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鉴赏古代诗歌资料

时间:2022-05-07 09:40:47 古代诗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三语文鉴赏古代诗歌资料

  [考纲]

高三语文鉴赏古代诗歌资料

  新课标《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D级。

  [考查]

  诗歌中的语言是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之一,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

  高考真题分析

  1.[2011·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炼字——字不离句。可从形式、内容、效果三方面来分析:形式涉及修辞、活用、手法等;内容要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如果与主旨相关,还需分析主题思想;效果上可从诗中形象的角度分析效果表达得怎样。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炼句——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如本题的“骤晴”“绿”,深挖其内涵和效果。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考查诗歌构思、思路和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知识——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整体考虑,切不可主观臆断,断章取义。

  考点精讲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词句、诗眼、语言特色。同时,我们还要品味诗歌词语,把握诗歌句法,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进而提升语言的鉴赏水平。

  一、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的词语,使之生动、形象、精炼、传神。

  1.动词:如:“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裴迪《华子岗》)“侵”字写夕阳余晖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时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出了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而这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2.形容词:如: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句中的“红”“绿”,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3.数量词:如:李商隐的《锦瑟》,开篇就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五十弦”“一弦”“一柱”这些并不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高明诗人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4.叠音词:如:《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绵密曲折,富有音乐美。

  二、把握句法

  把握句法主要指把握诗中的倒装句。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因此需要倒装;有时是为了强调,更好地表情达意,也采用倒装的句式。

  1.定语与中心词倒置。

  如“碧玉妆成一树高”(高树),“雨里鸡鸣一两家”(一两家鸡鸣)等。

  2.主语与宾语倒置。

  如“泉声咽危石”(危石咽泉声),“云气嘘青壁”(青壁嘘云气)等。

  3.动宾倒置。

  如“多情应笑我”(应笑我多情)等。

  4.其他复杂的语序倒置。

  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等。

  总之,语序的倒置在形式上主要是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在内容上主要是为了强调某些意蕴,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

  三、明了风格

  1.平实质朴

  ——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含蓄委婉

  ——含而不露,引人联想。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清新雅致

  ——用清丽的语言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如杨万里《小

  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绚丽飘逸

  ——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婉约细腻

  ——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雄浑磅礴

  ——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概恢宏,气宇轩昂。在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

  7.豪迈奔放

  ——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荡,一泻千里。

  8.沉郁顿挫

  ——沉思默处、义愤填膺,往往将个人的、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忧愁融为一体,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兵车行》等。

  9.悲壮慷慨

  ——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诗人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

  题型探究

  题型一 炼字(句)型

  1.炼字

  ①诗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个字?请作分析。

  ②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说说某字的表达效果。

  ③某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炼句

  ①诗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一诗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②某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①指出该字(句),解释该词(句)在句中的含义。该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什么形象(景、物、人)。(概括说,必答)

  ②把该字(句)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将画面展开,展开时要注意突出画面

  特征)

  ③点出该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哲理。(必答)

  示例1(炼字):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有这样一个评价,“著一‘闹’字,境界全出”,你认为这个“闹”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示例2(炼句):

  和练秀才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试析“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两句诗的妙处。

  1. [20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谢枋得②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代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2. [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题型二 一词统领全诗型(诗眼型)

  ①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②这首诗(词)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③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④这首词上片有一个字统摄了下片的内容,这个字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①点明哪一诗(词)句在全诗中是关键(如果试题已经点明,这步骤可以省略)。

  ②简明分析诗(词)句在全诗结构上、在突出诗歌主题或在表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③抒发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是贯穿全诗的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有人说诗里的“凉”字是诗的诗眼,试作赏析。

  题型三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

  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③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①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②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2008·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依据解题步骤,形成答案:

  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步骤1)这首诗是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步骤2)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步骤3)

  技法点拨

  一、赏析炼字 “四看”

  1.看字词是否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

  2.看字词是否表情,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

  3.看字词是否造境,即利用词语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4.看字词是否显性,即词语里能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二、抓住诗眼“四定”

  1.内容定位。所谓内容定位,就是指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往往就是“诗眼”。

  2.修辞定格。修辞运用的好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

  3.词类定性。在鉴赏诗歌时要想抓住诗眼,必须特别关注诗歌里的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原因是动词在勾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

  4.活用定类。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形容词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高三语文鉴赏古代诗歌资料】相关文章:

古代诗歌鉴赏03-01

古代诗歌鉴赏05-11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案11-07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命题规律11-19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11-03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模板07-28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策略的论文05-11

古代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教案04-15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精选7篇)11-07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设计7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