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优秀抒情散文

时间:2018-12-22 08:05:11 抒情散文 我要投稿

母亲优秀抒情散文

  一

母亲优秀抒情散文

  方圆几十里老秀才的孙女,解放后全县教育界五老虎之首的掌上明珠。你的童年,受宠的程度,正如你的名字——掌珠,掌上明珠。天资聪慧的你,有着像天边晚霞的笑颜。

  泥土里的生活总是苦涩的,纵使是秀才的孙女、校长的长女,在时代的车碾下也逃不脱读完书就回家务农的命运。对于捧若珍宝的长辈,是何等不甘不愿的。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开始了,也是树叶遮蔽阳光的序幕。中国人世袭的观念就是,改变命运,从婚姻开始。对于我爱女心切的姥姥和姥爷来说,他们同样希望通过这种古老的方式能给爱女带来三驾马车般的好运。

  但事实并非如此,当钟情母亲的人征服怯弱和自卑赶到姥姥家时,媒人刚上午敲定,出门去了。至今我不能相信母亲的说辞,是他们爱的不够,还是他不够姥姥和姥爷的条件。一生的撕裂便开始了,把一个从内到外纯美如珠的女子蜕脱成一个生生死死拷问世俗的女人。

  父亲是生长在一个没有眼界的小农家里,聪颖的父亲的求学路是拿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来的。十几岁时父亲要去市里念高中,念书可以,但必须娶亲,父母之命不可违,愚孝的父亲有没有作过抗争,不得而知。他被迫接受了这一条件,娶了二十几岁的姑娘,可怕的是,意志不够坚定的父亲竟不知怎样保护他的幸福。这个农家屋里传出了喜悦的婴儿啼哭声,一个哥哥和姐姐的诞生,让父亲的生烙上印记,让母亲的亮丽有了色差。

  当父亲读完书,在某县行政部门就职,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婚。当年稚嫩的鹰长硬了翅膀,再也不是爷爷和奶奶能够左右的时候了,父亲如愿拿到了离婚书,子女各一。在某县城工作时,英俊的父亲还是能迎来一些青睐者的,但听说有一儿,就都打了退堂鼓,父亲只能退而求次之,回乡说亲。俊朗的外形还是能为父亲加分,父亲也不是说凑合即可,要不何必离婚,于是占府知书达理的才女成了最佳人选。媒人极富说辞,其一是可供其女继续读书跳出农门,对于生怕宝贝女儿一辈子困在农家的姥姥,这是个极富说服力的说辞。媒人靓丽的条件极尽展开,不利的事极力隐瞒,只说有一儿,且有爷爷奶奶带,不会一起生活。不知水灵灵的母亲嫁给大她八岁的父亲,是为了一份未知的前程,还是痴迷父亲的那份才气,不得而知。

  二

  当洪亮的唢呐吹吹打打把占府的大小姐迎娶进过一个垴坳就能望见的吕家屋时,喜悦并不如母亲的初心,一切都好像有预谋。她不再是占府的大小姐,而是婚嫁二婚郎,有两个小孩的后娘。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这个称谓,在乡人背后的指指点点中,会让一个坚守美好的女子觉得是一种玷污!

  吕家屋的奶奶并不认可书香门第,更不认同知书达理,要不,以你处子之身,何必下嫁。你的嫁,注定得不到尊重和认同,更不可能有祝福。只要有吕家孙儿,吕家媳就存在,舍不得孙儿的奶奶,实实不忍儿媳的离开,几番探访,几番撺掇,吕家奶奶游说离婚了的儿媳返嫁到吕村,与奶奶家仅隔几幢屋。不知那儿媳怎想?不能坐拥美好,远远相望聊胜无。

  奶奶与母亲的拉锯战开始了,一个保家守旧,一个坚贞追求,站在各自的阵地,瞭望对手,硝烟四起,心神交瘁。这样的人怎能不伤?这样的家怎能旺?父亲是个极尽孝的人,总觉前面已拂母意,今夹在妻与母的战争中,又怎能为一女子而伤母心?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父亲履行了前面的诺言,把母亲带在身边,供其继续读书。父亲是个极不擅表达感情的人,又不擅于处理生活与家庭的人,却是一个视事业为生命的男子,但是造化弄人,一生中事业一挫又挫,他一战再战,直至两鬓斑白,留憾于世,一事无成。

  母亲在远离亲人的外地,与父亲的新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小孩的流产,几个月大女儿的夭折,父亲出不完的差,半个月看不到人影。传说中的传奇,全不见光彩,只留下满壁的无助、孤凄、窘迫。这种日子,难道就是当初断然抉择的?母亲在求完学后还是毅然选择还乡,在乡间谋得一乡村女教师的职位。

  哥哥,姐姐的先后出生,母亲抚摸着身旁鲜活的生命,仰仗着一份微薄的薪水,忙碌而快乐地生活着,苦涩的生活好像看到了曙光。

  四兄妹中,要数哥哥,既能得奶奶的疼爱,又是母亲的心头肉,又帮母亲搭起修复父亲前儿子的桥梁。看着聪明伶俐的哥哥,母亲心头十分欣喜。

  父亲后来被调到市发电厂搞科研,但几经折腾成果不明显,两地分居的日子让父亲厌倦了,父亲终于决定让母亲也来市里工作,调令拿在手中,母亲在这个暑假来到了市里,但父亲仍是一如既往地忙,扔下刚生下的我、坐月子的母亲,十几日不归家。身体极度虚弱的母亲触摸不到半点温存,身边又没有可搭上帮的亲人。母亲的心一沉一凉的,调令始终没有拿出手,倒是父亲在失意后耐不了苦寂,一纸调令从市里被调回了乡间。

  三

  一家人团聚,是在一个离吕家屋十几里的叫卢家小院的地方,母亲在那里教书。姐姐从姥姥家接来,哥和我从奶奶家接来,弟弟刚初生。远离了吕家屋,得到了片刻的安宁和宁静,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只是拉长了战线。伴随着大哥和大姐的成长,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来。

  大哥初中毕业后,奶奶就在家里张罗着替大哥娶妻生子,并安排他跟大姑爹学做木工,奶奶托人搭信把这件事告知父亲,父亲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说,书要读到无书读时方可,父亲听从了母亲的建议,又一次悖逆了奶奶。奶奶单纯无见识,亦满足,有着乡下普遍老太所具有的虚荣心,她一生最伟大的功勋就是为吕家屋传宗接代,并视为己任。她顺从公婆,希望自己若干年后也能像公婆一样,权威般安排自己孙儿的生活,做一个乡间儿孙满堂、享天伦之乐的老太。

  她没有很大的理想,裹过脚,不识字,未出过远门。对于一个没有见识的小农妇女,光宗耀祖好像不是她这一阶层的人应思考的问题和应担负的责任,这样的念头她至死都没有,但儿子的出外求学及在公家事上的任职,又好像给她带来了很多的尊重和荣耀,她乐享这种荣耀,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己任,更没觉得儿子娶的占府大小姐与前儿媳有什么不同,都不过是帮她吕家添后的工具。但是几番交手后,奶奶还是觉得有区别,不顺从,唱对台戏,这种对台戏,不是当面锣,对面鼓地唱,而是从骨子里的逆抗,认知上的不统一,生存意识的叛变。奶奶极不满,也极无奈。

  实际上鱼和熊掌是可兼得的,你过你的公家人生活,为什么要倒插打诨?早些年前,市里的一张调令就可以解决的宿怨,现在出现端倪。井水不犯河水,两者皆清;井水若犯河水,皆浊,缠绕不清。

  几十年后,母亲服侍在姥姥的病榻前,姥姥望着身世凄切的爱女,甚是不舍。母亲泪眼婆娑,嗟怨命运怎生不厚道?反怨姥姥当年狠心下嫁女儿二婚郎才起的事端。不入吕家屋,命运哪有如此多舛?

  母亲究竟厚道与否?姥姥在病榻前并未一言点破,可能当年只有旁观者清当事者迷。母亲有父亲的帮衬,做法确实强硬,强硬到让一个有荣耀的乡下老太颜面扫地,一言不能九鼎权威顿失。当时大哥的木匠工具都准备好了,准备第二天跟大姑爹上户做工,要迎娶的新娘也是奶奶在村里大大小小的姑娘里选的最好看的。一切都说合就等着迎娶,她兴奋、自豪、得意、激动,她马上要帮这个没娘的孩子完成人生第一件大事,最好趁她还没有完全老的情况下多生几个曾孙,她就功德圆满了。

  当年奶奶托人捎信给父亲,并不是要父亲帮她拿主见,只是告之一声,就是这一声告之,破坏了她所有的美好憧憬和人生抱负,也剥夺了她作为长辈安排孙儿命运的权力。怨恨由此加深,有血的颜色。

  母亲作为一个新生代女性,关注下一代的成长,她的建议在今天看来并没有错。就是今天,生活在大城市的大哥对母亲还是充满感激之情,念念不忘当年的教诲与养育。

  但,母亲还是错了,大错特错,这就是所谓的不厚道,母亲,你明了吗?

  你击伤了一个有几千年根深蒂固思想的老太,也使继承这种思想的父亲在晚年面对的大城市的儿媳不愿为吕家添子嗣,平添了人生的憾事,遗憾终生。母亲,你能预料到世事的变迁吗?能攥得住命运吗?

  花费了父母许多精力和财力的大哥,终于在读完书当完兵转业在大城市工作,婚事也由十几岁延迟到二十几岁。对于大哥的前程,奶奶从此再没有插手,安享着属于她的荣耀。只不过在大哥的婚宴上有一个小插曲,母家舅公有一上席位,奶奶坚持要请大哥生母的娘家人来坐,并为了满足小小的虚荣,很早就传话出去,告诉了大哥生母及她的娘家人。母亲则认为大哥今天能够有此成就,与她功不没,这一上席位,应占府舅公来坐。虽然占府娘家人一再在母亲面前表态,表示不在意,但是母亲还是一意孤行,不惜闹上酒席,以锐利的言词、强硬的态度据理力争,以捍卫她在吕家屋的正主地位及娘家在吕家屋的尊严,母亲在处置这类事时,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烦躁,以至娘家弟侄们不能积极配合时,她都愠怒,最后婚宴以占府舅公坐上席位开席。

  奶奶在这一役之后是一败涂地,以至为了孙女的出嫁哀求到母亲的门下,母亲仍然是血不见白刃,手起刀落,丝毫不留情。

  母亲也想用心扶植大姐一把,但大姐总是念念不忘贫穷的生母养父家及几个幼小的弟弟。在这种想法主宰下的大姐,她的行径终于触怒了母亲。当大姐在奶奶面前撒娇,问她出嫁在哪一屋?奶奶满口答应,在她出生的父家,大姐满心欢喜,父亲终于可以接纳自己。奶奶几次上卢家小院问母亲,母亲不动声色地说,你说怎样就怎样,奶奶满心高兴地回答孙女,答应了,答应了,大姐忙着准备出嫁的嫁衣。

  随着婚期的来临,母亲的态度突变,坚决不同意大姐在父家出嫁,说是婚书写得很清楚,父亲离婚只有一子,随下堂母出嫁的女儿不配在父家出嫁。无论奶奶如何哀求央人求情,母亲都不答应,于是一个老人的美好心愿又一次落空。父亲因这是他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连回头的勇气都没有,也成为他一生里永没有揭开的一章。随母亲定夺,母亲同意,他亦同意,毕竟血肉相连;母亲不同意,他就不揭这一章,毕竟婚书有载,不揭也吧,选择淡忘。

  在乡间,养父家出嫁是一种耻辱,生父家出嫁是一种血统的荣耀。大姐在离她生父家几步路的养父家出嫁了,从此大姐不被父亲承认成了事实。

  现在想想,母亲的性格实在是太刚烈了,刚烈到不能容一粒沙子,但又何必当初呢?

  母亲实际当年完全可以置身事外,有奶奶,有父亲,她根本不用把这些陈年破损的包袱视为己任扛在肩头结怨四处。是为了记住当年婚嫁的耻辱?还是为了捍卫当年婚嫁应得的尊严?实际,都不必了,除了自己过不了的坎,没有人会记得当年吹吹打打的唢呐迎娶的新娘是嫁向何家。

  四

  厄运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刀尖雨,完全没有征兆,它来得非常的迅猛,让母亲猝不及防、不知所措,一次次陷入了悲痛的深渊。

  那些年月,先是最疼爱母亲的姥爷病倒了,一病不起。母亲失去了她第一个庇护者,而且是最重要的庇护者。母亲伤心欲绝料理完姥爷的后事后,打起精神重新生活。过了不多时日奶奶病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同时,在县重点高中读书的哥哥也得了病。哥哥是母亲一生最大的骄傲,也是母亲一生厄运的源头。说起哥哥的聪明,那是我们兄弟几个无人能及的。孩提时,自幼跟随在母亲身畔,得到父母的悉心教导,稍大懂事时,就能揣测大人的心愿,几方阵地都能悉数调解,母亲视为贴心棉袄。稍长时,帮劳碌的母亲担起繁重的家务,照顾弟弟妹妹安排妥帖。在学习上,自觉自律,勤奋刻苦。在小学时,就得过全国少年报阅读二等奖,是母亲骄傲和自信的理由。初中毕业后,以全校最高分考入县一中农村重点班。为什么这样一个花儿般的少年阎王要收回去,母亲不明白。特别是在奶奶痴呆病重时,叫着哥哥的名字,说着一些晦气的话时,母亲心头一阵阵的紧缩。不久,奶奶病重去世了,再不久,母亲辗转于省城与卢家小院之间,救治哥哥与照料幼小的我们,但回天乏术,那年夏天,天崩地裂了,母亲的身体一下子被抽空了,积攒在心中十几年的怨屈在这些时日喷涌而出,疯疯颠颠,哭哭啼啼,咒天咒地,不成人形,每日傍晚,拿着菜刀,坐在门槛前,念念有词……

  从此,这个卢家小院再也呆不下去了,关于这个卢家小院的各种诡异的传言也传开了,母亲慢慢培育起的骄傲也到此为止,所有的宁静和灿烂的阳光都在这里埋葬了。我和弟弟的童年还未开始就结束了,自从离开它之后,我再也没有回去过。伴随着母亲一生的悲伤,它成了我们三姐弟心头一块永远的云翳,挥之不去,偶然忆起,也是泪水涟涟……

  不久后,我们就搬离了卢家小院,来到了一个叫三叉港的小镇上。父亲已到知命之年,又遭受中年丧子的打击,壮心不再,整日沉默寡言混事于世。母亲来到了这个无人知晓过往的地方开始疗伤,日子忧伤而又悠长地过着,以前的爱恨情仇,仿若前世,空余悲伤在心底。

  幸福好像离我们很遥远,无论日子如何平静,还是有挥之不去的忧伤在耳畔吟唱。姐姐年复一年的高考落第,每年暑假家中的空气都有着窒息感。

  事情的转机,好像是从弟弟开始,但并未彻底逆转乾坤,刀尖雨留下的后遗症依然存在。那年,从不被父母寄托厚望的弟弟,突然在暑气炎炎的七月爆出了大冷门,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军校,远近各方亲友都来道贺,父母是喜笑颜开大宴宾客,金榜题名暂时冲淡了心头的忧伤,弟弟从此也肩负着父母沉重的`枷锁负重而行。

  一次暑假,我坐船从县城到省城求学,船舱里,一黝黑高挑的少年望向我,他问我:“是你弟弟考了军校吗?”我说:“是的。”闲聊了几句,知他也是去求学的,突然他蹦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父亲喜欢你母亲。”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世间曾有个他存在,如果和他结合的话,母亲的命运或许可以不一样。

  伴随着我们三姐弟的长大,母亲逐渐从劳累的家庭生活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在姐姐学业完成后去广州就职,弟弟军校毕业也参加了工作。母亲的面容舒展了许多。三叉港街上一对美好的伉俪,照亮了路人的目光。父亲与母亲携手同行,是街人口中啧啧称赞的风景。

  但就是这样的晚景,对母亲来说也太奢侈了,无福消受,它就像昙花一现,转眼即逝,一向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病倒了。

  以后的日月是以父亲的离去来计算的,父亲永远地躺在了远离吕家屋七八里的太阳垴脚下。

  父亲的离去,让母亲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思念中,她整天坐在屋子里,痴痴地望着父亲躺着的方向,以泪洗面,我却不知道如何来安慰她。

  五

  父亲走的时候,母亲实际很年轻,才五十几岁。随着时光的流转,母亲渐渐地从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痛苦中走了出来,性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刚烈孤独变得开朗活跃起来。

  父亲刚走的时候,家中时有许多鳏居的老人进进出出的,那时我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母亲的同事和朋友。记忆最深的是一江姓老头每天下午都来,看母亲劳作,陪母亲聊天,时不时献诗一首。我算了一下,为母亲吟诵的诗作有二十余首。渐渐的,家中不单有男人进出了,不仅他来,他的她也来,亲密如一家人,聊得特别投机,谈笑风生,母亲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每日清晨,母亲都雷打不动地在庭院里练习太极拳,时值三叉港老年健身活动的兴起,听闻母亲会打太极拳,老年协会的负责人就登门邀请母亲担任太极拳总教练,母亲欣然接受,一边修身养性,一边施惠他人。从此以后,母亲好像焕发了青春活力,异常活跃,经常参与老人腰鼓队画眉描红的,走街串巷为商家做广告,乐此不批,还时不时地接受其他乡镇的邀请,为老人文艺活动作指导,母亲的名声也渐渐转播出去了。

  那天,正是母亲在老年活动中心值日,她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就到新建的老年活动中心,我没啥事也跟着去了,来到二楼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里悬挂一块红匾,上面写着“五贤老人”的名字。我母亲竟然上了光荣榜,诺大的三叉港镇,有家势、有名望的老人多了去,母亲一个寡居的女人被评为“五贤老人”,何其荣耀?母亲一看乐了,扳着指头数谁谁应该排在自己的前面,最后又一乐,说要绣一幅毛主席的像赠给老年活动中心,作为永久的纪念。

  平日里,母亲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晨练,上午忙鸡食,中午小憩后端坐在二楼的小椅上,戴着老花镜专注凝神地一针一线地穿梭她的绣品,一件件精美的绣品融进了母亲的真情,成了馈赠亲人、友人的最佳礼物。

  下午四五点后,母亲便走下楼来,来到菜园里、果树下做一天中最后的一项工作。或弯腰采摘辣椒,或拿起锄头松土,或浇灌着韭菜,然后又斫一大抱青菜来到果园里,切了、撒了,看着鸡儿们你追我逐,尽享一天中最后的晚餐。

  远远望去,天边殷红片片,绮丽多彩,夕晖点点洒落在院内的草草木木上,泛着金光。一缕缕金色的晚霞,映照着母亲纯洁的脸庞,如莲花般绽放,我看到了最美最美的你!

  幸福好像离我们很遥远,无论日子如何平静,还是有挥之不去的忧伤在耳畔吟唱。姐姐年复一年的高考落第,每年暑假家中的空气都有着窒息感。

  事情的转机,好像是从弟弟开始,但并未彻底逆转乾坤,刀尖雨留下的后遗症依然存在。那年,从不被父母寄托厚望的弟弟,突然在暑气炎炎的七月爆出了大冷门,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军校,远近各方亲友都来道贺,父母是喜笑颜开大宴宾客,金榜题名暂时冲淡了心头的忧伤,弟弟从此也肩负着父母沉重的枷锁负重而行。

  一次暑假,我坐船从县城到省城求学,船舱里,一黝黑高挑的少年望向我,他问我:“是你弟弟考了军校吗?”我说:“是的。”闲聊了几句,知他也是去求学的,突然他蹦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我父亲喜欢你母亲。”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世间曾有个他存在,如果和他结合的话,母亲的命运或许可以不一样。

  伴随着我们三姐弟的长大,母亲逐渐从劳累的家庭生活中解脱出来,特别是在姐姐学业完成后去广州就职,弟弟军校毕业也参加了工作。母亲的面容舒展了许多。三叉港街上一对美好的伉俪,照亮了路人的目光。父亲与母亲携手同行,是街人口中啧啧称赞的风景。

  但就是这样的晚景,对母亲来说也太奢侈了,无福消受,它就像昙花一现,转眼即逝,一向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病倒了。

  以后的日月是以父亲的离去来计算的,父亲永远地躺在了远离吕家屋七八里的太阳垴脚下。

  父亲的离去,让母亲陷入了深深的悲痛和思念中,她整天坐在屋子里,痴痴地望着父亲躺着的方向,以泪洗面,我却不知道如何来安慰她。

  五

  父亲走的时候,母亲实际很年轻,才五十几岁。随着时光的流转,母亲渐渐地从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痛苦中走了出来,性格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刚烈孤独变得开朗活跃起来。

  父亲刚走的时候,家中时有许多鳏居的老人进进出出的,那时我也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母亲的同事和朋友。记忆最深的是一江姓老头每天下午都来,看母亲劳作,陪母亲聊天,时不时献诗一首。我算了一下,为母亲吟诵的诗作有二十余首。渐渐的,家中不单有男人进出了,不仅他来,他的她也来,亲密如一家人,聊得特别投机,谈笑风生,母亲渐渐变得开朗起来。

  每日清晨,母亲都雷打不动地在庭院里练习太极拳,时值三叉港老年健身活动的兴起,听闻母亲会打太极拳,老年协会的负责人就登门邀请母亲担任太极拳总教练,母亲欣然接受,一边修身养性,一边施惠他人。从此以后,母亲好像焕发了青春活力,异常活跃,经常参与老人腰鼓队画眉描红的,走街串巷为商家做广告,乐此不批,还时不时地接受其他乡镇的邀请,为老人文艺活动作指导,母亲的名声也渐渐转播出去了。

  那天,正是母亲在老年活动中心值日,她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就到新建的老年活动中心,我没啥事也跟着去了,来到二楼的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里悬挂一块红匾,上面写着“五贤老人”的名字。我母亲竟然上了光荣榜,诺大的三叉港镇,有家势、有名望的老人多了去,母亲一个寡居的女人被评为“五贤老人”,何其荣耀?母亲一看乐了,扳着指头数谁谁应该排在自己的前面,最后又一乐,说要绣一幅毛主席的像赠给老年活动中心,作为永久的纪念。

  平日里,母亲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晨练,上午忙鸡食,中午小憩后端坐在二楼的小椅上,戴着老花镜专注凝神地一针一线地穿梭她的绣品,一件件精美的绣品融进了母亲的真情,成了馈赠亲人、友人的最佳礼物。

  下午四五点后,母亲便走下楼来,来到菜园里、果树下做一天中最后的一项工作。或弯腰采摘辣椒,或拿起锄头松土,或浇灌着韭菜,然后又斫一大抱青菜来到果园里,切了、撒了,看着鸡儿们你追我逐,尽享一天中最后的晚餐。

  远远望去,天边殷红片片,绮丽多彩,夕晖点点洒落在院内的草草木木上,泛着金光。一缕缕金色的晚霞,映照着母亲纯洁的脸庞,如莲花般绽放,我看到了最美最美的你!

【母亲优秀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1.母亲的菜园优秀抒情散文

2.我的母亲的优秀抒情散文

3.母亲抒情散文精选

4.抒情散文:感谢母亲

5.抒情散文《致母亲》

6.回忆母亲抒情散文

7.写给母亲抒情散文

8.母亲节忆母亲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