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文

时间:2022-01-28 10:31:26 作文精选 我要投稿

精选汉语作文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语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汉语作文6篇

汉语作文 篇1

  很多人认识我,我的名字叫汉语,我生于仓颉造字时的执念。从那时起,我掌管着这天下最独一无二的东西——汉字。每隔千年,我来人间一次,欣赏我一手造就的这繁华世界。

  我初到时,仓颉——我的造就者,用欣赏艺术品的眼光看着我,欣喜,郑重。那时的我,羞涩,小小的,被他带到一个又一个地方,被一次又一次的扩大。这使我一下子成长,我离开了人间,再回来,已有千年。

  第二次,我碰上了一群迷茫而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在不断的争辩,反思,学习,探讨。他们留下了一本本代表他们的思想,同时也标志着人们第一次对我的探究的书,一时间,这天下,我的身影如一朵朵盛开的花。可我相中了孔子,那个最奋不顾身的追逐我的人,于是,他成了我在凡间的使者。

  第三次,我记住了一个地方。那里热闹的很,歌舞升平,我第一次发现,我可以加以旋律,让人们唱出来,跳出来。我还认识了三个人类的帝王,没有他们,我不会成长的这么迅速,我的使者的学说也多亏了汉武,才得以昭示天下。我一高兴,便把他们的朝代当做了我的`大名,从此,我叫汉语。

  第四次,人间已是茫茫花海,我找不见了乐府,只好嘱托了一个叫郭茂倩的人去找找它。我读了韩愈的《马说》,看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品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赏了三苏的诗,领略了曾巩的《墨池记》,体味了王安石的《伤仲永》。对了,还有李太白,那个天马行空的醉了一世的人。我兴奋,跳跃,流连,时而感动,时而感伤。

  第五次,我看到人们给了我不同以往的意味。我看到我不再只是存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我的崇拜者不再只是那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我看到,全世界都在为我欢腾,为我痴迷。只是,我也有担心,我看着那些从一个叫学校的地方出来的孩子们,他们在追捧着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我呢?不理不睬。我,真的还有下一个一千年吗?

  很快,我看到了答案,那教室里的朗朗书声,唤起了我的回忆。啊,一晃,五千年了呢……

汉语作文 篇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oh my god”“卡哇伊”等词,与此同时孩子口中的“妈妈”也在向“妈咪”过渡,大家所说的话都充满了国际化。在一次国内某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是一名留学生。这件事令人惊讶,引人深思。

  复旦的一名教授说:“正如古语所说的,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不少中国学生并不领会母语的优美与魅力,对母语的体现、理解不够,倒是留学生更愿意花时间研究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涵。”

  与此同时,一位外国老爷爷也在用毕生的精力来研究古汉字的价值与构造。此时我们中国人再干什么呢?报考雅思托福的队伍蜿蜒数十米;与朋友聊天纷纷用英语来表达;说得出来的汉字却写不出来……

  不可否认,在我们中国人之中就有一小部分人,他们恨不得换掉自己的血,恨不得从来不会说汉语,恨不得一长大就会一口纯正的外语,不用像现在费劲的去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们生长在这地方,就应该用自己的力量来保护我们最本质的语言,在本质的基础上去慢慢接受外来的语言。既保住了根,又繁殖了叶;既捍卫了文明,又吸收了外来的精华。

  母语是我们最初的语言,如同母亲的乳汁般滋润心田,哺育灵魂。母语对民族是生存发展之根,对国家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中华历史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宝藏数不胜数,我们的语言文字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充满无穷无尽的魅力。甲骨文、象形字、形声字……犹如一个个音符,谱写出中华文化的'华美乐章。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虽然走出国门必须使用别的语言,但是,在同胞面前,一口纯正流利的汉语不必一口别扭磕绊的外语来得自豪多吗?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当人家用一口纯熟的汉语与你交流时,当人家懂得汉字比你多时,当人家可以很轻松地解释出汉语的意思时,你有什么感受?而你,英文都比不上人家时,还谈什么学英语,谈什么出国?

  赶紧回家抱着新华字典“啃”吧!是什么,如质朴的图画,可在出土文物沧桑的版面上;是什么,千百年来在中华大地处处流淌,川流不息……是母语。是母亲而变的呢喃;是战士自强不息的话语;是中华民族视为根的话语。

汉语作文 篇3

  摘要: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存在着写作素材陈旧,写作思维僵化,文体意识淡薄,空话套话堆砌等诸多不良倾向。之所以如此,与他们在中学应试教育阶段所处的封闭的作文环境,写作素材过于依赖媒介,重视写作技能训练而忽视生活积累等问题和现象关联密切。本文指出今后在写作教学中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阅读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等途径来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作文;问题;原因;对策

  每年九月,都有一批高中毕业生经过高考洗礼,顺利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开始为期四年的系统专业学习。写作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既是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提高写作素养的基础课程。作为长期从事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的专任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刚刚从高中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新生存在着诸多不良倾向。这些不良倾向严重制约学生写作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充分正视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写作方面的突出问题,探究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寻找行之有效的教改策略,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问题。

  一、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的突出问题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刚刚从高中进入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的新生在写作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写作素材陈旧,生活气息不浓

  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大多储备了一定的写作素材,他们在写作中有事可叙,有例可举,有话可说。这些固然值得欣喜,但随着学生作文篇数的增多,我们很快发现许多大一新生在写作素材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诸多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写作素材陈旧老套。学生平时作文的素材大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在学生作文中高频出现的写作素材要么是古代名人的励志或爱国故事,要么是近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要么是古今名人的名言警句,凡此等等。二是学生作文材料使用的雷同化程度相当高。我们在学生平时作文中发现,在许多类似主题的作文中,不同学生的材料选择往往大同小异,不谋而合。诸如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岳飞、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事例在作文中被反复使用,了无新意。三是作文素材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我们从学生作文中发现,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往往倾向于从已有的知识积累中去发掘素材,搜集或整理已有的历史题材,而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往往视而不见、弃之不顾,缺少从自身生活实践中发掘写作素材的思维和意识,导致学生作文中的生活气息日趋淡薄。写作素材对学生的写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写作素材本身尚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新颖与陈旧之别。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的作文情况来看,从已有历史材料中去发掘写作素材已成为大多数学生作文的常态,通过各种媒介获得间接材料已成为当前大学新生作文的普遍现象,此种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势必导致学生作文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养成不良的写作习惯。

  (二)写作思维程序化,文章结构模式化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为适应高考作文的评价要求,高中生作文写作往往要遵循一定的写作套路,老师在学生作文前常常要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写作思维训练和指导,导致许多高中生在写作时形成了较为程序化的思维模式。升入大学后,许多同学仍习惯于中学阶段的思维方式,写作构思往往陷入固定的思维定势中,所写的作文虽非千篇一律,但往往构思雷同,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许多大学新生写出的文章往往观点相同、写作思路大同小异,个性化作文难觅踪迹,缺乏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文章结构模式化亦为许多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的共同特点。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作文大多为限时限量的课堂写作,因而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结构模式。从大一新生的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同学在布局谋篇时仍沿用高中阶段惯用的“三段式”结构模式,文章结构的“八股文”特征相当明显,文章结构和体例难以有新的突破,极大地制约了学生写作潜能的发挥。

  (三)文体意识日趋淡薄,文章体裁难以界定

  文体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文章模式与规范,不同体裁的文章,其写作要求、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等皆不相同,写作方法也应有严格的区别。然而从近些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的情况来看,许多同学的作文似乎缺乏明显的文体意识,面对不同体裁的文章,许多同学总是采用相同的写作套路,千篇一律地进行写作。他们在作文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合多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没有明确区分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的不同写作特点和要求,尤其以议论文与散文的区分最为模糊,许多同学的议论文往往大量铺陈古今中外名人故事和历史事件来代替对文章论点的议论和分析,似叙似议,文体难以界定。同样,许多同学的散文也存在着较严重的议论化倾向,往往天马行空,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看似气势充沛,联想丰富,实则言之无物,内容空虚。这种体裁不明,文体不分的情况在大学新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空话套话连篇累牍,原创语言难觅踪迹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只有准确、简练、鲜活、生动、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充分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然而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作文语言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语言表达概括笼统。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抒情议论,表达皆宏观粗犷,浮光掠影。二是名言警句堆砌,空话套话连篇。无论何种体裁,何种主题的文章,许多同学总是能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名人名言,人物故事或历史事件,然后据此抒情感怀,空发议论。即使是叙事写景类文章,许多学生也能大量地套用他们在中学期间背诵的优美语句,诸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等大众化的语句总是频繁的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三是缺少具体细致的个性化描写。学生平时作文中虽然也有些比较生动的描写,但这些句子大多来源于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通过自己亲身观察和体验而写作的原创语句并不太多。

  二、原因探析

  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作文中之所以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他们过往的写作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必须对影响他们以往写作实践的各种要素作深入探讨和分析,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一)封闭的校园管理隔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丧失了对社会生活的切身感受和体验

  写作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是写出内涵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巴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曾说:“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的社会生活。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1]无论是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是学生的日常作文,生活永远是影响写作的最重要的要素。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局限于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中,尤其在高中阶段,许多学校对学生实行完全的封闭式管理,隔断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截断了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鲜活生动的直接写作素材的渠道。只能从书本和媒介中发掘间接写作素材,在这种环境中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内容空洞,难以有真情实感了。中学生作文的这种现状,必将对大学阶段的写作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二)写作素材泛滥成灾,导致学生丧失了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自主搜集写作素材的能力

  应试教育环境下,许多出版机构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和应试作文的需要,出版了大量的诸如《作文素材》《作文素材大全》《作文分类素材》等杂志和读物,以满足学生作文选材之需。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店此类杂志和读物俯拾即是,颇为热销。在学生作文过程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从各种写作素材大全中去寻找与题目相关的写作材料,而不是从自己平时的观察和生活体验中去发掘写作素材。过度依赖现成写作素材已成为目前中学生作文的常态,学生对已有写作素材的依赖日趋严重,思想逐渐禁锢,思维趋于惰性。他们依靠泛滥写作素材和传播便捷的网络信息就能“写好”貌似内容丰富、材料充实、结构完整的所谓优秀作文。长此以往,大部分学生自主搜集写作素材的思维和意识日渐淡薄,逐渐丧失了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亲身体验获得写作素材的能力。

  (三)写作指导过度,过份强调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训练,导致写作思维的程序化、模式化

  受传统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大多数中小学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写作方法和写作技能的指导和训练,对写作方法作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对审题立意、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语言表达乃至开头结尾等都有具体细致的指导和要求。不容否定,精细的写作技指导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作文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过于精细的写作方法和技能指导不但会降低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会束缚他们的写作思维,会让学生觉得写作是一种模式。对于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来说,过多的条条框框会使他们的写作思维变得雷同化和模式化,失去了作文的个性和特点,增强了他们对写作指导的依赖性,削弱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从长远来看,过于精细的写作技能指导不利于学生写作潜能的充分发挥。

  (四)阅读教学的快餐化,功利性以及阅读量的不足,导致学生缺少应有的文化积淀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的作文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和以往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在中学阶段,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并根据应试的要求解答教师预设的有关问题,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快餐化和内利化。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往往过份追求阅读的速度,常常心态浮躁,往往按图索骥去寻找预设问题的答案,难以对阅读内容作深入思考并作出深刻的判断。此外,在中学阶段,阅读内容的选择也较为单一,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学生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与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相似的选文作为阅读对象,导致内容的片面单一和阅读视野的不够开阔。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丰厚文化积淀才能写出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文章,而丰厚的文化积淀离不开读者博览群书、日积月累的长期阅读。因此中学生应试教育目标导向下的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选择,势必导致学生文化底蕴的单薄,并对他们升入高校后的写作产生消极影响。

  (五)名篇佳作,应试范文随处可见,套作仿作成风,名言警句堆砌,使学生丧失了运用自己语言来独立表达的能力

  语言陈旧老套、空话套话连篇也是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倾向。在中学阶段,为适应应试作文的评价要求,许多语文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大量背诵或熟记与应试作文体例相似的名篇佳作、应试范文以及所谓的各类满分作文,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秀作文进行仿作和套作,许多学生的作文就是对已有的多篇优秀作文进行选择提炼、重新排列组合而成。在大多数作文中,很难看到学生原创性的语言表达。此外,名言警句在文章中本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只要求学生背诵大量名言警句,没有强调要深入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造成学生在写作时大量生搬硬套,盲目堆砌名言警句,最终适得其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之所以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既有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也有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升入大学以后学生挣脱了应试教育的束缚,有机会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解决他们在中学阶段作文存在的各种遗留问题提供了便利。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最重要的来源,“从生活中选取原汁原味的写作素材,才能再现生活的丰富多彩。”[2]开放的大学校园生活客观上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更多机会。高校写作学教师应善于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接触、感受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当然,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会自动成为写作素材,需要学生不断观察、搜集、积累和感受才能获得。为此,高校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使观察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去观察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第三,引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和感受转化为现实的写作题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鲜活生动、富有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3]因此,教师应始终把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只有养成了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的习惯,具备了从社会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的能力,才能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真正成为优秀作者。

  (二)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写作离不开阅读,广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的重要基础。中学阶段,学生虽然也有一定的课外阅读,但读物的选择主要是为应试教育量身定制,大多以短、平、快的读物为主,追求阅读的实用性和短期效应。大学阶段,在专业化学习的背景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阅读活动,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一方面,要指导学生精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引导他们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写作的养料。另一方面,又要鼓励他们博览群书,无论是文史哲,还是自然科学,都应有所涉猎,以此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只有阅读面广、文化底蕴丰厚的作者才能在写作时厚积薄发,写出内涵丰富的文章。

  (三)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中学阶段,大多数语文教师比较重视作文方法和技能训练,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布局谋篇都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思维方法,许多人甚至认为审题立意的“不谋而合”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导致学生写作思维的僵化,在大学阶段,应鼓励学生突破以往作文的思维定势,大胆创新,才能写出感受独特、个性鲜明、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思维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拓展思维的广度。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和认识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认识问题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寻求思维结果的一致性。第二,强化思维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思考和认识问题时能举一反三,由表及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对所思考的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解剖和分析。第三,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即使是人们普遍公认的观点或名言,只要言之有理,就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观点。总之,在高校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大力营造多元的、开放性的思维环境,为学生的创新写作提供良好的氛围。

  (四)重视语言基本功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技能

  空话套话连篇,语言陈旧繁杂,表达概括笼统等现象亦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源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因此,在大学期间,必须加强对学生写作的语言基本功训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强化语言积累,不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指导学生从平时阅读和日常生活中搜集积累词汇,养成随时搜集积累词汇的良好习惯。第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必须建立在具体细致的观察和亲身实践的基础之上,细致具体地描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杜绝华而不实,泛泛而谈的不良文风。第三,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反复锤炼语言。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好的表达都是作者多次修改,反复锤炼语言的结果。因此,必须引导学生重视文章语言的修改和锤炼,在比较和修改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必须长期坚持,才能逐渐提高。

  (五)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明确写作训练的不同目标

  从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平时作文的情况来看,文体不明、体裁似是而非的文章比较普遍。似叙似议,华而不实的语言表达只会助长学生浮躁的写作心态。其实,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写作目标和要求。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文体特征鲜明的文章。写记叙文,就必须通过对具体生活事件的细致叙述和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人的文章,必须通过对人物自身的行动及其他方面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写景的散文,必须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来写景、状物、抒情感怀。写议论文,则必须通过对论题的具体深入的议论和剖析来阐明观点,且不可以大量的事实罗列来代替应有的议论和分析。总之,学生只有具备了明显的文体意识,才能写出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文章。毋庸置疑,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写作上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作为高校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必须充分正视这些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策略,才能不断推进高校写作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巴金.巴金论创作[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0.

  [2]余卫兵.创新写作—让创新成为表达的旗帜[M].重庆:重庆出版社,20xx:111.

  [3]叶圣陶.文章例话—叶圣陶的二十七堂作文课[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xx:4.

汉语作文 篇4

  就昨天清风突然间就能联系自己了,就是有在那个QQ上问了一下自己说现在还玩QQ吗这个意思,然后建议就打了个问号问他怎么了嘛,然后他就说很久没有联系了,所以就第一下午其实清风他真的就是也是那种很念旧的人,记忆大概也是排名,反正是应该也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人吧,相对于网友然后也没有说经常亲口联系,再加上也没有说彼此分享过故事,只是在这一个同一个网站上去了解到了对方的那一些故事,但是呢,就对方还是愿意去相信自己还是会挂念着自己,自己就觉得还是挺感动的吧,也会觉得嗯是一个很单纯,然后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比较踏实的人吧。

  然后后来就我问,说了他去学很远了,然后所以就跟他说我也是学的很远啊,然后他就说,嗯可能我是汉语言文学嘛,他觉得是汉语言,因为他们分数不够那个人选,然后自己就一脸懵逼虫来,就没有了解过汉语言,你自己就知道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是放这种东西,因为我报考的这个学校就没有汉语言,就都是汉语言文学的。后来经过他的解释也想理解了,可能就是其他学校或者说其他成分就有吧,但是广东省的话,这些学校基本上好像都是汉语言文学,也有可能之前自己没有分清楚这两个概念,所以呢,也就没有说特别的关注了一下,究竟有没有汉语言这个专业了。

  然后就我们基本上都没有上课了,就是军训了,然后在开学典礼上就是有讲了一下这个汉语言文学在这个学校的定位,以及那些教授究竟有怎样的资本,然后最后呢也是有听了我们专业的那个课的老师讲了一下这一个汉语言文学,接下来会讲什么课,然后会有怎样的作业,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心态去面对,当然也说倡导我们可以创新性的去学习,要不想要说用那些条条框框来约束我们的.那些学习方式,希望我们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这样子。但不管怎么说都没有后悔吧,就好像其他的专业不是很适合自己,自己就觉得在这个专业里就可以更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也可以往自己的身上要去发展一下,学习了可能就没有那么吃力了吧,然后也有看了一下我们的课程,我们的课程是真的挺少的,就星期四甚至都没有课,如果把体育课都排在星期四的话,那才说明强调课,然后星期四基本上就没有课了,现在大家就是有时候得考虑一下,星期四没有课的时候应该干什么,因为其他的话这种事都是有关于汉语言文学的,然后好像还有一节英语课这样子。

汉语作文 篇5

  诗人舒婷女士曾说过“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汉语魅力由此可见。我们从牙牙学语开始,它便滋润着每一个中华子孙的心灵,成为我们脑海中知识与思想的主体。它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繁荣昌盛的历史的见证者;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的缩影;是中国文学库中的瑰宝;是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外形上来说,方方正正的汉字庄重而又不失灵活,每个字都如一首诗,意境优美得让人感动;每个字都如一幅画,既有画的形美,又给人画外清音,有着特殊的意韵……如“清”字,与右边的“青”字同音,左形右声,方便记忆;“歪”字,分开是“不正”,更好的让人们理解性记忆。一些谐音字如“天”与“添”“田”与“甜”……让人触类旁通。多音字更是饶有趣味:如“差”字可分为4种不同的读音,分别是:chā,chà,chāi,cī,组成词语又有不同的意思。就如人换上不同的衣服一样,难道还不有趣吗?学海无涯,汉字的奥秘自然不仅如此,仅如这点,其他语言是无法相比的!

  我爱汉语,不仅爱它的庄重,灵活,更爱它的抑扬顿挫和悠久历史。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志士用奇妙而生动的汉字书写出一篇篇旷世杰作,震撼我们的心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讲究押韵,使人意味深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借雨来赞颂老师的伟大;“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借赏月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其他语言能达到“借物抒情”这种境界吗?唯有汉字,唯有它独特的魅力才能做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多么蓬勃真挚的感情啊!这些留芳百世的伟大作品构成了中华文明惬意流淌的文章!

  在世界语言的星空中,汉语是最璀璨耀眼的一颗。汉语从甲骨文,象形字坚强地走到现在,我们也有理由有相信汉语前途似锦,来日方长。愿万古长青的汉语魅力永存!

汉语作文 篇6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这种语言就是汉语。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汉语、汉字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传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借助方块字,中国人宣泄自己喜怒哀乐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发而为言,著之为文,绵延不绝流淌成为中国的文化长河。而在我看来,诗歌是汉语中最美的形态之一。诗歌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只要寥寥数语,甚至只要十几字,即可描绘出或优美或凄凉的画卷、即可直指人心。诗歌深刻、生动地体现着汉语文化最高境界。

  诗歌它很美。春天,我们可以用“二月春风似剪刀”来享受春风的柔媚温暖;夏天,我们可以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来欣赏夏花的独特魅力;秋天,我们可以用“停车坐爱枫林晚”来书写秋叶的别具一格;冬天,我们可以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探索冬雪的纯洁飘扬。诗人们用短短的诗句,描写出四季美景,岂不让人敬佩、仰望?

  但陪伴诗人更多的是月光,是忧愁,是贬谪的愁苦,是与亲友离别忧伤。李白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满载着朋友的期望和自己的远大志向,踏向下一步新的旅程。不仅赞美了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汪伦的'深情厚谊。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更是朴实的写出了伟大的母爱。诗歌凝炼、生动。王安石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中“绿”字点出了当时景色的美丽,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王安石在“绿”这个字上大费功夫,他选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字,这正是诗的诗眼,体现了汉语的精和凝,一个字就将春拟人化了,更增添了动态美。

  鲁迅说:雪是死去了的雨,是雨的精魂。我说:诗歌是最鲜活的汉语,是汉语的精魂!

【汉语作文】相关文章:

有趣的汉语06-21

我与汉语拼音的故事作文02-23

汉语求职信12-26

汉语中的排比翻译02-28

汉语成语英译技巧02-27

学好《现代汉语》的方法02-16

汉语备受追捧The Popularity of Mandarin-英语作文06-20

汉语文教学计划02-08

汉语文学求职信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