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03 09:32:17 大学社会实践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参加居民住房情况的社会实践调研,能帮助个人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以下是阳光网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关于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一)

  前言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这也是为我在两年后踏入社会做准备。

  但是,近几年来,住房问题不单单是每个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头疼的问题,更是每位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制度经历了从以福利分房制度为主发展到以住房市场化制度为主的过程,建立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代住房体制。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目前在一定范围存在着部分百姓住房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房价持续上涨、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使住房市场化制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此,近半月的时间对我区城镇居民住房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首先,我进入了住房和城市建设局进行了实习,在此期间,我以咨询、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到了我镇的大致的住房情况;然后,我又询问了有关领导,从他们那了解到我镇的一些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和方法;最后我又利用晨练时间,对城区里的部分居名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以及和他们交谈,从他们了解到社会底层的一些想法。希望我的报告能作为一个桥梁,有利于百姓解决住房的一些问题。

  调查时间: 20xx.8.1-20x.8.14

  调查地点:X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居名住宅御景花园

  调查方法: 实习,咨询,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XXX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领导和人民公园晨练居民,

  及大中镇阜北村村民

  正文:

  我家坐落在苏北一个发展县级市的农村中,那里虽为沿海城市,可并不很发达,但是近几年来,走在马路上,会看到到处都在建设高楼大厦。我家也面临着拆迁问题,但是,拆了之后有住哪呢,农民公寓还是自己再造一处房子,这是很多农村人想的问题,而且,城里许多人也有各种各样的住房烦恼,究竟我国当今社会的是否满足居名住房要求呢?所以,我利用此次暑假对居名住房情况现状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下面就是我对我镇居民住房情况坐的一些解释和总结。

  一、目前住房问题的基本情况:

  (1)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

  房价上涨成为全国各个城市的共同现象,房价过高,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或者说是占民众消费支出的比重过高,这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以我市为例,从1998年实施住房货币化分配到2004年期间,我市的商品住宅平均价格总体上是平稳上升的,以市中心区为例,据统计,1998年以前的几年间,市中心区商品住房约为1000元左右,到 2004年上升到2100元左右。而自2004年起我市商品住宅价格上升加快,尤其以2004-2010年商品住宅价格上升较快 。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04年四季度至2010年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其中,中心区:2010年的住房均价为4500,2006年一季度的住宅均价为3650,,该区域的价格本季涨幅较大。此后,2010年二季度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与一季度相比增加14.41%,上半年商品房住宅销售比2009年同期增加78。13%,住宅销售量同比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2009上半年徐州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7元, 虽然人均收入增长了,但购房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以一个三口之家的收入购买一套普通住宅为例,比如目前100平方需要30多万,三口之家年均收入为12837元(2006年徐州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7元,)乘以3等于38511元,所以不吃不喝还要近10年时间。在每个家庭里目前居住投入是逐年增长的 ,如我市2009年12月每个家庭居住投入占66。5%,所以住房是每个家庭经济压力的主要来源。

  (二)房屋拆迁纠纷多发

  从拆迁科周科长口中得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拆迁成为每个城市中最常见的现象,而拆迁纠纷也是每一次拆迁过程中的必发现象,更有严重的发展到暴力冲突。据信访部门介绍,目前城市拆迁问题已成为群众信访反映的焦点之一。国家信访局接待的群众集体上访中,反映企业劳保、城市拆迁、征地三类问题的批次和人次占到60%以上。主要原因:(1)货币补偿的金额赶不上快速增长的房价,拆迁安置价一般要比商品房市场价少一半左右,所以拿到货币还建的价钱往往买不到一套商品房。(2)房屋产权调换不能安排合适的房源,这也是被拆迁人不愿意拆迁的原因,被拆迁人一般不愿意去地段偏僻,交通不便的地方,既不利于上班,也不利于上学。

  (三)老小区住房设施老化严重

  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居住条件提高的需要越来越大,几十年前所建的住宅区特别多,这类房屋随着时代的演变,新房已变成旧房,一方面旧城区房屋混杂,不仅有大量住宅,而且还有相当多的商业用房、仓库用房、工业厂房、办公业务用房等;另一方面旧城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仅新旧房屋交错,而且居住和经营交织。再一方面旧城区房屋陈旧,配套设施及环境质量存在先天不足。就旧城区物业本身而言,全部是旧房,使用时间至少是年限不等,有的时间甚至还要久远,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很好的规划,大多房型老化,式样陈旧,房屋质量、设备、各种质量指标远远不到规范设计要求,老化程度较严重。特别是在老城市中,房屋陈旧的状况尤为明显,而且乱搭乱建的现象特别突出,严重破环了住宅区环境和公共设施。

  二、住房难存在的问题原因

  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

  城市人口及外来人口的增加,增加了对住宅的有效需求

  从建设局有关领导那了解到,从需求来看,人均GDP在不断提高,适龄房地产消费人口数量也在增加,消费者的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提高,需求趋势增加;200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352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约为26。11平方米。他给我的资料显示,根据中国统计网数据,1999~2009年10年间我国办理的婚姻登记超过1亿对,这都直接导致房地产的需求不断增加,行业发展不断扩张,使得房地产行业发展经历了初创阶段后,在2000~2005年间快速进入一次加速阶段;进入2006年短期整合调整后,1962~1982年出生的人年龄在26~44岁之间,处于购置新房和改善性换房两种需求都很高的阶段,这种双重作用下,将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使得在2006~2010年间进入第二个加速阶段。以我市人口为例,2009年我县级市总人口80万人,(3)人口逐年递增,对住房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

  (三)老小区旧房改造难度大

  老小区的房屋福利性成份比较重。由于住房制度改革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才比较深入地开展的,实行住房社会化、商品化、私有化的时间不长。在这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低房租的福利制度,住房由国家或单位统一修建,统一调配,统一养护,福利性住房是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社会显著特征。尽管旧区不少房屋目前已按优惠价出售给了职工,但公房出售本身就带有福利性色彩。同时,即使没有出售的房屋,虽然经历了多次房租的调整提高,但各大城市的房租仍旧未能达到成本租金的标准,所以仍可以说具有福利性。 旧城区的房屋产权性质多样化。旧区的房屋有的已按公房出售的形式变成了私有房产,有的是断续租住房管部门的公房,缴纳房租,使用权在住房,但所有权为国家所有,有的是住单位自管的房屋,但所有权在企业。在旧城区,这种产权、使用权分离的情况还比较普遍。而新建小区,住房商品化程度较高,私有化程度较重。

  三、解决住房难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解决住房难问题关键要在土地制度、房屋建设开发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方面做根本性突破,才能实现居者有其房的愿望。

  (一)完善拆迁补偿制度,保障被拆迁人居住条件

  拆迁属国家征收行为,建议由政府来主导完成。2007年10月1日,物权法开始实施。作为物权法的配套法规,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城市拆迁条例》。 所以我们首先要在理念上转变,要以政府为拆迁主体来进行制度设计。以往,政府决定开发后往往交由开发商实施具体拆迁行为,并由其与被拆迁人协商补偿标准,政府作为仲裁者。但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会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甚至是野蛮拆迁,严重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拆迁的补偿标准是老百姓的关注重点。目前发生的大量拆迁纠纷,仔细研究后会发现,多数的老百姓并不反对拆迁,主要还是补偿不到位。 拆迁属于国家征收范畴,应该给予一定补偿,这也就是说,若是货币拆迁,应该确保被拆迁人能够买得起房子,若是就地安置,应保障居民的居住条件,至少不能比现有条件差。此外,若有条件同时提供货币拆迁和实物拆迁,应允许被拆迁人自由选择。

  (二)发展保障性住房,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的实质,就是要由政府承担住房市场价格与居民支付能力之间的差额,提高部分低收入、无收入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到国家和地方财力的限制,可用于社会保障特别是住房保障的资金必然是一个有限量。这样,可保障的人口数量就受到限制,保障的人越多,保障的力度就越小。因此,在住房保障制度的重新设计中,应使保障水平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目前保障房的比例还非常低,所以要确保保障性住房所占的比例。

  (三)严格依法行政,加强住房制度管理

  加强住房制度管理,应当强化工作协调,统一协调规划、建设、土地、房管、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关系,统一规划、建设和开发城市住房,统一开展对纳入住房社会保障体系家庭的资格认定、补贴发放、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等工作,确保住房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并顺利实施。

  总之,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建立理性的良好的住房体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完善城市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市场要承担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要求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明确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理清住房难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于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二)

  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棚户区最为集中的地方。2005年,国务院批准了东北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加大力度支持棚户区改造,开始对连片棚户区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造。统计结果显示,从2005年到2011年底,辽宁省全省实现棚户区改造共计2910万平方米,共改善了70.6万户,211万棚户区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不足10平方米增加到人均20平方米左右。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原棚户区居民进行调研。调研时间为2012年1月14日至2月3日。调研采取典型性抽样,选取的6个城市为沈阳、抚顺、本溪、朝阳北票、铁岭和阜新。这些区域集中了辽宁省大约80%以上的城市连片棚户区。共回收样本1011份,95%的置信度,1011份样本抽样误差±3.5%。

  调查显示,棚户区改造工程对辽宁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从居民的角度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棚屋消失,楼房拔地而起,低收入居民居住条件实现质的飞跃。低收入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棚改前的12.27平方米增长到棚改后的人均20平方米,提高了60%。第二,城市棚户区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设施齐备、环境优美、整洁有序的现代化城市住宅小区,八成以上居民十分认同居住环境的改善。第三,无依无靠者减少,社会保障增强。低收入居民经济状况改善,贫困户越来越少,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棚改前后居民增收60%,居住成本增加并未造成居民生活负担,居民平均结余增长1倍。第四,混乱和犯罪的角落减少,贫民重新找回社会认同感。接近九成的居民认为新环境也改善了社会环境,使得就业能力增强,自我创业意识增长,社区安全,居民素质提升。第五,抱怨和愤恨减少,理解和支持增加。80%左右的居民感受到了政府在棚改中做出的努力,认为政府做到了公正公平、诚实守信。第六,帮助和扶植范围在扩大,居民自省意识在增强。棚改过程中党和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资金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尽量让棚户区居民感受到零负担或低负担。棚户区改造能够短时间内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棚户区改造中房屋和土地产权清晰。国内外研究也表明,产权问题是棚户区改造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根据被调查居民的反馈,居民现有棚改新房中95.7%的居民有房管局发放的完全属于个人的产权证,可以自由买卖房屋。此外,政府在划拨土地上完善市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充分体现了政府工作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通过对棚户居民网络、电话等现代通讯设施的使用调查发现,有66%的家庭使用电话,23%的家庭使用互联网,这表明现代通讯设施没有在棚户新区得到普及,这里仍然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让贫困居民具有就业能力和稳定持续的收入才是根本解决之道。如何增加贫苦住区居民的收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政府在加强社会保障、辅助贫困居民就业、创业、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调查结果也显示,“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政府应该在棚改的后续工作,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就业扶持力度等方面加强工作,同时也要鼓励和激发低收入居民自力自强的精神。

  一、居住质量

  首先棚户居民居住空间大大提升,由低矮的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居民的户均居住面积由棚户区改造(棚改)前的41平方米/户,拓展到棚改后的57平方米/户,平均增幅为39%。人均住房面积由棚改前的12.27平方米增长到棚改后的人均20平方米,提高了60%。棚户区居民棚改前后的住房面积分布发生质变,棚改前63.1%的居民户均居住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下,而棚改后这一比例降低到3.9%,基本消灭了户均4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大部分低收入住户居住在40至60平方米的房子中(70%),多数棚户区居民住进了两居室(占78%),超过四分之一的居民住在60至80平方米的房子中。

  其次,居住条件发生质的飞跃,居民从陈旧简陋的棚屋搬入设施齐备的现代化楼房。调查结果显示,在棚改之前,棚户区居民基本住在平房(92.9%)、简易房屋(0.9%)和不成套楼房中(5.1%)。有市政管道煤气设施和统一供暖设施的家庭仅有7.4%和5.5%。棚改后,棚户区居民住进的由政府支持或辅助修建的采取统一供暖,统一供气的现代化的楼房(回迁房)(99.7%)。有83%的居民认为冬季取暖好于从前,76%的居民赞同煤气设施使用更方便。

  搬迁前,由于没有完善的市政设施,34%的垃圾任意堆放,不能得到及时清理;有近一半的污水(48%)为任意排放。棚改后,居住区配备了完善的污水管道系统和垃圾集中处理系统,设施完备率基本达到100%。87%以上的居民认为污水处理好于从前,88%污染物得到集中处理。

  二、社区环境

  公共社区环境重新建立,棚户区设施残缺、拥挤破败的景象被设施齐备、管理有序的新型社区所取代。棚改过程中,政府对道路、绿化、环卫等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及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社区服务、商业服务、金融邮电、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提出明确要求。

  棚改新区设计合理,充分考虑了各种配套设施的布局。调查数据显示,棚改新区学校或者幼儿园、商场和医院的覆盖率最高分别是92%、90.5%和91.8%。邮局的覆盖率为87%,80%的地区有银行网店,休闲娱乐设施的覆盖率为69.4%。

  合理的空间设计和周到的建设获得了居民的肯定,八成以上居民充分肯定了棚改新区整体环境的改善。调查问卷显示,居民最明显的感受是绿地面积增加,99%的居民肯定了这一变化(包括很同意,同意和较同意);86%的居民认同居住环境更优美。其次,94%的居民认为通讯更便利,86.4%的居民认为交通更便利。第三,89.6%的居民认为小区更清洁,86%的居民认为空气质量有明显提高,83.6%的居民认为住宅区噪音降低。第四,63.2%的原棚户区居民认为物业管理更加便民。这表明居住环境的硬件改善的同时,物业管理等软环境的提升还有待加强。

  三、经济状况

  棚户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表现之一,收入普遍提升,搬入新居的成本增长在居民可负担的范围内。棚户区居民收入由棚改前的户均18749元提高到棚改后的户均30579元,收入提高近63%。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居民的生活成本也随之上涨,居民的衣、食、教育、医疗、交通和人情往来等成本由棚改前的13209元上涨到18864元,上涨幅度为40%,低于收入提高幅度。居民搬入新居后感觉居住成本也相应提高,水费、电费、取暖费和物业费均有增长,棚改前后居住成本提高1.5倍。令居民感受最明显的是物业费成本的提升。用收入减基本支出后来估计居民的结余,棚户区居民在棚改后结余水平提升,户均净收入由4600元提高到9431元,净收入提高1倍多。

  表现之二,棚户区居民收入向高位移动。棚改前,65.5%的棚户区居民收入低于2万元,棚户区的居民绝大部分是城市中的低收入者。棚改后,居民收入中位数为3万元,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或降低,相应的收入人群的比例也随之下降,收入比例曲线呈现较为对称的正态分布。此外收入超过5万元的人数比棚改前明显增多,占到5.7%。

  表现之三,居民基本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参加各类社会保险的收入在棚改后比棚改前增加了2.5倍,平均年社保收入由棚改前的1973元增加到棚改后的6959元。棚改前完全没有社会保险的人占到约65.5%,棚改后这一比例降到40%。棚改后,有近28%的居民获得1.5万元以上的社会保险,棚改前只有4.6%的人获1万元以上的社会保险。人均社会保障收入由棚改前的1875元提高到棚改后的6148元。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金提高了,棚改前仅有4.4%的居民的社保支出超过3000元,棚改后这一比例提高到18%。

  四、社会福利

  根据调研,棚户区居民的社会生活与主流社会是脱节的,棚户区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棚改工作不仅仅是改善低收入居民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低收入居民走出贫苦的能力,重建棚户区居民的生活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全民提高低收入居民的社会福利。

  我们从创业和择业、邻里交往、社会地位、居民素质、社区治安、社区组织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对贫苦居民在棚改前后的变化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棚改工程对贫苦居民的社会生活起到积极影响。

  首先,居民创业意识和能力提高,择业能力增强。棚改中为居民提供了职业培训,有78%的人认为居住于新的社区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自我创业意识和能力(包括很同意,同意和较同意)。有81%的居民认为棚户区改造计划充分考虑了居民的生计,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使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各级党委政府在棚改的同时出台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培训政策。公益岗位优先安排棚户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并可享受全额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对下岗职工实行普惠制的就业培训。有培训经历的居民反映,54%的人认为就业培训有帮助,而且已经找到了更喜欢的工作,并且有50%的棚户区居民参加培训时获得过政府补贴。

  其次,居民社会认同感增强,精神面貌提高。棚改后获得了城市户籍,77.6%的居民同意社会地位上升,脸上有光。在新居住区,娱乐、健身等文化生活设施齐全,84.3%的居民认同这种变化。此外,政府在棚户区改造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人文关怀,处处为民着想,力促低收入居民住区居民重回主流社会。

  再次,邻里关系改善,居民素质提升,社会治安良好。新社区组织多种多样的社区活动,83%以上的居民赞同新社区比原有社区的交往频率增加,邻里关系更加密切。85.1%的居民赞同新的社区居民素质有了显著提升,孩子能感受到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新社区对孩子的社会成长很有好处。86.8%居民赞同新居住区的发案率下降,社会治安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安全感增强。与搬迁前相比,新居住区社区组织更加规范,八成以上居民(83.7%)认为有更多的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机会。

  五、政府工作

  棚户区改造包括评估、拆迁、建设、分配、补偿、回迁、管理等多个环节。棚改过程中政府主导和参与各个环节,采取住户动员、整拆整建的办法对棚户区进行彻底改造,拆迁前明确补偿政策和措施,保持补偿评估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调查结果显示,近80%的居民对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从拆迁到入住的时间跨度一般在3年内完成,表明棚户区建设是高效有序、公正公平的,并照顾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

  居民对政府在拆迁评估、补偿的公平性和承诺履行等方面也给予肯定。76.8%的居民认为政府对原有房屋的评估结果是公正合理的;72.8%的居民认为拆迁补偿对于不同的`人群是公平的,80%的居民认为政府基本履行了承诺。

  由于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利益广泛,尽管政府在改造工程中尽力照顾棚户区居民的利益,但也不可能保证居民100%满意。调查结果显示,68%的居民认为政府在棚改过程中做到了公正公平、工作有序有效。32%的居民也提出了政府需要改进的方面。最为集中的是认为补偿标准不合理(14%),另外有16%的居民对政府棚改工作的部分环节提出质疑和批评,认为存在强制拆迁(3%)、回迁时间过长(6%)、补偿发放不及时(2%)、回迁价格比市场价格高(3%)、政策落实不公平(1%)、补偿发放不及时(2%)等问题。

  棚户区改造是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政府在棚改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和服务于民的功能,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极大地增强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对干部腐败等的民意调查显示,91.4%的居民没有发现改造过程中有关领导和干部以权谋私的现象。棚改之后46.8%的居民对政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六、融资与救济

  在棚户区改造的同时帮助低收入居民脱贫,建立良好的救济救助机制和体制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拓展贫困居民的融资和救济机制十分必要。

  棚户区改造的融资渠道为“九个一块”,即“政府补贴一块、政策减免一块、企业筹集一块、个人集资一块、市场运作一块、银行贷款一块、社会捐助一块、单位帮助一块、工程节省一块”。这些渠道可概括为“政府+市场+社会”。据分析,政府资金占到40%以上,几乎没有居民在棚改中有被集资的经历。

  棚改居民购房款主要来源是家庭积蓄和向朋友借款。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棚户区居民所支付的购房款平均为26760元,多数居民交2万元,大部分为自己独立支付,完全自己交纳购房款的占到61%。40%的人曾向亲友借款,只有0.5%的人向银行贷过款。

  我们对居民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调研发现,低收入居民融资购房的渠道狭窄,他们了解的融资信息也不充分。95.5%的居民没有申请过住房公积金贷款,其中近四分之一的居民没有听说过住房公积金的政策。

  融资渠道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棚户区居民消极的态度和“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政府有相应的资助政策,比如帮助低收入家庭融资、申请小额创业贷款等。政府曾考虑到低收入居民可能因还款能力差不能顺利申请到银行贷款,而设立政府贴息、担保或保险政策。

  然而,根据调查,38%的居民认为即使政府贴息也不能买到房,32%的人认为收入太低,除非政府免费提供住房,否则没有用。当调查居民是否希望政府完善公积金政策、并出台新的政策性金融手段时,只有22%的居民做出积极的回应,期待新政策的出台,46%的居民认为会失望,22.7%的居民认为自己穷,即使有类似的政策也买不起房。

  有关创业贷款和补助方面,94%的居民没有申请或不知道有创业贷款,100%的居民没有也没想过政府创业资助。有关孩子教育和升学,98%以上的居民没有申请过政府资助和政府贴息。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范文(三)

  农村住房是农民安身之本,拥有一幢称心的住房是农民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从经济意义上看,农民住房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它是农民用以遮风避雨的生活设施,同时又是生产劳动的直接或间接场所。农民的住房投资理念和方式决定于农民家庭的经济基础,除了对农民本身的生活、居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资料购置和日常生活消费,并最终影响了农村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住房问题因而成为农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业基准点调查户,采取实地对农户现有住房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一、农村住房调查现状分析

  (一)现有农村住房调查情况

  对*镇*村二组、关口村八组、独山村一组、马安村八组,南庄村八组、大路村四组、铙钹村三组共318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户的住房总面积为10494平方米(包括畜禽圈舍),人均住房面积约33平方米。其中:住房为砖混结构的有305户,占调查户的96%,面积10284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98%;其他结构的有13户,占调查户的4%,面积210平方米占被调查户总面积的2%。通过调查,我镇农村住房在1996年-2000年是农村建房高峰期,房屋规划相对合理。房屋结构以砖混为主,户均33.72平方米;其他结构户均16.15平方米。

  在被调查的318户农户中,现有房屋结构情况是:砖混结构拥有二层楼房的农户占总数的20%左右;居住在平房中的农户较多,占总数的70%左右,厨房比较简陋,燃料以煤球为主,柴草为辅。

  (二)农村住房结结构状况

  住房状况主要表现为:一是设计落后,结构不合理,厕所简陋,卫生状况较差;二是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杂乱无章;三是占地无序,少批多占,甚至不批也占。农村住房状况与城市住房状况差距很大,居住条件的落后成为制约农村居民生活生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农村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收入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住房规划缺乏指导,在设计上仍沿袭祖辈传统模式;三是农村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部分有钱的农户不愿意在农村建房。

  (三)制约农民建房若干因素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农户普遍认为:目前,新建房屋最大困难在于家庭经济实力欠缺,表示经济上难以承受;又因近年建材涨价,建筑费用不断提高,造成修建房屋成本高,现在有点积蓄就存起来,以防备子女学业和养老预期支出等,暂不考虑改造住房。农村“三改”进程及覆盖面相对不高,农民都想,但多数农民缺少资金,但是上级部门只要给点补贴都愿意改造。

  (四)未来农村住房需求

  一方面由于我镇自然资源匮乏,土地相对贫瘠;另一方面,由于南方等地经济与待遇较为殷实等因素,造成我镇农民子弟外出做生意、求学、打工人数不断增加,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且最终落户于城市的人数近几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当前,对大多数普通农民来说,一年纯收入和较高的日常生活费用相比,尚不足以支付翻新、改造房屋的款项,少数高收入户中又出现了在城镇购买商品房的倾向。所以,在普通农民的家庭经济聚积到一定程度之前,大规模的房屋翻新、改造现象不会出现。因此,初步判断,在未来几年内,我镇农村住房总需求将不会多旺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市及小集镇转移,使我镇农村住房面积的需求减弱。

  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进程缓慢,成为制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对房屋质量和功能的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因素。

  三、以往的农民住房建设,农民个人建造的`房子分散零星,大量的附属设施占用了不少耕地。建设图纸和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单体工程造价不断提高等。

  三、政策建议

  一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小城镇建设,合理规划农村住房修建的总体布局。改变分散建房到集中规划建房,合理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统一设计与规划建造,向新型农民新农村发展。

  二是改变杂乱建设到有序建设。以前农民建房是农民自己找施工队施工或找几个工匠施工修造房屋,用的建设图纸是“统一版本”或没有建设图纸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更没有相应的污水处理和其他配套设施,有的新房用的是旧房子拆下的建筑材料,这种情况下建造的房子十年左右就要翻新,造成重复建设的怪圈。因此,应努力改变这种杂乱建设,严格按照村镇布局规划实施。

【居民住房情况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报告:教改调研情况11-16

调研市民阅读情况的社会实践报告11-29

关于居民住房条件的调查报告05-10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5-02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7-05

城镇妇女创业就业情况调研报告05-12

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4-20

暑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3-10

农村居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05-10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