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时间:2022-05-09 19:14:58 灾害防范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那么你知道有哪些相关的地震的知识呢?下面是阳光网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地震防范知识问答,供大家参阅!

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地震防范知识十大问答

  1、地质灾害可以预防和减轻吗?

  地质灾害和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定的活动规律,并逐渐被人类所认识。目前,从事地质灾害研究防治的专业人员已经可以根据地质灾害发生的背景条件划分出灾害的危险区,使人类活动避开危险区;并通过对灾害点的监测,及时捕捉灾害发生前出现的异常征兆,对灾害进行预测和预报,迅速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将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在工程建设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工程勘测、设计、建设和营运等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现有的地质灾害,预防可能产生新的地质灾害;对危害较大,有治理条件和治理经费的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或为处于地质灾害危害区内的重要建筑物建设防护工程;将处于地质灾害规模大,又难以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的人员和设施搬迁至安全地带。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人类可以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

  据国土资源部门统计,2007年1月~12月,全国各地共成功避让各类地质灾害920起,安全转移37926人,避免财产损失5.5亿元。我国还有非常成功预报滑坡的典型例子。

  (1)1985年6月12日,发生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长江西陵峡新滩镇的大型滑坡,由于预报准确及时,撤离措施果断有效,新滩镇457户居民1 371人无一伤亡。

  (2) 2004年9月3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天台乡出现暴雨,9月5日天台乡政府根据“防灾预案”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下午2点发现地表、公路、民宅出现裂缝,并在逐步加宽。乡政府迅速疏散群众。到深夜11点30分,义和村1255名群众全部安全转移。6日凌晨,滑坡将整个义和村淹,滑坡体积达5625万m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500万元,而1255人无一伤亡。

  2、我国防御地质灾害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是地壳隆升后再夷平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因此它们的发生是必然的。从人类社会的角度来看,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或危害,称为灾害,人类活动可以加剧或减轻灾害。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多处于中、西部山区,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科技文化落后,环境破坏严重,资金严重短缺。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基于以上认识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我国预防减轻地质灾害的基本方针应是:

  (1)以预防为主

  地质灾害形成有一定的规律性,其规律已被人们了解,地质灾害又一定的先兆性,其先兆性是可以被人们捕捉到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这些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躲避地灾,采取适当治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基础设施、城镇、居民点建设时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对可能产生危害的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地质灾害点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新的灾害发生

  在山区开发和建设时,尽最大努力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在平原地区控制地下水开发,使地质灾害发生率保持在自然水平,同时尽量避免新的地质灾害发生,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重点治理城镇地质灾害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治理。在政府部门防治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集中有限的资金,抓住重点,首先进行城镇地质灾害治理。

  (4)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

  对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如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交通建设引起的滑坡,采取“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对于人为引发的灾害,不仅是‘谁引发、谁治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我国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应抓住机遇,利用国家资金投入,将地质灾害防治与“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三峡生态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相结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抑制地质灾害发生,生态环境越好,发生地质灾害几率越小。

  3、为什么说做好防灾、减灾预案是减轻灾害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灾害而言,有备才能无患,才可能把灾害减到很小,无备一定是大灾。防灾、减灾预案就是灾前最好的准备工作,就是根据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计划。对制定的防灾、减灾预案,要及时向群众宣传普及,通过分发资料、张榜公布、利用广播介绍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等形式,增强群众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自救能力,并积极主动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旦地质灾害发生或即将发生,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及危险区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立即按预案中预先制定的措施有序地进行救灾工作,不致造成混乱,这样就可能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为什么说进行地质灾害调查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

  地质灾害的调查工作是开展灾害预测、预报、治理,提高防治水平,减轻灾害损失的基础工作。地质灾害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灾害的分布规律和发展趋势,灾害危害的范围和主要对象等基本情况,圈定出地质灾害危险区,并绘制《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等图件。调查的成果可以为调查区内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国民经济建设的合理布局,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宏观决策和重要灾害点防治项目的初步筛选提供可靠的依据。我国大多数县已组织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对本县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调查。各地政府应利用这些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指导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

  5、为什么要特别重视城镇和重要居民点的防灾、减灾工作?

  山地城镇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是山区精华之所在,居民点亦是人口集中之地,即使小规模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镇、居民点或周边地区,都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中国在这方面有多起惨痛的教训。如1987年巫溪县南门湾岩崩仅有0.7万m3,但造成电力公司楼房和民房被毁,死亡102人。2001年5月1日,重庆武隆县城乌江北岸,一个体积仅1.2万m3的小型崩塌性滑坡摧毁了一幢九层商住楼,造成79人死亡,7人受伤,319国道中断4天4夜。同时,地质灾害突然暴发,大量人员伤亡、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给人强烈精神冲击,还可能造成本地区政府管理职能的暂时中断,引起社会动荡。这种间接危害造成损失有时可能超过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地震引发了北川县城后山发生2处巨大的滑坡,将一万多居民埋入土石之中。至今,全国人民都谈虎变色,其社会影响之大,非语言所能描述。因此积极开展城镇和重要居民点的地质灾害的防治,就抓住了防治工作的重点。

  6、为什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工作?

  据调查资料表明,西南山区50%以上的城镇地质灾害都与城镇盲目建设有关。利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成果,可以使新建城镇或旧城扩建避开地质灾害危害区,对已存在的地质灾害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做到防患于未然。

  按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有关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必须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必须对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该工程建设中、建成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价,提出具体的预防治理措施。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是: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7、为什么说开展“群测、群防”工作是减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群测群防”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2000年6月6日凌晨,古蔺县石宝镇双流村八村村长监测到山体滑坡的异常情况,及时将70多名村民全部撤离。虽然随后即发生山体滑坡,全村房屋倒塌三分之二,但却无一人伤亡。

  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的主要依据是:

  (1)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灾害点分散,多数灾害点交通不便,专业队伍监测的灾害点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灾害点需要当地居民进行监测。

  (2)地质灾害暴发突然,灾前的征兆只有当时居民才能捕捉到。当地群众可利用掌握的地质灾害的知识,根据灾前征兆发展的趋势,采取应急措施,及时地撤离危险区内人员和转移财产,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3)开展“群测、群防”工作直接关系到当地居民自身的安全,只要组织得当,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开展此项工作不需要精密的仪器和大量的经费投入,适合我省山区经济落后、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

  8、如何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

  我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由县、乡、村三级监测网络和监测点构成,其主要工作是:

  (1)查明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分布规律及危害程度,确定纳入监测巡查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编制监测巡查方案。

  (2)明确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建立防灾责任制。

  (3)确定群众监测员,开展监测知识及相关防灾知识培训。

  (4)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隐患点(区)防灾预案,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建立各项防灾制度。

  (5)通过实时监测和宏观巡查,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的变形情况,在出现灾害前兆时,进行临灾预报和预警

  (6)建立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档案、隐患点监测原始资料档案及隐患区宏观巡查档案,并及时更新。

  (7)组织实施县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9、为什么说保护生态环境是减轻地质灾害的重要措施?

  良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植被对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调查资料表明,近五十年来中国地质灾害逐年增多的重要原因是山区森林过伐,陡坡垦殖严重,不合理工程开挖和大量的矿山弃渣。森林遭到破坏失去蓄水保土作用,并使地面裸露,直接遭受雨滴的击溅、流水冲刷和风力的侵蚀,进而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如岷江上游,古代是一片茫茫原始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是保护四川盆地,尤其是成都平原的天然屏障。由于人为不合理的砍伐,到20世纪80年代,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8.8%。目前森林植被破坏后造成的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已经严重地制约了阿坝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使地质灾害发生率保持在自然水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防治地质灾害、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最好、最经济、最见效的方法。近年来,我国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地质灾害有明显减少的趋势。

  10、地质灾害发生后如何迅速报告灾情?

  地质灾害发生后应立即查清灾情,向上级政府部门提交灾情报告,为上级部门制定救援措施提供依据。地质灾害报告应尽可能详细说明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地质灾害类型、灾害体的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同时提出主管部门采取的对策和措施,还应包括死亡、失踪和受伤的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最初的灾情报告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灾害发生时间、地点;

  (2) 灾种、灾害规模、危害范围、灾害成因;

  (3) 人员伤亡、失踪、财产损失情况;

  (4) 交通、通讯等生命线工程的破坏情况;

  (5) 救灾工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初的灾情报告应在第一时间报出,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电话、互联网、视频、文字等,目前,最快的方法是用手机直接向政府部门报告。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发现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有新的变化时,要随时进行续报。可以在待灾情比较清楚后,再形成正式的文字报告。

  浅谈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

  大地震是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它来势凶猛,事前没有明确的预兆,以致来不及逃避。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应当怎样应对,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这就是地震对策要解决的问题。地震对策是研究减轻地震灾害,获取最大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战略和战术,包括震前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地震时和地震后的救灾、恢复重建工作及相关政策。地震灾害还不能完全避免,但只要制定妥善的对策并赋予实施,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完全可能的。地震对策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地震本身的特点和所能造成的破坏,二是人与社会对地震灾害的反应。前者是一个长期的科研课题,目前只能从地震危险性区划和地震趋势估计等两个方面给出不十分明确的答案;后者是地震社会学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它和一个地区的人民文化水平、习俗传统、开发程度和地震活动历史都有关系,特别在现代化城市里,当受到地震突然袭击时,交通运输、水源、医疗卫生及公用设施可能遭受的破坏等都应考虑,须事先有统筹及预见性的安排。

  地震的工程防御措施:

  (1)制定和完善防震减灾、建(构)筑物抗震及震后重建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防震减灾、建(构)筑物抗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赋予实施;

  (2)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和建(构)筑物抗震研究;

  (3)各级政府和各大企业要制定地震应急预案,主要是设立抗震救灾指挥系统,制定人员撤离路线和建立安全避险场所,制定卫生防疫计划和伤病员转移方案,制定交通、通迅应急和管制方案,制定预防地震次生灾害方案等;

  (4)对广大人民群众经常性地开展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特别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教育,组织不同规模的防震救灾演习;

  (5)开办地震区的地震灾害保险业务。

  地震的家庭防御措施:

  1. 自己家的安全对策是否万无一失?

  平时的准备工作,是将受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基本。

  对大衣柜、餐具柜厨、电冰箱等做好固定、防止倾倒的措施。

  在餐具柜厨、窗户等的玻璃上粘上透明薄膜或胶布,以防止玻璃破碎时四处飞溅。

  为防止因地震的晃动造成柜厨门敞开,里面的物品掉出来,在柜厨、壁橱的门上安装合叶加以固定。

  不要将电视机、花瓶等放置在较高的地方。

  为防止散乱在地面上玻璃碎片伤人,平时准备好较厚实的拖鞋。

  注意家具的摆放,确保安全的空间。

  充分注意煤油取暖炉等用火器具及危险品的管理和保管。

  加固水泥预制板墙,使其坚固不易倒塌。

  2. 紧急备用品准备好了吗?

  (1)饮用水 (2)食品、婴儿奶粉 (3)急救医药品 (4)便携式收音机、手电筒、干电池 (5)现金、贵重品 (6)内衣裤、毛巾、手纸等

  除此之外,平常还要准备一个地震应急包

  一般内含:耐磨背包、防寒保温毯子或应急雨衣、、求生口哨(3000赫兹)、防风防水火柴 、特制蜡烛 、防尘口罩 、耐磨手套 、小型兵工铲 、多功能应急手电、压缩饼干 、应急水 、紧急联系卡 、急救包 等生活及自救必需品。

  3. 从平时起,建立邻里互助的协作体制

  发生大地震时,可以预计在广大区域造成巨大灾害。在这种情况下,消防车、救护车不可能随叫随到。所以,,有必要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协作体制。

  从平时起,邻里之间应就一旦有事时互助协作体制进行商谈。

  积极参加市民防灾组织。

  积极参加防灾训练。

  临震应急准备

  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

  地震的应急知识

  1、室外应急

  假若地震时你正在室外空旷的地方,这是最庆幸的事。这时不要冒着大地颤动的危险往室内取物或救人。经统计,在地震发生的那十几秒至一分钟时间内,人们进入建筑物被砸伤的几率最大。如1979年在江苏傈阳6.0级地震中,有80%重伤员和90%的死者是刚逃到门口或要进门时被砸或被压所致。要等地震危险期(约一分钟)过后,再设法去抢救,这时即使家人、邻里、同学被压埋在废墟下,你还是可以抢救他们脱险的。

  当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窗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上碎块等,会飞落下来。在商店密集的闹市区,落下物更是多种多样,如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对人体的威胁相当大。住宅区的防护墙、石壁、土墙等往往崩裂倒塌,屋顶上的瓦片也会飞落,烟囱也可能腰折倒塌。这些情况都要充分估计到。如果在街上行走时地震,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应该迅速离开变压器、电线杆和围墙、狭窄巷道等,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如果地震时你在山坡上或悬崖下,这时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千万不能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沿着垂直滚石流方向奔跑,来不及时也可寻找山坡隆岗、暂躲在它的背后。地震时如果你处在有毒气体的化工厂厂区,这时要朝污染源的上风处奔跑,如果伤员是氯气中毒,这时不要进行人工呼吸。

  地震时,室外发生的事故相当多,桥梁可能垮塌,城市人行天桥和高层建筑都可能倒塌,地基可能下陷,油库可能燃起熊熊烈火,水库可能决堤,河水、湖水、海水可能淹没房屋,每次地震都有层出不穷的次生灾害并发,因此每个人都应根据不同情况,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应急对策。

  2、室内应急

  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然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很少有上下颠簸感觉,都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地声脆,震动小。一般有感地震和远震不必外逃,因为这种情况震害都比较轻,对人身安全不会造成威胁。

  如果遇到强烈破坏性的地震时,跳楼逃跑好不好呢?事实表明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强烈振动时间只有一分钟左右,相当短促,从打开门窗到跳楼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人站立行走困难,如果门窗被震歪变形开不动,那耗费时间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脚,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结果把手也砸坏了。另外,楼房如果很高,跳楼可能会摔死或摔伤,即使安全着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来的东西砸死或砸伤。

  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地震时造成钢筋混凝土大楼一塌到底的情况毕竟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强余震所致。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走的刚性外,还有相当的韧性。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摧毁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所以,地震时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较为安全的。另外也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跨度小而刚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撑,抗震性能较好。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附近等。躲过主震后,应迅速撤至户外。撤离时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体护住头部。万一大楼倒塌,就近躲避也会造成一定的伤亡,但这个伤亡的数字必定远远低于盲目外逃时在门口挤成一团所造成的死伤人数。其原因在于大楼倒塌总会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而这生存空间在坚实家俱和小跨度房间等处形成的可能性较多。所以,相对来说,就近躲避可以把伤亡人数减少到最低限度。

  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公共场所,如电影院或高层楼房的教室上课或宿舍学习、休息等,当你感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头顶在头上,选择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场所,屈身蹲在排椅、课桌或坚实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离到空旷处,若房屋受损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东西,以免接着可能发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压埋。撤离时,最好不使用电梯,以访因停电困于电梯内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相关文章:

各种常见灾害预防措施04-06

气象灾害预防知识防范措施05-11

儿童烫伤的防御护理居家安全知识11-14

气象灾害的等级划分02-23

地震话题作文03-16

可怕的地震作文03-04

地震慰问短信11-17

地震救人作文05-11

地震防范知识05-11

地震演练作文精选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