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教学杂谈

时间:2018-05-25 08:18:40 杂谈 我要投稿

《〈诗经〉两首》的教学杂谈

  借助音乐创设“意境”:

《〈诗经〉两首》的教学杂谈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借助音乐语言,再现教材提供的情景,可紧紧抓住他们感情的'动情点,以情入手,以情导情,情理兼顾。如教《蒹葭》时,我就配以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缠绵排恻的旋律,打动了学生,再现了诗歌的朦胧的诗美。

  诵读出“美”:

  自韩愈开始,古代文学家莫不倡导吟诵,郭沫若也曾说过文学作品要“多读、熟读、烂读”。在不停的诵读中,反复揣摩、体昧,才能领会其表达的独到之处。如在教学《关雎》《蒹葭》等诗歌时,老师就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在琅琅书声中感悟诗歌的意境,体味诗歌的回环往复反复咏唱之美,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则多提逻辑性问题。这类问题给予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探讨本质的机会,如“《关雎》和《蒹葭》都选自《诗经》,但二者在写法和内容上有什么异同呢?”在熟悉诗歌内容和写法的基础上,学生进行了求同和求异两种思维,认识到两首诗歌都运用了托物起兴的写法,表现了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感想。但是前者反映出男子因相思而苦恼的情状,后者表现了男子倾心于女子却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充满朦胧之美。

  

【《〈诗经〉两首》的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1.关于《〈诗经〉两首》教学杂谈

2.《〈诗经〉两首》教学杂谈实录

3.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4.《古诗两首》的教学杂谈

5.古诗两首小学教学杂谈

6.最新《古诗两首》的教学杂谈

7.《诗经两首》教学方案设计

8.诗经两首教学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