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

时间:2023-03-18 17:31: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字经读后感通用15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字经读后感通用15篇

三字经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心里深有感悟。

  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话,我仿佛看见在大热天里才九岁的小黄香顾不了擦汗,正用扇子使劲地扇着枕席,想让劳累了一天的爸爸睡得凉快点;我仿佛看见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冬天,小黄香没有妈妈,家里又没有火炉,所以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暖被窝,让爸爸暖和地入睡。

  “孝于亲,所当执。”孝敬父母,理所当然,今年10岁的我比黄香还大1岁,竟然没好好孝敬过妈妈,心想不行,我得给妈妈放一次假!

  今天,忙了一天的妈妈又回到家准备给家人做饭,“妈妈今天就让我来为您帮大家煮一次饭吧,您好好休息一下。”我高兴地说。妈妈欣慰地笑笑,就在一旁坐看我做饭。一会儿,妈妈看我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心疼地说:“你去休息,还是我来做饭吧!”我劝了妈妈许久终于答应让我来,但是妈妈看见我笨手笨脚还是不放心,所以在一旁边看边教我,不一会儿饭菜就出炉了,妈妈直夸我长大了。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天天为我忙东忙西,不辞辛苦,我们也应该为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也放个假!

  《三字经》不仅让我学会了怎么样孝敬父母,而且学会了许多其他的人生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2

  《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它短小精焊,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这里的每个故事,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比如:“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意思是: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读书,忽然,他看到许多萤火虫,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当做一盏灯。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于是,他便从外面看起书来。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学习要刻苦,就像车胤一样没有灯也想办法读书,光线那么暗,还读到很晚。现在,我们虽然学习有各种灯,可是我们没有一个同学像车胤一样刻苦。而且,我们的学习条件也比车胤和孙康好得多,上学的时候有书包,教室里有椅子、桌子、多媒体。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读后感3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18课—— 《三字经》(节选)。当我读到“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的时候,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还没有开始上学,妈妈买回来一个大西瓜。切开它时,里面红壤黑籽,水灵灵的,颜色鲜艳,看着就食欲大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没等爸爸妈妈,也没给他们留,就直接的'拿起勺子挖着吃。当我吃得所剩无几时,有人从背后轻轻拍了我一下,吓了我一跳,我一转头,原来是爸爸下班回来了。爸爸指着西瓜对我说:“儿子,你就这样一个人吃了?怎么不想想妈妈和我呢?妈妈工作了一天,很辛苦了,还在为咱们做饭,你不心疼吗?你这样做对吗?” 我听了之后,面红耳赤,愧疚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后来,爸爸又给我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从小特别懂事,尊老爱幼,利益面前先人后己,四岁时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自己吃小的梨。也是从那时起,爸爸决定让我背《三字经》,而且给我讲述其中的很多典故。今天回忆起来,9岁的我竟然还没有四岁的孔融懂事呢,真是不应该啊!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永远记住这些名言佳句,让它们随时随地鞭策我,让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再发生。

三字经读后感4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还记得这叫什么吗?对,是《三字经》。读完后,我的感想很多。如我们应该好好回报社会,好好报答父母。《三字经》里的每一句话,都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里说的都是懂孝敬的'古人,这些都是千古留传的佳话,它教导着后人,从中能学到怎样感恩父母。

  先从黄香说起吧!黄香,在九岁时,夏天为了让父亲入睡,他把席子扇凉了让父亲睡。冬天为了让父亲不凉,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窝弄热,再让父亲上床入睡。再说说“卢衣顺母”,一个小孩子小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为他找了一个后妈,后妈很坏,给她亲生的穿好的,给他穿卢草做的衣服。后来被父亲发现了,父亲要休妻子,他恳求父亲不要,之后后妈也转变了,也开始对这孩子很亲了。这两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怎样孝敬父母。

  其实,当父母将我们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孝敬他们。以前,我们不知道孝敬的真正含义,现在懂了,就要好好的孝敬他们。就是现在的生活再好,也不能忘记“孝敬”二字。

  就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孝敬父母吧!

三字经读后感5

  妈妈在庐山买了一套书给我。这套书的总称是《中国古典文库》,里面有《三字经》、《增广贤文》和《百家姓》。其中我最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里我最喜欢这一句三字经: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必须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年轻人应当经常用这两句话告诫自我必须要努力学习。

  一读这句话,我就想起一个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一天,他逃学去玩时,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杵做什么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一天不停地磨,铁杵必须会磨成针。”李白听了,后悔自我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之后成为了大诗人。

三字经读后感6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我要读着本书,每一句都是三个字,后面还有小故事呢!

  《三字经》的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意思是人刚出生时,其禀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来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习性才会千差万别。小故事是曹操之子,就是讲曹操的四个儿子曹植、曹丕、曹彰、曹冲,他们个个都有过人之处,但是性格不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和教育不同,人的性格就不同。

  第二句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如果对孩子不从小就进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因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发生改变。教育好一个人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小故事是唐寅学画的内容是明朝有个画家叫唐寅,他和他的师傅沈周学画画,学了一年,唐寅觉得自己画的很好了想回家,后来他发现师傅比自己画的还好,就不想回家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还要专心,才能学好。对于我来说专心我有了,可是坚强的意志力我还差一点点。

  《三字经》里还有很多很多故事,我很喜欢这本书。

三字经读后感7

   我国上下五千年有着璀璨的历史和文化,其中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我最喜欢三字经,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它的意思是指后天环境对学习、成长很重要,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做事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的时候,我的心根本就没在学习上,而是早就远走高飞了,我用手支着头,望着窗外发呆了20多分钟才开始写字,还没写到一半,我又开始玩玩具了,又玩了十几分钟,就这样,一个小小的作业我竟用了两个小时,不但字没写好,而且错了好几道,还受到了妈妈一顿批评。

  还有一次,在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在认真给我们讲课,我望着窗外,想着下课怎么和小朋友玩,正在这时,听到老师喊我的名字,说:“王雨,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才回过神来,支支吾吾半天说不上来,自然挨老师的批评了。

  国学也是一门文化,我们要把国学投入到生活学习中去,做个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的人。

三字经读后感8

  我在假期里读了《三字经》,虽然字数不过上千字,其内容却博大精深,有些句子我能明白,有些道理我却一知半解。

  其中有两句“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深深地打动了我。东汉时间的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顺自己的`父亲,天冷的时候用身体帮父亲暖辈子;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谦让,把大的梨给自己的哥哥,而自己挑最小的梨。

  这两个故事教育我们要孝顺长辈、要懂得谦让。想想我以前,都是衣来张口,饭来张口的小王子,所有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安排好。我知道了这两个故事后,觉得非常惭愧,决定要向他们学习,不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并要孝顺父母。在和同学们一起时,要懂得礼让,互相帮助。

三字经读后感9

  今年暑假,爸爸给我买了许多课外书,我最喜欢一本书名为《三字经故事》的课外书。 爸爸对我讲《三字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学教材,流传近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现在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三字经》全文仅一千一百多字,内容却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社会家庭、历代兴衰、文化变迁,应有尽有;其中更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全文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记。

  这本《三字经故事》将原文分段作注释、翻译,还配合文句精心选编了七十一则相关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讲述典故渊源,有的阐述人生哲理,有的表现传统美德,大都意蕴深远。书中的'经典原文大字注音,以便于诵读;注释、译文简洁明了,可帮助理解;故事则情节生动、图文并茂。

  我一接触这本书,就使我有一种走进神圣的经典殿堂,不但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增长了智慧,而且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迪。同时,吸引我两天内一口气把它看完,至今我对它还爱不释手,经常翻出来看其一、二则故事。

  

三字经读后感10

  记得幼儿园托班后的暑假,妈妈送我到楼下的.齐老师家学画画,课余时间,齐老师教我们诵读《三字经》。可能是三个字,三个字的念着好玩,我就喜欢上了它。第二天就让妈妈上街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后来,它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现在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学习上一偷懒,妈妈就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我就无话可说了。有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争抢玩具,耳边就又会出现妈妈的唠叨:“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我只好把玩具让给了小朋友。不过,也有我“出风头”的时候呢。上次,爸爸妈妈因为家务事争吵,看到此时此景,一旁的我嬉笑着说:“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他们立马相视而嘘,和好如初了,呵呵。

  这就是《三字经》带给我们全家的快乐!

三字经读后感11

  我对《三字经》非常感兴趣,看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上讲述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和做人的道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以前,我比较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一个人在幼年时期,本性是善良的,虽然人的本性都不坏,可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差别会变得越来越大,所以,我们不能够轻易地判断一个人是善还是恶。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虽不像前两句那么的“出名”,可其中也蕴涵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再好的人才也不会闪耀光芒,而教育的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专心,恒心,耐心,以及毅力,而且,教育的方式也得恰到好处。

  三字经有数百句,它精辟地用文字总结、概括了做人的道理,我读了这本书以后,更加透彻地了解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真告诉了我不少知识。

三字经读后感12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国学丛书之一的《三字经》,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历史人物生活和学习的典故,这些故事都用三字诗歌编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便于我们记忆。

  书中介绍有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四面楚歌等故事,我最为感动的几句是:”批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它讲的是西汉路温舒刻苦学习的故事。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常常借别人的书来读,一天,路温舒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蒲草的叶子很宽大,就想到要用蒲草的叶子来编成席子,在上面抄书、写字,于是他就趁放羊的时候到处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上面,他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读了很多的书,成为一名大文学家。

  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有启发,首先就是做事情要有毅力,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获得成功。其次,做事情要突破现有条件的束缚,自己去创造机会。最后,和路温舒当时相比,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真是好太多了,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

三字经读后感13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是中华典故,主要是偏重于历史知识、自然知识、生活常识的传授。三字一句,文字浅明,句子短小易懂,每两句押韵,容易念也容易背,可以巩固记忆。

  我认为《三字经》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教”和“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讲封建伦常的一些话;第三部分介绍时目、四时、五行、六谷、六畜;第四部分介绍历史;第五部分则说了一大串历史上勤学发奋的人物故事。

  我认为《三字经》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读了《三字经》后,我由“玉不琢,不成器”得知人不经磨练不会成功;由“人不学,不如物”得知一个人不学习,没有知识就连一个物品都比不上;由“古圣贤,尚勤学”得知即使是古代圣人孔子也勤学好问,何况我们呢?由“幼不学,老何为”得知如果青少年不学习,到老就不会有什么出息。

  总之,《三字经》是一本好书,让我受益匪浅。

三字经读后感14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确是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不论是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上都会受益匪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不足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具有开放性思想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索吗? 每看一篇,我都会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时光流逝,有些东西会被遗忘,但有些东西却被传承下来,《三字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了下来。她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精华,也为中国古代文明也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字经》这坛是窖藏千年的美酒,愈久弥香,在新时代的今天,教化人心,必将永远地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良师益友”,让我们静下心来,捧起书,在淡淡的的墨香中与哲人会面,与良友交谈,增识长慧,开悟人生。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爱书,读书吧!

三字经读后感15

  自从学习了经典名著《三字经》之后,我有了很大的收获,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从前,孟母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生气地割断织布的纱线,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他们也像孟母一样,为了我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又是给我买点读机,又是给我买写字桌,星期六星期天还送我去教师家补课。从前,我不理解爸爸妈妈的苦心,认为买给我的东西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也不明白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父母说一下我,我还会不服气,认为他们不该限制我的自由。学了《三字经》后,我最终明白父母为什么这样,是期望我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兄长,尊敬兄长的道理。而此刻有些孩子在家大多都是小皇帝,他们惟我独尊,想要什么就叫父母买,没买到就不高兴。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当向孔融学习,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要懂得谦让。我们也要懂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总之,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收获真不少。

【三字经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字经里的故事-三字经小故事04-01

《三字经》读后感03-29

三字经读后感06-12

三字经读后感06-04

《三字经》读后感09-22

三字经读后感精选04-05

三字经读后感04-02

三字经读后感04-03

三字经读后感100字04-24

《三字经》读后感15篇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