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书籍三

时间:2016-01-11 10:56:24 好书推荐 我要投稿

文化名人推荐书籍(三)

  “带一本书面向2016”,面向未来,留下这一时刻多元的阅读印迹和文明印迹,也就成了此刻最好的选择,也是文明的传承。

文化名人推荐书籍(三)

  1 李炜光(天津财大教授)

  《沃伯格家族》,(美)彻诺 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4月

  《沃伯格家族》写的是一个犹太的金融家族,我是做金融研究的,因此对这个家族很有兴趣。 我很关注建国以来企业家的命运。现在这个社会,对企业家 谴责的声音多。按照熊彼特的理论,一个社会的发展,功劳首先要算在企业家的身上。中国的企业家有没有不断创新的动力,这是大家都要关注的。

  2 李银河(学者)

  《呼吸秋千》,(德)赫塔·米勒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年10月

  读过这部小说后,知道她为什么会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小说写二战后被送到俄国劳动营的德国人的生活,对于那里的可怕状况有真实描写,拷问人类的正义、良知,对那个制度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让人了解到一个好的小说家除了创造美,还可以成为人类的良心。

  作者的长处是从普通的事物中感觉出奇异的意义,发掘出奇异的印象。那个洗澡的故事写得多好。给人印象多真实,多刺激。还有葬礼的一篇也是。使人对残酷的战争有了一种真实的感觉。

  3 李志刚(记者、作家)

  《江村经济》,费孝通 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0月

  2012年我必读的书是费孝通的《江村经济》。作者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进行田野调查之后,写成这本描述上世纪30年代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特别对当年经受西方商业文明巨大冲击的中国乡土投入很大的关注。

  过去几年,我采访的都是国内一些知名企业家,并结集成书《人生》。我希望未来几年能写一 些反映中国农民命运的文章。中国农民正面临着几千年来最 为剧烈的变革,中国在追寻现代化的路上狂飙突进,这一庞大群体不自觉地被卷入命运的洪流里。他们为现代化流血流汗流泪,同时现代化给予了他们什么?他们与 土地天然的联系被割裂,他们已将身份变成农民工,未来十年他们的身份又会有什么变化?

  《江村经济》诞生70多年,在中国社会学调查上仍无出其右者,我期望,通过阅读《江村经济》,能揣摩出田野调查更多的窍门,为自己的未来几年指引一条路。

  4 梁卫星(教师、作家)

  《追忆双亲——二十七段关于父母与时代的记忆》丁东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年3月

  这是一本普通的书,收集的无非是二十七段关于亲情的记忆;谁无父母,谁无亲情呢?然而,在我们的历史中,却有过这样一些场景,十足让人寒心:子不认父,母不怜子,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被扭曲,生命正常的人伦被异化,日常生活的亲情表达壁垒森严……

  这样一本普通的书也因此有着无限的厚重感,每一段对双亲的追忆都成为一份关于人性沦陷的 证词,每一缕对双亲的反思都是关于整体民族陷入癫狂的创 伤记忆,每一节关于亲情的双向拷问都是对存在之墙森冷阴寒的痛楚撞击。打开这本书,恍如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个邪恶的时代汹涌而至……

  带上这本书去2012吧,带上它,你便唤醒了一段被屏蔽的历史,你便能感受日常人情物理中内蕴的历史正义,你将能面对一切以谎言布道的真理而从容理性:没有任何理想值得扭曲人性,没有任何追求值得牺牲生命,没有任何真理值得生活沉沦!

  5 刘道玉(武汉大学老校长)

  《大学的理想》,约翰·亨利·纽曼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看”,《大学的理想》就是我反复阅读的一本书,它是英国都柏林天主教大学校长约翰·亨利·纽曼论述教育的代表作。纽曼是19世纪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和实践者。

  《大学的理想》是世界高教史上经典名著,出版一百多年以来,一直对世界高等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他的代表性的观点是:“大学教育应为自由教育而设。”本书具有丰富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其中涉及到大学的性质、目的、功能、学术自由、教育原则和方法等。

  我之所以推崇这本书,是因为大学应当是赋予青年们理想之地,惟有有理想的校长才能培养出有理想的学生。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毕生追求理想的教育,现正在撰写《理想大学》一书。

  可是,我国当今大学理想丧失,学风浮躁,物欲横流,功利思想盛行。因此,重温这部经典名著,对于回归大学精神,整肃学风,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6 刘东(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作为革命者的斯大林》,(美)罗伯特·C·塔克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

  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研究范式。我和李泽厚争论过如果列宁不死,后来会怎么样。我觉 得,第一,国民党的党国一体制,就是从他这儿学的;其次, 列宁的遗著说斯大林的个性不好。你不能说斯大林一开始就是一个恶魔,当他的个性与革命文化相对应时,人性就开始变化了。这本书的作者想说的是,第一,没有 这样不好的个性他上不去,第二,他上去后和革命文化构成一种互动。换句话说,不是这种个性毁了斯大林,而是革命文化成就了斯大林的个性。

  7 六六(编剧)

  《娃娃亲拯救世界》,关漓著 2010年10月

  这是本网络小说,作者的文字很清新,传递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他的每一个文字都能让人感受到画面,有做电视剧编剧的潜质。

  8 闾丘露薇(电视主持人)

  《莱姆酒日记》,(美)亨特·汤普森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这部写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小说,到了1998年才出版。而我有兴趣去看,是因为电影中太多熟悉的场景,让我联想到现在的中国。当然,主人公要幸运得多,因为他的最后面对诱惑作出的选择,付出的成本毕竟还能承受,社会能够回报那些坚持良知的人。

  9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吴思访谈录》,吴思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

  这本书的书名很值得玩味。不仅吴思先生想重新解释历史,我个人也非常期待,因为自从新史 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传入中国之后,我们民族的历史虽 然有了许多新的解释,但也不必否认出现许多混乱,阶级斗争为主导的历史观并没有渐行渐远,从文明起源至所谓封建社会,再到所谓半殖民半封建,这一系列新名 字一度开拓了史学的边疆和视野,但今天看来可能都值得重新解释。

  10 牟森(导演)

  《2666》,(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 译者:赵德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666》这本书的现实感让我非常意外,他写的生活离中国的现实生活很远,但我读来丝毫没有陌生之感。可能是《2666》勾连到了我所感受的中国的现实,简直写的就是我们自己。

  11 倪方六(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

  《板桥杂记》,(清)余怀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2012话题挺恐怖的。如果世界末日真的到了,哪还有心思读书啊?当然,如果在这最后的年头里真的还能看本书的话,我会找出《板桥杂记》来看看。

  《板桥杂记》是明末南京文人余怀写的,笔端所记的,自然都是他在风月场上的亲历亲闻,说得俗一点说,《板桥杂记》是余怀本人的“狎妓笔记”。狎妓能成书,也算水平吧。

  在古代,妓女是男人眼里带体温的玩物。后来清人珠泉居士又作《续板桥杂记》、民初人金嗣芬再续《板桥记补》,拼出了“秦淮八艳”的系列佳话。

  《板桥杂记》内容说起来显得粗俗,实际一点不低俗;文人与妓女的缠绵算是风流,不是下流,文字上很干净的。

  在地球这最后的时光,抛去生的遗憾、死有恐惧,品着“香艳文字”这杯咖啡,迎接末日的来临,能不是一次挺有意思的临终体验吗?这叫“做鬼也风流”,呵呵!

  12 讴歌(新笔名丰玮,作家)

  《世间的名字》,唐诺著 印刻出版社2011年1月

  2011年里,读后让我感到沉静和辽阔的一本书是台湾唐诺的《世间的名字》。什么样的世间?什么样的命名?我愿将它带到2012年阅读。

  13 秋风(学者)

  《论美国的民主》(上、下),(法)托克维尔著 商务印书馆

  我推荐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这本书是世界学术界第一部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和民情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著作,它生动、精确地阐述了美国的民主架构,运作逻辑,我认为这是一本最好的民主教科书。

  而且这本书写得很生动,既是浅显的,又是深刻的,很适合大众阅读。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中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

  14 任剑涛(人大教授)

  《胡适教育论著选》,胡适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这本书对于本土教育和留洋教育做了综合平衡的论述,我觉得非常精彩。留洋是暂时的主义,更关键的是要改革本国的教育。

  最近,周其凤的发言引发了广泛争论,问题的关键也就是本土教育和留洋教育的问题。留洋教育净化过了一百多年,胡适1914年写过一个名篇《非留学篇》,不料第二年他自己跑到美国留学去了。

  本国教育百余年来没有结构性改善,从《胡适教育论著选》中可以看到,我们的主要精力,还 是在改造本国的教育体系,不能指望留学教育培养我们的建 国人才。晚清开始的留洋,首要的目的,是用简洁的办法打造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使得留洋运动掩盖了本国教育现代变革的重要性,只有蔡元培起到了引进德国教育 理念的作用,其他很多时候,教育基本上变成了政治的工具。

     15 邵燕祥(诗人)

  《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俄)利季娅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9月版

  历史会受遮蔽,残酷和谬论会被美化。书中讲道,1937年苏联大清洗,利季娅在监狱门口 排了两年队,1939年至1940年冒死写出《索菲亚彼 得罗夫娜》,书中蕴含着深刻思想的.见证。作品体现的文学勇气和公民胆识,表现出为人道和自由抗争的良知,使我们感到陌生而又亲切。让中国知识分子更好地认 识从沙皇俄罗斯时代到苏联时代,有这样的知识分子参与社会进步,为人道和自由斗争。

  比照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知识分子的命运,他们在特定情况下的自处哲学, 可启发我们这些从特定时代走过来的人,提供反思契机。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也可从资中筠先生所说的知识分子道统的角度深层思之。

  16 沈昌文(三联书店前总经理)

  《海上新剧潮——中国话剧的绚丽起点》,黄飚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1月1日版

  我现在主要是看关于老上海的书,比如,关于老上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描述。老上海文化生活 丛书再现了昔日“花花世界”的场景,透析上海“奢侈”之 风、娱乐之源,丛书第一辑有七种:《洋娱乐的流入——近代上海的文化娱乐业》、《漫话老上海知识阶层》、《鸡尾酒时代的记录者——〈现代杂志〉》、《梨园 海上花》、《老上海文化奇葩——上海佛学书局》、《海上旧梦影》、《海上新剧潮——中国话剧的绚丽起点》。

  应该说,这些书部分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期待它 后续继续出版。希望看到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不希望看整个社会。

  17 十年砍柴(作家)

  《诗经译注》,周振甫 著 中华书局 2010年3月版

  2012年,我想重读三部书,一部是《诗经》,这部书太重要,可算作是中国文化源流,古 人说,六经皆史。当我们把《诗经》与中国古代历史对照, 更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现代人对《诗经》里的故事,对《诗经》里的伦理观、道德观都了解不多,所以应该重读。现代的很多议题比如民主宪政等,在这些古书中都 有源头。而且现在,很多人不甚了解古代文化,就在写文章、写专栏时一味地批评或维护。五四时期不管批评传统文化的鲁迅还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陈寅恪,对古代文 化都很精通。现在,我们在缺乏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情况下,无论赞同还是反对,都是没有资格的。

  18 史航(编剧、书评人)

  《丝之屋》,【英】安东尼·赫洛维兹 著 译林出版社 2011年11月11日版

  我想读《丝之屋》,据说是各种福尔摩斯外传中最精到的一个。我喜欢福尔摩斯活在同人文 里,但要又深情又节制。柯南道尔的儿子写过《歇洛克福尔摩 斯的成就》,那个就比较不节制地煽着情,华生告辞,走过街角,风雪飘飘,福尔摩斯居然在窗前拉起小提琴,选的是《友谊地久天长》?!希望这本《丝之屋》, 是出自一个真正绅士的手笔,希望。

  19 斯伟江(律师)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著 昆仑出版社 2001年4月版

  如果2012真的到来,最重要的,或者不是船票,而是安心。在走向2012的路上,我多半会带上我那本用了二十年的《曾文正公家书》,虽然《论语》更经典,对于日常之道而言,曾文正对修身为学的之道,更具体细致,谆谆善诱。

  儒家的内圣外王,已经在新的政治模式竞争下,再无吸引力。然而,作为修身之道,儒家的内圣反而活得新生。没有政治绑架的儒家,给国人一个温良恭俭让的人,他(她),再也不会汲汲于功名,只会变成有修养的公民。过眼的书,如烟云。而过心的书,已刻碑。

  20 苏童(作家)

  《仪式》,【荷兰】塞斯·诺特博姆 著 译林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荷兰作家诺特博姆的《仪式》,机智的运动型的叙事,有的炫技,但透出对精神维度的形而上的追求,激情四溢。

【文化名人推荐书籍(三)】相关文章:

1.三岁儿童书籍推荐书目

2.推荐励志的书籍

3.励志的书籍推荐

4.经典哲学书籍推荐

5.「管理书籍推荐」-管理书籍排行榜

6.国学经典书籍有哪些-国学经典书籍推荐

7.励志类书籍推荐

8.有关励志的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