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思念诗句

时间:2022-05-01 11:50:47 诗句大全 我要投稿

抒发思念诗句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诗经》。后发展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下面是抒发思念诗句请参考!

抒发思念诗句

  抒发思念诗句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推荐)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一陽一修《玉楼春》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不为伤春,却似伤春瘦。朝朝夜夜期,思悠悠,化做春波不断流。 ——孟称舜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郑愁予《赋别》

  ◆别离是淡苦的`水,孤独是一匙咖啡,我把相思煮得浓浓,品你留下的芳味。 ——无名氏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 ——白居易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一性一德《虞美人》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直道相思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相思一页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春一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古诗相关常识

  1.韵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是韵脚。通常第三句不押韵,但也有不规则押韵的诗(如《望天门山》)。

  2.押韵:诗歌辞赋押韵使音调和谐优美,如李白《静夜思》押ang韵。

  3.律诗的结构:共八句,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4.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从句式上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五字为二、二、一;七字为二、二、二、一、

  从意义上看,有时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就成二、二、一、二式。

  5.因为古诗原没有标点(标点是后人添加上的),所以一行为一句。

  6.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a. 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b. 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c.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

  d.定语的位置。

  (1) 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2) 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

  e、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二 、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诗僧齐己写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

  ① 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 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 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 处。

  ③ 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 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 抛,红樱桃,绿芭蕉。”红与绿道出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抒发思念诗句】相关文章:

抒发中秋时节思念之情的诗句11-15

抒发思乡情感的诗句11-13

抒发人生豪情壮志的诗句05-12

思念友人的诗句11-14

思念故乡的诗句05-11

思念家人的经典诗句05-11

有关思念的诗句05-11

有关思念爱人的经典诗句11-15

思念远方亲人经典诗句11-15

思念家乡的诗句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