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时间:2022-05-03 12:09:46 中考试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2018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1

  一、句子默写

2018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填空。

  (1)山际见来烟, ___________。(《山中杂诗》)

  (2)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孟子》)

  (4)___________,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5)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春望》)

  (6)青林翠竹,___________。(《答谢中书书》)

  二、综合性学习

  阅读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zhòu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bì,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

  (《名人传》)

  (1)根据文中读音,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写出这两个汉字。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3)“再”的第四画是______。

  (4)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造就”的意思。

  三、选择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春节期间,为了避免火灾事故不再发生,济宁市消防局加强了防范力度。

  B. 实施火车票实名登记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票难求”。

  C. 小小的饺子不仅象征华夏儿女的文化认同,也象征除夕夜一家人的团圆。

  D. 目前,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选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 ,不由自主地 ,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 ……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 ,而倾听,是让人 。

  ① 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 ② 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

  ③ 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 ④ 谦逊和聚精会神 ⑤ 忍不住拍案叫绝

  A.⑤①④②③ B.②④⑤①③ C.⑤①②④③ D.②⑤④①③

  《骆驼祥子》中关于“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 ③④②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②④③①

  四、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

  (1)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

  “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小题。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的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⑾“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⑿“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⒀“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⒁“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⒂“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⒃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⒄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1.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出。

  第一次:_________第二次: _________第三次:____________

  2.品析。

  (1)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2)文中A、B、C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更应是思想和心灵的互动。仔细阅读⑧- ⒁段,“我”和“她”之间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对话?为什么?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结尾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这句话有哪些含义。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

  “零高度”飞行

  ①从上海浦东龙阳路往国标机场方向,一条白色的“游龙”飞驰而过,三十多公里的路程仅用了短短的六七分钟时间,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令人折服、赞叹。这就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列车竟然是在地面上“零高度”飞行。

  ②磁悬浮列车是怎样创造近乎“零高度”飞行的奇迹的呢

  ③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首先要将列车腾空。

  ④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磁悬浮列车。这种磁悬浮列车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安装悬浮电磁铁,在轨道上铺设磁铁,利用磁铁的吸引力,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腾空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悬浮运行。

  ⑤要使磁悬浮列车“飞行”起来,除了将列车腾空,还得让它前进。

  ⑥磁悬浮列车的驱动和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一模一样。通俗地讲,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它与列车上的电磁体相互作用,就能使列车启动……

  ⑦为了控制列车前进的方向,列车侧面安装了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当车辆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一种排斥力,使车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

  ⑧上海磁悬浮列车的“飞行”速度为每小时430公里,比普通货车要快好几倍。那么,如此高速行驶的列车是如何做到行驶稳妥、安全可靠的呢

  ⑨列车高速行驶,危险因素之一是转弯半径问题——转弯半径不能过小。上海的整条磁悬浮线路上需要转弯的地方也有几处,其中最大转弯曲线半径达到8000米,肉眼观察几乎是一条直线,因此在转弯时乘客不会有丝毫不适……

  ⑩由于磁悬浮轨道“平躺”在“光天化日”之下。万一轨道上出现障碍物对高速行驶的列车构成威胁怎么办 据介绍,磁悬浮轨道全线两边50米范围内装有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隔离装置,人为在轨道上制造障碍几无可能。

  总之,磁悬浮列车的运行,真正实现了陆上交通工具的“零高度”飞行,是人类在交通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结合全文,请说出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零高度”飞行指磁悬浮列车能够在距离轨道仅约1厘米的地方悬浮运行,且速度极快。

  B. 第⑩段说明语言既准确严密又生动形象。

  C. 第⑨段主要通过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磁悬浮列车的转弯半径要足够大。

  D. 磁悬浮列车是人类交通技术领域的最大突破。

  3.本文围绕磁悬浮列车的“‘零高度’飞行”主要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衡

  ①语文学习的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的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须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等,亦后再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

  ⑤强调背和记,决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的“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高明的文章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

  1.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第④段以一句名人名言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

  B. 文中第③段画横线句子运用比喻,生动地阐明了“只有理解了才便于记忆”的观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C. 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火种”指“记住的东西”。

  D. “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浪”表示鸟飞的意思。

  3.从作者的观点出发,你认为语文学习在多背的同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30字左右)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二)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因自谓竹溪主人。”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①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②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③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注释)①漫然:随便的样子。②臭(xiù)味:气味。③偃蹇:高傲的样子。

  (节选自明·唐顺之《竹溪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A濯清涟而不妖

  B亭亭净植

  C陶后鲜有闻

  D暇则与客吟啸其中

  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B. 今者项庄拔剑舞

  C. 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 D. 似与游者相乐

  3.(1)用“/”给选文(二)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

  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

  (2)翻译选文(二)画波浪线的句子。

  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

  4.选文(一)和选文(二)的作者在志趣上有何共同点?

  七、材料作文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孤独了300年的清代大诗人袁枚的《苔》,被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用天籁之声动情演绎一夜爆红,“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词对生命的礼赞也让网友感动。网友评论称“平凡而卓越才是生活的根本,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人,就和潮湿角落的青苔一样,那么不起眼,但是被显微镜放大以后,你会发现苔也会和一朵花一样,很美,也会如牡丹一样开放,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散发着自己的光芒。非凡的牡丹毕竟只是少数,它们在变成牡丹之前,也一样追求着平凡与卓越,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本真。”

  材料二:网易娱乐2月24日报道,最近,一首只有20个字的小诗《苔》一夜之间刷屏。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因为《经典咏流传》里的一段演绎被唤醒,仅3天,微信端与《苔》有关的阅读量就超3000万,成为春节期间朋友圈最热话题。

  材料三:乡村教师王峰表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实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虽然乡村的教学资源相对大城市而言相对落后,但是孩子们学习劲头很足,等开学的时候会把这首诗歌分享给学生们,告诉他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不渺小,只要肯努力,照样可以像牡丹一样盛开。

  要求:①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作、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⑤书写要规范,卷面要整洁,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8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2

  一、句子默写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

  (1)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 ______《登岳阳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4)惟有绿荷红菡萏,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赠荷花》

  (5)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___________,无欲则刚。

  (7)请你写出两句咏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应用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 , 俗气一点说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蕴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jīn持,显得格外英姿bó发,娇健中令有一种妩媚。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这段文字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这是作家洛夫在《一朵午荷》中描绘的荷,你最喜欢什么花呢?请描绘一下你对花的独特感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

  三、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 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C.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D.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四、语言应用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4日讯(记者景远)今日,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在以“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第14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会上指出,城市化将会帮助实现“中国梦”,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引擎,帮助建立一个繁荣的中国。

  英卓华说,真正的“中国梦”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可以去拥有,他们的工作可以得到公平的回报,每个人都得到公平的对待,同时也可以公平的获得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国家需要支持这样的改革,世界银行业做好了准备,为中国做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五、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题。

  (1)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你对《简爱》的主人公形象的理解。

  (2)小说《红岩》里在监狱中朗诵《我的“自白书”》的人是谁?他在被捕时用什么办法通知党组织的?

  六、诗歌鉴赏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前人评价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精妙,请你说说为什么。

  2.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文言文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日:“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③购之。

  ([清]李渔 《水仙》)

  (注)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 (_____)(2)陶后鲜有闻 (_____)

  (3)各司一时 (____) (4)予之家于秣陵 (____)

  2.找出与“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至之市 C. 花之君子者也 D.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斜线(/)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5.阅读(甲)(乙)两文,说一说作者如何突出他们对花的喜爱的.。

  八、现代文阅读

  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

  近来国内出现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负面影响很大。很多人已从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如果从哲学及文化的深度,挖掘其思想病灶,这些事件暴露出现代人敬畏感的缺失。

  敬畏感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这种心理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敬畏感。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己者”等敬天爱人的观念,道家曾通过“道法自然”来强调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敬畏。儒道两家都是基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来谈论敬畏的。只有具备鲜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时时事事都“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如今,在一部分现代人当中,这种敬畏感所具有的神圣性、警示性和规范性正逐步弱化和缺失。比如说,改革开放30年来,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但骄奢淫逸、挥霍浪费的现象也逐渐抬头﹔为了眼前利益,某些人不计后果大肆破坏环境,任意掠取资源,完全丧失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更有甚者,抱着“天不怕,地不怕,历史也不怕,百姓更不怕”的心态,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把个人对生命的敬畏、对道德的敬畏、对社会舆论的敬畏丧失殆尽。

  如此种种短视或自私的行为,不仅违背了科学发展的理念,而且还会危及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子孙后代的延续。所以,大力培养和增进现代人的敬畏感,刻不容缓。

  近年来,人们通过不同方式,例如读经、祭祖等活动,来唤醒现代人对历史传统的认同感,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对各种事物有所敬畏。但是,对于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这些努力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继续加大伦理道德教育的力度,对法律、秩序和规则保持敬畏,对社会责任感保持敬畏,同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

  总之,现代人只有常存敬畏之心,才能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有所规约,才能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人格得到完善,才能保证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生生不息。

  1.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3段引用儒家、道家的学说有何作用?

  3.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4.缺失敬畏心的行为在生活中常有,请举一例并说说其危害。

  完美计划 姜钦峰

  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

  “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 ”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显得彬彬有礼。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行。”

  “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语气更加柔和了。

  “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

  “哎呀,真是不凑巧。”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

  “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小女孩说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

  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

  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

  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

  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精心选择顶层住户作为目标。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

  这是个完美的计划,简直无懈可击,没想到最后还是落空了。两手空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有点沮丧。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抬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警察觉得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警察沉默了。“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他用手指了指心窝。

  1.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说两次写歹徒的微笑.,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②“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2.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他为什么会“忽然觉得有点疼”?请简析。

  3.标题“完美计划”指什么?你觉得这篇小说还有哪些地方堪称“完美”?请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意蕴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

  九、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充满善意的种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都付出和接受过这种最朴素的感情,它并不一定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一次爱心的援助,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友善的眼神……每一个小小的念头转化的言行,都在传递人性的温暖,驱散猜疑,融化冷漠,让世界春暖花开。

  请以“一念花开”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600—800字; ③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18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3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尴尬(gà) 雾霭 众目睽睽(kuí) 蓬首垢面

  B、 谦卑(bēi) 窒息 汗流浃背(jiā) 钟灵毓秀

  C、 魁梧(wú) 张皇 坦荡如砥(dí) 荒谬绝论

  D、 巉岩 (chán) 忌讳 眼花缭乱(liáo) 浪敛波平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由于生存斗争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 ,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 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 的事情了。

  A、 驱使 萎靡 可悲 B、 诱惑 萎靡 可怕

  C、 驱使 萎缩 可怕 D、 诱惑 萎缩 可悲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

  B、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C、 邹忌从与徐公比美悟出治国之道,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政治修明,国势强盛。

  D、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吐露了韩愈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水调歌头》构思奇幻,豪放隽秀,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词人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乐观旷达的情怀,极富哲理与人情。

  B、 《蒹葭》运用多重意境的叠合,使诗人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伊人宛在,觅之无踪,”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

  C、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融典故入词,毫无斧凿印迹,寄情委婉深沉,与典故合而为一,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D、 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有的抒写力图恢复中原、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与苏轼并称“苏辛”。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排毒果汁,真的有效吗?

  “排毒饮食”不是新鲜事物,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在很久以前就有类似的概念:人们认为身体在不停地产生毒素,需要通过某些食物调整来“清洗”身体,“排出”毒素。一直以来各种“排毒法”层出不穷,从来不缺乏追随者。

  果汁排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案,不同的实践者所采取的方案不尽相同,但都是在一定时间内,只喝水果蔬菜汁,不吃其他食物。这些果汁被称为“排毒果汁”“轻断食果汁”。

  许多名人为排毒果汁代言,而在网络营销中,食品安全监管却又几乎失声,这个“钱景广阔”的市场足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

  对于排毒果汁的效果,标准的科学表述说:没有证据支持它的功效。因为“排毒”本身就是个伪概念,而果汁排毒所采用的食谱并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很难有科学家去研究这样的养生方式,自然也就没有了科学证据。

  那么,许多人感觉“有效”了,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方面,有的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会让果糖不耐受的人出现腹泻。还有一些果汁因为卫生不合格,也导致腹泻。许多人把吃了“排毒食物”之后的身体反应都当做“排毒”,于是腹泻也就被当做“有效”。

  另一方面,这些果蔬汁中几乎不含蛋白质和脂肪,热量低,不足以支持人体的正常需求。在这种营养不良的食谱下,可能出现低血糖、肌肉酸痛、乏力、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这本来是副作用,但很多实践者也把它们当成了“排毒”的表现。

  虽然没有科学证据来证实排毒果汁的无效,不过有一些著名的医疗健康机构对排毒餐和排毒果汁做过综述,比如:美国著名的医疗健康网站WebMD上有一篇《关于排毒饮食的真相》的文章,效果部分是这么说的:“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肥,排毒饮食或许可以帮助你减掉几磅,但很可能反弹回去。最后,你一无所获,而且它肯定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如果你的目标是为身体排毒,那么不要浪费时间和金钱。不管你吃什么,你的身体都是一个排毒专家。毒素不会在你的肝脏、肾脏或身体的其他部分累积起来,你也不能通过最新的排毒秘方排出它们。”最后,文章的结论是:“近年来我们听说了大量的排毒饮食,但都是没有健康益处的炒作。有很多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和清洁,这不是其中之一。”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排毒背后的污垢》一文称:果汁排毒会导致有价值的营养缺乏。经常进行果汁排毒,会出现流感症状或者肌肉疼痛;鼓吹者说这是毒素离开身体的结果,但注册营养师解释它只是简单的缺乏能量和营养的症状”。

  如果是干净卫生的果汁,从食品角度来说当然是安全的,可以作为均衡食谱的一部分,但是,当只喝果汁来“排毒”时,这种方式甚至不能算安全。

  WebMD的总结是:对于特定病症的人群,排毒饮食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有害。它们不能改善血压和胆固醇,对心脏没有积极影响。对于糖尿病人,它们可能相当危险——如果在服用糖尿病药物,任何严重限制进食的食谱都可能导致危险的低血糖。

  我们可以剖析一种又一种的“排毒法”是无效的,但读者总是会问:“那该怎么‘排毒’呢?”答案是:人体本身就有完善的“排毒”系统,所谓的“排毒法”既没用也没必要!

  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是一道防线,把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挡住,防止它们进入体内;免疫系统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外来物质,并把它们消除;肝脏和肾脏则是过滤系统,把进入血液和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滤掉。要想“排毒”,需要的是让这套系统运转良好。排毒果汁或其他的排毒餐都是营养不良的食谱,无法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和热量。身体系统都无法正常运转,如何指望这套“排毒系统”正常运行?

  简而言之,全面均衡的营养、适当的总热量、适度的身体活动,是让身体的“排毒系统”运转良好的保障。只要身体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就不需要别的食谱或者操作去“排毒”。如果身体处于病态——比如营养不良或者营养过剩,那么什么“排毒法”都无能为力。

  1、下列对“排毒果汁”感觉“有效”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果汁中的果糖让不耐受果糖的人腹泻。

  B、 某些果汁质量不合格导致饮者腹泻。

  C、 果汁、蔬菜汁满足不了人体正常需求导致出现恶心等症状。

  D、 身体本身就是排毒专家,能自行排毒。

  2、为了让人体排毒系统有效运转,下列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

  B、 提供恰当的总热量。

  C、 保持适度的运动。

  D、 喝干净卫生的果汁。

  3、下列关于“排毒果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的身体会不停的产生毒素,所以需要果汁排毒。

  B、 “排毒”是伪科学,果汁排毒更多是商业炒作。

  C、 果汁排毒可能引发或加重疾病。

  D、 身体状态良好的人,果汁排毒没有必要。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真宗皇帝时,向文简①拜右仆射。麻下②日,李昌武③为翰林学士,当对④上谓之曰:“朕自即位以来,未尝除仆射⑤。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对曰:“臣今自早候对,亦未知宣麻,不知敏中何如。”上曰:“敏中门下,今日贺客必多。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昌武候丞相归,乃往见。丞相方谢客,门阑⑥悄无一人。昌武与向亲近,径入见之。徐贺曰:“今日闻降麻,士大夫莫不欢慰,朝野相庆。”公但唯唯⑦又曰:“自上即位,未尝除端揆⑧,此非常之命。自非勋德隆重,眷倚殊越,何以至此?”公复唯唯,终未测其意。又力陈前世为仆射者勋劳德业之盛、礼命之重,公亦唯唯,卒无一言。既退,复使人至庖厨中,问今日有无亲戚宾客饮食宴会,亦寂无一人。明日再对,上问:“昨日见敏中否?”对曰:“见之。”“敏中之意何如?”乃具以所见对。上笑曰:“向敏中大耐官职。”

  【注释】①向文简:即向敏中,官至宰相,进右仆射。②麻下:指宣布任命书。唐宋皇帝诏书用麻纸书写,颁诏又称“降麻”。③李昌武:即李宗谔,官至翰林学士。④对:入对,晋见皇帝。⑤除仆射:除,任命官职;仆射,官职名称。⑥门阑:大门前的栅栏。⑦唯唯:应而不置可否的样子。⑧端揆:指尚书省长官,即仆射。

  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今日以命敏中命:任命

  B、 昌武候丞相归候:等待

  C、 乃具以所见对 具:具体

  D、 径入见之 径:径直

  2、为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A、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B、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C、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D、 今日/以命敏中此殊命也/敏中应甚喜

  3、下面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皇上以右仆射一职授予向敏忠,这是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命。

  B、 皇上派李昌武暗中观察向敏忠,说明皇上对向敏忠并不完全信任。

  C、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前去祝贺的官员并不多,向敏忠也没有大宴宾客。

  D、 向敏忠接受任命后泰然处之,说明他宠辱不惊。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卿往观之,明日却对来,勿言朕意也。

  四、名句名篇

  填空。

  (1)是非成败转头空, _______________ ,几度夕阳红。(杨慎《临江仙》)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然后知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孟子》两章)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今夜的泪水

  李汉荣

  ①那个星期天,我在山上漫步,沿着野草缠绕的小径随意走着,我不想寻找确凿的目的地,我把双脚交给这些古藤般时隐时现的小道,就由它们把我带到哪里算哪里,即便被带进密不透风难辨方向的林莽,我也不会埋怨,就迷一次路吧。这么多年,周而复始地走着明白无误的路,想迷一次路都没有机会,一切都设计好了,规定好了,人只要一动身,就进入了固定的程序,就踏上了锁定的路线,红灯停,绿灯行,就这么笔直地走来走去,直至终点。一条路走到黑,这使我们失去了对路的感激。这就如同把一个无味的梦做到天亮,而且夜夜重复,那个梦早就不是梦了,全然没有了梦的神奇浪漫。被同一个梦占据的睡眠与无梦的.睡眠并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对死亡的提前预演。

  ②我就在野草杂树中胡乱走着,天渐渐黑了,我正可以在夜色里迷一次路,对黑夜的到来我有了一种隐隐的快感。一条野径把我带入一片竹林。早听人说过,南山上有一个竹海,与更南的四川相连,在南山的“海域”也有近千亩。那么我是下海了?至少已来到浅海湾。我折了一根干瘦的竹竿作为探路的拐杖,边走边敲敲这根竹子,敲敲那根竹子,既是为自己壮胆,也顺便对寂寞中坚守的竹子们表示敬意和问候。天似乎完全黑下来了,在林子里行走更能真切地看到夜晚是怎样一笔一笔很快涂染了它漆黑的形象。然而林中似乎又有了亮色,竹子与竹子之间断续传递着神秘的光线,我仰头一看,竹叶交叠的高处,分布着星星点点的小孔,光,正是从那里漏下来的。此时,我体验到自然界那些生灵们有限的幸福,比如野猪、松鼠、刺猬、山羊、兔子、猫头鹰……虽然,在这严酷的世界上,没有谁帮助它们同情它们,在自生自灭的命运里,它们是何等孤独悲苦,天敌的伤害,饥饿的打击,病痛的折磨,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提心吊胆地活着。然而,我似乎夸大了它们的痛苦。至少,阳光雨水对它们是免费供应的,还有,在黑夜降临的时刻,天上那些伟大的星星绝不因为它们卑微就不关照它们,相反,与它们的实际需求相比,大自然把大额度的光亮赐给它们。

  ③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我折回身,向来时的方向走。我没有迷路,星星们不让我迷路。莫名其妙地,我竟流出了眼泪,我觉得这伟大的宇宙固然充满莫测的危险和深奥的玄机,但壮阔的宇宙毕竟对人、对生命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仁慈。此时已是深夜,这寂寞的山野也许只有我一人独行,当然也许还有一些保持着夜游习惯的伙计,比如猫、狗、松鼠也在夜的某个角落散步或恋爱,但是,毕竟此地就我一人呀,宇宙却为我准备了一万盏一千万盏一千亿盏华灯!整整一条银河都陪着我漫游,天国里全部的照明设施都归我——一个凡夫俗子使用!这是怎样的大恩大德啊。我就想,在如此壮丽无比的夜色下,谁能忍心辜负这皎皎明月盈盈星空?这伟大深邃的星空,正是神的无边胸怀,在这神圣星光的映照下,人只能去热爱,去歌唱,去进行美好的创造和劳动,去沉思,沉思存在的源头,沉思无限时间和空间向我们暗示的神秘寓意,或者怀着感恩的心情进入睡眠……我想,历史上那些道德高尚智慧卓越心灵伟大的人,除了特殊的禀赋和所传承的高深优美文化影响了他们,他们更重要的道德和心灵源头当是这伟大不朽的宇宙星空——这浩瀚无涯的时空之海光芒之海召唤和启示了他们心灵里潜藏的浩瀚崇高的道德冲动:必须熔铸一颗崇高清澈的大心,才配面对这星空。经过虔诚的磨砺、修养、吐纳,他们终于有了一颗与宇宙对称的伟大灵魂。

  ④可是,曾几何时,这崇高的精神的星空渐渐成了物理学的星空,化学的星空,气象学的星空,商业的星空,间谍卫星的星空。它渐渐从心灵的天幕暗淡下来。古典的、天真的激情退潮了。人类的目光,更多地锁定在自己制造的符号网络里;人类的心灵,更多地沉溺于物质福利的狭小池塘里。星空依旧如公元前一样浩瀚壮美,星空下,却少有与之对称的伟大激情和壮美灵魂。星空,徒然地照着失去神性失去信仰的现代的荒滩。

  ⑤我在竹林里,借着朦胧而亲切的光线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一次次流出了眼泪。

  1、请概括第①段中作者想“就迷一次路”的原因。

  2、请结合加点词语理解文章画线句“我体验到自然界那些生灵们有限的幸福”的含义?

  3、第③段中,作者认为,要有一颗“与宇宙对称的伟大灵魂“需要哪些条件?

  4、“一边走着,一边想着,一次次流出了眼泪”,统观全文,作者为什么流泪?

  六、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为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品位,江北中学开展了“中学生与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设计三个活动项目,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阅读对于成长的意义与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好书推介会”现场,你作为学生代表,向大家推介一本你认为最值得一读的书。(字数100~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公园里。"小明,走了,不要管蝴蝶啦。""我怕它被人踩死了。"六岁的小明轻轻地将受伤的蝴蝶送到一朵花上。

  夜深了。"小明,睡觉啦。""作业没有写完,我怕老师批评。"十六岁的小明坚持把作业做完。

  而今,五十六岁的局长老明因贪污被拘,有记者问何至如此,老明说:"因为什么都不怕了,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什么都不怕,其实最可怕。

  请根据对以上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2018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4

  一、选择题

  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惩(chěng)罚 歼(jiān)灭 戛(gā)然而止 相形见绌

  B. 喑(yīn)哑 惬(qiè)意 贻(yí)笑大方 谈笑风生

  C. 酷肖(xiāo) 愧怍(zu ) 言简意赅(gāi) 披星带月

  D. 媲(pì)美 畸(qí)形 满载(zāi)而归 粗制烂造

  二、名句名篇

  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① 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② 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③人不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渔家傲》)

  ④天街小雨润如酥 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诵读古代诗词,确实能让你受益终身。当你遇到逆境时,你可以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你与亲友分别时,你可以用王勃的 ________,天涯若比邻”来抚慰自己。

  三、综合性学习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1)京剧表演中,常用脸谱象征某种人物形象的特点。《说唱脸谱》中“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如果让你用黑脸谱来扮演《水浒传》中的一个人,你认为最适合于扮演________________,因为从小说“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情节可以看出他的强悍、勇猛。

  (2)我们当地最流行的剧种有什么?请至少举出一种并写出代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激情、浪漫、梦幻,是对北京奥运开幕式的最好描述。导演们使用了一种中国人、外国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中国故事,巨大的水墨文化卷zhóu____,数千张世界儿童的笑脸,用世界的语言传递古老神奇的中国文化。当罗格的那句“无与lún____比”响彻北京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世界对中国的赞美,更是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当焰火、星光、五星红旗在鸟巢辉映之时,我却似乎看到数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种种劫难,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从火烧圆明园到南京大屠杀,______________,我们用不屈、坚韧、勇敢、自信开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北京奥运仅仅是开始,开幕式也只是一个宣言。作为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卷zhóu____________ 无与lún________比”

  (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根据文意,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举办一次“争当文明小市民,争做环保小使者”演讲比赛,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比赛写一段开场白(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 [乙]两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①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

  [乙]曾子②之妻之市,其子随妻而泣。其母曰:“母还,顾反为汝杀彘③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节选自《韩非子·曾子杀彘》 )

  [注]①辩,有的版本作“辨”。②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③彘:zhì,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与:________________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________________

  ③妻适市来 适:________________

  ④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止: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行道之人弗受”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

  A. 曾子之妻之市 B. 妻止之曰 C. 曾子之妻之市 D. 今子欺之

  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5.从“曾子杀彘”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样的教子思想?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运用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六、现代文阅读

  品读《中国石拱桥》中的精彩语段,回答问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 ,它是 _______________典型代表之一。

  2.指出文中划线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约”“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4.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失败是个未知数

  ①你品尝过失败的滋味吗

  ②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不进分数段,比赛取不上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③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栽跟头,而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④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再接再厉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⑤十九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深受激励,后来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之役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威灵顿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这个道理吗

  ⑥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在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那么,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之路。我说的这番话,你认为对吗

  1.“失败是个未知数”中的“未知数”在本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讲述的故事内容,并说一说作者讲述这个故事的目的。

  3.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再补写一个论据(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皆可)。

  4.本文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 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生命中的那簇野菊花 赵宁

  ①成长本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经岁月的不断锤炼打磨,才能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怯弱走向勇敢。然而,有时候蜕变却会在瞬间完成,尤其是关键的那一步,就像作家或画家长久地苦思冥想,仍不得其法,而在某一境况下灵感顿生,一挥而就。

  ②我是母亲第四个孩子,出世没几天,便被送进医院。医生告知,孩子心脏发育不好,有肺炎、先天性气管炎,很难养活。而我的父母亲,始终不肯放弃我,一天天的打针吃药,细心的照管,使我终于幸存下来。

  ③我所能记起的是五六岁前后的事情。当别的孩子在村里像兔子一样欢快追逐时,我躲在医院的病床上;当一群孩子相约戏水时,我被关在家里;小伙伴们爬树、捉知了,我只能远远地看者。我常搬着小凳子,坐在家门口,看他们跳皮筋、打沙包,时常心生悲哀,我甚至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

  ④深秋的一天,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感到嘴里干渴,嚷着要喝水。父亲过来习惯地摸我的额头,“这么烫,又发烧了。”他迅速地给我穿戴好,叮嘱了母亲几句,就去推自行车,领我去镇上的医院。当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的后座的时候,才知道,此刻天刚蒙蒙亮,路上几乎没有人。深秋的早晨寒气袭人,父亲飞快地骑着自行车,我则昏昏沉沉地靠在他的背上。镇医院离家并不远,很快就支了,听诊、化验、取药、打针……这一系列过程,小小的我已是非常熟悉了……出了医院已是9点多了,小镇上早已热闹起来,父亲带着我往家赶,晴朗的天,阳光是金色的,照在一张张兴奋的脸上,我无力地靠在父亲的背上,什么也不想说,也不想看,我只觉得自己与这充满活力的景象格格不入,我像是被快乐遗弃的孩子,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长大。我无声地哭泣着,泪水将父亲的外套弄湿了一大片。他感到了什么,车子骑到前面一个转弯处忽然改变了方向,父亲对我说:“咱们抄近路能近点。”我从来不知道这条小路也能通向村子。说是一条小路,其实是灌溉渠的渠岸,这条水渠很深,也很宽,渠岸大约1米宽,并不是很平坦。我坐在后座上,觉得有点紧张,便坐直了身子,也没有了一丝困意。

  ⑤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就在前方渠边斜坡上竟然有一大片一大片白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开得那样鲜艳,那样精神。“爸爸,那是什么花?你放我下来吧。”我从自行车上跳了下来。父亲说:“这是白菊花,像是野生的。”我蹲在了路边兴奋地看着这些花,一丛丛,一簇簇,紧密地挨着,矮矮的,却精神抖擞,一些小虫在上面跳跃飞舞,花朵不大,可开得那样灿烂,没有一丝倦怠之意,露水还没有散去,在花朵上面打转。我已无法准确地描绘那个时刻小小的我的心境,我只记得那一刻有一幅画面深深地刻印在我脑海里:清凉的风,湛蓝的天,金闪闪的阳光,地上一大片白色的野菊花明艳美丽,清香袭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看得痴迷,看得绽放了久违的笑颜。而就在那一刻,她坚定地告诉自己,她要生长得像这花一样美丽……

  ⑥那一天回家后,我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那一大碗药,我第一次面无惧色,一饮而尽。只有我知道,我饮下去的是希望,是力量,是渴望生命如花绽放的动力,那一刻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多年以后,我终于摆脱了疾病,健康地长大,并没有留下一丝疾病侵扰的痕迹。如果说生命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那么在我生命的这幅画卷中,那路边的野菊花就该是神来之笔吧!

  1.读第⑤段中两处对野菊花进行描写的划线句,请从中分别找出表明野菊花外在和内在特点的词语。

  外在特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在特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写道,“破天荒头一回吃药没有让父母催促”,是一件什么事情让我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件事。

  3.从全文看,我能够“幸存下来”并“健康地长大”的因素有哪些?

  4.下面对文章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第①段先写自己对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感悟,由此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叙述。

  B. 第③段划线句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我”对正常儿童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悲哀。

  C. 去掉首尾两段,文章仍然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D. 文章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和照顾。

  5.在你的生命中,一定也有这样的“野菊花”给了你人生感悟,请你采撷记忆中的那片“野菊花”,将她和她给你的感悟一起写在下面。

  七、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站在青春的路口,回望成长的足迹,你是否发现,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很多人相伴左右:含辛茹苦的父母、慷慨无私的朋友,循循善诱的老师,甚至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一路走来的感受吧! 请以“有你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人名等。

2018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5

  一、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狡黠(xié)雾霭 恹恹欲睡(yān)蓬首垢面

  B.尴尬(gān)褴褛拈轻怕重(zhān)诩诩如生

  C.魁梧(wú)褶皱重峦叠嶂(zhàng)钟灵毓秀

  D.慰藉(jiè)悲怆万贯家私(guàn)荒谬绝伦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话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阅读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________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艺术魅力,不仅可以________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还可以激发我们________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A.品味体味珍爱

  B.品评体验珍惜

  C.品评体验珍爱

  D.品味体味珍惜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武汉市政府正在大力加强廉租房、公租房建设,用这种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房价上涨的问题。

  B.湘、鄂、皖、赣四省地域相邻,山水相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既可整合旅游资源,也有助于形成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生态圈。

  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和人性化服务。

  D.在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的今天,只有学会欣赏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包容互鉴的共赢。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食无定味,适口为佳。美好语言的标准必须遵循两条:有效,悦耳。在人人想着创新的年代,自觉认知与坚守语言的底线,或许才能让我们的母语故乡变得更加美好。

  B.蒲松龄尝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读好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C.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一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全民阅读的品质,这样的国家一定拥有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D.有人在纸质书中嗅到了书香,感受到了阅读审美;也有人将视野浓缩于方寸之间,同样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在互联网时代,却非要固守黄卷青灯不可,未免显得有些迂腐。

  二、现代文阅读

  文化的生与死

  费孝通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C.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D.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2.下列各项关于“文化的历史性”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的传递是一种历史过程。

  B.个体接受在历史上逐步积累的文化。

  C.历史文化不仅包含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还包含“社会”的传承。

  D.学习文化,继承文化中要不断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能有创新。

  3.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D.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亟发兵坑竖子耳。”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信知之乎?”曰:“不知。”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上曰:“为之奈何?”平曰:“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南游云梦”。上因随以行。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高帝顾谓信曰:“若毋声!而反,明矣!”武士反接之。遂会诸侯于陈,尽定楚地。

  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多称病,不朝从。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固辞谢固:坚决

  B.上具告之具:准备

  C.将不能及及:赶得上

  D.此特一力士之事耳特:只,仅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

  A.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

  B.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

  C.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

  D.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载后车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陈平认为不可攻打韩信,因为诸将中没有谁打得过韩信。

  B.刘邦听从了陈平的意见,假装出游,召见韩信,从而将他抓获。

  C.刘邦到洛阳后赦免了韩信,但把他从楚王降为淮阴侯。

  D.韩信被赦免后,常假称生病不参加朝见,因为他知道刘邦厌恶自己的才能。

  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四、名句名篇

  填空。

  (1)一鼓作气,再而衰,__________。(《左传·曹刿论战》)

  (2)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五、现代文阅读

  年年依旧的菜园

  迟子建

  (1)外祖母家有一片菜园。春天一到,最先种上的是菠菜、生菜和白菜,之后种香菜、水萝卜和土豆,再之后种那些爬蔓的植物:豆角、倭瓜、黄瓜等。当然,如果弄到茄子秧、柿子秧、辣椒秧,它们也一定会被恰到好处地栽种在园子里,那时候菜园中的蔬菜品种可就丰富多了。时间一到,菜园里黄瓜顶花带刺,或翠绿细长或粗壮脆嫩,鲜亮得让人垂涎欲滴;一嘟噜一嘟噜的豆角从叶片的缝隙间垂挂下来,白里带紫的豆角花默默地绽放。肥硕的茄子挤满秧枝,紫嘟嘟的像脸蛋似的彰显笑容;壮实、疯长的倭瓜秧爬满了整个栅栏,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墙,黄色的喇叭形花朵正芬芳吐蕊呢: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致。

  (2)太阳刚下山了,菜园中还散发着阳光留下的余温,待到月亮升起的时候,菜园完全是另外的景致了。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菜,只是见月光像泉水一样倾泻下来,把那些开花的'不开花的植物全都镀上一层银光。这时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见了,只是听得见水边青蛙的叫声,像是在歌颂月夜下菜园的美景。而当天色微明、菜园种的植物沾染了浓重的露水、太阳忽然跃出山顶将露珠照散的时候,农人们也就下田干活了。

  (3)如果看厌了菜园的景致,当然还可以走出园子到自留地去。自留地的面积可要比菜园大多了,它大多种苞谷和麦子。我喜欢啃青苞谷吃,那滋味甜丝丝的,感觉是在吃糖,可又比糖的味道柔和多了。而我喜欢麦子并不喜欢它的果实,我喜欢麦芒,那些像胡茬子一样的麦芒可以用来挠痒痒。

  (4)外祖母对外祖父说:“你去给园子锄锄草。”我便跟着外祖父到园子中锄草。外祖父对外祖母说:“你去园子里给我弄点葱来蘸酱。”我便跟着外祖母到园子中拔葱。

  (5)我常常在帮助外祖父锄草的时候将苗也锄了下来,我也往往在帮外祖母拔葱的时候将葱根断在土里。我总是帮倒忙,但外祖父和外祖母从不责备我,我是太爱菜园了。

  (6)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农民。农民是土地真正的主人。我扯着外祖父的手时感觉那手是粗糙而荒凉的,我扯着外祖母的手时感觉那手也是粗糙而荒凉的。外祖父摆弄那些农具的时候我便也跟着摆弄,外祖母给地施肥时我便也跟着施肥。

  (7)我不喜欢谷子。外祖母就说:“谷子是粮食啊,人是靠它才活命的啊。”我就渐渐喜欢上了谷子。外祖父说:“别小看我这片菜园和自留地,它可以养活城里的几十条人命哪。”

  8)我便知道城里其实是个很贫乏的地方。

  (9)外祖母告诉我,我生活的地方就是农村,我便知道农村是广大的,我也知道那些菜地和麦田都是农民的命根子。我跟着他们用双手学会了打垄、锄草、间苗、施肥和收割,所以直到如今我的手仍然缺乏女性的细腻和柔美,它们同样是粗糙而荒凉的。

  (10)当我的双手远离那些农具的时候,我就很自然地用手拿起笔回忆那些让人感到朴实和亲切的消逝了的日子。回忆那菜园,菜园里的蚂蚱和蜻蜓,却无法描绘出它们翩然的姿态;回忆麦田,丰收后有稻草人屹立在麦田里的情景,却难以企及那岿然神韵。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凉的。

  (11)当我坐在城市的咖啡厅里听着那些饱食终日的人发着空虚的牢骚,我便会想到外祖父劳累一天后吃罢晚饭沿着菜园散步的情景。外祖父呼吸着真正的空气,所以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他的睡眠都是安详的。如今他在他种过黄豆和玉米的土地上安息了。

  (12)外祖母依然健在,她仍然用她粗糙而荒凉的手忙碌在菜园里。外祖母种的菜外祖父如今是吃不到了,就由她的儿孙来吃,而到了她的儿孙也吃不到了的时候,外祖母肯定早就不在人间了。而菜园总要有人种下去。人一代代地老去,菜园却永远不老。

  (13)冬天来了。冬天来了的时候菜园就被雪覆盖了。那些好看的蚂蚱和蜻蜓不见了,那些花和碧绿的菜蔬也都死灭了。白雪覆盖着生长过茂盛植物的土地,白雪同样覆盖着为耕种这些植物而死去了的人的灵魂,那些寂寞而宽厚的依附着土地的灵魂。

  1.作者在第(1)段分别描写了外祖母家菜园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依据上下文,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在文中的语意。

  (1)我的手仍然缺乏女性的细腻和柔美,它们同样是粗糙而荒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人一代代地老去,菜园却永远不老。”联系文本说说怎样做才能让菜园“不老”?

  4.概括本文所写的中心内容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六、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让科学为人类造福,促进人类幸福,而不致成为祸害。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开展一次关于主题为“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第一小组想了解现代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请你为小组草拟三个研究选题。

  在活动过程中,第二小组开展辩论赛的形式让同学们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

  辩论会上,甲方队员说:“如果没有电脑和网络,就不会有青少年因迷恋上网而厌学。所以,网络的普及与发展,不利于青少年的茁壮成长。”如果你是乙方辩手,会怎样反驳呢?

  乙方队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0字以内。)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973年,科莱特和比尔·盖茨同时进入大学。大二,科莱特本想和比尔·盖茨一起创业,但科莱特想到自己没有学位,就放弃了。比尔·盖茨却在心里规划好了自己未来的路,最后他毅然退学选择创业。

  1977年,比尔·盖茨开发出了软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比尔·盖茨再次邀请科莱特加入自己的商业帝国。但科莱特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再次谢绝了邀请。这时比尔·盖茨已经开始计划如何让公司上市的问题。不久,比尔·盖茨拥有了数十家上市公司。

  1983年,科莱特成为计算机系的博士。可就在这一年,比尔·盖茨进入了《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

  生活中,我们需要排除心中顾虑,落实行动,才有机会收获成功。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

  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的模拟试卷及答案05-1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题目05-10

语文中考模拟试卷05-10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05-10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附答案05-10

南通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05-10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05-09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精选05-09

中考英语模拟试卷答案05-09

中考全真模拟试卷答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