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儿观后感

时间:2022-12-07 21:27:4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三儿观后感三篇

  01大三儿观后感

  导演和大三儿的关系近,熟悉,所以一开始就没有把镜头的关注点放在残疾人这个事儿上。大三儿就是人群里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不需要同情和怜悯,也许活的比你还明白。

大三儿观后感三篇

  想去到去,最后回归生活,或者生活本来也不需要回归,也不需要看成一次去西藏的故事,可以是去某个地方,做某个事儿,一个平凡人平凡的小梦想。也许西藏对他来说就已经是最遥远的`一个地方,所以我们看到了318,看到了西藏。

  帐篷里的对话是点睛之笔:“我这心灵还需要净化么?我觉得我很纯洁…我不祸害人…”。这就是一个平凡人对生活最基本的信仰,不需要整啥净化、洗涤,虚的东西,把所有的心酸、冷眼、巨大打击,实打实的活成自己的血肉,爱这世间,拼劲全力的活下去。

  喜欢这种能带给人感动和希望的电影。

  朴树提到过一句话:人世间的事儿,越活越窄,天地间的事儿,越活越宽。用来形容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在合适不过了。

  02大三儿观后感

  “布达拉宫还没天安门有意思我们去干嘛呢?”

  影片开始不久,三哥的朋友在饭桌上轻声地问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轻声地伴随着观影的过程,可能关注点很奇怪,但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影片也确实回答了这个问题。

  “那条路你只要走上去就没退路了,往前走往后走都是高原。”

  还是三哥的朋友,述说着为什么不放心带他去西藏的原因,这句话不仅是因为身体比一般人特殊的大三儿而要考虑的问题,也说出了每一段平凡的人生旅程里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最大的问题。

  “我就想从他嘴里说出,不去就不去吧,他就是不说。”

  三哥的朋友吐槽他,不明白为什么人会突然有这么强烈而执着地想要去做一件看起来只是稍有困难,做起来却长时间面对各种困难的事情。演后谈的时候导演和制片手拉着手说,他们也是在四年的时间里,莫名其妙地强烈地想要把身边的这个平凡得像每一个自己,却又艰难得像每一次挣扎的故事拍给大家看。

  “这个事已经攒了这么久,他这次要不去,这辈子都去不了。”

  三哥的坚持终于慢慢看到了成果的一点棱角,朋友口中说出了这样的一句理解。跟我们自身一样,很多时候事情是不一定有美好结果的,无论你身在哪个位置,不论你身体完好与否,你能坚持下去的原因,不过是困难和你来了一场田忌赛马,战略性地让你抵达终点,没人特别,无人例外。三哥比我们多了一些困难,这些却不是他人生的阻碍,也不是剧情的卖点,影片告诉我们他最终是以无异于普通人的方式到达终点,而很多普通人退却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默默忍耐的力量罢了,这不就是一种韧性吗。

  “去了布达拉宫,就想去珠峰大本营。”

  这是无数人“得寸进尺”的心理,也是人最普通的渴望,三哥的身体没有让他内心与任何人有不同,即使知道自己在路上有随时睡过去的可能,走了一段旅途就还是想要把这趟旅途走得淋漓尽致,走得“得寸进尺”。很多时候我们是金币玩家,这点得寸进尺不看在眼里,太过普通,甚至想像不到我们可能有一天也会有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按不住这点得寸进尺的渴望的时候,但那个时候你肯定只觉得释怀,这不过就是你已经走到这个份上了,再继续走两步,如此自然的事情。

  导演反复提到:“之前感动我的所有人并不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标签,而是他们在一段历史内他们的生命经历了什么。”

  这大概是纪录电影最本质最打动人的初衷。

  像《二十二》一样,平凡地拍,平凡地分享平凡的故事,本身已经是一场值得纪录的修行。经历就是一种标签,是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无法被任何人概括的标签,是影片前段大部分时间不断重复着的三哥在公司日复一日拿着拖把走着S形留下一道道清澈水痕的平凡日常。三哥平凡吗,他很特别,他和我们不一样,可是他平凡,平凡到在以上他的经历他的.困难他的选择和他的坚持里你能无数次地找到自己。作为一个独自旅行不超过三天可能就想放弃的人,这是影片打动我的最平凡而卓越的一点,用伴随的视角,真诚又立体地给了我们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心里的那个和三哥一样普通到被忽略,特殊到珍贵的本我。

  三哥说他没觉得自己被救赎了什么,因为他不祸害人。其实大家都一样,面临着差不多的问题,有着差不多的渴望,连得寸进尺的想法都差不多一样,也在差不多地默默捱过困难,三哥告诉我们生命的本质都是一样的,像影片,像他平凡的故事一样,重复而乐观,有匠心而无匠气,简单而纯粹。

  03大三儿观后感

  佟晟嘉:我首先特别感谢大家能看我的电影《大三儿》。

  关于这个人其实是这样的,拍他是因为在我有限的从业经验里,其实我拍了很多人。我拍过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有一个标签,有的人是艺术家,有的人是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进程,还有的人是因为他们有过特别特别美好的爱情,那种爱情就像真的像书里一样。然后他们的生命特别能打动人,当我有机会接触到以后,我就特别想把它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也一直认为他们打动我的是他们特有的标签的`部分。

  然后拍大三儿是因为这样,我跟大三儿是很好的邻居,认识了几十年,关系也很好。他突然有一天问我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行业如果在突然消失了以后,我的生计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然后我就跟他说了一下,大概我是个什么行业,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因为我跟他解释不清楚,所以他也没好意思再问。他的这个状态跟我身边很多人状态一样,包括我的父母,他们并不知道我在北京具体做什么,但是不太敢问。所以我等于在被动式的抛弃了我的这个圈子,或者说我家里这个圈子。因为这块地方是曾经温暖我的地方,也是我所有的创作丰富的源泉。

  后来我就自己在想,我就想其实我拍了那么多的人,一直忙着为那些带有标签的生命感动。而且我家人我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我在干嘛,他们甚至都不了解我,说明我跟他们沟通特别少,那我就想为什么我不拍一个普通的生命。

  我后来我跟大三儿说,我说我拍你的纪录片,大家一块玩,这样你也能知道我在干嘛,而且我也能常回来,就这么一来二去的最后就有了这个片子。我在拍摄它的时候,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其实我原来拍的那些人,也并不是他们身上的标签打动了我,而是他们每一个生命在不同的背景下经历的那些事是如何过来的,整个过程打动了我。

  大三也是这样,当我深入进去拍了以后我发现这个生命个体比较有劲,就是这种小老百姓的生命,其实跟很多人没有任何区别。就包括跟那些所谓带有标签的那种人物的生命,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在自己的生活里特别努力,特别艰难。然后每天都在解决问题一样的这么活着。而且他生命的那种韧劲,是我之前在很多的人物身上没看到的。

  后来跟朴树聊天的时候,他也是这个观点,他说生命的本质没有任何区别。真正打动人的部分,打动他的部分,他觉得是一种正向的东西。这种正向的东西它能让你感受到一个生命里面有光的存在,这可能也是我拍大三儿的原因。

【大三儿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三女儿送贺卡祝福父亲节快乐05-02

蝴蝶儿·蝴蝶儿诗词鉴赏05-07

怜儿05-11

大三实习总结03-07

《嘉莉妹儿》观后感作文04-20

大三学习总结05-04

大三学习计划05-02

大三暑期实践报告04-21

大三学期总结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