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恋爱观论文

时间:2021-06-12 15:41:31 大学恋爱 我要投稿

大学恋爱观论文1000字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恋爱观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大学恋爱观论文1000字

  大学恋爱观论文 篇1

  摘要:

  爱情是大学校园经久不衰的话题。从恋爱的含义、大学生恋爱的动机以及恋爱的特点进行逐步分析,并提出正确对待大学生恋爱的对策,一是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二是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三是增强大学生抗失恋挫折的承受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心理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大学校园里,爱情更是得到了社会、家庭、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十分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学期间谈过恋爱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80%,而且女生的比例还要略高于男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不是树荫下的甜言,不是桃花源中的蜜语,不是轻绵的眼泪,更不是死硬的强迫,而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的心灵沟通。婚姻家庭大辞典里对爱情是这样描述的:爱情是存在于人类两性之间的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人类男女间基于生命繁衍的本能和确保身心最大快慰而产生的互相倾心和追求的生理和社会的综合现象。

  本文认为,所谓爱情就是男女之间基于生理的、心理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形成的最强烈、最真挚、最持久的吸引和倾慕之情。首先,爱情是在男女之间产生;其次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包含认知成分,不等于低级情绪;第三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含性欲和性感在内,不等于纯粹的精神恋爱;第四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恋爱心理,则是人们在生理成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和在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以自我意志为标志,表现出来的对异性的好奇、接近、恋爱等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1]。

  一、大学生恋爱的动因

  大学生的恋爱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特定的人物之间产生的。大学生的恋爱相对于成人的恋爱来说显得更单纯、非功利化一些。但随着校园逐渐融入社会之中,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也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一)生理发育成熟

  当前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在18岁~22岁之间。生理学认为,这一年龄段的青年人生理各方面变化仍处在迅速发展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在生理的各方面都基本发育成熟或趋于成熟。生理上的成熟,特别是性器官的成熟和第二性特征的发育,必然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和觉醒,导致对异性向往、追求和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也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动力。

  (二)情感需要

  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他人理解,另一方面又存在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渴望展示自己。尤其在有异性的场合,会千方百计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能力,表现得会更加出色,在与异性交往时会出现一种愉悦感,提高心理兴奋程度。所以,当他们遇到理想的恋爱对象时,就寻找机会进行试探与追求。有调查显示[2],在恋爱的主要目的上,有58.40%的大学生选择了“感情寄托”,说明情感的需要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表明[3],恋爱并不完全是出于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也有其他非感情因素,如“孤独”、“空虚”、“寻求享乐”、“功利”等动机。另外,大学生在恋爱方式上也逐渐多元化,开始出现“快餐式”的恋爱、功利式的恋爱、网恋等。在处理失恋的方式上,也存在很多不理智的方式,有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心理因素

  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因素非常多。首先,渴望与好奇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首要因素。未知的事物对人来说总是神秘的,充满了诱惑力。再加上许多影视作品对爱情故事的渲染,对于许多没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来讲,尤其具有诱惑力。所以当爱情来敲门时,他们就会去尝试一番,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好奇。

  其次,从众和攀比心理。个人在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被称为从众心理。有的学生本来没有谈恋爱的念头,但是看到周围的同学谈,就会激起恋爱的动机和行为。尤其是同宿舍的几位同学,一旦有人开始谈恋爱,其他人也会陆续谈起来。另外,有的学生谈恋爱则是为了攀比,满足虚荣心。比如,有的学生看到同班同学找了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对象,其他人也会想找一个超越别人的对象,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却不多考虑双方的兴趣、性格、背景是否合得来,是否有共同语言、目标和理想等。

  最后,摆脱孤独与寂寞也是导致大学生恋爱的因素之一。现在大学生大多是远离父母亲人来异地求学,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常常会产生一种无助、孤寂的感觉。另外,大学生还常常面临人际交往、择业就业、学习考试的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只有恋爱,与异性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转移注意力,也可以借助恋爱来摆脱孤独感。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网络时代为信息的传递创造了最快捷简便的渠道,加之大学生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他们正逐渐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并受其影响。如西方的恋爱、婚姻价值观念正逐步通过其影视作品、网络媒体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如一味追求享乐、没有责任心、游戏人生等。中国人婚念观的改变、家庭矛盾的冲突对大学生也是个冲击,因此,他们既渴望婚姻,要建立在符合个人意愿的感情基础上,又不免受到西方婚恋观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在是否恋爱、如何恋爱等问题上产生诸多疑问,难以抉择。此外,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分层化,使得人格还不完善的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4]。

  二、大学生的恋爱特点

  (一)恋爱行为公开化、恋爱年纪低龄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恋爱也呈现出了随社会变化而变化的特点。首先,大学生的恋爱时间前移,出现低龄化。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很短的时间内,如一两周的时间里就开始了恋爱,这种恋爱常常是盲目的,一见钟情式的,没有感情基础的恋爱。其次,大学校园里恋爱的人数增多。在大学谈恋爱被认为是一种很时尚的行为和潮流,有的寝室甚至多达三分之二的学生处于恋爱或即将要恋爱的状态。第三,恋爱的行为公开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生的恋爱已经司空见惯,已经被学校、学生和家长所接受,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已不再是遮遮掩掩,见不得光的行为,大学校园随处可见情侣一起吃饭、上学。

  (二)恋爱关系过程化、恋爱结果脆弱化

  大学生毕竟还没有迈出校园,尤其在经济上、事业上没有独立,因此,对双方的爱情并不会有真正的物质基础保障和承诺。在一项以“大学期间谈恋爱的主要目的”的调查中发现:28.3%的大学生选择“体验爱情的幸福”,37.6%选择“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11%选择“将来结婚成家”,由此可见,大学生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注重恋爱的结果。因此,大学生的恋爱常常强调的是爱的“现在进行时”,把恋爱与婚姻相分离,不考虑爱的“将未完成时”;谈恋爱不以婚姻为目的,常常只是寻求感情寄托,恋爱成功率很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毕业就分手”等口号在大学生中逐渐被接受。

  (三)恋爱动机多样化,婚恋观念开放化

  有研究表明,大学期间有过恋爱经历的占70%,其中37.4%的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在于消除寂寞,57.6%的大学生认为恋爱的目的是“体验爱情的幸福”、“充实大学阶段的生活”、“赶恋爱的时髦”等,追求的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将爱情进行到底”仅仅是校园爱情童话。

  三、大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

  大学生恋爱在大学校园里是不可能杜绝也杜绝不了的现象,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要对症下药,正确引导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建立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健康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充满乐趣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并且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采取各种活动,如定期开展讲座为学生传授恋爱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业、生活和恋爱之间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趣和情操,吸引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目光和兴趣,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校园活动中,降低学生恋爱的几率。

  其次,引导大学生端正恋爱动机。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感情,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生活,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爱情也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学生应树立“只有拥有正确的爱情观,才能寻求到和建立起美好爱情”的观念。学校、社会、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动机,树立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恋爱。如在正确的时间谈恋爱,恋爱时不要以貌取人,不要以经济基础、家庭背景、门第等条件来判断人,而应该将“情投意合”和“志同道合”结合起来,注重恋爱对象的性格、内在品质、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防止恋爱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动机,使大学生能够克服消极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恋爱、学业、生活之间的关系。

  最后,增强大学生失恋抗挫折的承受能力。失恋是恋爱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的,很多失恋学生不愿面对失恋的现实,痛苦万分,大学生应作做好接受失恋并承受失恋所带来的痛苦的准备。大学生应该认识到,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应理智地认识到爱情既然有成功的、甜蜜的,那么也有失恋后的痛苦和苦涩。何况人生的挫折有很多,恋爱挫折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要以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学校和教师方面,应该对失恋的学生多加关心和引导,帮助其找出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分析在此次恋爱过程中的得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让学生学会在挫折中成长,不断改造自己,磨炼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迎接更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俊燕.“90后”女大学生爱情观探究[J].德育与学生工作,高教论坛,2010,(6).

  [2]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4).

  [3]方小年.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4]许金杏.“90后”女大学生恋爱心理探析[J].社会学研究,2011,(5).

  大学恋爱观论文 篇2

  摘要:

  大学生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在关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上,尤为要重视大学生的恋爱观,这不但关乎着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其他成员的恋爱观的树立。所以,我们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但传统引导方式太过死板和生硬,大学生不愿意接受,为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创新性的、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恋爱保险作为当下热点话题,对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通过分析大学生对恋爱保险的解读,以创新性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保险”;恋爱观;

  保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是为了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经济利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保险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推出了各种创新型的保险产品。恋爱保险就是创新型保险产品的代表之一。通俗来讲,恋爱保险即为恋爱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其不但拥有传统的经济补偿费职能,在此基础之上还增加了对被保险人婚恋费用的保障。从目前市场上各恋爱保险的购买力来看,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公司推出的以意外伤害保险为主险,附加被保险人与投保人在3年以后的10年内结婚则在婚礼现场赠送一万朵玫瑰的恋爱保险购买力比较强,并且购买者多以当代大学生为主,由此掀起了大学生讨论和关注的热潮。

  一、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多种文化的冲击,人们的价值、伦理、道德观念随着多种文化的不断渗透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大学校园则成为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大学校园是一个奔放、自由、信息化的环境,对于刚刚结束高考从禁止早恋的紧张、压抑环境中走出来的大学生而言,闲暇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让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对大学生的自由恋爱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并且处于成长转折期的他们渴求得到社会与他人的理解,因而时常会产生莫名的惆怅和孤独感,当无法再又为环境中寻求慰藉时,他们往往会选择通过恋爱得到抚慰。因此,在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恋爱成为每个人向往和不断追求的目标。但处于青春期阶段的他们,生理和心理还处在待成熟阶段,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正确的看待恋爱关系,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工作的关系。而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修养,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影响着其他社会成员未来的发展,从大学生群体中走出的人群播散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并且大学生的恋爱观更是一个时代鲜明的印证,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恋爱观起到不可估量的整合、引领和示范作用,因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不但关乎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关乎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大学生对“恋爱保险”的解读

  恋爱保险自发行以后犹如雨后春笋在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至此人们给出了不同的说法,是噱头还是需求,成为人们争执的关键点。当代大学生对此也有着不同的见解。学生小杰说,“在当下的时代,情侣之间互送礼物已经变成一种绞尽脑汁的事情,既要有创意还要浪漫,恋爱保险则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不二选择,如果这份”恋爱保险“真的保住了,会很感动,即便不能实现,也是一份浪漫的美好的回忆。”小李说,“我们从大学到现在已经恋爱2年了,感情也很稳定,投保一个3年期的恋爱保险,3年后还能有不错的投资收益,岂不是稳赚不赔,还充满了新意。”作为即将毕业的王伟同学说,“马上就要踏入社会,进入到下一阶段的生活,未来将走上怎样的工作岗位,面对怎样的生活,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都是未知的,投保一份这样的保险,可以向对方表达他们珍惜彼此,想要保住爱情的信念,用保单做为恋爱的凭证,会让彼此更踏实的走下去。”从这些解读中可以看出恋爱中的大学生相信爱情是真实、美好的,非常憧憬未来能够走进婚姻的殿堂。当然也有不少同学给出不同的解读,“当代大学生受速食主义爱情观影响,对于恋爱并不会付出太多的感情,一张保单守护不住爱情”,“如果购买恋爱保险的两个人将来不能走到一起,投保的钱白花了不说,一旦让后来的恋人知道了,也会带来尴尬”,“恋爱保险就好像是枷锁,非要在爱情上加一个期限,会禁锢对方,不利于爱情的发展”。通过这些言论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存在爱情价值观不完整,爱情认识不正确的情况。具体来说存在以下误区:

  1、恋爱出发点盲目,恋爱态度轻率。曾有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大学生把谈恋爱的目的归结为相伴度过大学生活,把恋爱当成打发业余生活的方法、排解孤独感的渠道。甚至有些大学生认为谈恋爱只是为了追赶当下的潮流,是一种时髦的表现,把谈恋爱当成攀比的对象。还有一部分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取得人生经验,以防日后在感情上上当受骗。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对待爱情的态度漫不经心,只在乎现在不考虑未来,他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慎重地对待爱情,对双方、对家庭幸福的意义。

  2、无法理性处理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大学期间能否谈恋爱一直都备受争论,而争论的关键点在于大学生是否具备处理学业与恋爱关系的能力。从某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他们赞成大学阶段应以学习为主,但同时也认为在保证学业成绩的基础上可以追求爱情。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一旦陷入爱情就会迷失方向,热衷爱情,冷漠周围,感情占据大部分的大学生活,厌学、旷课、迟到逐渐成为常态,最终耽误自己的美好前程。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失恋而无法自拔,整日惶惶不安,严重影响个人的心理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3、网络虚拟交友,热衷“速食恋爱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交友方式不再局限于参加活动或是经人介绍,形式多样的交友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结交朋友的便利渠道,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可以帮助大学生隐藏自己的缺点,更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很多大学生热衷于网络虚拟交友,加快了大学生之间的交友速度。很多大学生对待恋爱不再抱有严肃和认真的态度,缺乏最起码的道德和责任心,甚至出现了一批怀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欺骗大学生的感情,哄骗钱财。

  4、性观念开放,但性保护意识淡薄。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大学生受西方思潮以及网络普及化的影响,性观念的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大多数学生对婚前同居,婚前性行为持有更加开放和宽容的态度,甚至少数同学为了满足玩乐的目的,借以性自由的口号导致性行为的发生,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而且耽误了学习。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性保护意识比较薄弱,不具有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观。

  三、利用“恋爱保险”的认知教育功能引导大学生的恋爱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人际关系构建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恋爱现象普遍存在,无处回避,也无需回避。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断乳”阶段,在这一阶段自然会有一些不成熟的表现,比如,好奇,跟风,情绪容易冲动,迷茫,困惑,不知所措等。学校和家长需要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但在引导过程中要注意创新力和吸引力,以更有效的方式完成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恋爱保险”作为一份迎合大学生心理的保险险种,引起了大学生的浓厚兴趣,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恋爱教育,可以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价值观。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围绕“恋爱保险”开展小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探讨学习关于“恋爱保险”的相关内容,以此激发同关注热情学们的。

  2、引导同学们阐述对“恋爱保险”的认知,并解答同学们关于“恋爱保险”的一些疑问。在保证同学们完全理解“恋爱保险”的基础上,调查同学们对“恋爱保险”购买需求。

  3、开展“大学生是否愿意购买恋爱保险”的主题辩论会。

  4、针对最终的结果进行总结,在次基础上深入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教育,引起共鸣。

  四、当代大学生恋爱教育方式的创新

  1、利用网络优势,变静态学习为动态学习。当代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介来知晓和接收信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可以改变传统文字教育方式枯燥、乏味的缺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搜集有关恋爱的相关新闻让同学主观感知事情的发展,深入体会,在此过程中进行教育和引导。此外,还可以开展校园恋爱论坛,给学生提供爱情探讨和抒发情绪的`的平台,对于学校的模范情侣事迹进行宣传。

  2、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高校恋爱现状和问题的调查。虽然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主要来自课堂上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但是如果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掌握,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至此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感触、更深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内外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交往价值观。

  3、注重恋爱教育的时效性,体现恋爱教育观的性别差异。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感情非常敏感、自我意识强,疏导过程稍微生硬偏颇,或是疏导不及时都可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而掌握好疏导工作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大学生恋爱动机的不同,在疏导教育时应因人制宜。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关助性别对恋爱观影响。某项调查显示,由于大学生的性别不同,在择偶观念、择偶标准、恋爱动机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恋爱观教育中,不能一概而论,要体现性别差异,对男女生的恋爱观分别进行分析和引导。

  4、为学生开展多门增加大学生魅力值的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审美观,恋爱价值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学、文学、经济学、人体生理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的选修课程。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普及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爱情美的意识、道德和行为,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审美观,恋爱价值观。

  6、外围保护,净化周围环境文化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租房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许多处在热恋期的学生情侣都会趋向于选择租房同居生活,而他们获取租房信息的来源渠道主要是通过广告宣传。为有效的降低合租现象应从源头控制,进行外围保护,净化周围环境文化,同时我们还应跟上时代发展,更新大学的服务观念,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提高学生对宿舍生活的满意度。

  7、可以对学校的模范情侣事迹进行宣传,或者开展小型高校学生情侣分享会。通过身边真实故事分享,引起学生的更多共鸣,在潜移默化当中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恋爱观。

  参考文献

  [1]谢宛霏、张均斌.“恋爱保险”是噱头还是需求.中国青年报.2017-02-16(1).

  [2]史英超.恋爱保险浅析.现代经济信息.2017,38(21).

  [3]王倩倩.社会转型视野中的大学生恋爱观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14.

  [4]叶雨婷、窦红飞.大学生租房热:住在宿舍之外.中国青年报.2018-02-26(9).

  [5]邵昌玉、胡珍.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现状及对策研究.教育与教学究.2017,27(5).

  大学恋爱观论文 篇3

  摘要:

  当下大学生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俨然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常态,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恋爱已经成为自己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大学生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因情感问题而发生的自杀甚至伤害他人的恶性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用经济学尤其是微观经济学对大学生恋爱进行精确和系统地分析很有必要。从机会成本角度来看,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经济的代价,机会成本较高。用均衡理论进行分析,大学生在制定自己的择偶标准时往往把握不好需要与供给的关系,不能客观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追求对象。用信息经济学来分析,大学生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对象时往往盲目冲动,不能全面理性地看待追求对象,恋爱后会由于获得信息不完整、不对称而导致各种问题发生。

  关键词:

  大学生恋爱;微观经济学;机会成本;均衡理论;信息经济学

  一、机会成本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买方,我们力求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自己最理想的商品;作为卖方,我们则希望用最高的价格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因此,不论是作为买方还是作为卖方,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用最小的代价实现自身最大的利益,这就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现在,大学生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俨然成为大学校园的一种常态,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恋爱已经成为自己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说明通过恋爱不仅满足了他们的一定需求而且还实现了他们一定的自身利益。常言道“有得必有失”,大学生应该用微观经济学来分析问题这种现象背后的机会成本,从而对大学恋爱形成一个理性而全面的认识。

  1、大学生恋爱对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的过程中,双方会因约会或是思念对方而分摊原本放在学习上的时间与精力,很可能会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业。大学生的本职还是学习。虽然大学期间不再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学习成绩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但是,当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份理想的工作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这就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继续充电,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大学生还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多学科书籍,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真正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大学生刻苦努力地学习。恋爱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情感娱乐生活,很可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酿成荒废学业、拿不到大学学位证书的悲剧。因此,大学生恋爱的机会成本还是很高的,这也是很多家长不支持子女在大学期间恋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在校期间恋爱会降低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可能性。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会把大量时间用来享受二人世界,降低了与其他同学交往的可能性,导致自己的社交圈不断缩小。在现实生活中,男生随着年龄增长、事业稳定越发成熟有魅力,所选择的对象范围变大,机会成本也越低。而女生随着年龄的衰老,能够选择的对象范围减小,机会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男生和女生要理性分析各自的机会成本。

  二、均衡理论分析

  根据均衡理论,均衡是供给与需求恰好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找到一个长相好、学历高、家境优越的理想伴侣;但是,现实往往是你倾向较好的长相,那你就会放宽你对学历和家境的要求,因为你的选择必然受到你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果一个人的要求始终高于自身条件,那么就始终无法达到均衡,结果往往是找不到自己理想中的完美伴侣,或是找到了却因许多现实问题而未能有果。因此,在选择对象时,大学生不能只把目光聚焦在高富帅或白富美身上,要结合自身的现实条件,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想伴侣。

  三、信息经济学分析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并不是为危言耸听,很多人婚前婚后完全是两个人,恋爱也一样。一个人在追求阶段总是尽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想方设法遮盖自身缺点,因此这导致双方都处于非对称的信息环境中。类比“囚徒困境”,我们可称其为“恋爱困境”。所谓“恋爱困境”就是指恋爱后双方会发现对方并没有恋爱之前或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优秀,最终往往不欢而散。因此,在确立恋爱关系前,大学生一定要对对方进行长时间观察、全面了解,不能只听信他说的话,要观察他对别人做出的行为,还要多听听他身边的人对他的评价,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类似“囚徒”们的悲剧,害人害己。

  大学生在恋爱时一定要制定理性的恋爱策略——在尽量不影响自己学业与其它社交的情况下,在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人谈一场适合自己的最佳恋爱。

  参考文献:

  [1]赖芳,季辉.大学生恋爱与婚姻[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1.

  [2]胡杨.感情经济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吕惠明.婚姻中的经济学[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13.

  [4]程晓玲,李颜.恋爱、婚姻与职业:大学生心理学16讲[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大学恋爱观论文1000字】相关文章:

1.大学恋爱观论文

2.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模板

3.论大学生的恋爱观

4.大学恋爱观主题班会策划范例

5.大学生恋爱观的心得

6.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

7.大学生恋爱观调研报告范本

8.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