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记忆经典散文

时间:2018-11-16 12:00:51 经典散文 我要投稿

温暖的记忆经典散文

  关于过年,脑海中总有许多温暖的记忆。

  一进腊月,村里的年味陡然浓起来。自己出外打拼许多年,一直不得空回家过年,孤零地在外漂泊,春节的喜庆只是停留在久远的记忆里。于是,一种强烈的意识驱使着自己要回家过年。

  回家的时候是小年,与家人一起团坐,桌子摆满了美味佳肴和琼浆玉液,席间,推杯换盏,互叙衷肠,谈一谈今年的收成,说一说明年的打算。酒酣,人未醉,亲情恣意流淌,院子里的孩子早已嬉闹一团,各色鞭炮脆响不停……

  过了小年,喜庆的日子一个接一个,辞灶、扫尘……忙得不亦乐乎。我承担了贴春联的任务,领着一大帮孩子,端着一大盆面糊糨子,挨个门口郑重地贴上一副鲜红的对联。贴“福”字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抢先一步,把福字倒过来,端端正正地贴在屋门上,每到这时,我总是问一句,为什么这样贴?小家伙们也总是一本正经的回答,“福到了!”

  随着鞭炮声的密集,春节来到了,孩子们被大人唤到身旁,把滚得满身尘土的衣服脱下来,换上崭新的一身,小脸洗得干净刷白。我也早早地把给孩子们准备的礼物分发下去,换来一声声更加甜蜜的称呼,心里乐开了花。剩下的时间,一家人开始忙碌起来,齐手准备年夜饭,这是一年来最丰盛的一顿饭了,存了一年的美味都悉数拿出,呈现人们眼前。年夜饭准备好,要赶早放鞭炮,谁放的早,谁的好运更多。大人把几挂鞭炮挂好,让小孩子挨个点燃,顿时外面鞭炮齐鸣,于是引得全村的鞭炮声霎时此起彼伏起来。放完鞭炮,一家人一个不落地都坐在饭桌旁,开始享受着满桌佳肴,更享受着浓浓的亲情和节日的喜庆。

  初一早早起来,吃完饺子,弟兄一帮在大哥带领下齐刷刷地出门拜年。天蒙蒙亮,街上就热闹起来,大家互致问候,互相拜年。这时候,谁家有岁数大的老人谁家最热闹,来拜年的一群接一群,踏破了门槛,来的小辈都会不容分说地倒头便拜,人多了,跪烂了门前铺着的草苫。老人始终稳稳当当坐在太师椅上,笑呵呵地看着一帮又一帮的年轻后生们,眉毛都漾开了花。

  初二开始,人们开始提着大包小包,挨门走亲戚,走亲戚就是挨家挨户要酒吃。每每时刻一到,客人往往满面红光地,带着一身的惊喜,喘着大口的粗气,手里提着各样的兜裹,喜洋洋的赶到现场。见了主人彼此握住双手,双方满脸堆笑,还说着年节后过于俗套的话,虽然分别没有几天,但毕竟几天就过了一年。主人家瞧见满厅里的客人。真个是打心眼儿里的欢喜。来的人多,说明人缘儿好,没白混,有面子,另外,收入也一定颇丰。

  酒宴随时伺候着,走到哪都是敞开了肚子大口吃菜,大口喝酒。大家团坐,准保把桌子围得密不透风,上菜须漫过人头,斟酒得从耳边下注。桌面上,绿的`,红的,白的,冷荤,热炒,丰富多彩。桌上的人热汗淋淋地大口吃着菜,吆五喝六地高声行着酒令,摽着膀子推杯换盏。末了,个个酒足饭饱,红着脸,剔着牙,打着嗝,喘着粗气,东倒西歪,摩肩接踵。过了,当客人晃晃悠悠起身要回家的时候,主人肯定又会再一次握紧客人的手,像是生怕别人会跑掉似的,嘴里会再三说着真心真意挽留的话,。

  年后最热闹的,是姑娘女婿回娘家的宴席。姑娘多了,女婿也就多了,连襟一多,各自不同的境遇就会滋生各自不同的心思,彼此都心照不宣的不阴不阳。女婿上门,都会使出百般的本事讨好丈母娘的欢心,可是总有处在窘境的,于是少不了白眼,看着那几个阿谀奉承地围在丈母娘身边嘘寒问暖的家伙,暗底里憋足了劲头。等酒席一设,一桌酒的三国便活灵活现地上演了,都会为自己步步为营,巧舌如簧地劝对方多喝,总有稍不留神的,不大一会儿就会醉了,直接溜到桌子底下了,换来的是胜利者窃窃私笑。喝酒多了,笑话也多。上午是男人用车子带着自己的媳妇走亲戚,到了下午,一般是媳妇带着醉醺醺的男人回家,摇摇晃晃地走过街道,留下笑声一片。

  越觉得有趣,春节过得越快。临行前,亲人们不舍的眼神里,我不停地表着决心:明年还回家过年。

  对!回家过年,过年回家!家的记忆总在心头温暖如初……

【温暖的记忆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1.温暖的记忆抒情散文

2.夏夜,温暖了记忆散文

3.温暖经典的散文

4.经典散文:尘封的记忆

5.少年记忆的经典散文

6.雨的记忆经典散文

7.贫穷的记忆经典散文

8.记忆经典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