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时间:2022-12-08 12:53:34 高考生物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生物):2016北京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北京新干线学校专家组 王金海

  2014年北京卷的生物《考试说明》与2014年的相比变动不大,具体表现为:能力要求有两处变动,考试范围没有变动。

  1、 “理解能力”部分新增第2条(现共3条):“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2、删除了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第2条(现共2条):“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2014年生物高考在能力要求更高——理解能力明显比获取信息能力要高;同时,在表述上更明确,由“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更改为“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增加了“图解”一词,指向更明确,对能力的要求也更具体了,更高了。

  根据《考试说明》,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建议:

  1、认真阅读教材,夯实基础。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研究性课题、(实习)实验等,尤其是要求Ⅱ、Ⅲ中的内容,不仅要掌握它的内涵,还要注意它的外延。个别生物学术语还要注意文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生产实践相联系,学习时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动物生理与人体健康、植物代谢与农业生产等。

  2、加强训练,提高能力。首先,注意如选择题、图解题、图表题、曲线题、材料题、实验题等各种题型的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学会从题干上找关键字、词,对应相关知识点,正确答题。其次,还要强化多种表述形式的训练,尤其是加强图解的训练,如遗传图解、发酵工程图解等。最后,在复习过程中必须穿插综合训练,培养思维能力。考生可选择各地一模、二模卷,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等进行训练,按照高考要求进行考试,以此来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3、实验能力必须进行专门训练。根据《考试说明》中的实验能力的要求,通过具体的实验题目有意识地训练。尤其注意实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变量、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等。

  4、最后阶段,千万不要撇开教材、做难题,要抓基础;千万不要陷入题海之中,做题要精,举一反三。

  高考考前一个月学习计划及应考策略

  高考复习每日学习计划安排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以下每日学习计划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3点-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最好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优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00起床, 6:30-7:30复习英语,7:40-9:40复习数学,9:50-11:50机动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复习化学,4: 10 -6:10复习物理;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高三考前一月安排

  一年一度的高考冲刺又摆在了同学们的面前,如何度过这一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最后一个月,今天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一、学习时间安排:

  老师建议同学们把考前一个月分为三阶段:

  1.5月15日—20日以前,仍可延续以前的学习方法。

  过度学习,就是充分利用能够学习的时间进行学习,如晚上可以学到12点,甚至更晚或早上可适当早起加强学习,但以保证第二天上课不太疲劳为前提,中午时间(住校生)视自己的具体情况可以学习或休息。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① 学习时间适当加长,掌握更多知识。

  ② 主要是增强自信心,避免担忧失败心理。由于自己努力学了,自己没有比一般同学负出的少,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能做到,增强了自信心。

  举例:我自己上高中时,班内同学有的早上3、4点就起来学习的,而我自己则正常休息,早上6:30起床。有些同学晚上加班,我还正常休息,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心理发毛了,担心别人都在加班加点,而自己却按部就班,这样能否考上大学。于是我也早起晚睡,用于学习,但我总是睦睡,看上几眼,就扶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学一会睡一会,现在想起来,其实没学多少知识,但作用却是很大的,这样做给了我以勇气,给了我自信。我也加班加点学习,问心无愧,你能考上,我也能考上。但加班加点,千万要记住:要以第二天上课不影响精力为前提,若影响上课效率,宁愿不加班加点。

  2.5月中旬到6月初进入调整阶段。

  主要工作:①、复习以前的错题本;

  ②、游览以前考过的摸拟卷,真正进行查漏补缺工作,不要再过多地做练习了(不是不做),可能有的老师发的题很多,你可以选择性地去做,不要都去做。我在去年教高三时,给学生发练习是有计划的,不是有什么、发什么、做什么,到现在我还有一本练习都没给去年高三学生发,但学生考试成绩很好。

  ③、考前头几天不要太放松,特别是高考前几天,更要合理安排复习计划,不要用这几天再学习新知识,期望打准高考题。而主要精力是有计划的游览记忆重点知识。

  [1]

  三模当前:专家总结高考冲刺三大要点

  二模过后,距离高考已不足一个月了。从现在开始到高考,是一段关键时期,除了要对二模进行分析、总结,对成绩进行拆分,更要做好这一时期的复习计划。

  原西城区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老师建议,考生应分三个阶段制订复习计划。第一个阶段是从现在到5月底的在校上课时间,不到20天;第二阶段是学校放假,孩子回家自主复习的时间,大致5-7天;第三段是6月的7日、8日两天高考。

  对第一个阶段,尹宗禹老师建议考生要抓住3个要点。

  要点1

  抓中低档试题

  高考有个规律叫做“难题得分少,容易题丢分多”。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因此难题得分少比较正常。但“容易题丢分多”就不正常了。

  所谓中低档题,直白地说就是会做但没得到分、会做但做错了题目。从一模到二模,从本区到其他区的卷子里,完全可以找出这些题,一定要抓住这些题。

  要点2

  反思是核心

  把重点放在反思上,而不是无穷无尽的做题上。对于做对的题,要做对一道题,掌握一个规律,把握一套题;对于做错的题,要做错一道题,汲取一个教训,一题不二错。建议考生准备一个“错误记录本”,到了高考前两天,不要再翻书了,看看错误记录本,如果能够做到一题不二错,成绩就可以提高一大块。

  要点3

  做到“回归”

  “回归”指回归基础知识,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有些题目不会解是知识点漏洞造成的,所以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还要多看看《考试说明》里的参考样题以及一模、二模试题,各区的试题,并且要自己动笔做一遍。另外,尹宗禹老师建议考生可多看看《2008年高考试题分析》,其中每道题都会写明为什么这么出,想要考查什么内容,答案是什么,容易在哪儿出错

  2016年高考数学考点

  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

  1.集合; 2.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逻辑连结词;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

  1.映射; 2.函数; 3.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高考 6.指数概念的扩充;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数; 9.对数;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1.数列; 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周期函数; 11.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 的图象;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5.正弦定理;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5.独立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3.抽样方法;

  4.总体分布的估计; 5.正态分布; 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3.数列的极限;

  4.函数的极限; 5.极限的四则运算; 6.函数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5.复合函数的导数; 6.基本导数公式;

  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8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4.数系的扩充.

  八大诀窍帮你快速征服高考数学

  众所周知高考数学的复习面广量大,使不少考生感到畏惧,感到无从下手。如何提高数学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杭州第十四中学数学教研组老师教你一个门道,简称“三问法”:第一问自己:“学懂了没有?”――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即学了什么知识 高中生物;第二问自己:“领悟了没有?”――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用了什么方法;第三问自己:“会用了没有?”――主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解决了什么问题。接下来再具体说说走进“门道”的八个诀窍吧。

  1.认真研读《说明》《考纲》

  《考试说明》和《考纲》是每位考生必须熟悉的最权威最准确的高考信息,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

  纵观这几年我省的高考,我们发现命题通常注意试题背景,强调数学思想,注重数学应用;试题强调问题性、启发性,突出基础性;重视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凸显数学的问题思考;强化主干知识;关注知识点的衔接,考察创新意识。

  《考纲》明确指出“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因此试题都比较新颖,活泼。所以复习中你就要加强对新题型的练习,揭示问题的本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多维审视知识结构

  高考数学试题一直注重对思维方法的考查,数学思维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知识是思维能力的载体,因此通过对知识的考察达到考察数学思维的目的。你要建立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网络;全面、准确地把握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加强对易错、易混知识的梳理;要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问题的实质;体会数学思想和解题的方法。

  3.把答案盖住看例题

  参考书上例题不能看一下就过去了,因为看时往往觉得什么都懂,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经过上面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看问题也全面了。如果把题目的来源搞清了,在题后加上几个批注,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益将更大。

  4.研究每题都考什么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熟能生巧”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做题不是搞题海战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很多题。你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例如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典型题,尽力做到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处理,即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努力摸索规律,即多题一解;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从各个侧面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即一题多变。―道题的价值不在于做对、做会,而在于你明白了这题想考你什么。

  5.答题少费时多办事

  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要重视和加强选择题的训练和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在做解答题时,书写要简明、扼要、规范,不要“小题大做”,只要写出“得分点”即可。

  6.错一次反思一次

  每次考试或多或少会发生些错误,这并不可怕,要紧的是避免类似的错误在今后的考试中重现。因此平时注意把错题记下来,做错题笔记包括三个方面: (1)记下错误是什么,最好用红笔划出。(2)错误原因是什么,从审题、题目归类、重现知识和找出答案四个环节来分析。(3)错误纠正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错误原因的分析提出纠正方法并提醒自己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应注意些什么。你若能将每次考试或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分析,并尽力保证在下次考试时不发生同样错误,那么在高考时发生错误的概率就会大大减少。

  7.分析试卷总结经验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1)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 (2)似非之错。记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等等。(3)无为之错。由于不会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原因找到后就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8.优秀是一种习惯

  柏拉图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不好的习惯终生后悔、吃亏。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

  另外将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从各方面不断的调试,逐步适应。注意书写规范,重要步骤不能丢,丢步骤等于丢分。根据解答题评卷实行“分段评分”的特点,你不妨做个心理换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平时做作业“全做全对”的要求中,转移到“立足于完成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上来,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高考物理知识点

  专家们总结历年的考试,发现高考大部分考试内容还是较注重基础的,所有同学们要掌握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归纳

  一、力 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 进行计算,其中fn 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

  上面的高考物理知识点,是大家做好高考物理复习和考好高考物理的重要复习资料,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高考备战攻破“粗心”

  每次考试,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会而不对”的情况,考试以后很多学生的“借口”就多了起来,要不是……就怎么……等等的话,导致很多家长也相信具有“绝对实力”只是这次没有考好而已,要是把粗心的分数找回来,那么分数肯定可观。很多人指望在下次考试不再出错,事实上一直到高考,绝大部分的学生“笔误”也没有避免。看来,“粗心大意”这几个字虽然简单,造成的后果可是很严重。多数学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原因是他们没有弄明白造成“粗心大意”的根源是什么。

  据统计,高考中学生“会而不对”造成的失分人均达30分以上,甚至一些学生涂错答题卡。在志愿的时候还有一些学生把这些“意外失分”人为的加上,觉得不该错,分数就不能被扣掉。离高考还不到四个月的时间,这个问题也应该引起学生们注意。这几年我分析了上千份学生考卷,如果一个学生不真正从根源上来解读这个问题,那么“下次避免粗心而导致的扣分”就成为幻想。以下文章对这个根源进行剖析:

  1.多数学生“粗心大意”源于阅读能力差

  学生审题不细,不能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导致思路混乱,结果答非所问。现实中常常遇见一些学生所谓理科成绩很好,语文和英语成绩一般,但是在考试中由于“粗心”而被扣分的几率加大。很多家长也觉得这个孩子有理科的天赋,知识性格上粗心大意导致扣分,其实学生如果阅读能力差,很难概括性的把题目中所给的信息与自己所掌握得知识进行对比联想。答题的时候仅仅是跟着感觉走,不能从整体上去整合思路构思答案。

  每期班第一课我一般都讲语文,都讲阅读,如何静心下去阅读文章,然后精读,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方面的文章,讲得很慢,但是我相信效果还是很好的,相信在还有高考中会体现出优势。因为不仅仅从语文阅读、英语阅读这两个方面来看问题,而是从整体上,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审题这一关就没有什么问题,最起码不会出现“答非所问”这样的现象。我建议对平时那些理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语文和英语两科成绩一般的学生,一定要注意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肯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性格因素

  在上面问题上的基础上,一些学生由于性格的因素导致失分。不管是平时考试还是大考中一些学生做题总是抱着“差不多”的态度,结果往往会这点扣几分,那点被扣几分,分数就不理想了。第一感觉这个题目会,就觉得自己拿下了,答题角度、方向、步骤等等都有欠缺,不知不觉间分数就被扣了很多。所以说建议出现这样现象的学生,内心一定要明白,考试的时候觉得题目不难,你能答对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就尽力把分数最大限度的拿到。千万不能考试还没有结束就忘乎所以。记得2014年高考,理综卷考试之后很多考生走出考场恨不得蹦起来,觉得自己答题完美了,而事实上,出分之后,这一年查分的学生格外的多,原因是什么就不用说了。

  3.心理因素

  很多学生由于紧张,造成的瞬间“短路”,往往会导致一些不该错的题目出现错误,甚至一些错误都是低级的错误。一直说高考看发挥,是的,很多学生平时的时候成绩都不错,彼此间不分伯仲,可是高考成绩差距甚大,没有发挥好的原因就是心理因素导致的,因此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拥有一份自信。

  4.时间分配

  考试中由于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在一些题目上花费的时间过多,甚至一些难度不大的题目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考试之后把试卷再次放到面前,觉得题目都会,就是时间不够了,甚至一些学生因为时间分配得因素导致答题卡都没有来得及涂完。这些“会而不对”的问题,全部归纳成粗心大意导致的,也有点牵强,但是确实在考试中能避免这样的现象。

  以上几个方面,看上去很容易解决,其实不是这样的,需要对考试和复习进行合理的认识,并且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既然一些题目你会做,由于上面的几种因素导致失分,必须要引起你的重视了。这个重视千万不能仅仅依靠“考试时候小心谨慎”就可以避免了,要想把这个问题避免,还是需要从根源上入手。

【北京高考生物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相关文章:

2017高考语文考试说明04-04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的几点注意的05-05

高考生物大纲变化解读05-05

高考生物考试大纲解读05-05

安徽高考生物考试难度05-05

高考英语新课标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05-09

2017高考考试说明语文04-04

17北京英语高考试题04-04

2017北京高考考试大纲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