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心学文学经典文章

时间:2018-12-15 16:00:03 文章 我要投稿

人学心学文学经典文章

  [摘要]我们并不否认立意、高度的重要性,尽管我们认为立意、高度的实际含义具有丰富性,并不像以往理解的那么单调。今天,这里只想说一点,那就是,再伟大的作品,必须首先达到写作上的“完善”。

  感情、认识感受以及审美积累,不单具有“质”的高度,还具有“量”的容度。所谓呕心沥血,重要的不仅在于花去多少时间精力,还在于花去多少思想感情、认识感受、审美积累。再天才的作家,不可能将自己所能达到的“量”无限放大。作家与作家不同,但每个作家,本身所具有的质与所能拥有的量,都会有个合理的比例。当一个作家的创作“量”超过了自己所能拥有的极限,其作品的“质”,或说其作品的精度、密度、浓度、准确度,无疑会发生问题。没有一个作家,在用尽自己的重要积累,达到创作高峰后,仍能称心如意地无限创作、无限向上。不管是曹雪芹还是杜拉斯,马尔克斯还是罗贯中,都一样。

  今天,我们名家中的一些,在严格自我要求、节制创作的同时,肩负起了培养新人的重职;一些已远离创作的,不时还发出点声响,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仍拥有的影响;还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20世纪80年代成名的作家,正如大家都已看到的,依然闪烁着甚至比年轻人更旺盛的精力,不断要求自己,不断给自己设立新标准、高标准,并且不断地勤奋努力着。他们的精神与耐力,无疑值得大家尊敬、佩服、学习,他们也确实在量与速度上,一次次让我们惊讶,让我们感慨不已。然而同时,却不得不说,内心中,我们有那么一点焦虑、那么一点悲哀,因为我们已明确看到了他们的力不从心,看到了他们正在挥洒的,已不是曾经拥有的精神、情感、思想的浓汁,他们的作品,已再不像曾经有过的那样感染大家、打动大家、震撼大家。他们正难以避免地走着创作的下坡路。在他们过量、过速出现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精神世界的贫乏、情感的缺失、思想的空洞,看到的是大量“水分”“杂质”的倾入,例如文字语言的松懈、混乱,逻辑的颠三倒四,叙说节奏的缓慢、拖沓,散点式的布局,东拉西扯的习惯,漫无边际的信马由缰,以及大量非文学的、可说是文学死敌的成分的参与。

  文学创作(主要指小说)是一门形象思维的审美艺术,千变万化,灵动无限,需要高度的灵性、高度的智慧和绝对的创造性。根本而言,文学的灵魂,排斥诸如知识、新闻、资料、学术之类非形象思维、非创造性、非灵动性、非审美性的成分。并不是说,这些成分文学作品中都不能有,而是它们必须通过吸收、消化、再生产、转化成为形象思维的形式后,才适合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当一个作家因过多付出而掏空了积累,当一个作家的灵气、才气、想象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不再一如既往,当一个作家的“转化”功能已不再工作,创作上,他(她)所能做的最容易、最偷懒、最退而求其次,却依然能够保持尊严脸面的,就是这些不联系精神、情感、思想、体悟的非文学成分的大量照搬不误,甚至现买现卖。而恰恰又是这些成分,因其中含有的文化元素,最易被人敬仰,从而被人混淆,将之当作文学成分误读。

  有人认为,写造一把枪,好的小说就要细致地写出造这把枪的具体细节与过程。对不起,这不是文学,是说明书、工具书、制造手册。同样写造枪,文学注重的不是怎么将枪一步步造出,而是造枪过程中与人和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思想、情感、理趣、智巧。

  能够清楚看到的是,这样几个名家,今天大多都已高高在上,脱离生活,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成了各类会议的“空中邮人”。他们已很难真正感觉时代的脉动与呼吸。特别是当今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追求,都在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这样的名家已很难捕捉生活的变化,很难赶上生活的`节奏,很难感觉生活中那一份活力、激情与感动,很难把握时代生活的主旋律。他们远远比不上年轻人。也因此,立志一辈子无尽“透支”的作家,除了审美上,思想感情、感受认识上不断重复自己,并且注定是别无选择地“下降性”重复自己,另一条弹尽粮绝的“退路”,就是写作重心的转移,将视线百分百地投到故事上,特别是投到颇能显示文化实力的历史故事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名家,今天老是饶有兴趣地打听、收集着街头巷尾发生的各种故事、新鲜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一些名家老是就着历史题材频频挥毫。

  当一个作家,到了靠打听故事、书写故事来继续自己的文学生涯的时候,这个作家心中的文学,其实已经“完了”。

  若一个作家,连自己尚且生活着的土地和土地上人与人的生活都无法、不敢、没有能力感知和书写,将如何让人相信他(她)能写好他(她)没经历、不了解的时代及时代中的人与人的生活?!

  曾经问过一个著名老作家,他是怎么书写他所不了解的唐朝的。回答是,他做过不少考据,比如,唐朝的爆竹声,是火烧竹子发出的噼啪响。听后很感慨,这样的细节成千上万乃至无数,靠其中的五个、十个、二十个想要写出一个朝代的气味、颜色、声音,怎么可能?!不禁感慨,如此辛辛苦苦做的考据,却是当时任何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脱口而出的。因此更认为,文坛应提倡书写自己熟悉的、有感知的生活,只有这样的文字,才具准确性,才真正可被后人用以了解今天。

  还想补充一点,80年代时兴的文学观念,今天看,是大可商榷的,而我们的一些名家,至今一无改变,在立意、高度、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痴迷的追求和习惯性的高调大唱。

  我们并不否认立意、高度的重要性,尽管我们认为立意、高度的实际含义具有丰富性,并不像以往理解的那么单调。今天,这里只想说一点,那就是,再伟大的作品,必须首先达到写作上的“完善”。不管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优秀小说一定是在故事的合理、人物的形象、细节的传神、语言文字的成熟上,难找瑕疵。然而,我们的一些作家,因过度重视立意、高度,而忽视了对写作技能和小说内在逻辑的严格要求,在基本功远非稳定、远非扎实,甚至严重亏欠的情况下,仅因为对“伟大”的极度向往,跨出了凌空一步。

  ……

  作品简介

  《偏见集》,(澳大利亚)黄惟群 著,海南出版社,2016,10

  本书为著名华人评论家黄惟群最新的一部文艺评论集。共分为三辑:第一辑谈的是普遍性、综合性、原理性的问题。指出了文学是人学,人学是心学,批评了当前存在的种种危害文学的错误导向,指出了中国文学与政治靠得太近的弊端与由来,提倡作家文学地、艺术地写自己最有感受的生活。第二辑全部是具体的作品论。第三辑主要探讨的是海外文学的劣势和优势。

【人学心学文学经典文章】相关文章:

1.文学女性的励志文章

2.女人学会做自己文章

3.文学故事中的哲理文章

4.向你讨厌的人学习励志文章

5.中华古典文学诗词朗诵文章

6.经典情感文章

7.写景经典文章

8.优秀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