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07-27 12:32:27 设计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设计方案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计方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设计方案8篇

设计方案 篇1

  1 前言

  但是,电子商务的发展除了受到这些社会信息化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的影响,这就是物流配送问题。电子商务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其中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三者都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完成,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物流(指有形商品),是实物的传递,不能通过信息网络完成,必须通过传统方式把商品交到购物者手中。因此,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的内涵,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电子商务中物流配送=网上信息传递+网上交易+网上结算+端对端的配送服务。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一体化的产物,物流配送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制约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2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物流配送缺少规模效应,高成本,浪费资源

  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数量不少,但真正实力超群、竞争力强的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业务量低,无法达到经济配送规模。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国际贸易上的平均运输成本已大大降至2%左右。如果消费者需要购买的是普通的小商品,配送成本的问题就更显突出。

  2.2 配套的基础设施落后

  物流设施装备普遍较差,信息网络也不尽如人意,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很合理,主要运输通道供需矛盾突出,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物流企业的分布过于分散,使得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缺乏有效的相互衔接,难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物流发展的迂回,使其远远落后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2.3 物流配送效率低

  我国多数物流企业是在传统体制下物资流通企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物流服务内容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同时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建设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配送的低效率,现代物流的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物流环节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导致了物流无效作业环节的增加,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增加,从而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和效益。

  2.4 物流配送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对物流过程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如配送中心的选址、货物组配方案、运输最佳路线、最优库存控制等,还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适应具体操作的信息系统的开发滞后,整个物流过程的技术支持比较落后。

  2.5 配送体系缺少规模化

  我国大多数的网上企业,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全国性货物配送企业,单件商品的长途运输或者邮递的巨大成本以及时间上的延迟,足以使消费者望而却步。在关于电子商务的诸多讨论中都对此采取回避态度,但在实际运行中这个问题却是致命性的。

  3 我国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配送方案设计

  基于目前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我国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配送方案,其基本构想是:首先,在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北京设立一个一级物流配送中心。该中心装备一台大型计算机主机,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广域网,负责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物流配送信息,并向全国所有物流企业和非物流企业以及所有物流配送服务需求者发布信息。此外,还要协调其下一级配送中心的配送业务。其次,在各省会城市或中央直属城市建立二级配送中心,各中心也安装一台计算机主机,与一级物流配送中心相连接,接受来自上级的委托任务,并负责加工处理和发布本区域内的配送信息,并在实体配送企业之间调节业务余缺。再次,在各地方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设立三级物流配送中心,与二级配送中心相连接,完成来自上级的委托任务。最后,在各大城市、县、乡按人口分别建立配送点,与相应区域配送中心相连接,完成来自上级的委托任务,并负责端对端的配送服务。各级物流配送中心都建立数据库,存放所辖范围内所有配送企业的全部信息。通过在全国设立三级物流配送中心,就可以掌握全国所有实体物流企业,物流配送网络见图1。在这种物流配送模式下,假设有一位物流服务需求者,在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情况下,不知道把配送服务委托给哪家配送公司才能为自己提供低成本、高效率、优质量的配送服务时,他就会与同一级或上一级的物流配送中心取得联系。配送中心根据需求者提出的要求(包括商品信息如货源、质量、新鲜度、时间性、配送质量等)在数据库中寻找能满足需求方要求的最佳配送代理方,当物流配送中心在自己的数据库中找不到最优代理商时,就会与上一级或下一级的虚拟配送中心取得联系,由它们去寻找最优代理商。

  4 实证分析

  假设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物流配送配套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物流设施装备比较先进,信息网络能充分满足需求,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比较先进,有比较完善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物流网点布局合理,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相互衔接。在这种理想的环境下,电子商务企业在网上经营思路见图2。

  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思路是:①网上商店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一个“虚拟网站”,仅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人性化的“虚拟购物”平台;②它无须自建仓储系统或物流配送系统,借助于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企业,将实际商品以最短路径送货上门;③它响应消费者购物的过程是:确认消费者网上付款后,根据消费者所在地和网上购物订单,选择与消费者距离最近的配送点,通过网络通知它们及时送货上门。

  5 结束语

  本文设计的物流配送方案的优势体现在:

  ①网站无须自建仓储系统或物流配送系统,节约了大量的固定成本和管理运作成本,但物流配送却能更加快捷、低廉地完成。因为借助全国性的规模化的物流配送企业,再通过网站的精心策划管理,能使网站以最短的路径把网上订购商品及时、准确地送给消费者,甚至能在消费者购物当天送到,而且送货费用最低。

  ②网上商店经营的重点将把主要精力用在对“虚拟网站”的管理、维护和建设上,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

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使学生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2、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1米有多长?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

  4、估估从教室前黑板到后黑板大约是几米?黑板大约有几米?

  二、教学新课:

  1、导入:如果我们要测量元上小学到南京的公路有多长,你觉得用我们所学过的这些长度单位合适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比米大得多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2、引出“千米”。(课件出示例题图)指出:图上所画的是铁路和公路,计量路程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做公里。

  (板书:公里)

  有了长度单位千米,我们就可以说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1160千米,南京到上海的高速公路长274千米,教案《《认识千米》教案》。

  3、认识“千米”。实践思考:组织学生在校100米的跑道上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几个100米是1000米?大约要到哪里?

  组织讨论:几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怎么写?

  (板书:1千米=1000米)

  4、感知“1千米”。

  我们学校的跑道是多少米?几个这么长就是1千米?

  5、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了解了1千米大约有多长,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习。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1)看题、读题。说说1千米的长度。

  (2)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

  2、想想做做2。

  (1)看题,读题,说题意。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2)独立解答,米与千米之间你是怎么换算的?

  3、想想做做3。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每题该用什么长度比较合适?

  4、想想做做4。

  (1)你能说出4条河流的具体长度吗?你能比较它们的长短吗?

  (2)说出每一条河流有多少千米?

  5、想想做做5。

  (1)看题,读题,说题意。

  (2)学生独立做第1小题,集体交流。

  (3)第2、3小题中只知道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怎样估算南京到济南、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呢?学生讨论,汇报解决方法,汇报估计的结果。

  四、课堂作业:完成想想做做3、6

设计方案 篇3

  活动目标:

  1、用图形组合的方法来表现蚂蚁的外部特征。

  2、初步学习用水粉笔作画的技能及进一步加深对冷暖色的认识。

  3、通过用各种方式方式刷水粉颜料,体会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先对幼儿进行蚂蚁相关知识的丰富;红、黄、蓝、绿的水粉颜料每张桌子一份;水粉笔人手一支;铅画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画谜导入:

  今天我来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边在纸上画一个圆形,然后在圆形的后面接上一个小圆形,在小圆形的后面接上一个椭圆形,边介绍)在草地上有一个皮球在玩耍,后来有来了一只乒乓球,它在后面拉住皮球的衣服,开起了小火车。一个大蛋蛋看见了也很想和他们一起玩,于是它拉在乒乓球的后面,也和他们玩起了游戏。瞧!你们看,三样东西拼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小动物啊?

  二、讨论演示

  1、蚂蚁的头上还缺少什么?

  2、蚂蚁有几条腿?

  三、讲解示范

  (1)蚂蚁变出来了,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出示未涂背景的蚂蚁范画)在张老师的这张纸头上也住着一群蚂蚁,你们看见了吗?(没有或有)

  (2)到底有没有呢?我得请水粉宝宝来帮忙,(一一出示水粉颜料,要幼儿进行辨认),红色和黄色一般用来画什么东西?(太阳、火等),他们给我们暖洋洋感觉,所以我们叫他暖色!蓝色和绿色一般用来画什么?他们给我们一种冷冰冰的感觉,所以我们叫它冷色。

  (3)除了要请水粉宝宝帮忙,我们还要请出一样东西,(出示水粉笔)这个是什么?我们可以像拿蜡笔一样来拿水粉笔,但是要拿的稍微高一点,然后把他放到颜料碗里喝点水,然后放在小碗的边上添一添,这样可以防止颜料太多会滴下来。在画的时候可以从左往右涂,或可以从上到下涂或斜涂,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方便来来选择图法,张老师喜欢用斜图的方法,(教师单色示范)颜色和颜色之间要紧挨着,要把所有的白点点赶走,把整张纸都画满。

  (4)哇!蚂蚁变出来了,除了可以用一种颜色,还可以用两种颜色一起涂。涂的时候可以有规律的(如范画二),也可以没有规律的(如:范画三)。你们可以根据你的喜欢来选择方法。但是在画的'时候,一支水粉笔用一种颜料,用另外的颜料要用那个小碗里的水粉笔,要保持桌子和衣服的整洁。

  四、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1、提醒幼儿蜡笔要画的重一点,水粉笔要拿得高。

  2、保持桌面、衣服的清洁。

  3、水粉颜料要涂的均匀,要把整张纸涂满。

  评价:

  1、下面张老师要请你们讨论一下:你们桌子中谁的背景涂的最漂亮?为什么?(教师一张张桌子进行询问指导评价)

  2、这么漂亮的画,张老师全部打包买走了,谢谢小画家们!我们回教室去休息一下吧!

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二)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写出课题。提示“数”(sh()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方面表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了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二)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的内容,了解张衡在小时候是怎样爱好天文,喜欢研究的。

  (二)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的兴趣,所以他不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共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我们要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

  (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二)完成课后练习(2)。

  (三)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新词,能看拼音填词语,完成课后练习2。

  三、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________

  祖()________

  棵()________

  炬()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

  一()星星

  小()

  发()

  一()树苗

  ()国

  一()米

  一()小草

  ()合

  北()星

  一()珠子

  ()传

  烟()

  一()红豆

  ()先

  ()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撒在()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3)北斗星总是绕着()转。

  (四)听写字词。

  (五)作业。

  1.订正错字,各改三遍。

  2.把课上没做完的练习题做完。

设计方案 篇5

  ——街河市小学

  根据松滋市教体局“关于调整和启动松滋市中小学德育科研活动协作区和相关工作机制”的文件精神,为了促进和开展好德育课题实验研究活动,我校根据校情认真选题并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课题研究指导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以班级管理和少先队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研究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文明意识、耐挫能力和自主意识,塑造街河市小学少年的新形象。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树立一种意识: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以家庭、学校、社会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构建活动自主德育模式。

  2、突出三个特色:(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特色;(2)班级管理特色;(3)校内外活动特色。

  三、课题研究重点

  (1)进一步落实活动模式:自主设计——充分参与——心灵感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参与、心灵感悟。

  (2)创新活动形式,充实和完善德育自主模式。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较高水准的理论支撑实验研究的开展。

  1、加强实验方案和本期课题计划学习,明确实验要求和方法、研究方向和任务。全体老师要把课题开展和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和相关工作的开展互相促进。

  2、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课题研究中去,加强课题相关知识学习,写好读书笔记,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课题研究水平。通过学习,对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他育与自育、活动德育、学生自我体验等有更准确的把握,对德育课题研究有更透彻的理解。

  3、教师不断总结,在总结中查找不足,在总结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

  (二)加强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

  1.拟定实验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工作。树立创新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力争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学校德育实效、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和品牌的突破口。

  2、突出“一课”、“两会”、“一仪式”的主阵地地位。每周2节的思想品德课、每周1次的班会,半月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每天1次的晨会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应突出它的主阵地地位,认真组织,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准备甚至有创意。我们要在这个主阵地上使学生有兴趣、有收获。

  3、发挥“宣传栏”、“学习园地”的窗口作用。学校的“宣传栏”、班级的“学习园地”是学校和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对学

  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大渠道。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窗口”。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办好“宣传栏”、“学习园地”,让学生在“窗口”下,耳闻目染的受到教育。

  学校应该利用广播高举表扬的大旗,以正面教育为主,树正气压邪气;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既要使其成为师生展示才情的平台,又要使其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4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

  除品德课外,可以在其他课堂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比如:

  语文---热爱祖国,热爱党,爱护公物,明辩是非、善恶及道德品质教育;

  美术和音乐---参与文化艺术的传统弘扬,体现审美、享受成功的喜悦和鉴赏能力;

  英语---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体育---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畏困难、乐观开朗、磨砺意志、热爱集体的思想;

  5、校园文化坏境的创设。

  校园环境具有暗示性、渗透性等特点,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媒体。无论是校园的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它们与有声的教育相配合,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实效。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外文化和课堂文化为主要内容,通过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行为规范等进行行为修养培养。

  德育工作任重道远,自主德育研究还有非常广阔的天地等待我们去脚踏实地地探索,我们坚信,有合作、进取的精神为支柱,课题组全体成员一定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开拓自主德育研究的新天地!

设计方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页例1、例2及练习一的题目。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谈话。

  师:小朋友们,新年快到了,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游园活动,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参加?

  生:想!

  师:好!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参加游园活动,我们唱着歌出发,好吗?(唱新年快乐歌)

  2. 出示主情境图。

  师:我们来到了游园点,你们看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的在看木偶戏,有的在买面包,有的在……

  师:在游园点里有许多数学问题要我们去解决,你们想不想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问题。(出示课题:解决问题)

  二、主动探索,协作交流,领悟解法

  1. 出示情境图(例1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你从这幅图上看懂了什么?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走了6人。

  师:小朋友,你们看得真仔细,通过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

  :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

  生

  :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还剩多少人在看戏?

  对于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提出后很快就解答。

  生

  :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生

  :原来有22人在看戏,来了13人,又走了6人。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对说出(3)(4)两题的学生给予表扬。

  2. 解决问题。

  师:你们会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1)独立思考。

  (2)交流。

  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你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充分地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通过参与学生讨论了解情况。

  (3)汇报并说想法。

  生

  :我把原来有的22人和又来的13人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在看戏,再从35里减去走了的6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列式为:22+13=35(人)

  35-6=29(人)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1)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22+13-6=29(人)。

  生

  :我从原来有的22人中减去走了的6人,就是还剩多少人在看戏,再加上又来的`13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

  列式为:22-6=16(人)

  16+13=29(人)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3)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22-6+13=29(人)。

  生

  :我从又来的13人中,让6个人去补走了的6人的座位,再加上原来有的22人就是现在看戏的人数。

  列式为:13-6=7(人)

  7+22=29(人)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5)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13-6+22=29(人)。

  3. 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

  35-6=29(人) 22+13-6=29(人)

  (2)22-6=16(人)

  16+13=29(人) 22-6+13=29(人)

  (3)13-6=7(人)

  7+22=29(人) 13-6+22=29(人)

  4. 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你们的这些想法都对,都算出了现在看戏的人数。

  5. 谈话:小朋友们看木偶戏看得多高兴呀!你们看这边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练习一的第1题)

  师:从这幅图上你看懂了什么?你能把图意说完整吗?

  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再让几名学生说解题方法。

  6.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得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肚子有点饿了。走,老师带你们到面包房买面包去。(出示例2情境图)

  师: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能把这个问题说完整?

  生:原来面包房里有54个面包,先卖了22个,又卖了8个,现在还剩多少个?

  师:谁会解决“现在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同桌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让学生讨论后再汇报。

  生

  :我从一共做的54个面包中先减去卖了的22个,再从剩下的32个中减去卖了的8个,得到的就是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列式为:54-22=32(个)

  32-8=24(个)

  生

  :我从一共做的54个面包中先减去卖了的8个,再从剩下的46个中减去卖了的22个,得到的就是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列式为:54-8=46(个)

  46-22=24(个)

  生

  :我先把两次卖了的合起来,再从一共做了的54个面包中减去两次卖了的总数,得到的就是现在还剩多少个面包。列式为:22+8=30(个)

  54-30=24(个)

  生

  :我的想法和他(生3)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54-22-8=24(个)。

  师:你先算什么?

  生

  :我先算54个面包卖了22个还剩多少个。

  生

  :我的想法和生2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54-8-22=24(个)。

  师:你先算什么?

  生

  :我先算54个面包卖了8个还剩多少个。

  生

  :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样,但是我把他的两个算式写成了一个算式,列式为:54-22+8=24(个)。

  师:你先算什么?

  生

  :我先算两次一共卖了多少个面包?

  师:但是列式54-22+8=24是先算什么?

  生:先算“卖了22个后还剩多少个?”。

  师:在把22+8=30和54-30=24写成一个算式时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要先算22+8,但是又要把22+8写在54-的后面。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吗?

  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生

  :……

  生

  :……

  生

  :我的方法是在22+8的前面和后面加一个小括号,表示要先算22+8。列式为:54-(22+8)=24(个)。

  师:你从哪里知道要加小括号的?

  生:我从书上看到的。

  师:你真会学习,你是学习的小主人。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用三角形、波浪线、方框等这些方法来表示要先算,都对。但是我们的数学家在很早以前就约定,像这样又要写在后面,又要先算的情况,用小括号把后面的算式括起来,来表示先算。如果在以前,你们也能成为一名数学家,你们真棒!

  7. 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54-22=32(个)

  32-8=24(个) 54-22-8=24(个)

  (2)54-8=46(个)

  46-22=24(个) 54-8-22=24(个)

  (3)22+8=30(个)

  54-30=24(个) 54-(22+8)=24(个)

  师:你会读54-(22+8)=24这个算式吗?

  生:54减去22与8的和,差是多少?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师:游园活动快要结束了,你们看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练习一的第2题)

  生:他们在收集拉罐筒。

  师:他们真是环保小卫士。你会把这幅图的图意说完整吗?

  让学生先把题目说完整,再说想法,最后说算式。重点巩固小括号的用法。

  四、归纳小结

  1.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在今天的游园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生

  :我学会了把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

  生

  :我学会了如果算式在后面,但是要先算,可以用小括号。

  生

  :我学会了有小括号表示有先算。

  生

  :我学会了用我们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师:请同学们做一名有心人,用课本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方案 篇7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开展表演唱活动。

  2.掌握2/4拍节奏特点,初步认识二拍子的强弱关系。

  3.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子情深,感恩母亲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体会歌曲内涵,感受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演唱歌曲中的波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白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生问好。适当的做发声练习

  请同学们用lu音跟着老师的琴哼一哼

  2.故事歌曲导入

  (1)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古诗歌曲吗?这些歌曲都是通过为古诗编配现在化的音乐,让我们在音乐中体会古诗词所表现的意境。(聆听《春晓》《静夜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歌曲《游子吟》。

  (2)师:在我们的一生中妈妈是辛苦的,也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亲人。

  她对我们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往往母爱都是从生活细节流露出来。那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游子吟》。。。。【出示】

  二、学习歌曲

  1.师:好,那先听老师朗读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学过,同学们还记得吗? 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生答)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孟郊即将远行,母亲为他连夜缝制衣服。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如何也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师:那就让我们带上对诗歌的理解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演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被诗歌深深地打动了,其实被打动的不光是你,还有许许多多的儿女们。有一位作曲家谷建芬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使它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游子吟》。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

  (1)教师范唱歌曲

  师:听老师唱完同学们在乐曲中有没有发现我们没有见过的音符?

  生答。师:这叫波音记号,听老师来对比唱一下哪一种更好听?为什么?

  有波音记号的更好听,丰富了乐曲的旋律,起装饰作用,就好像是拨动作者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心弦,更能体现母子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2)学生用“la”音轻声跟唱旋律。

  后面两行同学们在唱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听老师把这一句唱一下......如果没有这个点就应该这样唱,你们觉得哪种更好点?生答。师:恩,有了附点更能体现歌曲的情感。

  (3)学唱歌曲

  师:同学们刚开始已经从古诗中读到了母子情,其实歌曲动人的旋律同样也表现了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接下来让我们唱着歌词,再来感受孟郊对母亲深深的爱。

  师:那么这样一首感人的歌曲,我们应该带着一种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深情地)师:那请大家带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深情地演唱歌曲。

  我们唱了两遍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呢?生答。师:这是一首拍的歌曲,老师想请同学们边打拍子边唱第一行。生:唱。师:那下面听老师来拍一遍看看听觉上是否有什么不同之处呢。生:发言。师:同学们要知道在拍歌曲中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

  三、歌曲表演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表达情感,我们来配合动作演唱。你能模仿孟郊母亲为儿子缝制衣服的动作吗?请两个学生试试。

  师:你们也想试试吗?我们边唱边来演一演。

  师:那在演唱的时候同学们有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妈妈呢,我想你们的妈妈也一定非常爱你们。老师想请两个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平时生活中妈妈对你的爱。生答。 谁先说?

  生:、、、、、、

  师:前面的演唱,我们体会的是孟郊对母亲的爱,现在请大家带着对自己对妈妈的爱,再次深情地演唱歌曲。

  四、诗歌

  1、我国古代将合乐的称为“歌”,不合乐的称为“诗”。在唐代,诗歌传唱非常普遍,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充满母爱的《游子吟》,老师这里还有几首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感人的歌,等你们将来长大出门求学,或者外出工作成了真正的游子时,一定别忘了你的妈妈,要记得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有关心你的祖国母亲,要记得为祖国母亲奉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方案 篇8

  一、教学目的:

  1. 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现象。

  2.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3. 通过与《小石潭记》的比较阅读,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特征的掌握。

  二、教学重点:见教学目的1.2

  三、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 疏通课文生字词及语句停顿节奏。

  一、导入新课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似与游者相乐."出自何人所写的哪篇?(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天将再次和柳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二. 简介作者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三. 解题

  八百零五年,柳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此期间他放浪于山水之间,排遣郁闷,写了不少游记,《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初识,初游."宴游",宴饮游乐.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

  四. 疏通课文

  1. 生自读,将下面有拼音的生字正上音,并记熟

  ⑴ 僇(lù)人 ⑵ 惴(zhuì )栗(lì ) ⑶ 施施(ì)( ì )

  ⑷榛(zhēn)莽 ⑸茅伐(fá) ⑹箕(ī)踞(ù)

  ⑺衽(rèn)席 ⑻岈(xiā)然 ⑼若垤(dié)

  ⑽攒(cuá)蹙(cù) ⑾培(pǒu)娄(lǒu) ⑿颢(hà)气

  ⒀引觞(shāng) ⒁斫(zhuó) ⒂ 遁(dùn)隐

  ⒃颓(tuí)然 ⒄冥(íng)合

  2.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

  3.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4.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5.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6.复述主要内容

  五.小结

  六.布置作

  找出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1. 理解古今异义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2. 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一、 复习旧课

  二、 分析课文

  1. 翻译全文

  2. 词语小结

  A、古今异义

  未始(古义)未尝 而~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 (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乎始。(今义)递进连词

  更(古义)更换交替 醉则~相枕以卧。(今义)更加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岁元和四年也。(今义)判断动词。

  B、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立

  为 成为 自余~ 人

  为(表目的) 故~之文以志

  C、通假字

  自余为僇人("僇"通"戮",遭到贬谪)

  3、思考问题

  A、 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B、 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

  C、 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对比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

  D、 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明确: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

  三、 小结

  四、 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本文的语句特点。

  2、通过与《小》的比较,加深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理解。

  一、 复习旧课

  二、 分析课文

  1、 根据文意给课文划层次,并归纳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概述自己被贬到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

  第二部分:特写游西山的经过。

  2、体会本文在语句方面的特点。

  三、 反复诵读,试背此文。

  四、 布置作业

  完成《学习与评价》中本课练习。

  附:主体板书

  概写: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特写:西山之怪特 高峻:凡数州之土壤……之下;尺寸千里

  广大:悠悠乎……洋洋乎……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物我浑一)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精选)09-26

经典设计方案12-05

设计方案07-21

(精选)设计方案11-04

[热门]设计方案07-28

设计方案(必备)07-31

(实用)设计方案07-29

设计方案(优秀)08-01

【推荐】设计方案08-19

[精华]设计方案09-22