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时间:2018-07-29 20:28:25 金融学 我要投稿

《金融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建设资源共享课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精品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水平,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还可以使其他高校和社会学习者获得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对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相关建设措施,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大量的研究。王重润,李恩,赵冬暖( 2010) 认为资源共享应用存在障碍,比如资源获取困难、更新不及时、交互性差以及资源平台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提出了破除障碍的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精品课程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授权机制、建立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建立网上资源更新机制、加强精品课程项目的推广和应用等办法[2]。吴宁,冯博琴( 2012) 认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存在诸如没有考略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对学生用户对象考虑较少、资源建设滞后、资源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提出了以教学内容为核心,资源建设为基础,关键是加强资源的可利用性的思路[3]。龙仲芬( 2012) 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课程资源的不足以及示范性不够导致的共享功能缺失,应该通过提高精品课程的共享性来促进精品课程深入建设的建议[4]。上述研究,多数是围绕资源建设来论述的,对共享论述较少,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资源和共享同等重要,没有资源无法共享,有了资源没有先进的共享平台,都达不到资源共享的良好效果。所以,将二者并重进行研究,提出了以“资源优质+先进共享平台”的模式来开展《金融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路。

《金融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我校的《金融学》课程于2013 年批准为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基本要求,原来精品课程的基本资源需要进行更新,拓展资源需要增加。这就需要对《金融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查找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加快进行共享资源和平台的建设。通过研究将有利于推进《金融学》精品共享课建设的进程,加快向全重庆市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使用,尽快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

  1 现状分析

  1.1 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学和研究团队

  《金融学》课程目前拥有教学师资队伍16 人,无论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等都基本达到了较为合理的配置。从年龄结构看,45 岁以上的教师4 人,占25.00%; 36 岁( 含36 岁) 至45岁的教师有7 人,占43.75%; 35 岁以下( 含35 岁) 的教师5 人,占31.25%。从知识结构看,有4 名博士和3名在读博士,博士及在读博士比例达43.75%; 有硕士学位的'7 名,硕士及研究生比例达43.75%; 硕士以上共14 名,硕士以上比例达87.50%。从职称结构看,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合理。教师队伍中有教授4 人,副教授6 人,讲师6 人,分别占教师队伍总人数的25.00%、37.50%和37.50%,高级职称比例达62.50%。从学缘结构来看,任课教师主要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 USC)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经过多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学和研究梯队。

  1.2 课程内容基本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金融学》课程内容包含了货币、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调控、金融发展、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等方面,基本涵盖了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内容,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性、系统性、适应性等特征。多年来所使用的各种教科书基本上都是国内公认较为权威的教材,具有内容较为翔实、资料较丰富、结构较合理、学术性较强等特点。

  1.3 课程的基本资源建设已基本完成

  《金融学》课程基本资源包括了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部分教学录像等方面。课程介绍中的教学目标较明确、教学内容覆盖面较广泛、教学方法较多样、组织形式较灵活、授课对象要求较明确、选用的教材较优秀、参考资料较丰富; 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块或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等较为详细和明确; 教学课件采用PPT 格式,模板朴素; 试题基本满足了测试目标的要求,涵盖了本课程教学要求的知识要点和基本原理,考查内容的题量和试题难度分布与教学内容结构基本一致; 阅读资源每章都有,与每章的教学内容较为相关; 参考资料目录较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拓展资源主要有案例、专题讲座、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等内容,内容还不够丰富和规范。

  1.4 课程网上资源基本实现了校内共享

  《金融学》课程目前使用的是学校精品课程网站,课程网上资源主要有: 课程负责人情况、课程师资队伍情况、课程描述、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件、部分讲课录像、作业习题集、课程荣誉、自我评价、建设报告、建设规划、申请书、学校政策措施、补充材料( 人物介绍、阅读材料、案例、模拟试题、试卷库、相关资料网站) 、参考资料目录、其它教学资源( 专题讲座) 等内容,并对全校师生开放,实现了课程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的共享,在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2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 高层次教学人才欠缺。从目前的团队结构来看,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同时具备高学历和高职称( 简称“双高型”) 的教师缺乏。团队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为25.00%,获得教授职称的教师占比为25.00%,博士学历和教授职称同时具备的教师占比仅为18.75%。二是同时具有丰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简称“双师型”) 的教师缺乏。大部分教师是从校门走向校门,只有书本理论知识,缺乏金融相关部门实践操作经验和能力,真正具有实际部门从业经历的教师占比仅为12.50%。三是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也很少。团队中具有海外高校学习经历的教师占比仅为18.75%。随着金融领域前沿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不断变化,教师知识体系显得跟不上形势发展,特别是具有全面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教师尤为欠缺,难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 2) 课程内容层次较低。虽然目前我们使用的金融学教科书,提供了系统完整的金融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对帮助了解金融学知识和理解许多金融实际问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风云变幻,金融领域出现了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和新问题,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思想观念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的层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仅局限于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方面,对于金融领域的最新理论、最新研究成果、最新金融创新活动和现象反映不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操作能力,无法使学生较好地适应新经济金融时代发展的要求。

  ( 3) 课程资源不够优质。目前上网的教学资源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件、习题集、案例集、阅读资料、讲座资料、参考书目、模拟试题等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两个方面。从基本资源来看,虽然覆盖面基本符合资源共享课的要求,但是资源的内容较为陈旧、落后,缺乏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基本资源的特色不够鲜明,资源质量不够高,比较死板和枯燥,资源的交互性比较差,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拓展资源只有部分内容,已经上线的案例、专题、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等都还不够丰富,还缺乏仿真实验实训( 实习) 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内容。

  ( 4) 课程网上资源共享不足。目前课程使用的是学校精品课程统一的网站系统,按照系统规定的标准模板进行各种资源的上传,由于缺乏专门的网站建设和维护人员,所有上传的资源不能及时更新,网上资料以罗列形式出现,比较死板,学生只能上网浏览资源的内容,不能与老师有效沟通,不能很好地开展课程内容的讨论和互动,对学生缺乏一定的吸引力,资源利用率低,资源共享不足。

  3 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着“高素质、高层次、高质量、高利用”的原则,从打造“两双型”教学团队、提升教学内容层次、扩展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共享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

  3.1 打造“两双型”教学团队

  高素质教学团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不断培养和引进高层次教学人才,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尤为重要。必须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引进和培养“双高型”教师。每年引进1-2 名双高型教师; 鼓励和支持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争取尽快评上高级职称; 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二是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每年派出1 至2 位教师到实际金融部门挂职锻炼,获取实践操作经验; 聘请实践部门的又具有丰厚理论知识的同志授课; 还可以通过横向课题研究形式与实际单位合作,增强教师对实践工作环节的了解。三是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每年派出1 至2 位教师到国外高校参加进修培训或做访问学者,了解国外金融教学情况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总之,要打造出一支具有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实践操作熟悉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教师团队。

  3.2 提升教学内容层次

  教学内容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核心,不仅要求教学内容要具有基础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还要求具有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课程内容要涵盖典型案例、综合应用、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5]。这就要不断提升级教学内容层次,必须做好几项工作: 一是组织编写高水平的教材。教材内容要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经典案例、前沿问题、综合应用等内容。二是大量收集典型案例。案例要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和启发性,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达到融会贯通基本知识的目的。三是开展前沿专题、热点问题讲座。组织教师或聘请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论坛,让学生能够理解当前的热点问题和明确未来的金融发展趋势。总之,课程内容要充分体现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3.3 扩展优质教学资源

  优质资源建设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灵魂,资源建设中基本资源建设要体现适用性、易用性、系统性、完整性、共同性、优质性等特点,拓展资源建设要突出个体性、差异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色。资源关键在于“优质”二字,优质资源的建设应该遵循“实用性、综合性、发展性原则”[6],尽量能够满足不同教师、学生和社会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补充和更新基本资源。补充重点难点指导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对于原有的基本资源进行更新,增强基本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新颖性、先进性、生动性和专业特色。二是增加拓展资源。补充和增加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仿真实验实训( 实习) 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7]。三是遴选优质资源。对于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一定要进行认真遴选,将优质的资源上线共享,优质要体现新的学科理论、新的实践发展趋势、新的教学研究成果等内容,要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内容要丰富多彩,资源的吸引力要强,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和导向学科发展的作用。

  3.4 加快先进共享平台建设

  课程网站建设是实现精品资源共享课“共享”的途径,要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一个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先进共享平台。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利用学校现有的精品课程网站或建立专门的网站。目前利用学校现有网站比较切合实际,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建立独立的课程网站。二是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来设计资源板块。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拓展资源中涉及的媒体素材、教学课件和演示文稿等也要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来组织。三是配备专门的网站建设和维护人员。负责资源的发布、更新、交流沟通等事项,保证使用者对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提高资源的可用性。四是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以及虚拟讨论社区,供学习者之间交流讨论[8]。五是建立统一的营运管理平台,建立宣传、推广、评价和管理平台,使共享程度和效果、效益达到最大化[9]。

  总之,努力构建一个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先进共享平台。才能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质量工程,涉及师资团队、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方方面面,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持续投入建设,尽快构建起“资源优质+先进共享平台”的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的提高。

【《金融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2.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3.职教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4.高校财务管理环节的普遍问题与对策论文

5.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

6.软件项目管理的现状对策分析论文

7.关于金融学考研的专业与就业分析

8.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