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文学的梦想

时间:2018-06-04 12:22:29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经典散文:文学的梦想

  文学的梦想

经典散文:文学的梦想

  谁都有梦想开始的地方,对于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文学是我们本不太多的梦想选择中的共同追求。

  那时特殊的政治气候和社会环境,能滋润少年精神家园的文学甘霖少的可怜。儿时,不识一字的姥姥有讲不完的民间故事;小学主要看几本关于少年英雄的连环画;初中,《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银环姐妹,《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小白鸽,《金光大道》中的马小辩形象等,总是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农闲或下雨的日子,邻居们聚在一起,听村里的文化人讲《七狭五义》、《三国演义》等,讲的人绘声绘色,手舞足蹈,听的人张嘴瞪眼,喜怒于色,我于是就盼望下雨的日子,农闲的日子。如果听说村里要放电影、唱戏或盲人宣传队来表演,自己就会兴奋不已,盼太阳早点下山,在乡村静谧的夜色中与那些虚拟的剧中人一起呼吸。最爱上初中的作文课了,老师经常会让我站起来念我的作文。在物质生活极端贫乏的.年代,精神世界的单纯需求,是超脱,是平衡,是懵懂少年最初的梦想。文学种子就是这样种下的,精神家园就是这样构建的,精神的快乐就是这样开始的。

  之后,高中选读了文科,班主任说,你们学文科,不是因为文长而是因为理短。我很是为他的结论不高兴,理短不假,但文自认为还是“长”的,不信走着瞧。四年后考上了大学中文系,虽然是专科,但那时后我们用的是大学本科的课本。朱东润主编的六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学校图书馆里大量欧洲和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巨著,让我流连忘返,沉迷陶醉。毕业后从教期间,与师友一起办起了文学社,创办了文学刊物,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颇是红火了一阵子。

  在对文学的向往与迷恋中,文学梦具体为作家梦。在仰视了化蝶的庄子、荷锄的陶渊明、天才的王勃、淡泊高雅的孟浩然、超凡脱俗的王维、飘然若仙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位重诗好的白居易,随缘放旷的苏轼、忠愤激发的陆游、气势磅礴的辛弃疾、忧国忧民的鲁迅、浪漫狂傲的郭沫若以及托尔斯泰、巴尔扎克、果戈里、高尔基等中外文学巨匠二十多年后,我仍然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虽然没有著作等身,但无论从教从商还是从政,爱好文学形成的文学素养让我受用无穷。

  文学,激发出的情商和智商,使平凡琐碎的生活增添了激情和美感、诗意。文学是人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你对文学情有独钟,文学必然改造你的思想意识和兴趣感觉。诗人的杜甫和当木匠的杜甫绝对不一样。诗人的杜甫,“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对花落泪,听鸟惊心,这在美学上叫“移情”,把客观景物主观感情化。如果他不是诗人,那花是花,鸟是鸟,花落鸟叫,自然而然,怎会由此惊心落泪?有文学素养,会使你不自觉地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到庐山旅游,在瀑布前就好象看到了李白,因为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老在耳边响起。虽然生活在平凡的乡村,文学这副多情而美丽的眼镜,让人总是在平凡中发现美好,在琐碎中感动内心。县境内没有名山大川,但是古代在这儿做官的文人,还是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未见这些诗词前,认为司空见惯的景物有什么美啊,但读了刘洪辟的“龙山佳气郁葱葱,弥望青苍透碧空,万树种松三面翠,一桥架石两崖通.....”再去看那山,你就会眼睛一亮:真的很美呀!

  文学是人学,主要功能是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去感染别人。八十年代我在中学带语文课,在地区级的报纸上发表了不少小块散文,觉得什么都令人感动。于是家乡的草木、树林、山水、日出等等都成了作品中的主角。

  文学,改变了的思维方式,使人有了从容豁达的心态和知足随缘的人生观。文人,大都命运坎坷,却又豁达随缘。苏轼晚年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中所说黄州惠州儋州,正是他一生的三个被贬逐之地,但在苏轼看来,竟然是“平生功业”之地,是无奈,是反讽,更是他笑看人生的哲人胸怀。

  古代的中国文人为官时能抒发政治抱负,曲折时能写诗做文,正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始便工”。在当今这个充满各种诱惑,到处讲究功利的时代,即便是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应该保持这种心态。多想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范仲淹......中国文学史上无以计数的优秀文人所具备的这种品德,常激励我“心远地自偏”,闹中求静,让人生的节奏慢下来,让清风明月和佳句美文成为一生的财富。

  文学,培养了积极的入世思想,文学也使人清醒,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不盲从。文学是思想的载体,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中国文化的一切精华,无不在文学的千年流传中,潜移默化地教化着龙的子孙。学先秦的诸子散文,聆听贤哲们的美妙阔论,无论是儒家的入世思想,还是道家的出世思想,你得出的结论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有为而治,无为而治,对象都是人,手段都是治。所以中国文学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因文而做官,因丢了官而更有文采,往往集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于一身。曹操位为人君,但他的诗文成为千古绝唱,杜甫、苏轼、陆游等文豪,一辈子在入世与出世的轮回中,创造为民的政绩又创造不朽的作品。所以,看文学史,也是看思想史,看中国历史。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写文学作品,写领导讲话,写调研报告等等,为政为文的背后就是积极入世的思想支撑。另一方面,在大学图书馆,我阅读了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巨匠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果戈理、契可夫等的作品,他们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批判,让人用另一只眼睛,看到了事物和人性的另一面。特别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对国民性和人性的解剖,振聋发聩,使人对自己的国与家、人与社会保持清醒的头脑。

  文学,教会了自己使用美好的文字,使别人乐于接受,给人以愉快的感受。汉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英文由26个字母组成,A就是A,你看上一百年,它没有任何意义。而汉字就不同,单是一个“人”字,你就能联想到若干自然社会意义。正如王蒙所说:我们的汉字有一种本质主义.....甚至一、二、三在中文里都看得特别重。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所以“一”在中国人看来,就不单是一个数量概念。大学时,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必须有一本许慎著的《说文解字》,而且要看繁体字。在德国斯图加特参观BENZ汽车公司,BENZ其实是个人名,我们中国人给它音译过来就成了“奔驰”,是我们的汉字赋予了它更美好的意义。此类例子,还有“宝马”“宝时捷”等等。

  一部中国文学史,就是一部美仑美幻的语言文字史。《诗经》的朴素,《离骚》的绚烂,唐诗的瑰丽,宋词的跌宕,元曲的绮美,明清小说的传神等等,文学长河滔滔而来,朵朵浪花美丽无比,每一个沐浴在其中的人,都头脑活跃,耳聪目明,语言动听,自己愉快,也会使别人愉悦。

  文学对我来说永远是个梦想,梦想使我规避现实的无奈,永存精神的快乐。十五世纪西方有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有三个人正在为建教堂砌墙,问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回答,在搬砖,第二个人回答,在砌墙,第三个人回答,在建教堂。对第一个人来说,砌墙是苦役,对第二个人来说,砌墙是职业,对第三个人来说,砌墙是通实现梦想到达天国的途径。文学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的梦想。

【经典散文:文学的梦想】相关文章:

1.文学的芬芳 经典散文

2.经典散文:文学之路

3.文学家的造就经典散文

4.爱好文学的女孩 经典散文

5.梦想是前进的动力经典散文

6.谈文学散文

7.文学随笔散文

8.文学的经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