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寒假中远离宅的生活的文章

时间:2019-02-16 20:01:41 文章 我要投稿

让孩子在寒假中远离宅的生活的文章

  自“宅男”、“宅女”之后,“宅娃”又成为一个流行词。什么是“宅娃”?就是成天待在家里不出去,上网、看电视、看书,或是自己跟自己玩,几乎没有伙伴的小孩子。

让孩子在寒假中远离宅的生活的文章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宅娃”有几种情况,有的上学期间很正常,一到假期就“宅”在家里;严重的甚至恐惧去学校,常常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里,不愿出门。

  对此现象,广州市慧苑心理咨询中心张功和指出,孩子“宅”在家里是一种很危险的趋势,不仅影响身体发育,还容易变得孤僻,形成交往障碍,甚至发展成自闭症。

  轻度“宅娃”:

  寒假在家独自玩

  寒假快开始时,肖女士就已经为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安排好了假期生活:“每天早晨八点钟起床吃早饭,然后做两个小时的寒假作业,完成作业后可以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午饭我会提前做好,到时候你自己在微波炉热一下,饭后睡一个小时,下午2时半开始练书法、绘画,5时以后在家自由活动。”看着这密密麻麻的日程表,女儿露露却没有任何怨言。“其实,我都习惯妈妈的安排了,每个假期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而且在家比上培训班舒服,不要那么赶着去上课。” 露露天真地说道,她很喜欢爸爸妈妈上班后,自己一人在家的感觉。

  为什么不给孩子安排一些室外活动呢?肖女士解释道:“家里没有老人带孩子,她自己出去我不放心,万一出现安全问题可就麻烦了。”

  记者了解到,每到寒暑假,总有一部分同学是“宅”在家里的,有的甚至几天都不会出门,以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生为主。

  点评:

  过度担忧,孩子缺乏安全感

  张功和表示,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无可厚非,可是对外界情况担忧过度会影响孩子的安全感,试想,当家长一遍遍地向孩子灌输外界有多不安全时,孩子自然而然地会对外界产生抵抗力,而很多时候,他自己并没有去实践,没有去判断,只是听信了这个被夸大的危险,久而久之,孩子会主动变得喜欢“宅”在家里。整天待在家里不出门,缺少运动,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而“不见天日”,只玩电子产品,也容易造成近视。从心理角度来说,如果长期自得其乐,会变得害怕与人交往,导致性格缺陷,开学后,也很难适应,严重的会影响学习。

  重度“宅娃”:

  不愿上学,“自闭”在家

  对于寒暑假里出现的“宅娃”,有些家长认为不必过于紧张,等开学后一切就会好转,可是,孩子如果常年“宅”在家里不愿上学,那家长可就心焦不安了。

  陈女士目前就遇到这样的情况,他的小儿子今年17岁了,从去年起就开始“闭门不出”整整一年。记者了解到,因为陈女士两口子以前做生意忙,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小学时,孩子的成绩很好,在班级都是前几名。中学时,孩子转学跟随陈女士居住,因为读的是重点班,他的成绩并不突出。

  也许是因为转学的缘故,他在新学校的人际关系很差,几乎没有朋友。有一次,他希望妈妈给他买一部手机,但陈女士没答应,此后,他开始拒绝上学,成天待在房里上网,吃饭也回到自己的小房,不让妈妈收拾他的房间,再后来,他开始喝酒、抽烟,并有了自残行为。在这期间,陈女士也想了很多办法,请他的同学来家里玩,和孩子谈心,可每次都被他撵出去。心痛的陈女士无奈之下寻求心理师的帮助。

  点评:

  孩子没病,家长“有病”

  张功和指出,在多次接诊中,他发现“宅娃”已非个别现象,他曾经接触到有小学四年级孩子待在家里不愿上学。其实,很多“问题孩子”都是由家长“制造”出来的。通常情况下,当家长发现孩子没有按常规做事时,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孩子出问题了,然后就会去质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会说教孩子:“你应该这样做。”而并没有仔细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每一次“非常规”的行为其实都是“正常”的,这是他成长过程中的探索。

  家长应该谦虚地跟孩子说:“看到你这样做,妈妈有些不舒服,我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你能否陪我去看看医生,看问题出在哪里?”以这样的语气跟孩子谈话,大多都能消除隔阂,孩子也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教育孩子从小问题着手,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愿意和你说话,也就不会产生大问题。

  性格型“宅娃”:

  “宅生活”也很丰富

  珍珍是一个比较文静的女孩,今年上初二,寒假第一天早上,她睡到自然醒,快11时的时候,吃了午饭,然后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也没什么特别感兴趣的节目,电视频道被换来换去,下午3时,珍珍打开电脑上网聊天。“第一天的‘宅生活’很颓废,不过以后的‘宅生活’可是丰富而有意义的。”珍珍笑道,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每天早饭后是两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从青春类《最小说》,文学名著《边城》到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等等都在她的涉猎之内。下午2时是兴趣爱好时间,弹一小时钢琴,然后做做手工布艺,累了的话就在阳台上舒展一下。

  “我不喜欢热闹,难得有这么长时间可以好好待在家里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学后又得忙忙碌碌了。”珍珍对目前的“宅生活”感到非常满意。

  点评:

  不要强制干涉

  对于这种性格型的“宅娃”我们要辩证看待,首先不要强制干涉他们的“宅生活”,最好是顺其自然,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运动强健身体,精神食粮充实心理世界,两者不可或缺。其次,条件允许的话,在家里准备一些运动器材,让孩子抽空锻炼锻炼。孩子之所以文静,既有先天性的因素,也与后天教育环境有关,家长在平时要有意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外界交往。

  支招:

  让孩子脱离“宅生活”

  ●找伙伴:从小时候,就给孩子找一些好伙伴,假期里,几个人就可以结伴玩些户外游戏,避免长时间独自待在家中。

  ●报兴趣爱好班:根据孩子意愿,报一些活动兴趣班,学东西在次要,关键是让孩子能继续和同伴在一起玩闹、学习。

  ●带孩子外出:家长尽可能抽时间多带孩子外出活动,一起去体验大自然,参观名胜古迹,不仅仅增长知识,而且可以让孩子彻底放松,忘掉学习的压力。

  ●下班后多跟孩子交流: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跟孩子一起散散步,说说心里话,或者一起看看电视,娱乐一下,别老催着他抓紧时间学习,早点睡觉。

  影响青少年健康五大类问题

  山西省青少年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社交恐惧、视力下降、心中苦闷无处说、亲子关系紧张、叛逆心理加重五大类问题影响初中生健康,研究所人员要求家长正确引导他们,促使青少年快乐、健康成长。

  一是“社交恐惧症”。

  它以焦虑、恐惧、自闭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心理障碍。绝大部分是与父母的不恰当教育有关。父母应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和谐交往的意识,学校也应开设必要的心理课程,同时给每个学生平等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让孩子得到锻炼。

  二是视力下降。

  初中生身体状况普遍良好,但一半初中生视力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5%是先天性近视者,60%是长时间电脑游戏者,23%是不良的用眼习惯者,9%是看电视时间过长者,还有其他原因占3%.电脑成为导致初中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与家长自身对电脑认识不足,不会科学指导孩子使用电脑有关。

  三是知心朋友最少。

  在青少年中,初中生的“知心朋友”最少,在遇到难题或苦闷时,选择“闷在心里对谁也不说”的比例最高。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一般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容易心理失衡,出现自卑、沮丧,严重时可发展到抑郁、失望。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更需家长和老师多关注,多鼓励,使其能勇敢面对社会。

  四是亲子关系紧张。

  由小学的完全依赖父母,转变为逐渐摆脱父母,是初中生的一个明显特点。可是父母对此认识不清,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因此,15岁的孩子是亲子关系中最敏感最紧张最疏远的一年。家长应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对成功的孩子要引导其再接再厉,失败的孩子不要强迫其做他力不怂之事,少些埋怨,多些鼓励,不可冷嘲热讽,更不能打骂。

  五是青春期叛逆心理加重。

  12岁至15岁的初中生正经历着迅猛的生理发育期,身体的改变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知识和视野的开阔,使他们对外界充满兴趣。这时期青春期叛逆心理和渴望独立的要求非常明显,但现实生活中又往往被压抑、禁锢得太死。所以,父母应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在生理和心理上及时给他们以指导,帮助他们及时调理,以顺利度过这一特殊生理时期。

  孩子再任性也不能随便打

  有些孩子确实比较任性。有的孩子一出去逛街就要买东西,不买就撒泼打滚;还有的孩子脾气暴躁,谁说话都听不进去,家长真是有点束手无策了。那么,对待任性的孩子,家长究竟需要什么法宝呢?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反抗期,一个是青春期,孩子会经常表现出和家长顶嘴,表现出叛逆的倾向;另一个时期从孩子三岁时就开始了,这个时候的小孩特别任性,爱撒泼,甚至会在大庭广众之下给家长难堪,家长不给买东西就吵闹的孩子就正处在这一时期。

  孩子和家长的关系有时候就像是在斗智斗勇,为了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长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有自己的亲子兵法。为了让家人幸福平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每一个家长必须都得掌握几项“绝技”。当孩子在地上撒泼的时候,家长一定坚守阵地。在这个时候,家长一旦服软,孩子下一次撒泼的时间就会更长。为人父母,必须心中有数,胸有成竹——一一定要跟撒泼的孩子“抗争”到底!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为了孩子再不撒泼。

  妈妈们比较容易心软,孩子正是利用了妈妈爱面子的特点,故意用撒泼的方式胁迫妈妈。在这个时候,平日文静娴熟的妈妈要咬牙坚持住,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给孩子个下马威。孩子会大吃一惊,没想到妈妈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居然这么坚强,这么无所谓。孩子自然就灰溜溜地起来了,以后也不敢再造次。要想管好孩子,娘一定要比孩子还泼,可谓话糙理不糙。

  还有些孩子,年纪小,脾气可不小。家长和老师轮番上阵他都爱理不理,逼得家长动用了武力。可是骂过打过之后,孩子还是老样子,真是让家长又伤身又费心。

  对付这样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立规矩。比如说,跟孩子约定每个星期买一次玩具,每周六全家一起去逛商场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买。规矩不只是针对孩子的,双方都要遵守。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确什么时候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这样孩子的生活有了规律,希望也都不会落空。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说今天心情好,小孩一要就给买;明天心情不好,小孩怎么需要都不买了。这样只会塑造出一个焦虑而缺乏信任的孩子。家长每个星期六带着孩子买一件玩具,孩子会在心里对父母充满感恩——妈妈对我可好了,每个星期都给我买玩具。”这样孩子就不会反复无常地提要求时间长了,就不会闹、不会任性了。

  家长要牢记一个准则——绝对不能打孩子。否则就会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你的孩子学习不好,你不能打他,正因为你打他打得多,他的脾气才会暴躁。凡是打孩子的、打老婆的,都是无能的人。

  停电时,绝妙亲子提案

  终于停电了,太好了!夏季停电有什么好的,没空调,都热死了!其实,不是我的脑子出毛病,只是因为所有小孩子都喜欢停电!孩子尤其喜欢大范围停电带来新奇经历。

  在难得的黑暗中捉迷藏,观看月光下的树影……一切都非常美好。所以,你有幸遇上停电时,一定要利用好。带上手电,领着孩子去附近安全的空地去玩:学校操场、小区绿地,都是好地方。那一定有比平时多的大人和孩子,让小孩子们自己去玩,互相吓唬,互相追逐,难得大家被电视放假一天,一定要尽情享受!

  现为你隆重推荐几款“停电”游戏:

  1、烛光游戏

  ·将小蜡烛放置在厚纸折成的小船或瓶盖等容器内,放入小盆或浴缸中,让其漂浮在水中;

  ·和小孩子吃一顿烛光晚餐也很好,不要以为只有情人才有这种需要和情调噢;

  ·烛光手影游戏也和灯光下做出的也不同,因为烛光随风摇曳,手影也随之摆动,更加生动有趣,不妨试试。

  2、讲故事

  在暗中讲一些神话和鬼怪的故事,这种经历是能让宝宝铭记终生。把宝宝搂在怀里再开始讲。黑暗能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亲密,停电时孩子更喜欢和人有身体上的亲密接触。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敏感胆小,你一定要掌握分寸。如果分寸把握不好,最好不讲为妙,因为孩子受了惊吓后很难恢复。

  一般而言,故事要短一些,结局光明,故事主角应勇敢而机智,不怕鬼怪。讲带些恐怖色彩的故事不是为了吓孩子,而是让孩子更大胆。所以,最后一定要讲明鬼并不可怕,它根本是不存在的,打开灯让孩子找一找,证实这一点。孩子大都怕黑,应让孩子明白害怕黑暗也只是心理问题,并不是黑暗真有什么可怕。

  3、捉迷藏

  黑暗中捉迷藏常常让孩子心率过速,这是因为在黑暗中期待、害怕和担心被抓住的那一刻,这些都使 宝宝过于激动,所以不要玩太多时间,也不要太突然抓住孩子,应提前弄出响声。玩之前应把危险品收好,地上不要有绊脚的东西。

  4、共同唱歌

  在黑暗中唱歌风味独特,你和宝宝一定要尝试一下,不要一丝光,没有麦克风和卡拉OK,一家人靠近坐在一起,互相拉着手。看不见歌者的表情,歌声更加纯净。一些害羞的孩子这时也能放胆歌唱。它的缺点是常使人忘记时间,一唱就唱到夜深,上个闹钟提醒一下吧。

  多余的睡眠:看星星成了奢望

  当小孩能独立行动时,他与大人的矛盾就开始了。不过由于孩子弱小,大多时候都任凭大人摆布。大人具有一种贪婪的本性,他们习惯于小心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允许孩子破坏任何东西。而且,他们讨厌孩子打扰他们做自己手头的事情,于是就找来借口:为了健康,小孩应该多睡觉!然后,打着为孩子健康的旗号,强行把孩子按在床上,让他多多睡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某些没有受到太多教育的农村妇女,为了不让孩子扰乱自己,就会对玩闹的孩子大骂,把他从家里轰赶到野外去。孩子大哭着离家出走。然而,等孩子回来后,又把他拥在怀里热烈亲吻。这样一来,孩子被搞糊涂了。他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才是对的,也不知道父母对待自己究竟是怎样一个态度。

  城市里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情况似乎好了很多,然而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他们总是习惯花钱请保姆,把孩子放心托付,让保姆带着孩子去散步,或想尽一切办法哄骗他们在床上酣睡。孩子真的需要这么多的睡眠吗?对他来说,太多的睡眠是一种浪费,浪费了他们锻炼和开发智力的时间。

  父母就是这样只看到了孩子的身体需要,让他们吃喝和睡觉,他们总认为孩子不应该到处乱走,不应该碰任何房间里的东西,他们就应该做一个听话和服从的睡眠者,仿佛孩子一觉醒来,身体就可以突然间长高,大脑也变聪明了。他们都忽视了孩子更重要的心理需要。

  我们要分辨出什么是应当的睡眠,什么是人为强制的睡眠。如果一个大人总是习惯强迫孩子超时睡眠,那他就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孩子身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看不见的创伤。

  不管是父母,还是保姆,抑或祖父母,他们总是想让本来活蹦乱跳的孩子睡觉,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家庭,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相对而言,由于穷人的孩子很少受管制,像野孩子一样到处乱跑,比富人家子弟的情况要好一些。

  我曾接触过一个6岁左右的富人家的孩子,他伤心地告诉我,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星星。我问他是什么原因?他说因为爸爸妈妈总是让他天一黑就上床睡觉。正因如此,他每一次都错过了看星星的时间。他给我说了他内心的一个愿望——想在夜晚的时候,爬到山上最高的地方,躺在那里,安静地看整整一夜的星星。

  这个孩子真是太可怜了,看星星竟然成了他不可企及的奢望。这对他认识世界的活动,是怎样的一种限制和阻拦。很难预见,这种限制将对他未来的能力造成多大的障碍。

  正因如此,床成了孩子最大的痛苦。每一次入睡都要发生一次争执和战斗,而最后都是以他们屈服而告终。事实上,床应该成为孩子快乐的园地,我们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要,什么样的床才是最适合他们的?

  提供一张他需要的床,是对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帮助。这种床不要像成人的床那样高,是一张低矮的床,不需要有花边,不需要华丽的装饰、披挂,他要的是最简单的东西——自己控制入睡和起床的时间。这样一来,当他困了、疲倦了,自然就会想到睡觉;等睡够了,就自然醒来,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床上玩,或者起来到处活动。要知道活动就是他们的工作,对他们的智力开发和心理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要理解和倾听孩子内心的需求,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只要有适当的帮助和环境,孩子自己就会发展自己的个性,靠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游戏

  我爱我家 目标:通过精心设计的亲子协作活动,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协作,使他们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同时感受成长中的快乐。 规则:准备(口令)拍手 拍手 拍拍手,手举高,手放下,手叉腰,手做喇叭状大声说“我爱你”。爸爸妈妈趴下来宝宝骑小马,宝宝趴到爸爸妈妈背上,拍爸爸妈妈屁股,得儿驾,爸爸妈妈扭一扭,孩子摇 摇 摇,高高兴兴滑下来;爸爸妈妈屁股抬高变成小山洞,宝宝变成小狗狗钻过小山洞,要钻20圈哟,转 转 转;宝宝晕 晕 晕;爸爸妈妈坐起来,小朋友和爸爸妈妈面对面坐,把脚打开,放在爸爸妈妈腿上,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加油!加油!累不累。现在请爸爸妈妈脚朝前面,小朋友站在后,爸爸妈妈今天好辛苦,小朋友帮爸爸妈妈按摩哦,(从右肩开始轻轻地敲哦,捏一捏哦。从大腿敲到小腿。)好,爸爸妈妈幸不幸福哦,现在换小朋友,爸爸妈妈帮小朋友按一按捏一捏哦,现在把手放在小朋友的腰上,抓他的痒,让他笑个不停。

  毛巾游戏 目标: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及反应力增进亲子关系 规则:准备毛巾一条。口令:小小毛巾本领大,洗洗脸儿,擦擦汗,今天用它做游戏,毛巾游戏准备开始了。(教师“准备”。家长孩子“准备。”)爸爸妈妈先用毛巾为宝宝擦擦脸,擦擦手,现宝宝为爸爸妈妈擦擦手、擦擦脸,然后呢把毛巾盖在宝宝的脸上,爸爸妈妈做鬼脸吓他,一二三,打开,小朋友把毛巾盖住爸爸妈妈的脸。做鬼脸吓爸爸妈妈。一二三,(爸爸妈妈要假装被吓倒,让孩子有成就感。) 接下来呢,爸爸妈妈把毛巾放在自己的裤腰上,露出小尾巴,嗯,露出小尾巴,摇一摇,转一转,屁股翘翘,吸引宝宝去抓大尾巴,尽量假装不让孩子太容易抓到,锻炼孩子身体协调性,养成活泼性格。宝宝呢,要想办法抓住小尾巴,抓到了就胜利了哟,抓到小尾巴的小朋友把毛巾挥起来(表扬调控)。 今天小朋友真棒,然后呢小朋友把自己手上的毛巾打个结,(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小班的爸爸妈妈可以帮忙)向上抛,多是抛几次,让爸爸妈妈接住,这个可宝宝抛给爸爸妈妈的绣球哟,爸爸可要用心去接,接到了毛巾的爸爸妈妈也请把手上的毛巾挥起来,爸爸妈妈胜利! 最后呢胜利的爸爸妈妈请你们把毛巾绑在右脚上,也要留出一点小尾巴,让宝宝踩,让宝宝用脚踩,踩到毛巾就算赢,赢了就要弹爸爸妈妈的脑门,爸爸妈妈尽量不让宝宝踩到,这可是训练宝宝应变能力,培养孩子敏捷性,一、二、一踩 踩 踩 一、二、一躲躲躲,加油!加油!加油!毛巾游戏到此结束,爸爸把毛巾变成绳子,拉着你家的小毛驴回归原位。

  EQ高手从牙牙学语教起

  想要孩子将来能成为有效沟通的EQ高手吗?那么从小培养他拥有正确发音吧。

  在当今这个重IQ也重EQ的时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沟通”的重要;然而想要孩子将来能成为有效沟通的EQ高手,从小培养他拥有正确发音可就不容忽视了。

  宝宝8个月大,进入了语言发展的准备期。1岁以前的宝宝牙牙学语,说出来的多是“饭饭、车车”等单语。孩子的语言发展爆发期虽然在3~5岁左右,然而3岁之前的语言环境,却是语言爆发期的基础。因此,在这个时期,父母须避免使用孩子的用语,而应教他较短的单语或较短的造词用句,才能让宝宝学习到正确语句。在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概况后,父母在孩子语言准备期时,可帮助孩子拥有正确的发音。其方法如下:

  尽量以汤匙喂食以汤匙喂食宝宝,可让宝宝在吃喝时,借由“抿嘴”这个动作,奠定未来发“b、p、m”等汉语拼音声母的基础。

  利用食物训练口腔利用食物,让宝宝多运用口腔与舌头,对他未来的语言学习很有帮助。所以当宝宝可以吃副食品之后,父母就应提供足够的食物,促使宝宝能更灵活地运用他的嘴巴与舌头。

  玩“吹水泡泡”游戏让宝宝用吸管吹水泡泡,可以让宝宝练习控制口中的空气,对于日后学习发音很有益处。除了吹水泡泡外,让宝宝吹口琴、小喇叭等乐器,也可以有同样的效果。要注意的是,为了怕宝宝吸入,这个游戏一定要使用可以喝的开水,而不是肥皂水。

  玩“吹哔哔纸”游戏拿一张塑胶纸片或玻璃纸,略微撑开后在其边缘吹气,就会发出“哔、哔”的声音,这就是哔哔纸游戏。宝宝在一开始时,可能会沾得到处都是口水,但是爸妈应不气馁地鼓励宝宝经常练习,等到宝宝不会弄得到处湿淋淋时,其实就已巧妙地运用了唇、呼吸及声带了。

  避免命令式语气“不要乱摸!”“不可以到那里去!”等否定、命令式的语句,不仅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无益,而且对孩子的EQ也有负面的效果,应该避免。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多提供能帮助孩子做理论思考及判断的语句,才是正确的有效做法。

  以完整的句子沟通父母应以完整的句子与宝宝沟通,而避免使用宝宝所说的单语,才能让宝宝学习到正确语句。其做法是,先教他较短的单语或较短的造词用句,然后再从单语———复杂语句———多语句的每天练习,如此就能让他学习到正确且完整的语句。

【让孩子在寒假中远离宅的生活的文章】相关文章:

1.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的文章

2.关于让民企在创造中得到尊重的文章

3.写寒假生活的文章

4.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平衡者励志文章

5.让孩子在教训中成长精彩文章

6.生活中总有许多让人烦恼的事生活感悟文章

7.生活中的启示文章

8.生活中的道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