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世美的创业故事

时间:2023-03-11 09:36:10 创业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齐世美的创业故事

  7年前,她还是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整天围着锅台转的农村妇女,7年后的今天,她在家乡成功办起了曲阜市息陬乡崇德电子厂,并发展分厂13家,年收入150万元,年上交税金30万元,解决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业务拓展到河南、泰安、梁山、汶上、邹城等地。在艰辛坎坷的创业道路上,她凭借着自己决心和意志,成功逾越了三道坎。

关于齐世美的创业故事

  “非典坎”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2002年,齐世美到青岛电子加工厂打工,厂里小型的机器设备,并不复杂的加工流程,让她怦然心动,如果把技术学到手,把设备搬回家,让村里的姊妹们在家门口加工挣钱该多好。说干就干,她主动找到了厂里的老板谈了自己的想法,谈了家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没想到竟得到了青岛老板的大力支持,并答应为她免费提供学习机会并联系加工商。2003年“非典”爆发了,厂里大部分职工怕传染上非典,都回家了,为了早日学成技术,齐世美义无反顾的留在厂里继续学习,她每天都要比别人多工作一两个小时,她成了师傅们眼里最认真、最能吃苦的徒弟。历时3个月,她学成了一整套技术,带着满怀的希望和憧憬返回了家乡,以包吃、包住、包路费、保基本月工资的优厚条件,招到了45名年轻妇女,带领他们一同到青岛学习电子加工技术。一月后学成归来,没想到天不遂人愿,因为“非典”的缘故,原来的加工商不是停产就是停业,一时间联系不到加工项目。没有经营收入,学成技术的40多名职工就只好干耗着……齐世美进退两难,一时间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但在内心深处她却更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资金坎”积累了创业的经验 随着“非典”的结束,各大厂家陆续恢复了生产,齐世美也从青岛总厂领到了订单,有了订单,机器就要运转、就要买加工材料,但是由于“非典”,启动资金打了水漂,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订单任务,也就意味着原来的学习、努力都将全功尽弃。就在这关键时刻,息陬乡党委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协调息陬乡信用社为齐世美办理了贷款,为她迈出新的一步打足了底气,亲戚、朋友们也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很快就筹集齐40万元资金。春暖花开的季节,齐世美的企业也迎来了第一个春天,上马的50台机器正式运转起来,学成的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工人们大展身手。一年后厂子效益可观。电子元件加工行业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属于淡季,为了不造成业务间断,她四处联系加工厂家,凭借着优质的质量、良好的信誉,她们和烟台多省、青岛青源、威海科罗波等多家加工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不少加工商慕名而来。随着资金难题的解决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让齐世美积累了更多的创业经验。

  “厂房坎”拓宽了创业的道路 凭着过硬的质量,订单不断涌来,现有的设备和人员远不能按时完成加工订单任务,但要扩大规模,也不是一句话的事,因为当地妇女劳动力虽然多,但思想比较保守,不会轻易撇开家庭外出打工,为了适应这一现状,齐世美和厂里的几个负责人商量决定建立电子加工分厂,“厂房”成了难题,经过调查,他们发现有些倒闭或者不太景气的电子加工厂等待着救援,他们乘势而上,在梁山、邹城、河南、泰安等地利用当地的闲置厂房,带去技术、订单,使用当地的工人,建立分厂。到2004年外地分厂已发展到7家,工人达600多人。近年来,他们又探索出采用“家庭作坊”的方式解决当地的厂房难题,由于当地的“家庭作坊”都建在附近,她们打破原来扎堆工作的思路,采取分散作业,连片技术服务的办法,经过实践,这个办法行之有效。到2008年底,当地的6家分厂已相继投入运营,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升。近日,韩国客商慕名来厂投资,扩大厂子规模,完善作业流程。这时,又是息陬乡党委政府送来了及时雨,他们协调了把废弃的老院租给她们建厂房。

【齐世美的创业故事】相关文章:

创业的故事11-03

楚人学齐语寓言故事12-07

创业与年龄无关创业故事12-09

楚娃学齐语寓言故事12-07

见证的创业故事11-18

吴晓的创业故事11-19

创业励志故事精选11-25

成功创业故事11-25

励志的创业故事11-24

农业创业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