粽子,小时候很期待端午节的粽子。母亲打电话说:“今年粽子请宝宝外婆过来帮忙包,宝宝外婆会包各种形状的粽子,今年的粽子是花生红豆馅的,到时候你们来了多带些回去。”一种浓浓的亲情,母亲辛劳了一辈子!

  每年五月的端午节,母亲的生日也如期而至。今年母亲刚好七十大寿,以前对母亲的生日从来不记住,现由于国家给端午节放假了,兄弟姐妹到了母亲生日的时候都相约聚会在一起,以庆贺母亲的生日和给自己忙碌的身心完全来个放松。见到了老妈,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儿时……

  容颜渐老,白发似霜。母亲真的老了,可年老的母亲,一样还为儿女们劳累着身心!在属于母亲的节日里,我祝福母亲健康长寿,节日快乐!

母亲节的怀念4

  前言

  明天就是母亲节了,我让母亲为我写有关“母爱”的文章提供一些材料。母亲就给我讲了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母亲的母亲的母亲

  母亲的母亲的母亲就是我的曾祖母,家住浙西北山区,为了心疼女儿,也就是我的祖母,就把我的母亲接走了。母亲在上幼儿园前的童年就在她祖母身边度过的。母亲告诉我,在山区,冬天的清晨是非常寒冷的。每天清晨,曾祖母起得非常早,年幼的母亲跟着也起得非常早。曾祖母总是轻手轻脚的起床,总是被早已习惯早起的妈妈发现。妈妈就捂在床上等曾祖母来穿衣服。曾祖母来不及扣上扣子,一手夹起着母亲的棉袄、棉裤,另一手拎起“火筒”——一种能烤火取暖的凳子,就出了房门。曾祖母家是大户人家,坐下来吃饭就有一大圆桌,可想而知,烧洗脸水、烧早饭、喂牲口……但是过不了多久,曾祖母就会拎着火筒,上面烘着母亲的棉衣棉裤进来了。这时候,曾祖母的棉袄和外面的罩衫依旧还没有扣上。曾祖家的房子是木结构的祖屋,房子很大,有厢房,有天井,到厨房还要经过一天长长的过道,但却不挡风,跟室外的温度不相上下。曾祖母给母亲穿上暖和的`棉衣棉裤,就拉着母亲,拎着火筒出了房门。那斜襟上用布盘成的扣子不知是什么时候扣上的,年幼的母亲未曾观察到。母亲说到这,有些惭愧。

  故事二:母亲的母亲

  母亲的母亲就是我的祖母,家住杭州市郊区的最东边紧邻余杭市,为了照顾年幼的我,为了不影响父母的工作,我们一家三口是住在祖母家的,等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才搬到镇上住。镇上离祖母家只有两三里路,这是我最熟悉的路。在我上大班的时候,母亲突然失声了,因为爸爸出差 ,母亲怕祖母担心,就把我托付给姑姑(母亲的堂姐),自己就悄悄地办了入院手续。当时我的幼儿园在城里,上下幼儿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当祖母得知妈妈动手术的消息,马上把我接到祖母家。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外婆就背起我,就进城了。下了公交车,天越发的暗了,祖母背起我,疾步向幼儿走去。这时有人力三轮车过来兜生意,问祖母要不要车,祖母摇摇头。三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瓢泼一样的雨落了下来。这时,生平第一次想打的,可是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连避雨的地方都找不到。祖母出门的时6点不到,但到母亲那儿,将近9点,为母亲买的馒头,就自己吃了。母亲告诉我,祖母到医院的时候全身还是湿的,袜子都能挤出水来。记得那天还是撑伞的,而且是我撑的,可祖母怎会淋成这样呢?现在该是我惭愧了。

  故事三:母亲

  ……

  后记

  我让母亲讲讲自己,母亲却想不出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母爱的伟大吧,对于自己的付出不需要铭记,不需要回报。后面的故事,应该由我来完成……

母亲节的怀念5

  今天是母亲节,节日的气氛让我更加怀念敬爱的母亲。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忘记母亲,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对母亲的爱。屈指数来,母亲离开我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二十个春秋,岁月沧桑,我对母亲的怀念镌刻心中,她的音容笑貌,一直伴随着我走过坎坷的岁月。无论在享受短暂的幸福和快乐,还是在承受痛苦与寂寞,都能够感觉到母亲在陪着我,始终没离开过。

  母亲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时逢动乱,民不聊生,外祖父母,老实憨厚,种几亩薄田难得温饱,贫穷的生长环境,蕴育了母亲一生勤劳节俭、宽容谦让的秉性。母亲生育抚养我们兄妹四人,历尽了痛苦和磨难。

  我出生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母亲怀我时营养不足,我生下来身体非常瘦弱,在不满周岁的日子里,经常生病,可谓九死一生。有一次,我生病高烧不退,我的.父亲一夜之间,连请三位郎中为我医治,那时都是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眼看我呼吸困难,频临窒息,母亲将我紧紧搂在怀里哀号不止。幸亏我的舅舅见多识广,从母亲的怀里夺过我,抱着我急匆匆跑到矿山医院寻求西医诊救,我才转危为安。在此,我同样要纪念那位早已过世的舅舅。

  母亲很节省,在她去世后,父亲常常念叨说:“他这一生吃了母亲不少的臭鱼臭肉、馊饭馊菜。”我知道父亲这不是在埋怨母亲,是在怀念逝去的老伴。那个年代没有冰箱,家里经济也很困难,母亲将节省下来的猪肉用盐腌了,放在陶瓷罐里封存,以备不时之需,她常说:一户人家怎能够没有亲戚朋友来往呢?客人来了,总不能够让他尽吃白菜萝卜吧!母亲的所作所为正应了一句古话——忍嘴待客,意思是说:自己忍住不吃,省下来待客。父亲在母亲去世后的第四年也走了,八十岁的高龄。

  母亲虽然个子矮小,不识字,持家除了勤劳,就是精打细算。一个家庭的吃饭穿衣,最能够体现主妇的持家本事。在那个粮食短缺、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母亲总是日夜忙碌,吃苦受累,挨冻受饿,让我们兄妹四人吃饱穿暖。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做得红薯稀饭和白菜稀饭很好吃,还有南瓜酱蒸热后,也让我们兄妹四人分着吃。每次回想,心里总是酸酸的。如有来世,还要她做我的母亲!

  我以前回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喜欢坐在家门口,笑眯眯地望着我。然后,她就到厨房里忙开了。见她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老茧的双手,还乐呵呵地硬撑着身体,忙前忙后做一大桌子可口的饭菜,心里既高兴又蛮不是滋味。因为我知道母亲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要身体能动,是不会停下来的。母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不知疲倦地忙碌着,直到生命的终点。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亲情啊!如今我再也体验不到那种幸福了,再也吃不到母亲为我做的饭了。我有很多话想对母亲倾诉,可惜母亲已在天国。母亲走的这些年,我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下来,一直处于悲痛之中。我总想写点什么,但心里一直很乱,很压抑,总提不起精神。母亲的音容相貌,时时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

  作为儿子,对母亲未尽到孝心而感到愧疚。母亲从生我到把我抚养成人的几十年中,花在我身上的心血是不可计数的,但我对于母亲的关心却少之甚少。有时我在想:母亲总是母亲,儿子总是儿子,母亲是大树,儿是大树下的小草。但物换星移,母亲七十岁时,突然患脑溢血离我而去,走的是那样快,走的是那样急。她走前肯定有许多话想对儿诉说,这一切都未能如愿,就这样匆匆地走了,给我留下深深的遗憾,让我终生不得安宁,只能够在伤痛和遗憾中度过。

  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她没有留下感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生养炫耀的子女。她是一位普通的母亲,以自己质朴的人生,演示了世间的真善美。虽然我与母亲共同生活了36个春秋,但真正与她朝夕相处才十几年。因为我自参加工作以来,难得回家一次,即便回家也是匆匆地来,匆匆地走,赶回单位上班。因此,总感觉与母亲相处的时间太短暂。母亲的离开,给子女留下永远的痛。祝愿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

【母亲节的怀念】相关文章:

母亲节怀念母亲的情感散文05-12

怀念05-10

无用的怀念05-11

怀念的作文05-11

秋天的怀念02-15

怀念的作文01-30

怀念的句子12-18

关于怀念的文章04-02

怀念的日子文章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