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彩柱作文

时间:2022-04-08 10:08:13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中的彩柱作文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每一个民族就是一根美丽彩柱。在鲁院学习的半年时间里,我们都会经常自发的到天一安一门前,去领略那里的神圣与庄严,登上天一安一门层楼,去感受伟人曾经留下的足迹,去感受国旗升起的自豪和骄傲,去感受祖国心脏的跳动。尤其是彩柱竖一起的那半月时间里,我们几乎天天都去,坐地铁,搭公交车,用不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可从朝陽区八里庄鲁院出发,到达天一安一门前。

心中的彩柱作文

  在建国60周年大典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北京鲁迅文学

  院第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习,成为55个少数民族学员中的一员,同时,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至今令我最难忘的,并非共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登上天一安一门观礼台看大阅兵预演,也并非登上高高的万里长城,在长三角近七天的采风活动中得到的无数感动,而是在天一安一门前寻找心中的那根彩柱。

  高高一耸立的彩柱,共分两排,每排28根,根根紧密相连,与天地同心,与日月交相辉映,成为天一安一门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天一安一门前人山人海,想找到自己民族的那根彩柱并亲自照张一合影实属不易。

  我一直想在我民族阿昌族的彩柱下拍张照,寻找一种感动和骄傲,一种无形的力量。那是2009年的10月2日,在天一安一门前,我不停地在寻找属于自己心中的那根彩柱。国庆期间,拥挤的人群,将我拥来推去,整个上午,我不停地来回寻觅,时左时右,从每排第一根,找到最后一根。56根彩柱,让我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可是怪得很,找了半天,我就是找不到,一起来的四个同学,一个个都走散了。各自都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民族的那根彩柱。

  我始终相信我自己,相信自己的民族,我相信彩柱在。彩柱不分大小,整齐划一,鲜红耀眼,金光闪烁,雄伟壮观,气势无比,在天一安一门前雄壮有力地高高一挺一立着。

  解放60年,阿昌族走到今天并不容易,伴随着新中国

  的崛起,在幸福成长。人实在太多了。彩柱,它是阿昌族的象征,当我找到这根绘有阿昌族狂一热舞蹈图案的彩柱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我高兴极了,亲自抱着它,象抱住了自己伟大的母亲一样无比幸福温暖。原来,它就在人民大会堂正前方,正好在第一排中心位置和通道出口处,被拥挤的人群遮住了脚下不起眼的“阿昌族”三个黑体大字。

  这就是我要找寻的心中彩柱!我大声地对自己说。

  彩柱于我是那么的美丽,我久久仰望着它,它一下子变得如此的近又如此的遥远。看到了彩柱,我便浮想联翩,让我不禁想到了阿昌族的过去和未来。上了鲁院我才知道,北方人真正了解阿昌族的并不多。要知道,阿昌族主要生活在美丽富饶的云南省西部边陲,孔雀之乡-----德宏傣族景x族自治州境内,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聪慧爱歌、狂舞的民族,属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据统计,目前,阿昌族实有人口4万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x族自治州的陇川和梁河县,云南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在缅甸,阿昌族被称为“迈达族”,主要分布在克钦邦的密支那和掸邦的南欧、景栋等地。在德宏州内,阿昌族有昌撒和傣撒之别,有陇川、梁河和潞西3种方言,一般都兼通汉语和傣语等,没有文字,使用汉文和傣文等,多与傣、汉等民族分寨而居。

  阿昌族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史。阿昌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经历了不断衍化、迁徙、离散和聚合的复杂过程。传说阿昌族是南诏国的创始者,先民发源地为“勐撒峒”,阿昌族在德宏的历史当在3世纪前或更早的时间,至少已有两千多年。他们是氐、羌的后裔,遮帕麻和遮米麻的子孙。有“娶婆夷变夷人”的说法。阿昌族最早活动于青海、甘肃高原,称为氐、羌的民族,他们中的一些部落,远在周秦之际已逐渐向川西南及云南、贵州迁徙,其中的一部分很早就散居于川西至滇西一带,成为云南境内古老的民族之一。早期居住在滇西北的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流域一带,以后向西南不断迁徒,在今德宏境内定居下来,渐渐才定居于今较为集中的梁河、户撒、腊撒,最终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阿昌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和山歌是阿昌族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是祖国西南边境里用狂歌祭奠先人的人们。有歌声的地方就是阿昌人居住的地方,一般以族居为主,同姓一律不得结婚。他们活泼、开朗,生性乐观,天生喜欢唱歌狂舞。她们的歌与天空比高,她们的舞与山河比美,她们的情与大地同辉。她们爱刀、爱火、爱月亮、爱太陽更爱滇西故土,她们是太陽的子孙,她们更是滇西幸福的耕耘者和守望者。阿露窝罗舞,那是阿昌族从历史走向兴旺的轴心线,代表了阿昌的生命和图腾;阿昌刀是阿昌族精神和刚强的象征。阿昌刀里刻着太陽和月亮,是阿昌族心中永远的梦想,阿露窝罗舞连着心灵和大地。追溯历史,阿昌族的族属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大理云龙是阿昌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古代汉文史籍曾记载的“峨昌”、“娥昌”、“莪昌”或“ 阿昌”、“萼昌”等,都是对阿昌族不同时期的称谓。1953年,国家尊重广大阿昌族人民的意愿,把“阿昌”正式确定为该民族的统一族称,并成为德宏五种世居主体少数民族之一。我国著名作家艾芜对阿昌族多有描述,认为阿昌族是一个乐观向上的民族,是充满诗性的民族。阿昌族素有水稻之王的美誉,著名的“毫安公”,就是阿昌族亲自培育的。

  阿昌族聚居的孔雀之乡----德宏,曾经是古哀牢地的中心。德宏,厚德载物,宏福齐天,宏恩浩荡,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世世代代的阿昌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幸福生活,成为德宏一道最亮丽的风景。阿昌族所在的九保、囊宋、户腊撒阿昌族三个民族自治乡,是全国仅有的阿昌族三个民族自治乡,历来富有祖国西南边陲的花果之乡、神话之乡,歌舞之乡,葫芦丝之乡,艺术之乡,宝刀之乡的美誉。聚居在德宏孔雀之乡的阿昌族人民和各民族一道,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情长似江水,留给高山一段悠远厚重的狂歌;爱洒长天,留给大地一段真挚的感情,更留给历史一段久远的回声。他们以天为公,以地为母,以太陽为希望之神,时时供奉在自己的心坎上,创造出五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山的魂魄、水的魂魄一起随舞步响起,踩踏出一个民族如歌的行板。歌声起处,刀光闪亮,豪情万丈,尽显一个民族豪迈性格。东有龙泉剑,南有阿昌刀,户撒阿昌家家打刀,阿昌刀天下美名扬,刀是魂,刀就是永恒的爱。优美动听的葫芦箫,响誉世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镌刻着不朽的历史,记载着阿昌族久远的灿烂与文明。阿昌族是一个悲壮的民族,《南诏德化碑》详细记载了阿昌先民寻传人由盛而衰的过程。面对要征服他们的南诏军队拼死作战,最后战斗失败,大批阿昌族先辈成了南诏军队的俘虏,成为“抵捍者系颈盈贯”的历史。元时元军与缅人的象战,大破缅兵象阵,缅人溃逃,途中遭阿昌人追杀,归者无几。史上著名的东吁之战、木梳军之战、清光绪年间的承袭镇守“明光隘土守备”的阿昌族民族英雄左孝臣,以及近代史上西方烈强对我边境的无数侵略战争,直到1949年9月反抗土司对抗解放军的“十土司会议”,阿昌选出番有贵、邓家美、肖渊三位代表绕道经缅甸八莫经一月不辞辛劳前往腾冲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等等,为抵御外来侵略者阿昌族发挥了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富有创造精神和抗争精神的阿昌族和各少数民族同胞一道,保家卫国,用热血和生命誓死捍卫生养自己的边关热土,坚决抵抗外来入侵者,谱写一曲曲感人的壮丽史篇,抒写出精彩的美丽华章!

  “阿露窝罗节”,由“窝罗节”和“会街节”合并而成,是阿昌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标志为青龙、白象和弓箭。节日期间,“则勒玛”和“则勒扎”的伴唱声中,阿昌族男一女老少都要穿上盛装,在“活袍”的带领下,用五谷、米酒,设祭台,在青龙、白象、弯弓射日的牌坊下,祭祀、祈祷祖先狂舞欢歌,场面宏大壮观,气氛热闹非凡。节日主要纪念人类始祖天公地母遮帕麻和遮米麻重整天地、为民除害、造福人类发展到歌颂一党一、歌颂社会主义、歌颂阿昌人民的幸福生活。舞蹈动作古朴而奔放,刚健有力。舞步合拍板扎,一时是“双龙行路”、“金龙转身”,一时是“双凤朝陽”、“日头打伞”、“月亮戴帽”等。除歌舞之外,还表演民族风格较突出的武术、爬杆、耍狮子、比刀大赛、对歌等活动。节日是阿昌族人民欢庆丰收、幸福吉祥和开拓创新的象征,不仅是民族一团一结的见证,更是民族繁荣进步的标志。

  “活袍”是阿昌族的巫师和心理诊疗师,可以和上帝神灵对话的人,分陽传和阴传两种,他们不仅是最大的民间医生,还是阿昌族最具代表的文学家和精神领袖,常常在祭祀、宗教、丧葬等重大场合扮演重要角色。

  阿昌族聚居的地区依山傍水,气候凉爽宜人。春时山花

  烂漫,夏时瓜果飘香,秋时稻谷金黄,冬时无寒云雾满山岗,太陽花、油菜花、木瓜花伴着歌开,俗话说的“阿昌的嘴,傣族的水”,白口才子说“四句”,那是阿昌族又一道文化大餐。阿昌族居住的地区景色十分迷人,被人们称为“佛祖的花园”。千载青龙山、皇阁寺、古驿站、茶马古道、西南古丝绸之路在这里交相辉映;山寨、云雾、山花、龙竹、青龙、白象,牌坊透着幽深古韵。奘房、佛寺、金塔、寨神、古树在日月的映照下充满神秘梦幻。阿昌人家居住的房屋一般为四合院,竖柱立槛,木架瓦房,一正两厢,小桥流水人家,讲求的是和谐地气人旺,散发出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阿昌人家一堂灯”,传承的是文化和风情,追求的是五谷丰登、幸福吉祥;待春客、送王节、火把节、泼水节、开财门、打秋千、点灯节节节见真情;独具魅力的阿昌拳,形成一种独有拳种,彰显出民族气节;阿昌人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过手米线”红香又润口,将阿昌人的风俗习惯和生、辣、苦、酸、凉、色、香、味俱全的小吃展露无遗,每逢集市和节日的时候,阿昌男一女老少就会聚在一起,边喝酒,边聊天,边品尝,体味人生,感受到浓浓的阿昌情;热烈奔放的象脚鼓舞、气派壮观的窝罗舞、极富情趣的串姑娘、哭嫁、婚礼习俗,那是奇特的两性婚誓之秘密约定;脍炙人口的阿昌族民间故事以及有着奇异文化的民族服饰饰品等,编织出阿昌族一幅幅优美的民族风情。阿昌族妇女的包头造型高昂、雄伟,形如箭翎,可谓顶天立地,高挑美丽。头饰、衣饰、裙饰、配饰古朴端庄,被称为红腰带的“独期萨莱”,用七彩丝线编织抠出58种神秘符号的花带子,散发出古老的文化气息,犹如一部传世的“女书”。阿昌族的服饰独具一格,多姿多彩,五颜六色,正好代表了阿昌族复杂的文化背景和深远的历史。阿昌女人爱戴花,阿昌女人的漂亮和含蓄内敛,就在欢乐的节日里绽放出来。石崇拜、犬崇拜、原始宗教崇拜和鬼神崇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解密阿昌族历史的最好密码和钥匙。阿昌小锅酒,那是阿昌女人献给人们的一种爱,流淌着阿昌人不泯的血液,被阿昌人流传成无数的希望和梦想品尝。酒罐里酿出的是女人的赤诚,酒碗里斟满的是男人的太陽。大碗喝酒,大口豪饮,阿昌族性格豪爽奔放热情。大山深处、火塘边,通宵达旦的阿昌山歌情深意长惹人陶醉。春天来临,正是阿昌人家起房盖屋和走亲串戚的好时候。奇特的人文景观、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处处洋溢着爱的颂歌,让人不得不情醉阿昌山、向往阿昌山、留连阿昌山。

  1950年春获得彻底解放后,在中国共|产|一党一的正确领导下,阿昌人民终于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结束了“阿昌不算人,螺丝不算肉”的屈辱历史。“阿昌生得犟,不哭就要唱”。如今,富裕了的阿昌族人民歌更甜,情更深,酒更香,对一党一的恩情永不忘。

  壮哉,阿昌,美哉,阿昌礼赞!我心中的彩柱啊,祝你幸福吉祥!爱刀的民族啊,盛世为阿昌开太平!阿昌人,会打刀,雪亮的阿昌刀上,凝聚在刀锋的爱与恨,永远流淌着火样的兄弟情。阿昌刀,一朵绽放的民族希望之花。爱刀的民族,定会走向新的辉煌!

  那是一根怎样的彩柱啊!不,它是一个站立着的民族,它分明是中华民族的一根脊梁!

【心中的彩柱作文】相关文章:

史玉柱经典励志语录11-13

史玉柱的励志语录11-25

史玉柱励志句子04-19

关于史玉柱的经典语句05-11

史玉柱的创业智慧05-12

史玉柱的励志故事11-14

史玉柱经典语录大全精选05-08

史玉柱名人经典语录05-11

名人史玉柱的经典励志语录04-25

关于史玉柱的励志故事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