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句子知识点归纳

时间:2018-04-26 08:09:52 古代汉语 我要投稿

古代汉语句子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古代汉语句子成分》

古代汉语句子知识点归纳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进行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2.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而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主+谓+也”,如:此王业也。

  2)“主+者+谓+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主+者+谓”,如:兵者,凶器。

  4)“主+谓”,如:兵,凶器。

  5)“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主+谓+宾”,如:“余为伯倏。”

  4.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

  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表因果关系。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1)“于”(“乎”)字句。

  及物动词+于+施事者 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省略“于”字,动+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为”字句。

  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为+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

  见+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

  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

  (4)“为……所……”句。

  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被字句”。

  被+施事者+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覆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汉代后至今,“被+及物动词”表示被动意义。

  (6)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需要注意的是:“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2)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

  (3)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

  如“吾不能早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 如“莫弗称之”。

  另外,还有两种固定结构:“惟(唯)+宾语+是(之)+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是“惟瞻余马首”。

  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如“其斯之谓与”。“此(是)之谓……”,意思是“说这个是……”。

  代词“是”作宾语有时直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

  (1)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

  (2)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省略

  1.主语的省略:

  (1)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如:邴夏曰:“射其御者,( )君子也。”

  (2)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

  如: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 )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2.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

  有:(1)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

  如: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

  (2)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 )俱去。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1.动词的活用: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火大,这里是“放大火烧”。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的“甘”“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认为……快乐”。

  3.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

  (2)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

  (3)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4)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类型有:

  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

  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

  4.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1)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

  (2)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第二篇:《古代汉语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信、达、雅

  是严复提出的翻译的标准。信,就是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达,就是译文要通顺畅达;雅,就是译文的语言要雅正,能反映原文的语言风格。

  2、句读

  又叫“断句” 。古书是不断句的,更无今天的标点,因而古人读书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文章断句,古人使用的断句符号有两种,一是“、” ,一是“し”“。” 。“、”是句中语意未完而需作语气停顿的标志,称为“读”(dòu);“し”“。”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的标志,称为“句” ;合起来就叫作“句读”。辨明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

  3.古书注释里的“正义”

  古书注释的一种体例叫“义疏体” ,义疏体是一种经(古籍原文)、注(对古籍原文的注释)兼释的体例。其中的“疏”,是疏通;“义疏”就是疏通经文、注释的意义。对义疏进行整理分析,对其中的问题加以订正,就叫做“正义” 。

  4.反切法

  反切法是大约起自汉代,魏晋以后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给汉字注音的方法,它的基本方法就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互拼读。古代式的文字句子

  5.者字词组

  “者”字用为代词时,不能单独使用,它必须和动词、动词性词组、形容词、形容词性词组、数词、主谓词组、个别代词等相结合,组成“??者” ,才能有所称代,这就是者字词组。者字词组可以称代人,也可以称代事物。者字词组具有名词性,用在句子里起一个名词的作用。

  6、所字词组

  “所”字用于动词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前,组成“所??” ,这就是所字词组。所字词组用在句子里起一个名词的作用,并充当句子的一个成份。

  二、填空题。请把下面各题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1. “何……之……”这一句式是(询问原因并具有感叹意味)的疑问句,最贴近原文语气语意的语译方式是(“为什么……这样……呢”。)

  2.古代汉语的“他”也写作“它”、“佗”,是(旁指指示代词),与现代汉语的“他”或“它”完全不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3.现代汉语的“所以”常用于因果复句中表示结果的关联词,而古代汉语的“所以”是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的,常用在动词前,它表示什么意义,取决于它在句子里与前后文的关系,如“此其所以败也”的所以表示(“??的原因”)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的“所以”表示(“??的工具”) 。

  4.传注体是古代以解释文献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例,常用的名称有(“传” 、“注” 、“笺”)。

  5.在文言文注释中,“如字”是指明异读词读音的术语,它告诉读者,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这个字(词)要读(本音)。

  6. 古代汉语里取上字的声母、取下字的韵母和声调来给汉字注音拼读的方法叫做(反切法)。

  7.给古书标点最忌的是“点破句子” 。点破句子是指:(断句时,把上句的“脚”变成下句的“头” ,或把下句的“头”变成上句的“脚”)。

  8. 在古代汉语里,无定代词是“ 莫 ” 和 “ 或 ”。

  9.连用的'语气助词,一般是各自表示其常用语气,而语气重点落在

  10.“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他”是旁指指示代词。

  11.在对话中,古人常用谦称来称代。

  12.在文言文注释中,“读为” 、“读曰”这两个术语,主要用来注明通假的   借贷关系的,即用 本字  来注明正文中的 借字  。

  13. 古代汉语的反切注音法是取上字的 声母 ,取下字的 韵母和声调 相互拼读 。

  14.义疏体是古书注解的一种体例,“义疏”的意义是。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介词“与”同连词“与”的区别之一:介词前有疑问代词、能愿动词、副词、连词是常见现象,而表示联合关系的连词前不存在这种情况。( √ )

  2.一般情况下,不是动词的,用在“所”字后与“所”字结合为“所”字词组时,那个词就活用为名词。( × )

  3.“保”的本义是抚育、抚养。《说文解字》 :“保,养也。”金文写作像人负子状,以此表示抚养。如《论贵粟疏》“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和现代复音词“保育” 、“保姆”的“保” ,用的就是“保”的本义。( √ )

  4.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三类:传注体、义疏体和评说。( × )

  5.“以”字用为连词,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因果复句,可语译为“因为” ;二是用于连用的动词之间或形容词之间,表示关联,可语译为“用来” 、“来” 、“以便”、“而” 。( √ )

  6.“蚤救之孰与晚救之”这句话中的“孰与”在古汉语中常构成表示感叹的疑问句。( × )

  7.古代汉语的“乎”字有不同用法:一是作形容词词尾,用法同“然” ,表示“??的样子” ;二是作介词,与介词“于”意义相同;三是作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语气。韩愈《答李翊书》中“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 ,这些“乎”的用法即是如此。( √ )

  8.《<张中丞传>后叙》是韩愈给李翰所作《张中丞传》写的叙文,因置于正文之后,故名“后叙”。文中对李翰的传表示“尚恨有阙”的“恨”是怨恨之意。( × )

  9.《论贵粟疏》中“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结构当中,取消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作句子的成分,因而“吏之所卑”是主语,“法之所尊”是谓语。又因谓语“所尊”是“所”字词组,所以这个句子是判断句。( √ )

  10.“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主要用来区别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 )

  11.“耳”、“尔”、“而已”用于直陈句句尾,都用来表示限制语气,即表示句子所表达的内容“不过如此”的语气,可语译为“罢了”或保留“而已” 。( √ )

  12.古代汉语的“然则” 、“然而” 、“虽然”中的“然”是连词。( × )

  13.“得无??乎”这一句式由“得无”同句尾语气助词“乎”相配合,表示反问,但语气较为缓和委婉。( × )

  14.“素车朴船,孰与加漆采画也”中的“孰与”是古代汉语中表原因的习惯句式。( × )

  15.我国古代史书记日一般是用干支,如“癸酉,师陈于鞌”,或在表月份的数字后附以干支的办法,如“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如果只用数字与“日”字连用,多指具体天数,如“十六日”是指十六天,不是指日期。( √ )

  16.《陈涉世家》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这一句的标点有误。《项羽本纪》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这一句的标点也有误。( √ )

  17.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里“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这句话的主语是“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 ,谓语是“如是” 。( √ )

  18.韩愈《答李翊书》里“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的“恭” ,古今都指恭敬,有礼貌。不过,在古代汉语里,“恭”和“敬”虽为同义词,但还是有区别的,“恭”着重在内心的尊敬,“敬”着重在外貌的尊敬。( × )

  19.古文今译首先要重视和做到直译。直译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字、词、句,做到字、词、句翻译三落实,句式、语气也应大体和原文一致。这种直译不求有文采,不用考虑字词用语的顺序,只求内容上的表达准确。( × )

  20.古代汉语中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有“女”、“汝”、“尔”、“若”、“而”、“乃”、“公”、“子” 、“君” 。( × )

  四、选择题。

  1.下列加横线的词中,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B )。

  A、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B、云将曰:“朕愿有问也。”

  C、与不穀同好,如何?

  D、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而死乎!

  2.下列加横线的第二人称代词中,作定语的是( B )。

  A、吾以汝为死矣。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若所追者谁?

  D、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

  3.下列句子中,“之”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主谓结构独立性,使之充当句子成分的是( B )。

  A、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

  B、(许)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C、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

  D、姜氏何厌之有?

  4.“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中“施”的读音、意义正确的是( C )。

  A、shī 延续。 B、shī 措施。 C、yì 延续。 D、yì 业绩

  5.“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中,“耳”表示( A )。

  A、限制语气  B、感叹语气  C、决定语气  D、确认语气

  6.下列“以”字用作连词的是( A )。

  A、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B、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C、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

  D、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7.下列“且”字不用作连词的是( B )。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8.下列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表示某种情貌的是( C )。

  A、犹,犹言  B、之言,之为言  C、貌,之貌  D、曰,为,谓之

  9.根据“发(發)”字的形体,可以判定“发”的本义是( D )。

  A、派遣   B、打开  C、出发  D、放箭

  10.“采”字所使用的造字法是( C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1.“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孙膑》),句中“格”的意思是( D )。

  A、打击 B、格式 C、推究 D、阻碍

  12.下列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声训的是( B )。

  A、犹,犹言  B、之犹言  C、貌,之貌  D、读若,读如

  13.“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此句出自( D )。

  A、《平原君虞卿列传》   B、《<张中丞传>后叙》

  C、《孙子吴起列传》    D、《魏公子列传》

  14.根据“疾”字的形体,可以判定“疾”的本义是( A )。

  A、疾病  B、嫉恨  C、嫉妒  D、急速

  15.“益”字使用的造字法是( C )。

  A、形象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16.下列“于”字表示比较的是( B  )。

  A、赵急,请救于齐。      B、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C、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  D、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17.下列程度副词在古汉语中有程度轻和程度重两种用法的是( D  )。

  A、稍  B、颇  C、略  D、少

  18.下列句子中,“是”字不做代词的是( A  )。

  A、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B、是心足以王矣。

  C、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D、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19.下列句子中,“而”字用于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B  )。

  A、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B、于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

  C、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D、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20.下列句子中,“之”字不是助词的是( C )。

  A、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B、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C、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D、遂散六国之从。

  五、解释下列带横线的词语。

  1.今弃击瓮而 就 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就:靠近,这里有“选用”的意思。

  2.内自虚而外树 怨 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怨:仇恨。

【古代汉语句子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1.古代汉语知识点总结

2.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3.中考地理的知识点归纳

4.高考物理知识点复习归纳

5.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6.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7.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8.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