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考研备考期的经验分享
考研是莘莘学子们人生学历生涯上只是一个小点点,但是我们花在这个点的时间是很多的,下面阳光网小编带给一家考研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分享,欢迎阅读!
考研备考期的经验分享(1)
考研:稳步前进,才能步步为“赢”
复习进行到现在的阶段,基本已经过了大半,接下来就是冲刺阶段了。距离考试越近,出的状况可能也越多,还有很多小伙伴们反而越来越茫然,其实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及早发现问题并且调整步伐前进,还是可以做到步步为“赢”的。
首先,长跑到了冲刺阶段,已经经历了大半程的复习,感觉疲惫是正常状态,不用太过烦扰。现阶段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各个击破。比如政治的复习,通过做模拟题和真题查缺补漏,找出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并加以强化;英语的话还可以通过做题补充记忆一些生词,总之一句话,考量效率与效果,关键看是否抓住“痛点”。
其次,大家可以把每天的时间以两个小时为一个阶段进行划分,一个阶段复习一个科目,各科目交替进行。系统的复习按开始指定的整体计划进行,然后每天的.任务结束前制定好第二天的具体计划,细化到每个阶段分别复习哪个科目,目标是什么;第二天依次执行就可以了,这样的复习效率才会有较大提高,事半功倍。
其次,我们还是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来,只有以平常心态面对这场考试,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而且在复习过程中千万要有不怕犯错的精神,要知道,现在犯错主要是为了在考场上能不犯错,这样查缺补漏,一定能让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加准确深刻。
最后,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弄清楚自己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积累。冲刺阶段还是该以积累为主,这是一个量变阶段,政治要记好概念关键词、思路结构,这就等于在熟悉原理;英语记忆词组和句子,为作文打好基础。小伙伴们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妄想“一口吃个胖子”,不要混淆每个阶段的不同任务,否则可能欲速则不达。
考研备考期的经验分享(2)
考研:不与别人相比,只求超越自己
考研的备考复习总是枯燥的,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自己手中的知识总结,有的时候也会问自己究竟在坚持着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想要最后就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一份梦想和一份不甘心。为了梦想我们步着荆棘前进,为了梦想我们不顾一切,即使再难再累我们想着梦想也就会觉得一切都还好,在梦想的途中我们不要去管别人如何,就像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要总去看别人复习的怎样怎样,你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
他人即地狱,专注做自己
萨特的剧本《禁闭》非常典型的三一律,它的`场景设定在地狱的一个房间中。剧中三个主角他们之前是毫不相识的人,并且都是身前犯有罪行的人,他们被狱卒陆续送到了这个密闭的房间。在这个房间里没有镜子,这让三个人都异常的抓狂。他们只能将互相当做镜子,从对方那里寻找到自己存在的证据。在这个没有酷刑的地狱,他们的折磨来自他们互相的关系。在这个没有黑夜的地狱,他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别人的目光中。他们开始试图去证明自己,去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们三个人就像是旋转木马一样一直互相折磨,从而导致最后他们发出了“他人即地狱”的哀嚎。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做出一些事情的时候,难免会被别人的看法所左右,我们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样子,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最本真的自己。
不要轻易狗带
考研是一段很漫长且艰难的旅程,在这段漫长的旅程中我们难免会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然而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要坚持下去,还告诉自己不要轻易狗带。想要办成一件事情,坚定的意志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现在的努力其实就是为了以后我们可以更好地生活,现在对梦想的追逐也是为了以后在老的时候可以很坦然的告诉自己,我也曾拼尽全力的去追逐自己的梦想,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尽力了,就不后悔。
哈代曾经说过:人在意志力和斗争性方面的长处或短处,往往是导致他们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想要办成一件事情,坚定的意志是必不可少的。虽然考研的旅途很艰难,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坚持下去,不抛弃,不放弃!努力到最后一刻。加油!
考研备考期的经验分享(3)
如何利用压力走上人生巅峰
压力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许大多数的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
通常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压力只会给人带来负面影响,但一些心理学研究发现,带来负面影响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而非事情本身。
当你认为压力有害时,它就会带来负面效果;而当你认为有益时,压力也会为你提供帮助。
只有少数人却懂得将压力“瘦身”,并因此走向人生巅峰。
聪明的你,想成为这群少数人吗?
一、写出你的价值观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群学生参加了一项研究活动,他们被要求在寒假时写日记,其中一些人需要写出他们最重要的价值观,以及日常活动与这些价值观的联系。而另一些人则要写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好事。
在为期三周的假期结束后,研究人员收集了学生们的记录并做访谈。发现那些写出价值观的学生们心态更健康,精神状态更好。寒假期间,他们较少生病及产生其他身体问题。返校后他们对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也变得更为自信。
之后,研究人员分析了2000多页学生们写的记录,试图搞明白写作任务为何如此有帮助。
他们的结论是:关于价值观的写作,帮助学生们发现了生活的意义。压力体验不再仅仅是必须承受的困扰,它们成为学生内心声音的表达。开车带年幼的兄妹,反映了学生多么重视家庭。申请做实习生,是他们迈向未来目标的进步。
对于那些被要求在日常活动中发现深刻价值的学生来说,折磨人的小事,变成了有意义的体验。
自这项研究之后,好几十项类似的科研项目陆续进行。结果纷纷表明:写下价值观,是最有效的心理学干预之一。
为什么小小的思维干预这么强大?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科恩和大卫·谢尔曼花了15年,对该思维干预做了有价值的研究。
他们得出结论,书写价值观的魔力在于它转变了你对压力体验的`思考,以及应对它们的能力。
当人们与自己的价值观联结,他们更倾向认为能通过自身努力和他人支持来改善处境。他们也倾向认为正在经历的困难是暂时的,问题不是不能改变,也不会因此搞砸自己的人生。
二、逃避压力的代价
在最初的时候,人们对压力只有两种思维模式:有害或有益。但后来研究发现压力思维模式很强大,它们不仅会影响你怎么想,还会影响你怎样去行动。同样也能影响你的健康、幸福和成功。
美国退役军人办公室做过一次研究:他们跟踪一千多名成年人长达十年之久,发现那些试图逃避压力的人,在接下来的十年内,更容易变得抑郁。
他们在职场和家里,经历了更多的冲突,得到了更多的负面结果,比如被炒鱿鱼或者离婚。而负面结果致使他们把压力变得更重,接着遭遇更多的麻烦。
心理学家把这个恶性循环叫做“压力繁殖”。它是企图逃避压力的讽刺性后果:耗费掉应该支持你的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更多压力源。
当压力不断积累,你渐渐无力招架、离群索居,因此更容易依赖逃避性策略,比如企图扫清压力情境,或者以自毁行为转移注意力。
越逃避压力,越容易陷进向下的螺旋。如同心理学者理查德﹒瑞恩所说:“越想得到最多愉悦感和逃避痛苦的人,越可能失去生命的深度、意义和人心。”
这并不是纯粹的心理学角度分析,调查人员也结合生物学做了研究。对于人体来说,压力会引发“恐惧反应”和“挑战反应”。
“恐惧反应”期间,身体预测会有生理伤害发生,为了减少在“恶战”期间流血,血管会自觉紧缩,身体也会产生炎症。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压力太大,人病倒了”。
企图逃避压力最大的问题是,它改变了我们看待生命和自我的观点。任何导致压力的事情,都被视为问题。你更容易感觉没有希望,更容易被打倒。认为压力有益的人更可能主动积极地应对压力,人生的路越走越好。
三、压力反应带来动力
研究发现,人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压力反应,每种压力反应的生理特征都不同,而激发的应对策略也不一样。
“挑战反应”会提升你的自信心,激发你的行动,帮你从经验中学习。“挑战反应”期间,身体更像是在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没有伤害预警,血管是松弛的,肌肉和大脑像是加满了油。这反应到现实生活当中,就是我们看到的运动员临场“超常发挥”的例子。
而“照顾与亲近反应”,能提升勇气,驱动关怀行动,增强你的社交关系。压力还能释放催产素,能让你更勇敢,抑制大脑的恐惧反应,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帮你进行更好的回应,以加强人际关系。
压力在恢复过程中,会花上几小时,在这期间,大脑会自我连续记忆并从经历中学习。恢复期的情绪往往会比较激动,会有多种感受并存,这让记忆更深刻,能帮助大脑学习和成功。
四、“三步法”处理压力
焦虑和兴奋,仅仅一线之隔。新奥尔良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把心率监视器,绑在一名资深高空跳伞者和另一名紧张兮兮的新手身上。他们发现老手们并不比第一次跳的新手更平静。相反,经验丰富的跳伞者跳前和跳后心率都更高。
研究表明,当人们被告知,你是那种在压力下表现得更好的人,他们的实际表现效果会提高33%.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压力呢?
第一步:当你感觉到压力时,承认压力的存在,允许自己充分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第二步:欢迎压力,意识到它是对你在意的事物的反应。你能了解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吗?是什么遇到危险了?而为什么你又会在乎?
第三步: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而不是耗费它并试图管理压力。
【考研备考期的经验分享】相关文章:
学长经验分享考研调剂02-04
学姐考研英语经验大分享11-21
考研经验分享:干货+逆鸡汤12-02
考研英语经验分享11篇12-28
考研人英语复习经验分享11-20
考研经验分享心得体会11-08
MBA2017年考研备考经验分享11-20
清华大学考研成功经验分享11-22
成功考研经验秘决分享(通用6篇)02-15
考研经验分享心得体会4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