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时间:2022-05-08 19:09:22 高考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句子翻译除了涉及到语法和词义的知识以外,还需要了解修辞格、文化意义以及特定的历史条件等常识。文言修辞格在高考中较多出现的是比喻和借代。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保留“原修辞格”还是“还其本来面目”。

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

  例如:

  (一)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

  比喻的本体作为“结论”,喻体是推断结论的“原因”,是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这样的句子,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按照原句的“格式”直接翻译,即保留“原修辞格”:井底之蛙,不可能与它讨论大海的问题;夏虫,不可能与它讨论结冰的问题。

  (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三)大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史记》)

  (二)(三)中的“藩篱”和“秋毫”如果直接翻译就是:篱笆围墙;秋天鸟身上新长的细小羽毛。显然与文意不合。那么,我们只能“还其本来面目”:把“藩篱”译为“边防屏障”;把“秋毫”译为“细小的东西”。是保留比喻的修辞格,还是直接把比喻意义翻译出来,要看文章的具体情况。我们只要遵循一个原则:译文意思既明白清楚,又生动形象。

  又如:(四)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让我们来作一个比较。

  草野:直译——荒草野地;意译——民间;直译加意译——荒草野地的民间。

  三种翻译方法都属于“信”(译文准确地表达原意,不曲解原意)和“达”(译文通顺明白,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但是从“雅”(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文的风格和神韵)的翻译要求看,前两种情况似乎略逊色些。所以,可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使得文意准确通顺又生动优美。

  翻译“比喻”和“借代”,以“明白”、“生动”为遵循的准则。

  文化意义中最多出现的是委婉辞。由于政治、民俗、习惯等原因,古人说话,常常采用一种迂回的表现方法,不把意思直接说明白。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透过字面体会到作者的“真情”所在。

【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翻译的方法】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学习方法12-08

高考语文阅读文言文的学习方法3篇12-09

高考语文备考方法11-14

高考语文解题方法归类方法总结11-15

高考语文复习的记忆方法11-13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及方法05-11

高考语文学习的方法05-11

高考语文的学习方法05-11

语文高考复习方法11-12

高考语文常用文言文典故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