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30 04:46:13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

《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1

  《诫子书》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的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的《诫子书》短小精悍,区区八十六字,却深刻地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读来发人深省,使人回味无穷,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

  那个时代正值汉室衰微,诸侯割据,战乱不已,诸葛亮一心为国,光明磊落,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他人和自己的儿子率先垂范,显现了高尚人格,时至今日仍然让我们肃然起敬。斗胆地说时下就算你能写出洋洋洒洒的精美小说未必就能写出上乘的类似于《诫子书》的传世名篇。君不见《诫子书》八十六字,字字珠玑,阐述了敬业精神,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虽说《诫子书》是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写给其儿子诸葛瞻的,但其内容流逝至今却也不乏为我们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文章开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淡泊才能豁达雅量,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心胸开阔乃能登高,登高方能望远。涵养淡泊,甘守宁静,以超然心态对待眼前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公心,少一点私人,这是我们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在其位,便要谋其政,不要忘乎所以,不计民生民本,要踏踏实实的干一番事业,才能得到百姓称赞。古人都知道以静思来反省使自己尽善尽美,一俭朴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而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却因一时的名利得失满腹牢骚,那些失败者就因不善于修身养性,于是乎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让金钱、美色、私利突破了自己的道德防线,成为俘虏,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社会再发展,时代再变化,人也再变,任何时候,都要静心反思才能保持平和心态是,哪怕你岗位调换,职位升迁,都要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泄气,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学习,恪尽职守,不要满腹牢骚,锱铢必较,与为官之道大相径庭,才能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百姓。

《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2

  在寒假里,我做了许多事,也看了许多书。但让我记忆最深、启发最大的是读了《诸葛亮兵法》里的《诫子书》。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诸葛亮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诸葛亮之所以年仅二十八岁就当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并在乱世中为刘备打下蜀国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从小“宁静致远”,博览群书。我想我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专心学习,“宁静修身”、“勤俭养德”,成不了诸葛亮,也定能比诸葛亮儿子强。

《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3

  《诫子书》全文不足百字,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对我们而言,今天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

  一、勤于开卷,敏于探索。

  《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今天学习不仅意味着多读书、读好书,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必备的素养。一般而言,一个肯读书、肯学习的人,总会给人以彬彬有礼、豁达雅量、涵养深厚的印象。一个不学习的人,决不可能做到理论上和行动上的清醒与坚定,决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把握自己,决不可能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思深虑远、处变不惊。有些人之所以不注重学习,导致信念上的动摇、意志上的衰退以及人生道路上的迷航是重要原因。

  二、立于清廉,致于高远。

  清廉是人的立身之本,高远是人的境界所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人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那么,他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清代学者胡达源说:“简默沉静者,大用有余;轻薄浮躁者,小用不足。”人要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眼前的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大度,少一点浮躁、多一点务实,少一点杂念、多一点公心,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用超越功利的境界,踏踏实实地干一番事业。俗话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水之鱼,亡于诱饵。”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人不能心态失衡,以身试法。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

  三、勇于开拓,敢于作为。

  《诫子书》中说得好:“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人不管处身于何种工作环境、何种工作岗位、何种工作条件,不管自己的年龄、资历、经验、水平如何,都不能放松对自己能力方面的严格要求。既要立足当前求发展,努力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着眼长远谋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我们只有将“淡泊”、“宁静”作为座右铭,来安放自己的灵魂,静下心来,不受干扰,沉下心去,抓紧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提升自身修养。使自己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处于最佳状态,做一个精神上的自养自足者,才是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之所在。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4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他儿子的一封家书。他教导他的儿子注意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儿子的品德。这一句话让我感受最深了﹗因为这一句话也是教导我们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的良好习惯。

  《诫子书》这篇文章,教导我们要想君子一样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要依靠简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要看轻世俗的.名利,就可以表明心志。身心宁静就可以达到理想的目标。可是,时间的流逝是那么地飞快。转眼间,我们从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变成了一个上六年级的大孩子了。我们小的时候做起。但是一眨眼的功夫十四年过去了,现在才开始培养好的品德,好像有点晚了。可是,《诫子书》中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一生下来就很聪明。不用很多天培养品德就可以看出他的品德高尚了。虽然他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虽然他比我们小,但是看得出他的品德要比我们高尚得多。那是因为他的父亲教导的他严格。长大以后才可以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虽然他很聪明,但是他的父亲还是教导的他很严格。我想﹕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要想诸葛瞻学习,学习他的聪明机智。

  不管父母管得我们严也好,不严也罢。只要我们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儿,就可以取的好成绩。我们也要像诸葛亮学习,学习他的机智和勇敢。他的机智和勇敢都已经传到他的儿子身上了。

【《诫子书》读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诫子书》读书笔记12-08

《戒子书》的读书笔记04-16

亲子书法活动方案04-17

《周公诫子》课后练习及答案精选12-09

电子书英语作文三篇12-09

管理十诫读后感范文12-09

《诫兄子严敦书》诗词赏析12-08

电子书纸质书议论文作文12-01

读书的心得体会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