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知识

时间:2024-11-29 22:04:28 林强 消防安全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知识

  近几日,气温持续升高,空气干燥,森林内可燃物增多,加之清明将近,上山祭祀人员渐多,森林防火形势比较严峻。这里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

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知识

  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知识

  一、森林燃烧

  森林燃烧也就是林火,是自然界中燃烧的一种现象。森林中的可燃物,在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快速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发光发热的化学物理反应,称为森林燃烧。森林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1)有焰燃烧:在点燃后,能挥发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产生火焰,也称为明火。

  (2)无焰燃烧:在燃烧时,不能挥发出足够的可燃性气体,不产生火焰,也称为暗火。

  二、森林燃烧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森林可燃物(森林可燃物是林火发生的物质基础)、氧气和一定温度(热源或称火源)。三者构成燃烧三角。如果缺了其中任何一项燃烧就会停止。

  三、森林火灾扑救原理和原则

  扑灭森林火灾的基本原理,就是破坏它的燃烧条件,不让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热源(火源)结合在一起。只有消除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

  根据上述原理,扑灭森林火灾的根本途径有三个:一个是散热降温,使燃着的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二是隔离火源,使着火的可燃物与未着火的可燃物隔离,破坏预热作用,达到灭火的目的;三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

  四、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方法

  1、人工扑打

  人工扑打是扑灭地面火常用的方法,也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其灭火机理在于:用扑火工具压火,减少氧气的供应;用扑火工具扫除已着火的可燃物和火灰、火炭、火星,使未着火的可然物脱离火源,破坏预热作用。其作法是:把扑火队员编成3-4人一组,用鲜树枝或手持灭火工具不停地轮流打火线,直到控制蔓延为止。操作方法是:轻举重压,边打边扫。然后趁机猛扑,一鼓作气,迅速控制林火蔓延。

  2、用水灭火

  水是最廉价的灭火剂,能够扑灭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特别是楞场火,未清理的采伐迹地和植物茂密、腐殖质层厚的原始林区,非用水灭火不可。

  3、用土灭火

  用泥沙覆盖燃烧物质,使其减少氧气供应量,甚至隔绝氧气,破坏燃烧条件,这是比较古老的灭火方法。现在轮船、古刹仍备有沙箱、沙包,作为扑火之用。在森林消防中,扑灭伐桩、倒木火,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用此法比较省事和有效。方法是用锄、锹等工具就近挖松泥土,掀土投向火焰,直到火灭或燃烧物质完全覆盖。

  4、用气灭火

  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当风速大于15m/s,风即能起到灭火作用。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风力灭火机。一台风力灭火机配备机手2人,一人背机,一人背油,轮流操作。

  五、灭火安全

  一、扑火安全常识

  1、扑火安全守则

  (1)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

  (2)扑火队员必须接受扑火安全培训。

  (3)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4)时刻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

  (5)扑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机具。

  (6)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森林火灾伤亡事故高发生时段的天气情况。

  (7)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8)注意火场地形条件。扑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9)扑救林火时应事先选择好避火安全区和撤退路线,以防不测,一旦陷入危险地段,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设法进行自救。

  (10)扑火队员体力消耗极大,要适时休整,保持旺盛的体力。

  2、火场自救

  扑火队员一旦被林火围困或袭击,要果断决策,迅速选择突围和避火路线,采取正确的避火方法,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在较开阔的平坦地,可以以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使用点火器点迎面火,使新火头向大火头方向逆风蔓延,阻挡火锋解围。请注意在控制线另侧一定要有巡护人员,以防飞火产生新火点。

  (1)点火解围

  在无河流、小溪、道路为依托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点火器点顺风火、扑火队员跟火进入火烧迹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湿土,紧贴湿土呼吸或用湿手巾捂住鼻防上一氧化碳中毒。

  (2)强行顶风冲越火线

  当点火或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要选择已经过火或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逆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

  (3)卧倒避烟(火)

  在点火解围来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沟)、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风平坦地段时,用水浸湿衣服蒙住头部,两手放在胸部,卧倒避烟(火)。卧倒避烟(火)时,为防止烟雾呛昏窒息,要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并扒个土坑,紧贴湿土呼吸,可避免烟害。

  (4)快速转移

  发现大火袭来,人力无法控制时,只要时间允许,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发生伤亡。

  7、扑救森林火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迎火头接近火场,要从火尾、火翼接近火场。扑打火头时,应从火头的两翼接近火场。

  (2)不从山上向山下、翻越山脊、鞍部接近火场,要从山下或绕过山去接近火场。

  (3)不从上山火的上方和山脊线部位开设隔离带,要在山的背坡开设隔离带。

  (4)开设隔离带时,要确定或开设安全避险区域,并明确撤离路线。

  (5)开设隔离带后,必要时,可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延隔离带内侧边缘点放迎面火,加宽隔离带的宽度。

  (6)火场附近有河流、小溪、公路、小道、铁路时,在统一组织下也可以此为依托点放迎面火灭火。但要防止火从公路、铁路的桥梁、涵洞跑火。

  (7)休息时,应在扑火的火线边缘休息。

  森林消防灭火歌

  火强我弱间接打,火弱我强直接打;

  突破火边分开打,队伍扣头合力打;

  上山火撵着打,下山火堵着打;

  险地火不能打,安全地带坚决打;

  集中优势彻底打,火变我变灵活打。

  森林火灾的定义和危害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火灾。森林火灾不仅烧毁森林植被,还危害野生动物,引起水土流失,降低水质,污染空气,甚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森林火灾的种类

  根据燃烧空间位置,森林火灾一般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类:

  地表火:火沿地表蔓延,烧毁地被物,危害幼林、灌木等。

  树冠火:引起林冠层燃烧,危害大树。

  地下火:在腐殖层或泥炭层燃烧,表面看不见火焰,但能一直燃烧到矿物层和地下水。

  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包括:

  人为火源:如烧垦、烧荒、吸烟、野炊、上坟烧纸等。

  自然火源:如雷电、火山爆发等。自然火源引起的火灾较少。

  预防措施

  不带火种进山:携带火种进入森林容易引发火灾。

  不在林区吸烟:未熄灭的烟头足以点燃整片森林。

  不在山上野炊:野炊处理不当会引发火灾。

  不在林内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的火星可能点燃森林。

  不在林内放火驱赶动物:驱赶动物时容易引发火灾。

  不在林内上香、烧纸:祭祀用火容易引发火灾。

【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知识】相关文章:

防火消防安全知识12-09

森林消防安全知识12-09

防火消防安全知识优秀12-10

消防安全知识防火标语06-25

校园防火消防安全知识12-09

居家消防安全防火知识12-09

关于森林消防安全知识作文12-09

森林消防安全知识600字作文12-09

森林防火的作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