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后感

时间:2023-05-19 16:28:37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学会提问》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会提问》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会提问》读后感范文

《学会提问》读后感范文1

  问题

  问题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给出一定的答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可以让你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互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此不再盲信盲从。

  比如,临近全运会,天津各区在维护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厂必须停工导致有些小工厂只能晚上偷偷开工。因此近期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期待全运会;为能在天津开展全运会而荣幸;大额财政支出,只为面子工程;生意没法做。

  面对种种观点,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只是纯粹的接纳,照单全收,甚至再把别人的观点未加思索分享给其他人。长久下去,大脑中有大量信息,看起来博学多才,其实只是又“浅”又“薄”,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而有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真相。

  两种思维方式

  刚才提到的对于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即“海绵式思维”;

  而我们提倡的则是“淘金式思维”: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开展积极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的强势与弱势

  难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维为幌子,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偏开放)。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这并非好习惯。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对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提问。那么我们要提什么问题呢,为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维的问题体系,也是书中各个章节名称: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关键是什么时间,怎样有效提出以上问题?

《学会提问》读后感范文2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重新开始思索问题,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主动或者被动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这些信息你是不是不假思索的懒惰地全盘接受,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大家探讨?

  首先,我平时也有这个问题,常常会不加思考的接受别人的观点,通常是比我资深或更专业的人的观点,大多数时候确实没有经过分析。

  日后需要注意:

  1.或许他的论点是片面的,或已过时的,我没有分析,简单接受,时间长了会影响我的思维习惯。

  2.如果对观点进行批判后再接受,更能将谈话深入下去,能够产生更多话题和火花。

  其次,我认为本书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第一点:思维逻辑的要点,首先提出问题要环环相扣,也就是讨论问题时的每个提问应该和上一个提问有关联,更深入,而不能跳跃,跳跃会导致讨论无法深入。

  第二点:提取关键字,快速做出分析(批判性的),如果没那么快想清楚,可以问他:我对这个很好奇。这样可以引导对象继续就这个问题说下去,同时,给我自己思考的`时间。

  第三点:提问的时候多带上对方刚才表达过的关键词,这样一个是让问题和回答始终不离核心。还有就是让对方感觉我能够听懂他说的话,更愿意谈下去。

  最后,于我来说,通过品读这篇文章,就像是接受了一个拥有资深教历和提问经验的教授所上的一课。内心有的是触动,思想有的是提升,提问技巧有的是积累。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学会提问》读后感】相关文章:

学会提问的读书笔记05-04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范文03-31

面试的提问礼仪05-07

面试提问的问题及答案04-04

招聘面试提问技巧04-07

人事面试提问技巧04-09

面试问题提问11-02

招聘和应聘中战术应用之提问和被提问面试指南05-12

爱提问的波波儿童故事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