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记

时间:2023-06-11 13:13:27 日记大全 我要投稿

【精品】读书日记范文集锦9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日记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品】读书日记范文集锦9篇

读书日记 篇1

  自从上学以后,我读了好多书,比如《王子童话 》、《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格林童话》等等。每本书里的故事都讲了一个道理。我觉得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里面的故事有的很感人,有的很有趣。而且通过读书我明白了好多道理,还认识了好多字。我特别喜欢和爸爸妈妈一块儿读书,每天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那时候都觉得很开心!

  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愿望,读书真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读书日记 篇2

  鲁迅的《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我安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在《狂人日记》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就像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着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读书日记 篇3

  阅读是一把能打开心灵之窗的钥匙,它能激起我们对读书的渴望 ,会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也许有人会说:“阅读是一件很无聊的'事。”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是你还没有体会阅读。”其实,每一本书都是好作品。只要用心去看、去读、去品,你会觉得每一部作品都耐人寻味,让人反思。所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我们应该多阅读。

读书日记 篇4

  狂人,何以狂?他每日惶惶不可终日,似乎人人都想害他,疑人疑鬼,就连狗看他几眼,他也是“怕得有理”。逐渐崩溃的他,每一样东西在他眼里都已变样。在他眼里,吃人的人慢慢都露出了吃人的嘴脸。他从“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记述联想开去,他在历史上看到的,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个发现又把历史和现实中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作者通过狂人的逐步变狂来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对人心的迫害。文字间表面描写的是主人公的内心思想,实际上把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对毒害了几千年的知识分子的封建礼教发起了血泪控诉。他的狂,是对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本质的暴露。

  《狂人日记》采用了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实写狂人的疯话,一语双关地使他具有了象征意义,通过象征主义实现了从反对肉体的“吃人”提升到揭露礼教“吃人”。实写人物,用的都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

  狂人发出的“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问,表达了时代的反思和叛逆之声。“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我”不仅是狂人本身,也代指处于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之下的中国人,封建纲常名教毒害了所有的.中国人,作品由此表达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在传统势力支配下的社会,那些首先说出历史真理的先驱者,常常被诬为狂人或疯子。狂人的言行导引着读者看到中国几千年的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相,让读者反思这一制度对“人”的毒害,对人性的压榨和逼迫。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是对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表现了现代人最初的觉醒意识,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反封建的总体倾向,向封建纲常礼教发出了质问,抗争,呼喊那些被蒙蔽的心灵找回自我,是对封建礼教发出的利剑。

读书日记 篇5

  我的同桌有一双小小的眼睛,戴着一副眼镜,长得很胖,她叫小许。

  有一次,到校铃一响,操场上顿时一片宁静,随你走进哪间教室,迎接及的.都是一片读书的景象:有的同学摇着身子高声朗读,有的同学皱着眉头轻声背诵,有的在和同桌背英语单词。只有我同桌在交头接耳。

  她是我的同桌许静。她每天一来就在那里交头接耳的和另一个同学——彤彤,她是一个很胖,眼睛很小,心地善良,学习不求甚解的人。她只要是有什么数学题不会,就会去请教别人。

  小许在彤彤旁边说话,彤彤根本就不理她。过一会老师进来了,她就不说了。

  我听着那读书声从各个教室传来,“嗡嗡嗡”犹如蜜蜂采蜜一般。

  彤彤的朗读声很好听,连阳光也听得入了入迷,悄悄的从窗户爬进教室。

  这就是我的两个同桌的读书声。

读书日记 篇6

  日记,每个人都写过,而我今天读的这本书也与日记有关,它就是年轻作家十五岁的犹太少女安妮〃弗朗克的作品——《安妮日记》。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

  这本书像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二战期间的真实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希特勒上台后,便开始大肆屠杀犹太人,一条条针对犹太人专制法律出台后,弗朗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安妮父亲大楼里一处隐蔽的地方,也就是日记中的称为“密室”或“后屋”的地方。跟随他们逃亡的还有范〃丹夫妇和他们的儿子彼得,以及一位牙医杜瑟尔。

  这八个人在狭小的、完全封闭的后屋中,胆战心惊地生活了两年。每天都得轻手轻脚、小心翼翼,不能弄出一点声音来,生怕被在楼下和仓库工作的工作人员听见。窗户要钉上板子 ,拉上窗帘,遮住一切光线,只有在夜里才敢偶尔开一下窗户,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安妮躲进后屋时才刚满十三岁,到一九四四年八月由于被别人揭发而被盖世太保带走时,也不过刚过十五岁。

  本来是一个花季少女,正应该享受阳光、快乐、友情和生活,可是却不得不躲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屋里,忍受无聊、恐惧、饥饿、病痛,我们可以想象,这对于一个快活、开朗,又爱思考、率直的'女孩来说是多么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啊!恰好这时她得到了一个生日礼物——一本日记本。从此她把日记本当成了自己的知心女友,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基蒂,并以给基蒂写信的方式,倾诉心中的一切感受。

  正是这本日记本帮助安妮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光。这日记中记载的战争给犹太人带来的恐惧和悲惨遭遇也正是法西斯罪行的铁证。 书中的主人公安妮,和她的父母在后屋躲藏的时间里,安妮并没有因为自己身处逆境而自暴自弃,相反的,她性格开朗、乐观,勤奋学习、怀抱理想,能用真、善、美的标准衡量自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这其中的许多思考,往往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够做到,因此她的一颦、一怒、一喜、一悲无不引起我们的共鸣。

  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很难想象在战争时期的场景,也很难想象战争时期的伤亡,更别说战争中人们遭受的不幸了。而我们只能通过电视剧、电影、书籍等物品,帮助我们了解战争的残酷。作为身处战争中的安妮,她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亲离子散战乱中,但是她能勇敢面对战争,用自己早已成熟的大脑做出对战争与和平这个重大问题的思考,而这一点,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可贵的,我们应该向她学习,应该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安妮日记》中我看到了许多安妮身上的优点,她有自己独特的思考逻辑,能用真、善、美的标准衡量自我。我希望自己能从安妮身上学到更多的优点,并把它们用到平时的点滴生活中。

读书日记 篇7

  这本书的主角小栗,是一个很喜欢观察大自然的小男孩,每天从早到晚都跑来跑去的,一点儿都不觉得累,这种积极观察的精神,慢慢的日积月累着,不久,他已变成植物专家了呢!

  小栗放暑假啰!小栗想趁着这个暑假到乡下的奶奶家观察新的植物,并且好好的研究一番,让自己变成植物专家。一大早,太阳还没起床,小栗早已从床上爬起来了,准备观察植物的用具和物品,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后,小栗和他的妹妹搭上了公车,朝向目的地奶奶家出发前进。

  一下公车,小栗看到许多绿油油的稻田和朴朴素素的房子,他们到了奶奶家,可是那时他们的肚子已经饿扁的像纸一样了,奶奶给他们玉米和甘薯,小栗和妹妹吃的津津有味,而且玉米和甘薯上留着乡下的`味道,吃完后,他如风一样的速度,咻~一声,就已经观察到到许多的植物,并且仔细研究,然后他气喘如牛地回到奶奶家。可以想见植物专家是很难当的,奶奶也教了他许多知识,让小栗过了个充实的暑假。开学后,他如愿的当上了植物专家,同学问他的植物问题都能轻轻松松回答出来,赢得了许多的赞美与掌声。

  看完这本书后,我好像变成了小栗一样,是个博学多闻的植物专家,不管是什么植物问题我都能轻而易举的回答出来,还可以研究许多植物,只要日积月累,一定可以研究出新的事物来。

  芭芭拉是美国专门研究玉米的科学家,她曾说:只要仔细去观察,每一株植物都会透露它的秘密。所以我们只要用心观察,不要投机取巧,就会有成功的一天,因为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而且只要我发现新的事物,我就有可能像许多科学家一样造福人群,说不定还发了一笔小财了呢!

读书日记 篇8

  笑猫在寂寞的日子里,没有收到一点儿关于虎皮猫的消息。为了找到她,笑猫踏上了艰辛的寻猫之路。样子相似的虎皮猫到处都是,一场场误会和一个个故事,发生了。

  为了找她笑猫爬上了高高的烟囱。然而,难道真是她狠心把笑猫推下?

  是那祈福的钟声,把笑猫和他的朋友们引向了古老的钟楼。笑猫心中的虎皮猫,已经成为了一只敲钟的猫,她那美丽高贵的身影、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被钟声震聋的.耳朵,都令笑猫悲喜交集……

  笑猫喜欢用笑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它会微笑、苦笑、狂笑、冷笑、狞笑、嘲笑、还会皮笑肉不笑,是一只性格活泼、开朗的猫,他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持之以恒、心地善良的精神和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表达自己的爱心。也希望大家可以乐于助人,讲义气,关键时刻,绝不退缩,帮助身边的人!

读书日记 篇9

  初读狂人日记,没有完全看懂,再次阅读方才体会到狂人之意。

  狂人的狂,指的既是病理上的神经错乱,语无伦次,措辞荒谬;还指了狂人在心态上的`一种病态变化——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故事梗概: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

  传统观念认为,鲁迅借狂人之口,抨击吃人的社会制度,事实上,也只要狂人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但是,我和妈妈共同认同这部小说的是对狂人精神状态的描绘,确实是精到、准确,妈妈说以前课本很多革命小说都如过眼烟云一般消散在历史尘埃中,而狂人却不会,我是第一次读这篇文章,而妈妈则是重读,她认为,因为这篇小说和鲁迅曾经学过医有关,这篇小说准确地写出了一种有迫害症和强迫症的精神病人的形象,这篇作品成功不是其立意多么高,而是其形象把握之准而名流文坛。

  我现在不懂不要紧,过几年后,回过头再看看,也许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读书日记】相关文章:

寒假读书日记05-03

关于读书的日记11-14

读书的感受日记04-24

读书的故事日记范文11-13

有关读书的感受日记04-25

寒假读书日记200字05-02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05-07

读书日记汇编6篇12-25

读书日记集合6篇12-25

读书的感受日记2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