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2022-04-02 15:47:08 教师总结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培养儿童手的精细动作能力,是加强儿童脑功能锻炼,发展儿童智力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丰富多彩的手工活动如同另一种语言,是孩子们传达自身丰富情感和对世界万物纯真理解的重要工具,在促进儿童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手工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帮助孩子们自由充分地调动自身感官、情感、认知等各方面主观能动性,从而发掘出他们的各种潜力,更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手工造型活动中,儿童直接用双手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对美工造型规律、装饰手段等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发展儿童手部动作的灵活性、精确性、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创作力及耐心、细致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手工课教学模式往往是由作品欣赏,教师讲解、示范以及学生跟着做几部分组成,学生往往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填鸭式提问往往显得单调呆板。如“你们见过这美工吗?”“你们愿意做吗”“老师领你们做,好吗?”等等。这种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很难引起共鸣,以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目的。多数学生处于“启而不发”和“看不懂,想不到,做不出”的境地。最后只能胡乱做一个充数了之。明明是深受学生喜欢的手工课反而成了教师怕上,学生怕做的疑难课,这是为什么?不难看出,根子在于学生缺乏情感和创造,他们的童趣和天性没得到重视和开发,也就是说,教的和学的没配合好。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两点。

  一、改变美术课中的手工活动教学策略,提供创新空间。

  手工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使儿童掌握并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大胆地创造和想象。因此在手工活动中教师不必急着将自己的预期目标教给儿童,让儿童被动地模仿,而是可以从各种角度让儿童自主地学习,给儿童大胆创新的空间。首先要教给儿童是手工能力,再指导他们将所掌握的能力与自己特有的儿童手工方式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1、看图做手工。

  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儿童习惯于依赖教师教,这样做不但会造成学过就忘的现象,还会不利于儿童创新,束缚儿童的手脚。

  对低年级学生,我们根据儿童想象力丰富认识理解的字不多的特点,统一各类手工活动图纸的指导性操作图示,使儿童做到看图示就会按图意做,并知道使用哪些材料,步骤是什么,使用时又需要注意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参与到儿童活动中去,观察儿童的制作过程,当儿童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儿童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当儿童有与图示不一样的方法且操作效果大致相同时,我们便不干涉儿童的活动,并鼓励他们将好办法介绍给他人。这样,既可以减少儿童在手工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手工活动的创新性,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

  2、合作制作。

  在手工活动中可以尝试着让儿童自由地组合制作,这样不但可以相互探讨、互帮互助,使儿童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学习听取、接纳他人的意见,还能集思广益,整合成为自己的技能技巧。如:在《纸拖鞋》活动中,儿童便自发地两人组成一组。一人剪制一只纸拖鞋时,另一人则美化装饰纸拖鞋。过一会儿,两人再交换制作另一只纸拖鞋,合作得十分默契。

  二、发挥教师作用,抓住儿童创新活动中的契机。

  儿童手工活动中的行为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教师有无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儿童,有无将儿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作品作为评价手工活动价值的重要标准,有无过多地干涉儿童在活动中的行为。教师在过去的手工活动中也许仅仅是传授者,而现今则首先是观察者、合作者。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的独特视角,进入儿童的创新世界,以儿童的角度通过媒介、图像等多种途径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描述,解释自己的想法,观察他们的兴趣和活动中需要帮助的问题,并做出适宜的反应。其次,教师又是帮助者、指导者。在手工活动中,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年龄的特点,手部肌肉能力的限制,儿童会出现空有好的创意却无法实现的现象,以至于儿童对美工活动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教师此时便成为点拨者,帮助儿童进入深层次的探索和学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针对儿童力所不及的操作活动进行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如在《千变万化的帽子》中,儿童想到了要做帽子,这时教师并没有将自己的制作方法教授给儿童,因为此时不但无法预想儿童会做什么样的帽子?选用哪些材料?怎么做?而且儿童需要的是自主的活动和不断探索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所以我们放手让儿童自己先想好自己想做什么帽子,然后自己准备做帽子的材料,当儿童做好帽子后,大家发现虽然这些作品是经过思考才做出来的,但大多数帽子都是纸袋式的帽子,有的帽子还是平面的。于是儿童便自发地对帽子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得出帽子大致有保暖、保护、美观的作用。接着他们就对帽子提出了改进意见。如一名儿童做的是摩托车手帽,在改进时有的儿童就提出:“摩托车手帽主要是用来保护车手头部、防风沙的,但是他做的帽子是纸做的,手轻轻一捏就扁了。”就这一提议大家很快就出了许多主意:有的说用大纸折叠一个可吹的气球,然后在球的外面一层一层地贴上报纸把球加厚,最后挖去一块;有的说可以先用铅丝做一个模子,再贴纸做成头盔;有的说可以试试拿一个吹了气的气球,用笔画出头盔的样子,然后在需要的地方贴厚厚的纸,最后把气球的气放掉等等。当我们通过儿童激烈的讨论发现他们对做帽子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产生再做一次帽子的愿望时,便让儿童再次思考、累加整理在系列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并进行制作。令人吃惊的是此次活动中有的儿童用雪碧瓶做了古代宫女帽,有的用牛奶盒做了遮阳帽,有的用纸盒做了博士帽……效果非常地好。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4-24

小学美术的教师教学计划02-08

小学美术教师工作总结07-09

小学美术教师期末工作总结08-05

美术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5-09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11-02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04-16

小学美术教师工作总结(精选15篇)12-21

小学美术教师工作总结15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