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2-04-20 13:31:07 励志故事 我要投稿

真实的励志故事

真实的励志故事1

  1988年,高中毕业后,他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家里穷得叮当响,还拉了不少饥荒,父亲让他跟着村里的瓦匠学点手艺,不然将来找媳妇都是大难题。

真实的励志故事

  瓦匠算个技术活,想学艺,必须先从小工干起。那时候农村修房盖屋,都是乡亲们互相帮忙,没工钱,只管饭。为了能早点摸到瓦刀,三里五乡无论谁家盖房子都能看到他卖力的身影。搬砖、和泥、运沙石,什么活累他就挑什么活干。

  过了两年,带队的叔叔感觉他是个踏实勤快的孩子,就开始让他学瓦工。瓦工左手拿砖,右手挥刀,砍砖、抹灰、砌墙,左右开弓看起来很潇洒,但他一动手才知道,这个活儿比搬砖和泥都累,不但耗体力更考眼力,一天要把几千块砖、上千斤水泥均匀地抹好,还要沿着铅坠垒起来不能有丝毫偏差。

  在师傅熟练的手下,那些砖头仿佛听话的士兵,队列笔直,而他垒的砖却参差不齐。为什么自己没别人垒得好呢?功夫还不到家。

  傍晚收工后人们都回家休息了,他自己掏钱买来1000块砖,在家门口继续练习砌墙。墙体砌好了,进行测量,记下偏差,推倒了再砌,每天两三次。邻居们吃过晚饭没事都凑过来看热闹,刚开始还夸他有恒心,可他天天如此,就成了人们的笑柄。瓦工就那么点技术含量,这么较真,真是一根筋。

  冷言冷语他全当耳旁风,每天收工后依然专心致志地练习,砌墙、推倒、再砌,周而复始。春去秋来,那面墙被推倒了5000多次,坚硬的红砖最后都磨成了圆角的,他的双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最终,他总结出了一个经验:人依墙斜站,左脚在前,离墙约15厘米,右脚在后,距墙约30到40厘米,这个姿势省力,而且高效。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开始和村里的乡亲到济南打工,在无数个建筑工地上,他像一粒灰尘,微不足道,每天重复机械的砌墙工作。他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使没有监理巡视也做得一丝不苟,他砌墙的水平日臻完美。渐渐地,他出众的技术折服了所有的工友,包工头把他砌的墙当做样板墙,自然,他的工资也比其他瓦工的要高一些。他并不满足这点成绩,他不想只做一个干活麻利的工人,没读过大学的他,很仰慕那些能“看图纸”的技术员。

  每天收工后,工友们都在帐篷里打扑克或出去逛街消遣,他则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别人叫他一起玩,他也无动于衷。他阅读的是《砌筑工艺》《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手册》等枯燥的专业书籍,工友们都不理解,咱们这些泥腿子把墙砌好多赚钱就行了,看书有啥用?干瓦工还有啥大出息?他微微一笑,只管窝在自己的铺位上看书做笔记。在工地上一年到头,只要有活,工人就得干到天黑,想学习太难了,但10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坚持看书。通过学习,他看懂了设计图,有时技术员还要向他请教。

  平时,爱动脑筋的他看到墙角下散落着很多掉下来的水泥浆,很是浪费,就琢磨在每块砖上如何抹水泥才能减少浪费。于是,他发明了“提刀灰与自然挤浆结合工艺法”,既节省材料,又提高了砖块之间的灰浆饱满度,在工地上被广泛应用。尽管如此,他还是茫茫民工中毫不起眼的一个,在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一个农民工能有什么机会呢?

  20xx年,他正在济南的一处工地上忙得满头大汗,工地负责人告诉他队里推荐他去参加市里举办的技能大赛。由于经验不足,这次比赛他获得了第二名。在随后的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他砌筑的2米高的墙体,垂直平整度误差不超过3毫米,获全省第一名。

  尽管在业内有了小小的'名气,但他自知理论知识匮乏,便更加孜孜以求。收工后乱哄哄的工地上,他依然全神贯注,把啃天书般的专业理论作为乐趣,直到把厚厚的建筑技术手册背得滚瓜烂熟。

  20xx年,建设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国规模的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理论和技能测试同时举行。他作为代表山东参赛的选手之一,与从全国100多万名建筑工人中选拔出来的几十名顶尖高手同台竞技。工友们都不担心他的动手能力,大家最担心的是他的理论测试,毕竟他不是科班出身,又没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而对手中不乏技术院校的讲师,结果,他的理论成绩排名第一。

  20xx年,他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成为山东省建筑行业200多万一线建筑工人中唯一享有这项殊荣的人,他就是出生在汶上县的农民工吴林。

  如今的吴林,拥有“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齐鲁第一刀”等诸多荣誉。他也从农民工转变成了技术、管理人员,带出了83个达到技师水平的徒弟。同时,凭借自己在业内竖起的牌子,拉起了一支上百人的施工队伍,拥有了自己的一片红火事业。

  24年里,吴林不断给自己竖起一面面墙,又不断推倒,向自我挑战,他用勤奋与不懈的努力,跨越了人生中一道道围墙,站在了人生的新高度。英雄不问出处,只要你有把一面墙推倒5000次重新再来的决心与勇气,终有一天也会筑起自己事业的殿堂。

真实的励志故事2

  尊敬别人的人,同样会受到别人的尊敬。正像站在镜子前面一样,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

  一位在纽约任教的老师决定告诉她的学生,他们是如何重要,来表达对他们的赞许。

  她决定采用我所提倡的一种作法,也就是将学生逐一叫到讲台上,然后告诉大家这位同学对整个班级和对她的重要性,再给每人一条蓝色缎带,上面以金色的字写着:“我是重要的。”

  之后那位老师想做一个班上的研究计划,来看看这样的行动对一个社区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她给每个学生3个缎带别针,教他们出去给别人相同的感谢仪式,然后观察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星期后回到班级报告。

  班上一个男孩子到邻近的公司去找一位年轻的主管,因他曾经指导他完成生活规划。

  那个男孩子将一条蓝色缎带别在他的衬衫上,并且再多给了2个别针,接着解释,“我们正在做一项研究,我们必需出去把蓝色缎带送给感谢尊敬的人,再给你们多余的'别针,让他们也能向别人进行相同的感谢仪式。下次请告诉我,这么做产生的结果。”

  过了几天,这位年轻主管去看他的老板。从某些角度而言,他的老板是个易怒、不易相处的同事,但极富才华,他向老板表示十分仰慕他的创作天分,老板听了十分惊讶。

  这个年轻主管接着要求他接受蓝色缎带,并允许他帮他别上。一脸吃惊的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那年轻人将缎带别在老板外套、心脏正上方的位置,并将所剩的别针送给他,然后问他:“您是否能帮我个忙?把这缎带也送给您所感谢的人。这是一个男孩子送我的,他正在进行一项研究。我们想让这个感谢的仪式延续下去,看看对大家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那天晚上,那位老板回到家中,坐在14岁儿子的身旁,告诉他:“今天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个年轻的同事告诉我,他十分仰慕我的创造天分,还送我一条蓝色缎带。想想看,他认为我的创造天分如此值得尊敬,甚至将印有‘我很重要’的缎带别在我的夹克上,还多送我一个别针,让我能送给自己感谢尊敬的人,当我今晚开车回家时,就开始思索要把别针送给谁呢?我想到了你,你就是我要感谢的人。

  “这些日子以来,我回到家里并没有花许多精力来照顾你、陪你,我真是感到惭愧。

  有时我会因你的学习成绩不够好,房间太过脏乱而对你大吼大叫。但今晚,我只想坐在这儿,让你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除了你妈妈之外,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好孩子,我爱你。”

  他的孩子听了十分惊讶,他开始呜咽啜泣,最后哭得无法自制,身体一直颤抖。他看着父亲,泪流满面地说:“爸,我原本计划明天要自杀,我以为你根本不爱我,现在我想那已经没有必要了。”

真实的励志故事3

  顾颉刚有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说话时很多人都不易听懂。

  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同寝室的室友不远千里坐火车送他回苏州。室友们忧心顾颉刚的病,因而情绪并不高。在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都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顾颉刚为了打破沉闷,率先找人说话。顾颉刚把目光投向了邻座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身上,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

  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一时间,两个人的谈话因为一个人的.不配合而陷入了僵局。

  “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顾颉刚不甘心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

  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而这时,坐在顾颉刚不远处的一位室友看不过去了,生气地责问道:“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微笑着。

  顾颉刚伸手示意室友不要为难对方。室友见状,便不再理这个只会点头微笑的木疙瘩,而是转过身和身边的朋友聊起来。

  当他们快到上海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留下果盘下压着的一张字条,那是年轻人走时留下的:“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励志故事:这是最好的消息

  罗伯特.德.温森多是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他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

  有一次温森多赢得了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知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说:“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早日康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位职业高尔夫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前一周是不是遇到了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

  温多森点了点头,说有这么一回事,又问:“到底怎么啦?”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那个女子是个骗子,她根本就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

  “你是说根本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然后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真实的励志故事4

  1967年5月,原苏联莫斯科市第一中学,操场上人声鼎沸,学校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篮球比赛,以弗拉基米尔为首的一只篮球队与另外一组篮球队在赛场上狭路相逢,双方剑拔弩张,打地不开可交 。

  由于裁判的一次误判,弗拉基米尔对这样的结果感到不满意,他上前与裁判申诉,裁判认为他无理取闹,便掏出了黄牌,对方球员认为弗拉基米尔输不起,便用嘲笑的口吻讽刺他,他忍无可忍,将一记耳光轻松地放在了对方球员的脸上。

  球场上发生了械斗事件,这在莫斯科一中还是头一遭,校长闻讯后,要求对闹事者严惩不贷,弗拉基米尔收获了一份在家停学三个月的惩罚书。

  弗拉基米尔不服气这样的判决,他几次找到校长申诉,校长觉得他不可理喻,便给他的父亲打了电话,让父亲领他回家反省。

  父亲领着弗拉基米尔回转列宁格勒市的家园,他们每天在田园里劳作。弗拉基米尔低着头,失败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他一心想当个好学生,将来从政并且振兴苏联的经济,可是这样路程走起来却无比艰难。

  有一次,他与父亲一起拉着一大车的蔬菜去市场上叫卖,但在回来的路上,却突然遇到了暴雨,由于未带雨具,周围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的避雨场所,他们被淋成了“落汤鸡”。

  雨始终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父亲看了看天,对弗拉基米尔说道:我们接着赶路吧,等到雨停了,天也就黑了,我们就失去了光明,回家的路会更加坎坷。

  弗拉基米尔看了看天,他看到一大块一大块的`阴霾缠绕着天际,挥之不去,他嘴里面嘟囔着:怎么都是阴霾,阳光哪去了?

  父亲一边在前面拉着车,一边大声告诉他:不,阳光就在那儿,它没有走远,阴霾只是失去信念的阳光,只要天空充满了力量和自信,用不了多久,阴霾就会变成阳光的。

  父亲的话很有哲理性,让弗拉基米尔有些顿悟,他一边推着车子,一边抬头看天,果然,好大会儿,雨停住了,夕阳露出了笑脸,阴霾消失怠尽。

  这个叫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孩子不负众望,一口气奔跑在青云直上的仕途上,20xx年-20xx年,普京连任俄罗斯总统,期间实施强权政治,对外大力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对内实施改革,大力整治腐败,20xx年,他担任俄罗斯总理,20xx年3月,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他众望所归地又一次被历史推选到俄罗斯的最高政治舞台上,重新回到克林姆林宫,以绝对优势当选俄罗斯总统,重新开始了为期六年的总统征程。

  阳光无时无刻不停留在我们的天空中,只是我们被困难所缠绕,被失利所笼罩,我们的双眼沾满了泪水,却没有看清前方的康庄大道。

  阴霾只是失去信念的阳光,在乌云覆盖的天空下,只要我们从不停歇,多去分析失利的原因,总结经验,总有一天,我们的双手一定可以拨云见日,阳光会重新照耀生命的蓝天。

真实的励志故事5

  幽默是一种稀缺能力

  周立波梳着清晰的小分头,穿着笔挺贴身的西装,靠着一张嘴,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刮起了一股“周立波热”。周立波的“海派清口”表演,票价最高时曾经被“黄牛”炒到2500元一张。有人统计过:他在台上的120分钟里,观众席上的笑声达到700次,也就是说观众每15秒钟笑一次。所以,他立下了一个“霸王”规矩:演出不赠票、不包场、拒绝团购、拒绝打折,讲究实打实的“愿者上钩”。

  1967年,周立波出生在上海,小学一年级时就已经成为学校宣传队的一分子,经常上台演出。童年时,他不满足于舞台上毫无生气的表演,于是在生活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啼笑皆非的闹剧,表演天分初露端倪。后来,童年的顽劣和被妈妈暴打的经历都成了他舞台上的段子。

  1981年,不到15岁的周立波报考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几千人竞争十几个名额,还没达到招考年龄的他竟然被破格录取了。在4年正统的滑稽理论学习和演艺培训中,周立波每天6点钟就起床练形体和说学逗唱等基本功。每天重复的课程让他厌烦,他便经常找出各种理由逃课。他跑到文艺医院的一个房间里把门倒锁,然后在那儿玩倒立。他知道,倒立10分钟后嗓子一定会充血。然后,他跟医生说:“我的嗓子不对了。”医生看到他嗓子红红的,以为是发炎了,于是就会开一个星期的假让他休息。他经常使用这招来逃课,老师发现有点不对劲,就偷偷跟踪他,果然抓了一个“现行”。

  周立波师承上海著名的滑稽艺术表演大师周柏春、姚慕双、严顺开等人,他从每个老师身上汲取表演养分,却拒绝拜师。他认为,一个人应把别人捏碎变成自己,不能把自己捏碎变成别人。他天性中自我、叛逆、反传统的一面,让他在舞台上独树一帜,19岁就成了红遍上海滩的小滑稽演员。但是他顽劣、自负、恃才傲物的.个性给他后来的人生埋下了危险的种子。23岁那年,他因为误伤了别人被判入狱,在狱中度过了205天。刑满出来后,他策划了一场大型的滑稽戏叫做《我的未来不是梦》。连演了15场之后,他突然决定弃演从商。在商场上,他做过房地产策划,当过装潢公司的老板,曾有几个亿的资产,却又在一夜间变得一无所有。生意场上的起起落落,令他感叹世事的难料和无趣。

  20xx年初夏,39岁的周立波决定回归舞台。那年的12月31日,他在兰心剧场开始了第一场“海派清口”演出,空空荡荡的舞台上,他的道具除了两只欧式风格的沙发外,只有一个提示架。这场演出是他商海沉浮十几年之后第一次回到舞台,台下有他从前的戏迷,有他少年时的玩伴,还有看着他长大的恩师。

  “海派清口”演出的大幕就此再次拉开。有人说滑稽表演庸俗不堪,周立波不信这个邪,偏要以优雅的名义滑稽,以一己之力改变滑稽的现状。表演中,他融合了滑稽、相声、小品的搞笑,结合演讲和时事评论,以一种全新的演艺方式站到了表演台上。为了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他口袋里总是带着小本子和笔,想到什么好句子就随时记下来,他要求自己平均每天翻阅14份报纸。

  大量的阅读之后,周立波开始给看到的每一个事件注入幽默的元素,然后才精精神神、油油光光地来到舞台上。做足了功课的他可以让12000人不说话,也可以让他们同时欢呼……

  周立波“火”到今天,观众开始担心周立波会题材枯竭,迟早遭人厌倦。周立波却自信如常,说:“不用怕,幽默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对我们这个社会而言,幽默是一种最稀缺的能力,当一个人拥有了幽默,就像怀里揣着黄金,什么时候都是硬通货,不遭人嫌弃!”

真实的励志故事6

  不冒险怎能成功

  在非洲的塞伦盖蒂大草原度假时,我曾一连3小时坐在河边,看一小群角马如何鼓起勇气下河饮水。每年夏天,上百万只角马从干旱的塞伦盖蒂北上迁徙到马赛马拉的湿地,这群角马正是大迁徙的一部分成员。

  在这艰辛的长途跋涉中,格鲁美地河是唯一的水源。这条河与迁徙路线相交,对角马群来说既是生命的希望,又是死亡的象征。因为角马必须靠喝河水维持生命,但是河水还滋养着其他生命,例如灌木、大树和两岸的青草,而灌木丛还是猛兽藏身的理想场所。冒着炎炎烈日,焦渴的角马群终于来到了河边,狮子突然从河边冲出,将角马扑倒在地。涌动的角马群扬起遮天的尘土,挡住了离狮子最近的那些角马的视线,一场杀戮在所难免。

  在河流缓慢的地方,又有许多鳄鱼藏在水下,静等角马到来。一天我看到28条鳄鱼一同享用一头不幸的角马。另一天,一头角马跛着一条腿,遍体鳞伤地从鳄鱼口中逃生。有时湍急的河水本身就是一种危险。角马群巨大的冲击力将领头的角马挤入激流,它们若不是淹死,就是丧生于鳄鱼之口。这天,角马们来到一处适于饮水的河边,它们似乎对这些可怕的危险了如指掌。领头的角马磨磨蹭蹭地走向河岸,每头角马都犹犹豫豫地走几步,嗅一嗅,嘶叫一声,不约而同地又退回来,进进退退像跳舞一般。它们身后的角马群闻到了水的气息,一齐向前挤来,慢慢将“头马”们向水中挤去,不管它们是否情愿。如果角马群已经有很长时间没饮过水,你甚至能感觉到它们的绝望,然而舞蹈仍然继续着。

  那天我看了3个小时,终于有一只小角马“脱群而出”,开始痛饮河水。为什么它敢于走入水中,是因为年幼无知,还是因为渴得受不了?那些大角马仍然惊恐地止步不前,直到角马群将它们挤到水里,才有一些角马喝起水来。不久,汹涌的角马群将一头角马挤到了深水处,它恐慌起来,进而引发了角马群的一阵骚乱。然后它们迅速地从河中退出,回到迁徙的路上。只有那些勇敢地站在最前面的角马才喝到了水,大部分角马或是由于害怕,或是无法挤出重围,只得继续忍受干渴。每天两次,角马群来到河边,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一仪式。一天下午,我看到一小群角马站在悬崖上俯视着下面的河水,向上游走出100米就是平地,它们从那里很容易到达河边。但是它们宁可站在悬崖上痛苦地鸣叫,却不肯向着目标前进。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像角马一样?是什么让你藏在人群之中,忍受着对成功之水的渴望?是对未知的.恐惧,害怕潜藏的危险?还是你安于庸常的生活,放弃了追求?大多数人只肯远远地看着别人痛饮成功之水,自己却忍受干渴的煎熬。不要让恐惧阻挡你的前进,不要等待别人推动你前进,你必须起而行动。只有勇于冒险的人才可能成功。

  做一个笑在最后的人

  高考成功,是不是就可以尽情大笑了呢?如果你仅仅把“考上大学”作为你的终极目标的话,那自然可以,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考上大学”与成功之间还有着长长的距离,这一距离有时甚至就是一辈子。我们已经见惯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也看多了大学生给仅有小学或中学文凭的老板打工的现象。我们提这个问题不带一点偏见,只是为了说明一但是多少人对此视而不见,他们仍对文凭抱着狂热的执着,这一点中外皆然。美国曾出版了一本叫《羊皮纸偏狂症》的书。因为美国的大学毕业证书是用羊皮纸做的。书中批判了那种拘泥于一张“羊皮纸”的“病态的人”。日本教育家伊藤隆二也指出:要想从日本人当中找出不拘泥于学历的人是极其困难的。人们为什么要追求学历———而且又要追求毕业于“一流大学”的标签呢?“学历病患者”相信,毕业于“一流大学”才是实现“功成名就”可靠的通行证。看来在对文凭的看法上,各国倒有着惊人的相似。

  其实所有对文凭狂热执着的人,并不是相信文凭就等于成功,而是迷信文凭能带给他们意想中的成功。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都证明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个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个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但科莱特委婉地拒绝了。

  10年后,科莱特成为哈佛大学计算机系Bit方面的博士研究生,那个退学的小伙子也是在这一年,进入美国《福布斯》杂志亿万富翁排行榜。1992年,科莱特继续攻读,拿到博士后学位;那个美国小伙子的个人资产,在这一年则仅次于华尔街大亨巴菲特,达到65亿美元。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已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研究和开发32Bit财务软件了;而那个小伙子则已绕过Bit系统,开发出Eip财务软件,它比Bit快1500倍,并且在两周内占领了全球市场,这一年他成了世界首富,一个代表着成功和财富的名字--比尔?盖茨。

  就学历来说,比尔?盖茨与科莱特是无法相比的——前者是大学仅读一年而后者是博士后;但就成功来说,科莱特与比尔?盖茨同样是无法相比的--当然这种成功绝不仅仅是就财富而言。

  因此,看淡高考,视金榜题名为“外加的一条藕”,这样我们才会拥有成功的良好心态。一旦高考这个目标被异常地放大了,就挡住了其他很多可能更加远大的、更加有意义的理想,使得它们不能被发现(至少暂时不能);如果我们的理想超越了“高考”,我们就会自然地认为“考上大学”以及“上大学”无非就是实现理想过程中的一步而已,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就要通过“高考”这一关,从而以一种非常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迎考。

真实的励志故事7

  一九八零年,大卫在美国阿灵顿商学院读书。他的大学生活,主要靠父母按 月寄来的那么一点钱来维持。不知怎么的,家里两个月没给大卫寄钱了。大卫的 布兜里只剩下一枚硬币了。肚子里咕咕直叫的大卫走到电话亭旁,把所有的钱也 就是那小小的一枚硬币投了进去。“喂,你好,”电话接通了,千里之外的大卫 母亲说话了。大卫带着哭腔说:“妈妈,我没钱了,现在饿得慌。”大卫母亲说 :“亲爱的孩子,妈妈知道。”知道了为什么还不递钱?大卫刚要把这个疑问怒 冲冲地向妈妈说,忽然感到母亲的话音里有一股深沉悲凉的味道。大卫预感到不 妙,他赶紧问:“妈妈,家里出什么事了吗?”大卫母亲说:“是的,孩子,你 爸爸得了重病,已经五个月了,不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由于患病导致工作 没了,家里惟一的经济来源断了。因此,这两个月没给你汇钱。妈妈本不想告诉 你,可你大了,应该自谋生路了。”大卫母亲说着说着,大哭了起来。电话那端 ,大卫也“扑嗒”、“扑嗒”直掉眼泪,心想:看来自己必须辍学回家了。大卫 对母亲说:“妈妈,你别难过,我现在就去找工作,一定养活你们。”残酷的现 实把大卫击晕了。

  还有一个月,这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如果能有十块八块的钱,大卫就可以熬到 暑假,然后利用两个月的假期打工赚钱。可现在一分钱也没有了,必须退学了。大 卫和母亲说“再见”挂掉电话前的那一刻异常难过,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很棒,并且 他很喜欢阿灵顿商学院的学习生活。挂断电话后,公用电话传出一阵噪音,大卫惊 喜地发现许多硬币从投币口涌出。大卫高兴坏了,伸出手去接那些钱。如何去对待 这些钱?大卫心里直犯嘀咕,留给自己用吧,完全可以,一是没人知道,二是自己 确实很困难。但考虑来考虑去,大卫觉得不该据为己有。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争斗 后,大卫把其中一枚投进公用电话,拨通了电话公司的服务电话。听完大卫的诉说 ,服务小姐说:“钱属于电话公司,所以必须把它们放回去。”扣掉电话后,大卫 就把钱币往回放,可一遍遍地把钱币放回去,公用电话就一遍遍地把它们吐出来。 大卫又给服务小姐打去电话,服务小姐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现在就请示 上司。”孤独无助的大卫在电话里透出一股凄凉,服务小姐强烈地感受到了,她觉 得那话那端一个品行优良的陌生人需要帮助。不一会儿,服务小姐把电话回拨到这 部出了毛病的公用电话。她对大卫说:“我请示了上司,上司说这钱送给你了,因 为我们公司现在人手不够,不想去为了几个美元专门派人去取。”“呀!”大卫高 兴地跳了起来。现在,这些硬币光明正大地属于他了。大卫蹲下身来,认真数起来 ,一共9美元50美分。这些钱足够大卫支撑到暑假打工领到第一笔薪水。往学校走时 ,大卫笑了一路。他决定用这些钱买点儿吃的,然后去找份活干。转眼暑假到了,

  大卫找了份清理百货仓库的工作。(励志感人故事 )那天,大卫找到百货公司老板,跟他讲了公用电

  话的事和自己找工作的想法。百货公司老板告诉大卫随时可以来上班,不只是暑假 ,平时学习不忙的时候也可以来工作,因为百货公司老板觉得大卫是个诚实的.人、 尤其是个慎独的人,清理仓库绝对信得过。大卫干活非常卖力,老板很欣赏他、也 很同情他。老板给了大卫双倍的工资。领到薪水后,大卫把钱都寄给了母亲,因为 大卫此时已经得到消息,他获得了下一学期的奖学金。一个月后,钱又寄回大卫。 母亲在信中说:“你父亲的病有些好转了,我也找了份工作,能够维持生计。你要

  搞好学习,别饿了肚子。”看完来信,大卫又掉下了眼泪。大卫知道,父母就是忍 饥挨饿,也不会反过来向需要资助的大卫要钱的。每每想到这些,大卫就泪水直流 ,心澜难平。

  一年后,大卫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大卫开了一家公司,第一年,大卫 就创利10万美金。大卫时刻不忘公用电话的事。他写信给电话公司:“让我终生 难忘的事情是,贵公司把意外的?9美元50美分”资助了我。这一善举,让我避 免成为辍学青年,走向极端贫困,同时也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激励我时刻不忘拼 搏。现在我有钱了,我想回赠贵公司1万美元,略表我的心意。”电话公司老板 比尔随即回复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祝贺你学有所成,事业发达。我们认为,

  那些钱是我们花得最值的一笔。这倒不是指9美元50美分换回了1万美元,而是说那 些钱让一个人懂得了这样一个人生至理箴言: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不要忘了希望就 在眼前;二不要忘了坚守正直品性。”20多年过去了,大卫怎样了?在美国芝加哥 市,有一幢豪华大楼,它的外形就像一个公用电话亭,这就是ADDC公司的办公楼。 ADDC公司的开创者、现任总裁,便是大卫。大卫,同时是菲力慈善基金会的最大捐 献者之一。

真实的励志故事8

  摸爬滚打的职业生涯里,我开始对一种年轻人失去耐性。

  如同那个常见的开头,“我有一个朋友”,我的道理,一般还是从实际的故事说起。

  公司的人事部门细心且专业,为你做好了严格筛选,发到你邮箱里的简历,通常都闪闪发光。比如手里这个,名校毕业生,热门专业,海外留学背景,学分绩点很高,前任公司家世优渥。

  这封简历隐约对我散发了“岂有不约之理”的霸气。

  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约见这位优秀的毕业生。这个孩子坚定地认为自己拥有卓尔不群的文案能力,愿意投身到互联网工作的刀光剑影中。

  惯常的问答过后,我给了他一些时间,以及几篇值得参考的新媒体文案,让他大概创作一段简短且有关旅行的微信推送导语。

  他犹犹豫豫,提笔写道,“四月的北京,春意盎然……”

  ……行吧。

  面试结束后,处于礼貌,我没有拒绝他要求加微信的请求。

  果然,他在微信中说,他的成绩很好,背景超过了大部分同期的毕业生,为什么没能进入到下一轮。他说,请给我一个解释。

  那句“我的成绩一直很好”让我回忆起了早已被遗忘的面试过程。

  只有一个印象:他所有的沟通,都在表达一个意思。

  我成绩很好。

  我成绩很好。

  我成绩很好。

  所以,我应该毫不犹豫地录取你?

  这条微信让我产生了写出这篇文章的想法。

  我想告诉一部分秉持“成绩很好,背景优秀=can do everything”这条逻辑的人,真实的世界并不是这样。

  你不能期待一张三好学生证书或是满分的试卷,能帮你实现所有的梦想甚至妄想。

  满分试卷不能帮你解释,一款新产品从创意到发布的过程里,会经历多少风波,会遇到多少胎死腹中的风险。

  满分试卷不能帮你解释,一万个牛到要上天的策划,为什么比不上一次兢兢业业、踏实放心的执行落地。

  满分试卷不能帮你解释,一个公司需要用怎样的精神,去坚守它辛苦攻下的阵地,用怎样的立场和勇气,去与巨头分一杯羹。

  当然,你还年轻,这锋利如刀的现实世界,还有很多机会和理由去领教。

  成绩单能说明你的学生生涯没有被毫无意义的东西占据,你没有在最好的年华里虚度人生,这很好,你的付出,时间会懂得,别人看得到。

  可你要记得,不要让满分的成绩单和“好学生”这个称谓,代替了本该履行的义务。拿着满分成绩单的人,在“学业为上”的意识导向中长大,在面对一些关卡时,因为重视成绩和排名的思维倾向,他们一路绿灯、畅通无阻的机会更大、更多。

  因此,有一部分孩子,容易在潜意识中认为,考试的成功,会代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需要付出的.努力。

  在学校或许可以,在社会上,未免流于单纯。

  别人帮助你,照看你,扶持你,一方面是责任所在,另一方面是因为利益所需,不是因为你是优秀的好学生,可人的乖孩子,就值得百般呵护,万种照顾。

  从没有哪一种获得,是理所当然。就算是荷尔蒙导向的男女之爱,我似乎也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成功案例,学会所有的套路,并不意味着你就能赢得真爱。

  一旦走出校园,迈向战场,就会满目都是简单粗暴的战役,真刀实枪的PK,甚至你死我活的场面。

  而你,一个被辅导员和恩师百般呵护的傻白甜,一个胸前飘扬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给你多少时间,你才能长成刀枪不入的好青年?

  我们也都可能犯这样的错误,用生硬的排名和简单的分类标签,去归纳总结别人的生活,觉得成绩好的孩子,一定谦恭有礼,教养得体;成绩不太出色的孩子,可能淘气叛逆,不服管教。

  事实是否如此?不可简单定论。

  如果什么事都能用分数衡量,那这个世界就真的太简单了。

  如果你还觉得可以拿“学习好”这个挡箭牌解决人生中的棘手之事,是时候转变转变想法了。去研究每一个公司从0到1的历程,去明白汗水之宝贵,收获之不易;去发发传单,去扫扫马路,去端一天盘子,去照看一天店面;去主动获取信息,去理解有偿交换;去改改张口就求助,不行就卖萌的毛病……

  说到底,最要紧的,是扔掉过期的试卷和没用的证书,重新把自己,扔到那红尘滚滚、不容置喙的生活里。

  真实的设定中,能像标准答案或者攻略指南一般让人安心和骄傲的时刻,其实,不多的。

真实的励志故事9

  乔治不是外国人,而是个地道的中国人。

  10年前,乔治还是南京街头的一个问题少年,喜欢跟人动拳头打架。长大以后的乔治决定干点正经事,他参加了厨师培训班,技术学得不错,但是快毕业时,他却发现自己对烹调没有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理发,现在叫美发。他发现当一个发型师是那么美妙的一件事情。所以,他放下勺子,拿起剪子,先在南京,后又到上海,苦练起了美发技术,并且很快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

  19XX年,香港明星张敏在上海开了一家名叫露莎莲妮的高档发型屋,乔治正式出师,当上了露莎莲妮的一个技师,帮人洗发烫发染发,但是没几天老板就发现了他在发型设计上的天份,破格将他晋升为发型师,与从香港、法国、新加坡聘请来的那些发型师平起平坐。后来乔治又辗转于杭州等地一些发屋做发型师,目的是磨炼自己的技术。时机成熟后,乔治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因为缺乏资金,他无力租赁繁华的店面,只能在杭州一个偏僻的角落接下一家别人经营不下去的发型屋,改造后打出了自己的名头:乔治发型设计中心,时为20xx年3月18日。

  开始时因为地段不好,乔治的生意很不景气,但过了不久,就有很多过去乔治在别的发型屋做设计师时的忠实“FANS”跟踪而来,这样靠着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大家就都知道杭州那个发型做得最好的“乔治”现在到了某某地方,自己开了一家发型设计中心,乔治很快就走出了困境。仅仅过了一年多,乔治的'发型中心就变成了发型广场,面积达500多平方米,紧跟杭州那些财大气粗的美发巨无霸如新爱情故事、阿伟、东方名剪等,成为杭州美发

  现在在乔治的发型广场剪一个头,最低的只要25元,而最高的需要380元,很多文艺界的名人如胡兵、瞿颖、陆毅之类,都接受过乔治的服务。

真实的励志故事10

  一、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二、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三、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四、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五、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六、救人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七、出门

  古时候,有两个兄弟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兄弟俩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大哥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把这两个故事联系在一起也许有些牵强,但他们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故事中的小战士和弟弟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和大哥,因为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管理心得: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八、鱼王的儿子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个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九、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十、右手握左手

  桌上流行一首顺口溜:握着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每当有人念出: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一桌子人便会意地放声笑起来,气氛立刻就轻松了。当然,这是基于人家对该顺口溜的一致理解——感觉准确,描述到位。

  有一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这段顺口溜,男人们照例笑得起劲。

  后来发现餐桌上的一位女人没笑。男人们忙说闹着玩别当真。没想到女人认真地说:最妙的就是这“右手握左手”。第一,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赖的;第二,左手和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第三,别的手任怎么叫你愉悦兴奋魂飞魄散,过后都是可以甩手的,只有左手,甩开了你就残缺了,是不是?一桌子男人都佩服,称赞女人的理解深刻而独到,妇人淡淡地说:有什么深刻而独到,不妨回去念给你们各自的老婆听听,看她们说些什么。

  男人当中有胆子大的果然回去试探老婆,果然老婆们的理解均与餐桌上的女士相同。她们都是左手,男人们当然要以左手计。

  而他们都是右手,他们当然作右手想

  十一、抉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

  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

  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十二、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十三、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十四、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十五、爱人之心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十六、给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十七、提醒自我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

  会倒塌,见有人向媾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缍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十八、窗有个太太

  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的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的窗户脏了。

  十九、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秦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二十、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二十一、马

  马,本来自由自在的在山间撒野,渴了喝点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晒太阳,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有了伯乐,马的命运就改变了,给它的头戴上笼辔,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着它,马的死亡率已经是十之二三了,然后再逼着它运输东西,强迫它日行千里,在它的脚上钉上铁掌,马的死亡率就过半了。马本来就是毫无规矩毫无用处的动物,让它吸取日月之精化,天地之灵气,无用无为,还得以享尽天年,教化它,让它懂得礼法,反而害了它的生命。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规矩的约束下我们是否也丧失了本我,成天遵循别人制定的礼义,逼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限的生命还剩下多少呢?

真实的励志故事11

  陶侃励志

  陶侃是东晋人,在广州做官当时的广州地区,生产落后,人口不多。陶侃在那里没有多少公事可办,生活很清闲。但陶侃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就叫人将一百多块砖放在院子里。每天一早,陶侃就把砖搬运到外面去,到了晚上,又把砖搬进屋子里。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家里人觉得奇怪,就问陶侃为什么要这样做。陶侃回答:“我将来是要报效国家做大事的,如果生活过于舒适,将来怎么能担当重任,为国家效力呢?”过了几年,陶侃终于被调回中原,被皇帝重用。陶侃回到中原以后,尽管公务繁忙,可是在广州养成的搬砖习惯一直没有放弃,以此来磨练自身的.意志。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怎么能够天天玩乐?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身毁灭自身啊!”

  【故事启迪】陶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胸成大志,珍惜时间,严格要求自身,才能有所作为。年轻人不应该放弃理想,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好多愿望,这些就是生活的动力。但是,愿望的实现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需要为之付出、为之奋斗才能实现。因此,青少年都应该珍惜时间,朝着自身的愿望努力,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它、拥有它。

真实的励志故事12

  所谓国有运,发有风,士有志,就是说人要靠气势,要靠一鼓作气勇往直前的精神去争取到新境,

  口袋里剩下50元

  有人曾称赞我是“白手兴家的成功商人”,此话一点不假。但我觉得我还应补充一句:本人的成功,不能说其中没有幸运的成分。但是,不屈不挠的理想和偏偏百折不回的拼搏和奋斗始终是我成功的第一要素。林肯总统认为“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出是这可望而不可及,他的成就决不会超过自己的偏偏这是名副其实的真理。我是从当地盘工人起家的,吃过苦、受过罪、失过业、遭过窘。回顾十几年来走赤的道路,虽非步步血汗,亦是崎岖艰难,甚至险象环生,不过终生不弃不馁,不断求索而已。

  今天,我能够被尊为“世界景泰蓝大王”,决非我有何超人之处,只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凑合,不折艰难不舍成功,机遇加勤奋罢了。

  初到香港,大陆新移民的共同特点是包袱少,毛病少,既不饮茶打牌,也不赌狗跑马。只知道一个劲儿地苦干、实干、拼了命去干!固然在香港人乍来,我们胼手胝足,生活颇为艰苦,但在新移民的眼里,这种日子已属天堂。我们能在这块肥活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就能获得我们应该得到的一切,有了这样的保障,我们还有什么奢求呢?

  “生命的意义就在奋斗”,有了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的人不成功者鲜矣。

  初抵香港,那是九龙天星码头旁侧的火车站,但见人山人海,站口挤得水泄水不通,我一眼就瞥见老丈人。初来乍到,一切都很新鲜,一见面,我就问到工作的安排。当时 老丈人没有直接回答,先把我领到北角的住处,介绍房东太太给我认识。房间有十几平方米,很明亮,应算是很不错了。把行李安置好,没等坐稳,我又提老问题:“爸,我在哪儿做事?”老丈人笑笑,很和蔼地说:“先休息两天,用两个月时间了解了解香港,再去国货公司当仓库管理员,月薪400元。”

  当时,我的心像火一般炽热,恨不得马上就能投入工作。第四天,房东太太过来说:“你丈人来过,我已经告诉他,你昨天就上班了,在地盘工作,底薪每月800元。”这就是新移民的一般心态,也可以广阔是一种如虹的气势。其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人,都必须具备这种巍然的气势才行。所谓国有运,民有风,士有志,就是说人要靠气势,要靠一鼓作气勇往直前的精神去争取成功。

  当年,我找到工作的那份喜悦,不啻中了马标一般。竺我冷静下来就意识到,既然决定在这里求自下而上就必须了解、掌握这里的那一套。可是横在我面前的却有两大障碍,一是语言不通,二是没有资本。当时,我的口袋里兴有50元港币,所以对于每一毛钱都极为重视,现实生活告诉我,在香港如果没有一毛钱,岂能插翼横渡维多利亚海峡从香港到九龙,又从九龙到香港呢?你若没有五毛钱,又怎能买到一磅面包充饥?我不是在吹牛皮,我自认还有点天不怕、地不怕的气概。可也得承认,一文钱往往困死英雄汉,不管你本事多么了不起,怕就怕口袋里没钱花,我明白“小富由俭”、“勤乃无价宝”的道理。

  记得每天一大早,我从北角乘轮渡过海到观塘去上班。为了节省一毛钱,我总是不坐丙毛钱一张标的楼头等位而宁愿“委屈”坐楼下三等仓。我节省每一个铜板,是为明天的幸福生活开路所以,我连看报纸也舍不得花钱去买,而是身在船中,眼观六路看看谁手中有报,等到船靠码头,自己押后,就利用这一刹那时光,几个起落,把乘客遗下的报纸拿走。如若椅上遗留一两本杂志这于我真是如获到宝,我很自然会把它当好运气好福气降临身上看待,甚为开心。我也常为节省两毛钱车资,不异徒步从中环走到西环。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此我是笃信不疑的。几十年来,我之所以坚持勤俭的作风,是因为“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每天收工之后回到家里,我虽然浑身疲惫不堪,但仍坚持把从船上捡来的报刊开来,如饥似渴地细阅完。既学到不少知识,从中又学会一些广东话。我深深认识到只有入乡立,还谈什么发展。

  闯天下,几番辛酸几番苦

  古语说:“丈夫为志,空当益坚。”我找到地盘的工作后,就以敬业乐业的精神认真地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想办法找来一辆破汽车停放在路中心作指挥部,一机数往来不绝的运泥货车,一面写“正”字当“五”来记录车的运次。这样做的好处是不易出错,而且基本免除了烈日的毒晒之苦。

  我虽然不是地盘货车的主人,但我很爱惜车辆,一有空便把车子洗刷得干干净净,而且买来油漆,将车子四周脱落不全的字填定清晰。就这样,唤起了工头的好感。他们见我是大学生,为人又和蔼,从此便让我跟他们一起小灶。

  在平时,我是很少像其他工友那样,三五成群去饮茶的,而总是独个儿在工地里喝开水啃面包,简单地解决一顿午饭。如今能吃上有菜有汤的热饭,心里自然喜不上自胜。从这件小事上我悟到一条道理:凡是勤劳和有爱心的人,一定会有好的回报。回想我在启德机场干填海工程的那段日子,尽管每晚一脸尘、全身臭汗回家,我还是满怀喜悦的,因为我毕竟能够独立地闯天下。

  我来香港三个月后,我太太也带着4岁的女儿来到香港。日想夜想的一家终于团聚,非常开心。但负担也加重了,困能也相对多起来。于是,我们马上兴行家庭会议,研究开源节流之道。首先来个约法三章“不准生病”。因为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生病,都会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运作。为此全家进入最佳状态:注意饮食,注意起居,保护孩子,保护自己。

  接着我太太开始四处找工作,并在家里搞起副业棗穿珠子。七分钱穿一打,价钱不算太低。全家齐心协力赚钱,从艰苦奋斗中去寻乐趣。不久,太太终于找到福建中学的教席,孩子因无人照料,只好带到学校去,让她在教师办公桌上趴着睡觉。然而,正当生活刚刚步入正轨之际,不如意的警钟又敲响了棗失业了。

  当填海工程结束后,我尝到了失去工作的滋味,那种惶恐不安、焦虑无助的心情,真是笔墨难以形容。

  谁知屋漏更逢连夜雨,太太这时偏偏又怀孕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我们是无论如何不能再增加包袱了,于是被迫求助于医生。医生开价500元,而我口袋里只有400元。当时是多么困窘啊。就为了张罗这100元,还找了好几位朋友,几番周折,才凑足比数。人生何其酸辛而苦涩。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从我这些经验中就可窥见一斑。但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去惊动老丈人。我觉得做人还是应该有点志气的。

  勤为本,患难困苦练人格

  失业,使我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平衡。我不断从报纸招聘栏里去寻找机会,也曾多次秆步上门晋见经理,但都因僧多粥少被拒门外。70年代初,香港找工作十分艰难特别是1973年“股灾”之后,市面疮痍,首当其冲就是我们这些新移民,即使是危险性很大或地位微贱的工作,也不容易找到。就有这个最困难的时期,我丈人介绍我到一家国货公司去当仓库管理员,月薪400元,津贴120元。当时那种快慰,真是毕生难忘。

  第一天上班,我早早来到陈瑞祺行仓库,头一件事就是把仓库打扫干净,把地板擦得光可鉴人把工具、台椅放得整整齐齐。在那里,我不仅尽职尽力去干,而且由衷热情、兢兢业业,以防再一次在失业路上徘徊。

  当年所有新移民都有共鸣的是,再苦的差事,也不要紧,就怕失业的无情打击,我既然获得了来之不易的工作,自然就要以成绩、效率去取得老板的信任。

  那时我白天穿着背心短裤。跟车或者推着小车过马路、横过大街,各铺各店送货。双脚飞快如燕,心里甜丝如蜜,丝毫没有耻辱羞惭。虚名误人,什么大学生、世家子北、名门之后,都是假的,求自下而上最现实。

  在陈瑞祺行仓库工作的那段时期,我和太太孩子,没有自己开伙,都在丈人家里搭伙食。每天晚饭后,我必定下古装帮丈母娘把饭碗菜喋洗得干干净净。尽管忙了一天我已累得腰酸腿痛,但我想,丈母娘又何尝不辛苦?她要买菜,又要煮十几个人的饭,我去帮她洗个碗,应属分内之事。

  梁启超有一句名言:“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诚哉斯言。

真实的励志故事13

  谈及网络,金玉柱滔滔不绝. 他说感谢网络,自己非常幸运选中了慧聪这个平台,可以说,不走网络这条路,金玉柱或许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金玉柱在部队退伍后,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凭着在部队学到的修理知识和修理绝活,他的厂子规模渐渐壮大. 在维修中,金玉柱看到维修厂对汽车配件的需求特别大,但单纯的维修只能接触到国内的一些厂家,他开始不满足于单纯的修理,设想自己开一个汽车电器厂.

  1999年,金玉柱看中了汽车配件需求旺盛的东北,在全国闻名的"电子城"丹东成立了环球汽车电器厂,在经历了很多波折和不断的努力后,环球汽车电器厂很快发展起来,所生产的部分车型的"发电调节器"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生意越做越红火.

  金玉柱在和儿子的一次交谈中,了解到可以把产品放到网上来销售. 20xx年,通过朋友的介绍,金玉柱选中了慧聪这个平台,建立了电器厂的网上商铺,对网络一窍不通的金玉柱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掌握了网上商铺使用和维护的基本操作,如今,金玉柱每天晚上都要上网查询汽配发展情况,阅读国际汽车产品的新动向,了解外商在国内求购哪些产品.

  两年来,凭借网上贸易,金玉柱打开了南昌、成都、北京等地方的汽配市场,目前已与国内外200多家经销商合作,所生产的汽车配件远销到马来西亚. 韩国等国家.

  目前,环球汽车电器厂的年销售额达到400多万,其中单纯的网上贸易占到销售总额的30%,在全国已经树立了"环球牌"、"环球车宝牌"等知名品牌.

  在慧聪开设商铺初期,金玉柱并没有想到采用网上销售会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当初采用网上销售时金玉柱只是为了扩大知名度,然而,仅半年时间,金玉柱体会到网上贸易的便利和优势,使用网上商铺减少了销售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 金玉柱简单地算了一笔账,如果把用于传统行业的'人力资源所耗费的资金投入到网上商铺的建设和管理中,每年可以省掉50%的开支(10万元),而且缩短了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加快了 缺货产品的补货速度.

  汽配行业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加快新产品的投放市场的速度,金玉柱说,新产品发布后,在传统营销模式中,销售人员对产品推广销售至少要一个月时间,而通过网上商铺,经销商当天就可以看到产品详细信息,而且不用通过销售员就可以直接收到合作厂家反馈的信息.

  有了慧聪这个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再加上诚信经营的原则,金玉柱在电子商务的圈子里很快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度和美誉度. 如今,金玉柱自信地对我们说:"我在汽配行业干了近30年,而且我幸运地接触到了网络销售,相信几年后,所有企业商家提到国内的汽车配件企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环球".

真实的励志故事14

  哈理斯和朋友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Sydney J.Harries)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甚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真实的`励志故事15

  最近的热播剧《芈月传》再次掀起了大家对秦国历史的考证和研究,今天在天涯论坛看到一篇写芈月原型历史人物“秦宣太后”的帖子,用戏说的方式来讲述秦宣太后其人,从多角度论证:秦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女人。

  八子是个什么东东呢?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国君也只能有一个老婆(妻),也就是王后。剩下的N个女人,都是妾,这些妾的地位从高往低依次是: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御(也写作长使)、少御(也写作少使)等等。知道了吧,八子只是地位比较低的一个妾。宣太后娘家姓“芈”(音mi,楚国国姓),也就是说,她在当时的官称儿,应该叫“芈八子”(米把子?还米袋子呢,难听死了……)。

  为什么呢?宣太后这么不受待见?事实上,宣太后还是很得秦惠文王宠爱的(请注意,只是宠爱,不是重视。仅仅也许估计也就是“那方面”比较让秦惠文王满足……),她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还有女儿(数目不详,但是至少有一个)。要是真不受待见,那就生不出这么多孩子来了。之所以地位低,是因为宣太后“出身”不好,她只是楚国的一个“宗女”,也就是那种老爷爷的曾祖父的二叔的四大爷和国君曾经是一家子的`那种疏远关系。而且,到了宣太后父祖辈,应该是比较落魄了。宣太后的妈,给她生了两个弟弟,而这俩弟弟,不一个姓……一个姓芈叫戎,另一个姓魏叫冉(当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所以并不应该称他们为芈戎和魏冉。请注意,这二位后来在秦国都是跺一脚咸阳就地震的主儿……)。换言之,宣太后的妈生活经历比较“丰富”……很显然,生活条件好,不至于如是。

  宣太后早年经历史书上是空白、她怎么到的秦惠文王身边,也不清楚。余估计,她因为某种原因,到了秦国宫廷,最初也就是宫女女仆之类的。被惠文王看中,恰好生出来儿子,才爬到“八子”这个地位。以她当时的情况,恐怕就连这个区区的“八子”,也是沾儿子的光,才能做的上。史书,是不会记载这些“小人物”的事的。

【真实的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大学励志真实故事02-24

关于励志奋斗的真实故事12-11

真实的励志故事15篇04-20

真实的励志故事(15篇)04-21

大学励志真实故事9篇02-24

网络创业真实故事02-17

女性创业真实故事02-17

农村创业的真实故事02-17

女生创业真实故事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