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本创业故事

时间:2022-12-09 19:44:57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小本创业故事

  当一个月的辛勤工作之后,拿到手上的工资确实微薄的,每当这时都会想自己是不是该辞了工作自己去创业呢?创业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梦想,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本创业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小本创业故事

  辞掉工作自主创业 大学生卖小吃先赔钱了 (一)

  脱下职业装,换上工作服,24岁的许胜杰完成了从“给人打工”到“给自己打工”的转变。

  她在大学食堂里做起了小吃生意,她认为,这次“并不华丽”的转身让自己知道了创业的艰辛。

  锻炼自己 她辞职当小老板

  昨日16时许,在辽宁大学崇山校区见到了许胜杰。

  个子不高的她戴着近视镜,身体略显单薄,如果不是身上穿着带有“后勤集团”字样的红色T恤,她与周围的大学生并无两样。

  学市场营销专业的许胜杰是大连市庄河人,2007年毕业于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她的男朋友同年从辽宁大学毕业,目前在沈阳一家机床公司就职。

  随许胜杰来到该校三食堂,她租下的摊位挨着食堂北门。俩摊位,一个经营麻辣烫、担担面和土豆粉,另一个经营着各种炸串。

  谈起自主创业的经历,许胜杰说:“我表妹2007年从辽大毕业后,就经营着这个摊位,后来她到校外去经营另一家店面,就来游说我接手。”

  许胜杰说:“起初表妹经营小吃时,我就极力反对。她来游说我接受,我更不答应了。后来她又找我男朋友做我的工作,慢慢地我也就不那么反对了。”

  许胜杰认为,辞掉贸易公司月薪两三千元的工作自己干能得到锻炼,而且收入要比在贸易公司高,于是,拿定了主意接手表妹的摊位。

  今年3月,许胜杰从表妹手里接过摊位,“和自己新开一家没啥区别,各种手续和健康证都要办理,我的手艺也是后学的。”许胜杰说。

  许胜杰说:“两个多月过去了,我遇到了很多困难,这在以前无论如何是想不到的,但我咬牙坚持着。”

  经营遇困 用积蓄支持摊位

  许胜杰坦言,现在的经营状况让自己压力很大:摊位租金每月4000元,电费每月700元,3名雇工每月工资2900元,“现在每个月亏3000元左右,我和男友用前几年的积蓄在支持着摊位。”

  许胜杰说,已经想了一些办法扭转不利局面,增加小吃种类,提高服务质量,不能一味地等秋季新生入校时就餐人数增加。

  你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现在却卖起了小吃,是不是觉得“亏了”?

  许胜杰:大部分知识用不上了,但上货、定价这样的环节还是能用上专业知识的'。我没失去什么,创业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东西。

  给别人打工和自己创业完全是两种感觉,以前我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就行了,现在生意虽小,可大事小情都得考虑到。很累,但很充实。

  如果让你把创业经验与大学生朋友分享,你怎么概括?

  许胜杰:脚踏实地,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相信自己会成功!

  专家点评 自主创业值得肯定

  对于许胜杰辞掉工作经营小吃的做法,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孙浩哲表示,许胜杰自主创业值得肯定。

  孙浩哲说,许胜杰不安于现状的做法需要很大的决心和勇气,值得大学生学习。大学毕业生要放得下面子,工作并没有贵贱之分,哪个行业都能成就一番事业。

  孙浩哲表示,创业遭遇低谷是正常现象,危机中往往蕴含着商机,许胜杰不等不靠,主动想办法改善局面值得肯定,相信她能度过暂时的困难。

  外卖创业:一个小餐厅老板的互联网思维 (二)

  “很多个晚上都会在睡梦中醒来,脑海中一直想着自己的外卖事业。不知为何会这样?可能是创业了之后心理压力太大吧,也许是只有这样才能每天激励自己,不会忘记自己的创业初心,才能一直义无返顾地走下去。”贾亮说。

  贾亮是典型的北方大男孩,家在山西省临汾市。他不善言谈,却做事仔细认真;他笑起来略显羞涩,却坦然真诚;他有着与其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稳重。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辗转了几家餐厅,从小工到厨师长,6年的实践让他对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将其用在创新上,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嗅觉让他发现,餐饮业通过互联网外卖平台可以大大提高销量。贾亮的外卖创业路让他在其中逐渐摸索着诀窍。

  “其实,外卖这一概念一直都围绕在我们的生活中,80后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从小我们看港台、日本的电影,里面不就都是外卖便当嘛。在大学期间我去国外交换学习,曾经就在一个市中心的披萨餐馆打工,中午高峰期的时候,那个小店只有两三个人,我想那么高的租金餐厅怎么生存下去?其实就是靠接电话送餐。”贾亮说。

  2011年,网上订餐进入北京,那时候贾亮就去实践调研过。之前电话接60单,可能就要用20分钟,顾客电话还经常打不进来。顾客报五个菜名也要30秒,老板就算聘用15个接电话的人也来不及。但有了网上订餐提供的专业系统,员工可以一秒钟就接一单,日订单很快破百,这样老板当然开心,贾亮从此也对外卖创业的念头更加坚定。

  “以前,大部分餐馆都是自已印传单宣传,人力物力都投入了,但餐厅曝光率还是低,顾客对餐馆不熟悉,也不会轻易下单。而且传单的形式其实很不好,对客户不礼貌,城管也制止。但订餐平台能做到我们做不到的事,一是覆盖区域广,二是有评价体系。现在通过互联网,最关键的订单数量首先得到了保障。”贾亮说。

  这看似顺利的背后,并不意味着贾亮通过互联网体系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餐厅营业额提高了,他的压力也更大了。现在除了在高峰期他亲自烧菜以外,他在生活中每天就是看手机,了解外卖平台上的各种数据,看外卖行业的'新闻,看互联网的新闻,琢磨怎么才能进一步打开市场。“互联网发展太快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很快就会落后。”贾亮说。

  网络虽然提供了平台,但餐厅本身也要学习怎样运营。“你要天天等着平台给你单子,那是错误的。毕竟打开外卖平台,排在第一个的也不是我们餐厅。”贾亮说。

  目前以外卖营销为主的餐厅经常会在互联网平台发布打折、套餐、赠送产品等主题活动信息,由于在线外卖平台的盈利模式(抽成模式、固定费用模式、打包收费模式、免费模式)各不相同,甲方也要根据自己对应的平台作出合理的运营模式。“你看某平台上这么多家餐厅在做活动,应该说卖得好的也就十家或者二十家,基本上十家吃掉60%的单子。但我现在可以说,给我排到十名开外,我也能做到很不错。”贾亮说。

  为什么他会如此自信呢?贾亮认为,外卖品质和服务都很重要。像他卖的牛肉之类,绝对是真枪实弹的。“其实我不是一个卖饭的,我是帮客户把关的人。我这里送餐超过一个小时免单,如果我的送派员不给客户免单,回来之后就挨我罚款。我能做到这么高的单量,其实都是靠一点一滴的服务换来的。”

  85后小夫妻同时离职 打造互联网麻辣小龙虾月入4万 (三)

  创业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梦想。对于两个“85后”——阿飞和阿玲,他们以麻辣小吃为创业项目,选择了目标更小、更为踏实的创业路,借助网络的便利,发展成为“接地气”创业项目。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吸引到了3000多名“虾粉”,月收入达5万。

  两部手机承接所有订单

  上午9点半。来到他们位于京广路黄河路西北角门店时,阿飞正手拿大勺站在煤气灶前,不停地搅拌着一锅小龙虾,另一边的锅里正焖着麻辣田螺,浓郁的香辣味弥漫了整个小屋。一旁的阿玲站在冰箱前,边给两部手机充电,边翻看着顾客的订单,并一一记下来。随后,她将已经出锅的酱香鱿鱼装到餐盒中,包上印有店名的标贴。

  处理手机订单

  从早上5点半,两人就已经开始忙活。阿飞要到长途汽车站接下当天刚从江苏运来的新鲜小龙虾,然后再赶回店内清洗。阿玲则要到菜市场采购这一天所需要的原材料。7点左右,两人简单地吃过早饭,就开始制作包括口水鸡、麻香牛肚在内的近十种热菜。到了上午11点左右,阿飞要将所有顾客订的小吃全部分盒装好,制定出最合理的路线,将订单一一送出。“一般情况下,中午我要送两三趟,路上只要有新订单我就要再跑回店里取货再送。”阿飞说,虽然店内规定满88元免费配送,但有时就算没到88元他也会送。

  直到下午1点半,他才将中午的6单全部送完。粗算一下,其中最贵的一单209元,一中午的时间他们大约挣了近千元。到了下午2点半,两人才吃上午饭。简单的休息后,下午4点,两人将不足的货重新备齐,到了下午5点又开始送晚上的货。“最忙的时候就是夏天晚上,很多吃夜宵的顾客都喜欢订我们的小吃,有时最晚能送到凌晨1点。”阿飞说。

  37次调味制出美味小龙虾

  从最初的9个菜品到现在的14个菜品,基本上每一个菜品的开发都要“折腾”一番。“尤其是我们主打的麻辣小龙虾,口味更是调整了37次。”阿玲说,他们做第一代小龙虾时觉得口感还是不错的,但是与其他店里卖的小龙虾口味相比并没有优势。

  主打小龙虾

  为了配得上“主打菜”这个称号,阿玲重新筛选原材料,花椒、辣椒等重要提味原材料都从四川直接订购。而麻、辣到什么程度是顾客最满意、最能接受的,两人也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征求了众多“吃货”的意见。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个度,甚至将原本整颗往锅里扔的花椒改成拍成碎末,且盐、糖也精确到克。原料从十余种扩充到了31种。“现在的小龙虾入口后会感觉味道更丰富,除了单纯的麻辣外,汁液也更香浓。”阿玲说。

  对于其他菜品,为了保证口感最佳,像拉皮、口水鸡这样需要淋汁的菜,阿飞都是将菜品送到目的地后,等顾客下楼的这个空隙将汁浇到菜上。“别小看这个时间差,尤其夏天温度高的时候,如果在出发的时候就把汁浇在菜上容易变坨,影响口感。”阿飞说。

  想法困境出灵感 辞职做小吃

  在没做麻辣小吃之前,阿飞干的也是和美食这行八竿子打不着的计算机销售。5年前,阿飞从大学毕业,直接进入到一家大型企业,从普通的销售专员,一路打拼到了部门主管。但是随着传统销售行业受网络销售的冲击,阿飞发现不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很难完成公司规定的业绩。

  亲自送外卖

  “当时摆在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调回总部再谋个别的岗位,要么卷铺盖走人自己创业。”阿飞说,仔细想想还是后者更有吸引力,他想翻身做老板。虽然一直从事传统销售行业,但是学计算机出身的他一直对互联网十分感兴趣,他希望自己的第一次创业能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时他突然想起自己的老婆阿玲,阿玲曾在她表姐夫的川菜馆里做过厨师,而自己又是个川菜的资深“吃货”,何不在网上开个川菜店。阿飞想到,让顾客网上下订单,川菜送货到家,这样的销售模式既不需要太多成本来开实体店,又能将两者的优势相结合,是个不错的好项目。当天晚上他就打电话将这个想法告诉老婆。出乎他意料的是,电话那头的老婆听到这个想法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起步既是老板也是打杂工

  项目是有了,但因为两人的家都不在本地,从心里来说并不敢贸然辞职,第二天两人就开始忙活起来,锅碗瓢盆、原材料等一上午的时间全部采购齐全。紧接着,阿玲就开始在厨房里忙活,重新拾起曾经做菜的手艺。因为人手不够,两人也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川菜,简易地包装一下开始在朋友圈里卖。没想到,朋友们无一例外都说好吃。有时菜还在做的时候,手机就响个不停,订单刷屏一般地来,还没到饭点就被预订一空。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两人就有了固定的“辣粉”,订单多到忙不过来。

  每天统计分析手机订单

  看到自己制作的'小吃这么受欢迎,两人也更有信心放手一搏,决定彻底辞职开始真正的创业。此后,两人迅速从职场白领切换到了老板加打杂的角色。为了更加专业,两人制定计划开始分头行动。阿玲再次回到重庆拜师学艺,学习更为正宗的手艺。阿飞则开始找门店,准备将“战场”转移,因为原来的家用小厨房早已不能满足订单的需求。为了节约成本,他最终选定了位于京广路路上一家30多平米的门头店。“创业最初,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虽然自己是老板,但更多时候还是扮演打杂工的角色。”阿飞说。

  发展2个月“辣粉”百倍增长

  一切准备就绪后,今年2月份,生意再次启动。为了能够保证原材料的新鲜,两人在采购时宁少勿多,不用过夜的原材料。最初,因为不能准确地预估一天要用多少原材料,订单太多的时候就要临时补货,再跑到菜市场买。“最多的时候,一上午的时间就跑了5趟。好在菜市场离店比较近,不然真耽误事。”阿玲说。

  材料不够了就去菜市场

  靠着新鲜的材料、地道的烹饪手法,两人的麻辣小吃也是越卖越好。订餐的微信好友从最初的40人发展到了3000人。阿飞说,基本上每一个尝过我们小吃的顾客都会二次购买,成为我们固定的回头客。而且小吃买回去后,一般都是多人食用,旁边的人在品尝后觉得不错,无形中也会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顾客中95%都是女性,女性在吃这一方面比较舍得花钱,品尝后也比男性更喜欢分享交流,这样口口相传的口碑是最过硬的宣传。”阿飞说,他们还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做热点营销。利用当下热议的话题,与他们的川味小吃相结合,制造更多的销售点,让小吃更网络化。

【小本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小本创业故事05-10

城镇小本创业故事05-10

农村小本创业养殖故事05-10

小本农村创业养殖故事11-18

热门小本创业生意05-10

小本创业点子推荐05-10

适合农村创业的小本创业项目05-10

女性小本创业项目04-01

农村小本暴利创业点子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