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7-04-22 16:51:03 社会学相关试题 我要投稿

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通论相当于导论,主要考察的是社会学的基础名词和理论简单运用。以下是由阳光网小编整理关于社会学通论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每小题的括号内)

  1、将西方社会学第一个引入中国的是 ( B )

  A、谭嗣同 B、严复 C、孙本文 D、费孝通

  2、孔德在他的那本书中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新名词:( A )

  A、《实证主义哲学》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研究》 D、《社会静力学》

  3、下列著作那一个不是属于迪尔凯姆的:( C )

  A、《社会分工论》 B、《自杀论》 C、《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 D、《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4、谁提出了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想类型”和“价值中立”的主张:( D )

  A、帕森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马克思·韦伯

  5、谁提出了人类成长八阶段理论( D )

  A、弗洛伊德 B、库利 C、米德 D、艾利克森

  6、基本社会化指的是以下哪个阶段的社会化:( B )

  A、婴幼儿的社会化 B、婴儿时期至青年时期的社会化

  C、成年人的社会化 D、老年人的社会化

  7、从文化的相对差异性来看,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称为( B )。

  A、物质文化 B、主文化

  C、精神文化 D、亚文化

  8、提出社会互动的常人方法论的是:( D )

  A、霍曼斯 B、托马斯 C、戈夫曼 D、加芬克尔

  9通过个人后天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称为:( A  )

  A、自致角色 B、先赋角色  C、规定角色   D、理想角色

  10、中国文化中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指的是;( C  )

  A、角色混淆   B、角色失败   C、角色冲突   D、角色紧张

  11、初级群体的概念最先是谁提出来的:( D )

  A、勒温 B、萨姆纳 C、齐美尔 D、库利

  12、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朝着哪种家庭结构发展:( A )

  A、核心家庭 B、单亲家庭 C、扩展家庭 D、空巢家庭

  13、科层制建立的基础是( C )

  A、魅力型统治 B、传统型统治

  C、法理型统治 D、世袭制统治

  14、马克思的阶级划分理论将( B )作为阶级划分的依据。

  A、 权力、财富和声望

  B、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的多少识

  C、 组织资源

  D、 利益

  15、古代贵族中公、候、伯、子、男爵位的划分,属于历史上的那种分层制度:( C )

  A、身份制度 B、种姓制度 C、等级制度 D、世袭制度

  16、传统社会的分层结构模型是哪种:( B )

  A、洋葱头型 B、金字塔型 C、橄榄型 D、梨型

  17、农村地区占支配地位的社会关系是:( D )

  A、地域关系 B、业缘关系 C、趣缘关系 D、血缘关系

  18、在社会学历史上,社区研究的两种典型类型是:( A  )

  A、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B、自然社区和法定社区

  C、经济型社区和文化型社区   D、中型社区和微型社区

  19、美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芝加哥学派的( B )对世界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A、社会组织研究 B、城市社区研究

  C、社会结构研究 D、社会体制研究

  20、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 )

  A、工业化 B、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

  C、城乡差别 D、城市的中心作用

  21、在现代社会,最权威、最严厉、最有效、最普遍的社会控制手段是( D )

  A、宗教  B、道德   C、习俗   D、法律

  22、按照联合国的标准,老龄化社会指的是 :( D )

  A、5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

  B、60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5%

  C、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3%

  D、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

  23、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导致的事业叫做 ( B )

  A、季节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正常性失业 D、技术性失业

  24、收入不足以维持人的最基本生存需要的状态的指的是 :( A )

  A、绝对贫困 B、相对贫困 C、个体贫困 D、群体贫困

  25、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属于社会中的( C )

  A、正式制度 B、政治制度 C、非正式制度 D、宗教制度

  26、运用惩罚手段来制裁某些违规行为的控制是 ( B )

  A、非正式的控制 B、消极的控制 C、内在的控制 D、积极的控制

  27、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有信度就一定有效度

  B、有效度就有信度

  C、有信度就不一定有效度

  D、信度和效度可以一致

  28、一个人的体重实际为50公斤,在同一磅秤上反复测量都是60公斤,这说明:( A )

  A、测量工具和结果有信度,但无效度。

  B、测量工具和结果有效度,但无信度。

  C、测量工具和结果既有信度,又有效度。

  D、测量工具和结果既无信度,又无效度。

  28、先把总体单位按某一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再做各类中随机抽取样本单位,这种于抽样方法叫做 ( B ),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等距抽样

  29、调查者亲自加入到调查对象所处的社会群体之中,“成为”其一员,直接参与该群体的活动,同时保持着客观态度进行观察以获得资料的方法叫做 ( A )

  A、非参与观察 B、非参与观察

  C、 结构式观察 D、非机构式观察

  30、从社会变迁的速度和激烈程度的角度看,社会变迁可分为 (B )

  A、整体性社会变迁和局部社会变迁

  B、社会进化与社会革命

  C、社会进步与倒退

  D、自发的社会变迁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二、多选题(从备选的五个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填入每小题的括号内)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一般包括:(ABCD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归属或爱的需要 D、自尊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

  A、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B、学习谋生的手段

  C、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D、明确生活目标

  E、培养社会角色

  3、关于符号互动论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E)

  A、 人是符号的使用者

  B、符号是社会互动的中介

  C、互动时所遵循的规则是互动过程的产物

  D、互动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的修改对事物的意义

  E、角色借用(role taking)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

  4、下列群体,哪些是属于社会群体:(CDE)

  A、在春熙路步行街逛街的群体

  B、为了研究育龄妇女的生育观而进行统计分析育龄妇女群体

  C、住在一个四合院中的群体

  D、 牌桌上打牌的群体

  E、 在草地上野炊的一家大小

  5、当前我国家庭的变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DE)

  A、家庭的离婚率增加

  B、婚恋中的功利成分增加

  C、家庭朝着扩展家庭发展

  D、家庭的隐私性增加

  E、家庭的消费功能增强

  6、下列的观点属于马克思–韦伯的有:(ACDE )

  A、提出“价值中立”与理想类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

  B、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其撰写的《自杀论》是一项经典的社会学实证研究范例。

  C、科层制

  D、提出社会分层标准的三个维度:权力、财富、声望

  E、提出权威就其形成而言,可分为: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

  7、社区的构成包括:(ABCDE)

  A、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人群

  B、共同的社会生活

  C、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D、一定的地域界限

  E、社区文化

  8、中国人口问题的成因主要是(BCD)

  A、妇女的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B、我国历来的农耕文化鼓励生育,多子多孙多福

  C、 一段时期内政府政策失当,没有采取控制人口的措施,反而鼓励生育

  D、 人口惯性

  E、农业人口过多

  9、刑法这一社会控制方式属于( ACD )

  A、正式控制 B、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消极性控制

  E、法律控制

  10、关于设计问卷的注意事项,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E)

  A、选项之间要有互斥性

  B、一事一问,避免双重含义

  C、提问的语句要简短易懂,一目了然

  D、提问不应带有倾向性,否则容易造成误导

  E、不要直接提敏感问题

  11、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

  A、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B、确定的目标 C、规范性的章程

  D、权威的领导体系 E、物质基础

  12、按流动主体的特征划分,社会流动可以分为:(BC)

  A、垂直流动 B、群体流动 C、个人流动 D、水平流动 E、代际流动

  13、城市化的四种动力主要包括:(ABCD)

  A、工业化 B、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C、城乡差别

  D、城市的中心作用 E、全球化

  14、社会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包括:(BCDE)

  A、人口资源 B、价值系统 C、规则体系 D、组织系统 E、设施系统

  15、社会调查的四种基本方式包括:(ABCD)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个案调查 E、民意调查

  三、判断分析题

  1、“活到老学到老”指的是人的再社会化。

  判断:错误

  说明:

  1) 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2) “活到老学到老”指的是继续社会化。

  3) 继续社会化是人们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适应社会角色变化的过程。

  2、只要是人群的聚集就是社会群体。

  判断:错误

  说明:

  1) 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 社会群体须具有如下特征:

  l 直接而持久的关系(频繁互动)

  l 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l 有一定群体边界

  l 共同的期待和规范

  3、同性恋家庭也是一种越轨行为。

  判断:正确

  说明:

  1) 越轨行为指个人或群体违反既定规范的、出格的行为,也称为偏差行为。

  2) 越轨行为的判定,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一样的判定。

  3) 就大多数的文化来讲,家庭是有男女结合组成,而把同性恋家庭视为一种违背规范的,出格的行为。

  四、简答题

  1、试述阶级与阶层概念的差异?

  答案

  1) 卡尔·马克思——阶级

  2) 阶级:就是依据社会资源的不同占有状况及其相互关系所组成的社会集团

  3) 阶级的划分标准:生产资料占有形式(财富)

  4) 阶级之间是相互对抗和冲突的

  5) 阶级内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层

  6) 马克思·韦伯——阶层

  7) 阶层:人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或类属的一种模式

  8) 分层标准:财富、权力、声望

  9) 阶层之间可以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协作

  10) 阶层分析是认识社会的基本视角

  2、试述家庭的功能及变迁

  答案

  1) 家庭的生物功能,性满足和生育功能,现代社会婚外的性和生育现象越来越多,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也松懈,导致这个功能的弱化。

  2) 家庭的经济功能。传统社会,家庭就是一个经济生产单位,而现代社会的家庭,更多的是一个消费单位,而不是生产单位。

  3) 家庭的赡养功能。传统社会,家庭是主要的养老模式,而现代社会,养老逐渐由社会保障等机构代替,家庭的赡养功能也开始弱化。

  4) 家庭的抚育功能。传统社会,子女的社会化主要在家庭进行,而现在孩子的抚育和教育基本上交给了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社会机构代替。

  5) 家庭的休息、满足和情感陪伴功能。家庭能够给其成员带来情感的满足和休息,但是现代社会交流的多元化,以及大众媒体在家庭占据的主要位置,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家庭的情感陪伴功能。

  3、试对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进行分析:

  答案

  1) 社会结构的性质。这表现在社会是一个开放性还是一个封闭性的社会,越是开放性的社会,就越是有利于社会流动。

  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程度。经济越是不发达的地方,人们的流动限制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不利于社会流动,而同时,社会流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3) 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教育基本上是一个人实现社会向上流动最为主要的途径,因此,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促进社会流动。

  4) 家庭背景。父辈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地位会直接影响子代的社会地位的获得。

  5) 社会网络资源。一个人的社会网络资源,将跟他们带来更多的信息和帮助,在社会流动中起到明显的作用。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联系你所学习的社会学知识及实际进行分析论述:

  以下材料来自于一位母亲的叙述:

  2007年,女儿考上省内一所大学,比我们和她自己预期的差很远,但是,女儿对我们的要求却并不低——

  首先要求买手机,想到便于联系,我们就花1400元给她买了一部带摄像和MP3的滑盖手机。接着她又要求打8000元钱到她所在的学校发的银联卡上,我们问:学费不到7000元,为什么要8000元?女儿说多出的钱是9月份的生活费,到校后还想换一副眼镜。可第二天她又软磨硬泡,要在本市换眼镜,我们又给了她300元。最后,她要求每月生活费不少于600元。

  我们在一个县级市,属工薪阶层,年家庭收入约24000元,还要扣除医保和住房公积金、承担集资建房,还要赡养一个没有退休金的老妈。我们陈述了上述理由,觉得每月400元尚很吃力。她仍坚持600元。最后商定每月600元吃穿用包干,学费另给。

  临近开学,借了一辆车,把女儿和行李送到学校,并给她买齐了一切生活用具。临分别,她的银行卡上有生活费1065元。分别时,她叮嘱每月到武汉看她一次,准备好第二学年给她买电脑。

  临近中秋节,我专程去武汉看她,到学校时刚好中午,我打算和她一起在学校食堂吃午饭,考察一下她平时的伙食。她反对,说:“天天都在学校吃,既然你来了,当然要出去享受享受。”她换下军训装,着上时装,拉着我出了校门。午餐吃麦当劳,花去几十元,肚子没吃饱。接着逛商场,到中山公园坐惊心动魄的过山车,又到武汉广场顶层吃异域小吃。途中遇到一个亲戚,给她200元,以表祝贺。我又教她回家和返校的乘车路线,才在车站分手,她返校,我回家。至此她9月份可支配的生活费用达1265元。此后,她以种种理由每月向我们要钱600至1000元不等。

  春节期间,她要求返校时买电脑。她要买笔记本电脑,说既可上图书馆用,又可在公寓用,夏天还可在蚊帐里头用。我主张买台式机,理由是:1、我们支付能力有限;2、笔记本电脑容易被盗;3、笔记本电脑性价比低;4、笔记本电脑维护成本高。好说歹说,她才同意买台式机,但要求品牌机,而且必需是液晶显示器。各让一步,达成妥协,预算为6000元。

  正月十六,我送她带着两只旅行箱加一袋她喜欢吃的喝的用的,以及为她准备好的网线排插工具返校。9时30分到达武汉吃早点,10时30分到达她学校寝室,放下东西就出发,辗转去武昌电脑城附近,以5800元买得一款标价5999元T160AMD,17英寸液晶显示器电脑。剩下200元,由她买附件用。趁销售员安装操作系统的时间,我们去南极电脑城买附件。她看上一款耳机,砍价,别人不卖。我说买两副,卖主让了10元,花了50元。来到街市,她问:“你买耳机,为什么要我付钱?”我的心咯噔一下,不是滋味。我接着问:“剩下200元是你的吗?”她说:“是我的。”我说:“你既然说送给我,我还是会付钱给你。今后说话得讲究方法!”我掏出25元给了她。

  返回那店,系统已安装好。我搬上主机,她提着显示器,回到她的寝室,时间是13时30分,肚子饿得咕咕叫,口干舌燥,喉咙冒烟,想着当日要赶回家,就忍着,拿出材料和工具,开始走网线,连接电脑。约14时30分,胃开始疼(我有胃病),我开口说:“你拿出带来的饼干,喂给我吃,我边吃边做。”她这才拿出带来的饼干喂给我吃,她自己也吃起来。走好网线,连接好电脑,我又开始安装工具软件。口干得实在受不了,我要女儿开一瓶酸奶给我喝,她犹豫了一下,说:“我找一下,看有开水吗。”她找了一圈,没找着,却找来一罐汽水,我心情复杂地和她共饮了那罐汽水,17时10分,我弄好了我力所能及的,准备回家,她提醒我,还没有给生活费。我给她2月份17天生活费400元,生日礼金200元,然后走出她的寝室,钱包里只剩下212元。回家的路费是40元,余下的162元是我们2月份17天的生活费。而与此同时,女儿至少有770元生活费。

  我没有时间吃晚饭,汉口到我市的最后一趟班车是18时30分,只得空腹赶路。当我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时已是20点45分。

  我的心很冷!

  分析说明

  1、 上述材料一方面说明现代社会青少年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是人的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广泛接触社会而面临众多挑战和选择的时期,这个时期容易碰到以下问题:

  1) 心理上的断乳。心理上的断乳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时候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2) 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青少年时期正式他们形成自己对于社会价值判断形成其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面对诸多的价值观,很难进行选择,就会以物质利益为取向,盲目攀比。

  3)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青少年是富于理想的人生阶段,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对社会的认识不清,缺乏对于理想可及性的判断,就会随大流,而忽视对自己实际的考虑。

  4) 社会的迅速变迁。我们的社会变迁的速度非常迅速,难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而且中国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是物质快于精神的发展,经济快于文化的发展,这就形成了青少年的在价值判断中的物资取向。

  2、 另一方面说明家庭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对其成员的纽带联系的松懈。

  1)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家庭承担着社会的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抚育功能,赡养功能,休息与精神满足功能,是一个人社会化,情感陪伴,教育的重要场所。

  2) 现代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家庭功能发生外移,替代或消失。抚育、赡养、经济功能都主要由社会机构来替代。

  3) 青少年较早开始离开家庭,进入到学校、同龄群体这样一些对他们成长影响很大的社会化机构中。学校偏重于文化知识的培养,而疏于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而且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较多的跟同龄群体在一起,积极在同龄群体中寻求认同,由此形成一种攀比。

  4) 现代社会大众媒体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机构,现代社会大众媒体在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家庭成员的情感交流,道德教育很大部分开始由大众媒体代替,导致家庭成员的情感纽带联系弱化,以大众媒体的物质化为导向。

  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表中)

  1、1838年,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的( )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A、第一卷 B、第二卷 C、第三卷 D、第四卷

  2、( )将欧洲社会学理论引入美国,建立了结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对美国和世界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

  A、萨姆纳 B、帕克 C、帕森斯 D、米德 3、1902年,( )翻译了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是第一本整本引进的外国社会学著作。

  A、严复 B、章太炎 C、谭嗣同 D、吴文藻

  4、斯宾塞以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为主要依据将社会分为( )。 A、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 B、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C、自然社会与农业社会 D、农业社会与网络社会 5、社会唯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马克斯·韦伯 B、迪尔凯姆 C、孔德 D、斯宾塞

  6、在文化结构中,最小而且有意义的单位是( )。 A、文化观念 B、文化元素 C、文化丛 D、文化模式

  7、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危机的状况,这是一种( )。 A、代沟 B、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C、社会性断乳 D、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8、( )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A、集体行为 B、社会互动 C、社会合作 D、社会竞争 9、拟剧论的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 )。

  A、贝尔 B、赖斯比特 C、戈夫曼 D、卡斯特

  10、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 )。 A、角色混淆 B、角色紧张 C、角色冲突 D、角色失败

  11、以直系亲属为主的几代同堂,并且是由核心家庭纵向扩大而非横向扩大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单亲家庭 12、社会流动的三种模式中,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

  A、开放式流动 B、结构性流动 C、封闭式流动 D、混合式流动

  13、从社会分化的基础来看,由于年龄的差异所造成的社会分化是一种( )。 A、基于自然因素的分化 B、基于社会因素的分化 C、水平分化 D、垂直分化 14、“社区”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 )最先使用的。 A、马克斯·韦伯 B、滕尼斯 C、达伦多夫 D、哈贝马斯

  15、“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是我国社会学家( )首先提出来的,旨在描述基于血缘关系之亲疏而形成的,人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关系有差别的现象。 A、陆学艺 B、费孝通 C、郑杭生 D、雷洁琼 16、城市化的动力不包括( )。 A、农村的中心作用 B、工业化 C、城乡差别 D、社会管理机构的膨胀及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17、社会制度的中观层次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层次,这一层次不包括( )。

  A、经济制度 B、家庭制度 C、工作单位的聘任制度 D、宗教制度

  18、派生的社会制度是在本原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分化、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制度,它是某一特定领域中的制度,具体地讲,它不包括( )。

  A、政治制度 B、教育制度 C、宗教制度 D、经济制度

  19、( )指食物支出额与全部生活消费支出额的比率。

  A、 贝塔系数 B、基尼系数 C、 恩格尔系数 D、相关系数

  20、有一个人的身高实际为175厘米,经同一测高仪器反复测量都是176公分,这说明( )。

  A、测量工具和结果有信度,但无效度 B、测量工具和结果有效度,但无信度 C、测量工具和结果既有信度,又有效度 D、测量工具和结果既无信度,又无效度

  二、多选题(从备选的五个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表中。错选、多选、少选或末选均不得分)

  1、下列著作中,属于斯宾塞的著作有( )。

  A、《实证哲学教程》 B、《自杀论》 C、《社会学原理》 D、《社会学研究》 E、《社会静力学》 2、社会学创立以来,主要的不同意见有( )。 A、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的科学。

  B、社会学是研究个人及其社会行为的科学。 C、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群体或群体生活的科学。

  D、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组织或社会制度的科学。 E、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3、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分别是( )。

  A、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B、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 C、社会变迁 D、社会建设 E、社会管理 4、下列关于社会初级群体的表述中,正确的包括( )。

  A、初级社会群体是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B、家庭是社会初级群体的典型。

  C、非正式控制是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之一。 D、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中包括邻居。 E、朋友圈子不属于初级社会群体。

  5、社会角色的特点主要有哪四个方面( )。

  A、普遍性 B、具体性 C、自致性 D、复杂性 E、表现性 6、按照社区的功能分类,社区主要包括( )。

  A、经济型社区 B、行政型社区 C、文化型社区 D、宗教型社区 E、法定社区 7、按城市规模划分,城市可以分为( )。

  A、特大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小城市 E、城镇

  8、按越轨行为对社会行为规范的破坏类型和程度分类,越轨行为主要有( )。 A、不从俗行为 B、不道德行为 C、违纪行为 D、违法行为 E、犯罪行为 9、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有( )。 A、人格系统 B、价值系统 C、规则体系 D、组织系统 E、设施系统 10、调查研究的技术包括( )

  A、调查研究的组织技术 B、社会测量技术 C、资料收集技术 D、资料整理技术 E、资料分析技术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对每小题作出“正确”或“错误”的判断,无论判断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必须详细说明理由)

  1、社会学就是关系学。

  2、物质文化比精神文化重要。

  3、社会性断乳的根本原因是代沟。

  4、只要拥有体面的财富就算是新中间阶级。

  5、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就是职业。

  四、材料题

  1、阅读以下材料,运用社会角色与社会问题的.相关知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谈谈您对材料中人物及其事迹的认识。

  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纪实

  徐本禹出生在山东聊城郑家镇前景屯村一个贫寒农家。1999年初秋,他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走进梦寐以求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园。事实上,徐本禹在大学期间究竟帮助过多少人,连最了解他的老师和同学都说不清。辅导员陈曙说:“他还为别人献过血,捐过骨髓,他做的过好事,我们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

  2003年7月16日,徐本禹带着社会各界捐赠的3000册图书和几大箱衣服登上列车,去实践他阳光下的诺言。随行的还有7名大学生。临行前,徐本禹从自己刚获得的6000元国家奖学金中拿出2400元交给辅导员崔蜜蜜老师,请她给自己一直资助的湖北沙市孤儿许星星每月寄100元作为生活费。

  2003年7月17日,徐本禹一行抵达贵阳。在武汉和贵阳两地新闻媒体的帮助下,他们顺利达到了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很快,这群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者发现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严酷得多。这里不仅物质条件十分艰苦,而且是一个没有电,不通车,不通电话和邮路,寄封信也要跋涉18公里崎岖山路的信息孤岛;一日三餐一成不变的包谷渣和酸菜汤,缺油少盐,难以下咽,不时还有苍蝇掉进碗里;成堆的跳蚤和臭虫不停往身上爬,咬得人浑身疙瘩,无法入睡??

  伙伴们一个接一个病倒了,继而一个接一个离去了。到8月1日,徐本禹发现,大山里就只剩下自己一个外乡人了。曾因为志愿者的到来飞扬着歌声笑语的山寨,现在又因为他们的离去变得寂静。

  文化差异造成的心理隔膜和话语障碍使徐本禹难以融入当地的环境。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无助的蚕蛹,被孤独和寂寞紧紧包裹着。对从小吃惯了苦的徐本禹来讲,艰苦的生活并非不能忍受,而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才真正令他痛苦万分。没有人交流,没有人倾诉,每当夜深

  人静之时,他就拿出山外的来信和贴着亲人、同学照片的相册,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看,常常不知不觉流下眼泪。

  支教工作也远比他预计的困难。岩洞里的教室非常昏暗,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学生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在岩洞中共鸣,显得十分嘈杂。他每周要上6天课,每天上课时间8个小时。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体育、音乐等。学生基础极差,对外部世界全然无知,写一篇200多字的作文有几十个错别字是很普遍的现象。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差,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讲了一二十遍他们还是不懂。

  更让他焦心的是那些旷课和辍学的孩子。贫困使乡村小学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极不稳定,孩子们随时可能辍学。每到课余或周末,他就要挨家挨户动员那些旷课和辍学的孩子回到课堂上去。??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岩洞中的小学因徐本禹的到来开始迅速发生变化。孩子们可以听懂普通话了,甚至可以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与人交流了。来上学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原来只有140人,现在超过了250人。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作文的篇幅长了,语句顺了,错别字也少了很多。数学参加全县统考,最高分原来只有83分,现在提高到99、5分。更让他开心的是孩子们有了越来越强烈的求知渴望,只要他走上讲台,一双双清澈透亮的眼睛就一眨不眨地望着他。

  2005年1月16日晚:徐本禹来到中央电视台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全场掌声雷动,泪光闪闪。颁奖词这样写道:“在熙熙攘攘的城市里,他离开了;在贫穷的小山村,他到来了。他放弃了读研的机会,只为兑现一个对山区孩子的承诺,只为大山里那份深切的渴望。在大山深处,他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也许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的眼睛充满阳光,爱被期待着。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他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他点燃的火把,刺痛着我们的眼睛。我们为他的平凡而感动,为他的质朴而震撼。徐本禹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青年人的希望,中国的希望。”

  一位青年问题研究专家说:“徐本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感动中国的根本原因就是:穷且益坚,自强不息;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回报社会,勇担责任。”

  2、阅读以下背景材料,运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相关知识,设计一项关于“丁克家庭”的调查方案。

  调查方案的内容要求:论证选题,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对象、调查方式和方法,如何做好调查的组织准备工作,如何搜集调查资料,如何整理和分析调查资料。

  丁克一族

  丁克(DINK)是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即双收入无子女的意思。丁克族:固守双收入、无子女的丁克家庭模式的都市人群,他们大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生。丁克族标志,比较好的学历背景;消费能力强,不用存钱给儿女;很少用厨房,不和柴米油盐打交道;经常外出度假;收入高于平均水平。

  白丁:曾经把丁克当做是一种目标,宣称自己决心要丁克的人,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主

  动放弃了丁克的计划。这种人通常被称为伪丁克,或者是“白丁”,意思就是“白白地丁克了一回”。

  受现代思潮影响,近年里,有不少青年夫妇,双双有良好的事业与收入,婚后却不要孩子,被称为“丁克一族”,“丁克”家庭的夫妇主张摆脱传统婚姻中传宗接代的观念,倾向于过有质量的、自由自在的两人世界生活。据调查,这种家庭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在中国逐渐增加,选择这种家庭模式的夫妇目前已经突破60万,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等大城市,而在北京育龄男女中约有10%选择不要小孩??为此,我们不得不问:决定那个可爱的小生命是否来到世界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当生命的意义要由理智衡量时,我们到底需要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解释?

  选择丁克家庭七大理由:夫妻双方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要做“新新人类”的代表,他们有全新的婚恋观、家庭观、生育观,所以拒绝“第三者”(孩子)插足;不让自己和孩子太累,认为自己势必会为子女成长费尽心血,所以还不如不生育;对家庭生活没有信心,在自己对生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不要孩子;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还不够稳定,希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让孩子出生后有好的生活;把家庭幸福的条件放宽,认为没有儿女承欢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充实;相信社会保障功能的进步,这些家庭认为“防老”未必非得“养儿”,家庭的保障功能逐步由社会来承担。

  丁克家庭利弊众说不一。家庭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丁克家庭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家庭功能观念有所转变。不过,人们在接受的同时还是有一些疑问。有人认为不生育有悖于人类正常繁衍的自然规律,“不育文化”的无限扩展,对人类正常的繁殖生息是不利的。也有医学界人士提出,女性在其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生育过程,就能提高免疫力,不生育不利于身体健康。

  参考答案

  题表中。错选、多选、少选或末选均不得分)

  是“错误”都必须详细说明理由)

  1、错误。社会学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

  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系之学。

  2、错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的比较要视情况而论。

  3、错误。社会性断乳的根本原因是脱离原有环境后因经验不足产生的不适应,而代沟是代际差异。

  4、错误。新中间阶级不仅要拥有体面的财富还要有其他条件。 5、错误。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是声望。 四、材料题(字数要求:每小题字数不低于500字)

  1、(1)可以灵活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知识,但应包含社会角色论述。 (2)学生对教育贫困问题的认识,可以根据回答内容灵活给分。 2、(1)调查方案完整、合理。

  (2)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灵活给分。


【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一)

2.社会学通论试题及答案(二)

3.社会学通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4.乡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5.《发展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6.乡村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7.乡村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8.乡村社会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